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
2022-05-30袁武进
袁武进
摘要:目的 探究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2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比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不良反应、满意度、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对比组手术时间[(88.26±20.45) min]多于观察组[(56.34±16.25)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9.544,P < 0.05) ;对比组术中出血量[(20.26±5.30) mL]多于观察组[(12.36±2.04)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0.885,P < 0.05) ;对比组术后6 h疼痛评分[(5.62±0.75) 分]高于观察组[(4.89±0.60)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5.936,P < 0.05) ;对比组术后拔管时间[(16.16±2.60) h]长于观察组[(11.26±3.05)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9.549,P < 0.05) ;对比组排气时间[(22.15±2.74) h]长于观察组[(15.87±2.03)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4.383,P < 0.05) ;对比组进食时间[(24.30±3.02) h]长于观察组[(17.92±1.60)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4.580,P < 0.05) ;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8 %) 高于观察组(1.64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16,P < 0.05) ;对比组满意度(63.93 %) 低于观察组(90.16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866,P < 0.05) ;对比组CD3+[(48.55±3.26) %]低于观察组[(52.94±2.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8.088,P < 0.05) ,对比组CD4+[(35.60±4.30) %]低于观察组[(38.62±3.2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361,P < 0.05) ,对比组CD8+[(32.26±3.54) %]高于观察组[(28.97±4.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613,P < 0.05) ;对比组生活质量评分[(80.24±5.30) 分]低于观察组[(92.26±5.27)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2.561,P < 0.05) 。结论 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疼痛,缩短拔管、排气、进食时间,且其可避免一定的不良手术事件的发生,提高胆结石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改善免疫水平,提高生活水平获取良好预后。
关键词: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手术指标;应用效果
在影响胆结石病因的众多因素中,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也是导致近年来胆结石患者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该疾病会导致剧烈的疼痛感,并严重干扰患者生活、工作,危及患者身心健康[1]。临床主要采取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方式以控制疾病进程,但手术会形成较大的手术创伤,患者术中应激指标相对较高,可能会损伤其他系统功能,如肠道系统功能,而肠黏膜被破坏也有较高概率再次形成其他部位结石,其术后感染概率也相对较高,因此临床存在一定的限制[2]。但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应用技术也趋向成熟,其中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新发展的手术方式,其相比于其他手术方法,优势相对较多,该项手术可以通过悬挂操作平台,以获取较宽阔的手术空间,获取更大的视野,可有效推动手术进展,降低手术空间受限而产生的不良手术事件,减少对其他组织的损伤,加快手术速率,降低临床风险[3]。也有研究认为,该项手术可以有效减轻腹腔压力,手术过程中的应激指标相对较低,其术后胃肠不良症状相对较少,患者舒适度更高,也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4]。本研究在胆结石患者身上对比腹腔镜手术、悬吊式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探究更加具有优势的手术方法,以进行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1對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2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比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间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对比。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胆结石诊断标准和手术标准;知悉本项研究内容,同意参加研究;本研究患者均为良性病变;60d内没有炎症发作;凝血正常;免疫正常;精神状态良好;认知正常;无心理功能障碍;配合度相对较高;临床信息相对完善;重大脏器功能相对正常;不存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排除标准:存在上腹部手术史;肝硬化;合并其他胆囊性疾病;不符合手术指征;存在手术禁忌症;妊娠期;退出者;转院治疗者。
1.2 方法
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进行常规手术准备,采取对症干预措施,调整患者身心状态。
对比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让患者采取平卧姿势,进行常规麻醉,切口位置为脐下,长度为1 cm左右,建立气腹,调节压力,在左右腹部做1 cm左右小切口,置入腹腔镜,确认病变情况,分离组织和动脉,夹断动脉,分离胆囊与胆囊床,分离方式为锐性剥离,取出病变组织,止血,留置引流管,关闭腹腔。
观察组实施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位和麻醉方式同对比组,切口部位为脐下2.25 cm左右,切口形状为弧形,置入2个气囊,于气囊内充气,探查腹腔情况,经由悬吊器辅助牵拉,促使气囊上顶腹壁,获得手术视野,借助气囊压力建立悬吊操作平台,其操作点为脐上缘2 cm、右肋下缘3 cm处,装置悬吊器,分离、夹断、取出、止血等操作同对比组。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度、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
术后疼痛采取VAS量表进行评估,其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其中0分表示没有疼痛感;1~3分表示较为轻微的疼痛,且该项疼痛不影响人场工作生活;4~6分表明中度疼痛感,该项疼痛能对患者工作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干扰正常工作、生活;7~10分为剧烈疼痛感,该项疼痛对患者生活、工作产生重大干扰,且难以忍受[5]。
满意度为医院自制量表,一共20项,评估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程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 = (满意+非常满意)/ 总例数×100 %。
采取生活质量量表(SF-36) 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4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6 h疼痛评分更低,拔管、排气和进食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3 免疫水平指標和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的CD3+、CD4+更高,CD8+更低,生活质量评分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3讨论
不良生活习惯为诱发胆结石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随着国内生活节奏加快,其患病人数每年增长中。
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胃肠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可以减少不适症状,加快术后胃肠恢复速率,也有研究认为该项手术可以避免气腹,较少损伤胃黏膜,较少发生感染事件。在手术安全上,有学者通过对比两种手术的应用效果,发现其住院时间更短一些,且没有显著增加并发症,其胃肠恢复时间也相对较短。本研究也发现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其可以减少32 min的手术时间,减少8 mL出血量,术后6 h疼痛评分为5.7分左右,拔管、排气、进食时间减少5 h、6 h、6 h左右,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10 %左右,满意度提高26 %左右。这表明,该项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一定的不良反应,并有效满足患者需求。
也有研究表明,该项手术可以改善免疫水平,普通人的免疫系统相对平衡,受到外部损伤后其免疫水平会有所波动。而胆囊手术过程中,其免疫水平变化情况多为CD3+、CD4+浓度下降,CD8+浓度上升,引发免疫波动的主要原因为机体应激反应。也有学者认为,免疫水平波动与感染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免疫水平紊乱,可能导致患者加重胃肠功能损伤。本研究也发现,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该项手术可以提高4 %、3 %的CD3+、CD4+,降低4 %的CD8+,表明该项手术优势还在于改善免疫水平。同时本研究也发现,该项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高出传统腹腔镜手术12分,表明该项手术可以获取较好的预后。
总而言之,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疼痛,缩短拔管、排气、进食时间。且其可避免一定不良手术反应,提高胆结石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改善免疫水平,提高生活水平获取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孙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37-39.
[2]郭欣.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21,34(20):65-67.
[3]袁源华,黄道玉,张翠华.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6):3709-3711.
[4]吕广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5):2681-2683.
[5]和西涛.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