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技师学院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22-05-30吕莉俐

职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互联网+互联网

吕莉俐

摘 要:本文围绕“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展开详细论述,并且深入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物流人才培养现状,最终以问题为有效切入点,全面总结并且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技师学院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技师学院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现代物流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影响着各行各业,尤其是对教育行业影响深远。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提出,技师学院逐渐意识到互联网给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物流行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行业人才始终供不应求,因此研究基于“互联网+”的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创新教育理念

以“互联网+”为基础,将其与不同的行业紧密结合,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新兴业态。新兴业态的出现,促使传统行业进行全面转型升级,同时对行业人才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理论型人才,很少能够紧贴生产第一线,导致越来越多的岗位面临着“人才荒”的严峻问题。

在此背景下,需要技师学院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探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可能满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要特别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争取培养出更多能够切实与产业融合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二)创新教育特色

每个技师学院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办学方向,专业也各具特色,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共通之处,就是需要始终坚持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

另外,技师学院还可以结合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地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工作,并且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做到大胆创新,切实发挥学生和教师在改革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技师学院物流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为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现如今部分技师学院的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技师学院物流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比较笼统且单一,部分技师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并没有以学院特色为基础进行全面统筹规划,致使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契合企业中岗位的实际需求,且人才质量的差异性也较为明显。

二是物流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注重理论培养,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培养的学生不能完全胜任一线的工作。

(二)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不足

主要体现在“双师型”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以及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明显不足。

众所周知,“双师型”教师对物流人才培养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然而,从技师学院物流专业师资组成来看,大多数教师的学历是本科或者硕士研究生,他们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技师学院担任教师,虽然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不顺畅。

另外,“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紧密结合互联网的优势,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的能力薄弱,且制作网络教学视频的能力也有待提升。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技师学院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推广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为了进一步促进技师学院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政府、学院以及企业作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势必需要积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且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便促进三者合力,共同致力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政府

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切实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借助互联网落实好社会宣传工作,并且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鼓励大众参与到物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同时还需要平衡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切实推进企业与技师学院展开稳定且高效的合作。

2.技师学院

從技师学院的角度来说,在整个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发挥的是主心骨的作用。技师学院应该与时俱进,特别是应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对物流人才培养发挥的关键作用,并且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制订更契合信息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计划。例如,互联网时代对物流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包括熟练操作线上物流系统,并且最好能够以工作经验以及工作积累为基础对系统的优化与更新提出更切合实际的建议。

3.企业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需要切实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校企合作。例如,凡是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企业都有义务为其建立电子档案。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现在大多数物流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学校与企业可以为学生共建智慧化的实训基地,基地配备各种信息化物流办公软件以及系统,让学生还未步入社会就能提前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以便为学生进入社会后更顺利地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应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方式,向着“互联网+”教师的方向转变。

首先,可以探索出一套具有技师学院特色的新时代物流专业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业务操作的方式来切实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无缝衔接,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走出课堂仍旧能够进行更高效的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最终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为新时代物流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为有效载体,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或者小组角色扮演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查找资料,并且自主完成PPT的制作。以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将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与教师、同学一起分享,在生生互相学习中弥补不足,有效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成长。

最后,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灵活应用移动终端实现教评一体化,将实时的教学评价、师生互动以及反馈信息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培养新时代信息化物流人才为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切实将信息化运输、信息化仓储以及信息化物流等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展示、项目驱动、头脑风暴等途径,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当然,技师学院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知名专家或者具备丰富物流经验的人才来学校与学生开展深入的沟通交流,专家将他们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关注行业发展的意识,以便更好地促进现代物流人才的长远发展。

(三)开展三种情境培养

物流专业具有显著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因此,需要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善于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通过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专业水平。

首先,模拟情境演练。教师可以利用物流专业不同的项目为基础,在有效整合知识点之后,将它们设计成不同的情境,上传于在线网络学习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来进行实际操作,并且按照规定的情境展开模拟训练。

其次,虚拟演练。虚拟演练需要技师学院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用于搭建实验实训、实习就业综合云平台系统。云平台系统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开设多个窗口,基于校企合作,每个从企业引进的真实项目都可以放置于云平台供学生选择,最终选择同一个项目的学生将自动组成一个项目小组。基于互联网,每位学生通过登录专有账号可以随时进行项目演练,动手操作。

最后,采用3D物流软件系统演练。采用3D物流软件系统开展实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最終完成一系列仿真任务。

四、小结

总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相关行业对现代物流人才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改革与创新新时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技师学院要紧密结合“互联网+”产生的多元化职业岗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现代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军.互联网+视域下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2).

[2]陈兔,殷延海,甘莹盈,等.“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人才的培养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9(30).

(作者单位: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互联网+互联网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