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5-30陈小芳

健康之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胃癌化疗

陈小芳

摘要:目的 观察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胃癌化疗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优(P<0.05) 。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应用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及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胃癌;化疗

胃癌属于临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发病率及致死率高的特点,其主要发病群体为50岁以上人群。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概率的提升,有逐渐向年轻人靠拢的趋势[1]。临床研究发现,胃癌化疗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概率为68.9 %,严重程度最高的时期为化疗中期,患者不仅要面对原发病灶的痛苦折磨,还要随时应对各种化疗不良反应,在生理机能衰竭及心理痛苦折磨的双重影响下,会进一步加剧其营养不良严重程度,而这又会反过来加深其痛苦敏感程度,使患者难以坚持甚至是彻底放弃治疗。因此,对胃癌化疗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营养护理干预十分必要[2~3]。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是近年来临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营养护理方法,它不以院内护理为限制,而是围绕癌症患者的化疗全程而进行了一系列以“营养支持信息”为护理核心内容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患者持续性地接受到科学、系统的营养护理,进而以更加良好的身体机能应对治疗[4]。本次研究共纳入92个胃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重点探讨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在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胃癌化疗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6例。组间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对比。见表1。

纳入标准:(1) 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并且为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2) 临床资料完备并对研究详知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功能衰竭、恶性肿瘤或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患者;(2) 合并存在精神、意识、认知、情感、沟通等方面障碍的患者;(3)无法长期接受随访或中途脱落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营养护理。在患者入院时给予口头上健康宣教,重点告知营养不良对于化疗效果的负面影响;遵医嘱给药并仔细讲解化疗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体质及营养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护理方案,嘱咐患者均衡饮食、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多食新鲜蔬果及饮水,定期评估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并适时调整营养护理方案,必要时遵医嘱输注相关营养物质以保证机体可耐受化疗;在患者出院当天嘱咐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加强营养补充,遵医嘱服用化疗药物并注意关注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诊并在出院后第1个星期和每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营养状况等。

观察组实施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1)入院時: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友好沟通,在收集具体信息的同时重点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合患者具体病症、化疗方案及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来实施个体化的营养知识健康教育,重点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述化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及其危害,以便他们能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相关护理措施。(2) 住院期间:根据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及化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并在患者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情况而不愿进食时,及时与之分析化疗副作用的客观存在性及营养摄入对于化疗结果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坚持治疗的信念并尽力补充营养;针对化疗不良反应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针对性地提供促进食欲,减轻恶心、呕吐症状的方法,并且尽量提供符合患者饮食爱好的营养食谱,以提升其进食欲望;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存在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及时了解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可引入同伴教育,通过抗癌效果突出的病友现身说法来提升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3) 出院时:再次强调营养支持对于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为患者发放院外营养护理手册,内含有常见的营养知识及营养咨询专线电话、微信号等联系方式,嘱咐患者及时通过上述联系渠道,主动寻求相关营养支持帮助;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下,建立微信群并与之确定好后续随访时间。(4) 首次化疗出院后:① 出院后,连续3 d实施电话随访以进行营养护理。第1天以了解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情况,并给予针对性地改善建议为主;第2天重点了解前1 d执行结果,有效果者鼓励坚持,效果不佳者分析原因并调整营养摄入方法,如技巧性地通过高蛋白饮食来维持营养;第3天重点指导呕吐严重者通过少量多餐方式进食,并在每次呕吐后漱口,休息片刻后再尝试进食,与此同时通过微信等渠道提供相关应对方法及回复其相关营养问题。② 通过微信群定时推送相关营养支持信息,并同时发放短信提醒患者查看,借助微信渠道提供“一对一”信息咨询服务。(5) 后续化疗出院后:① 在患者每次化疗出院后进行1次电话随访,以了解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每次接到患者电话、微信等咨询后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② 每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服药情况、饮食情况等,通过相关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躯体营养状况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观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适时开展个体化心理疏导,以促使患者坚持营养摄入。③ 借助微信平台定期推送相关营养支持图文、视频,并将每日晚上7~9点作为固定咨询时间,以供患者及其家属询问相关营养知识。

1.3 观察指标

(1) 营养相关指标。于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后,抽取两组患者4 mL清晨空腹静脉血液,以检测血清白蛋白(ALB) 、血红蛋白(Hb) 和血清总蛋白(TP) 的水平,同时在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通过电子体重测量仪测定其身高与体重,以计算体质量指数(BMI) (BMI = 体重/ 身高2) ,连续测量2次并取平均值。于化疗前及化疗3个周期后,应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 [5]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值为0~35分;其中0~1分为营养良好,2~3分为可疑营养不良,4~8分为中度营养不良,9分及以上为营养不良且程度不断增加。

(2) 生存质量评分。于化疗前及化疗3个周期后,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编制的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30) 进行生存质量评分,满分100分,分值高低对应生存质量的高低。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营养相关观察指标

表2可见,化疗前营养相关观察指标数值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化疗3个周期后,营养相关观察指标数值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存质量评分情况

表3可见,对比化疗前生存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3个周期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平均值更高,P<0.05。

3讨论

胃癌可以发生在胃的各个部位,绝大部分属于腺癌,在疾病早期阶段,多未表现出明显征兆或仅有轻微的上消化症状,但随着病情的逐步恶化可引发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黑便、呕血、贫血、营养不良等临床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并威胁其生命安全[6~7]。查阅相关调查资料可知,胃癌在全球的發生率均很高,位列所有恶性肿瘤发生率的第5位,而其致死概率可位于第3位,我国则位列第2位。此外,胃癌的早期临床病症不明显或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性疾病症状极为相似,很容易被患者忽略或出现误诊、漏诊情况,确诊时往往已发展至中晚期阶段,此时无法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必须通过手术切除病灶联合术后化疗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研究发现,营养不良是影响癌症患者预后最主要的一个危险因素,它可显著增加病灶转移、感染及疾病复发的风险概率,以往临床对于癌症患者的营养护理多在院内展开,出院患者院外化疗期间的营养护理措施十分不足,导致患者难以获得持续、系统的科学干预,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营养标准。结果显示,观察组化疗3个周期后的营养相关观察指标改善程度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方面更具应用价值,这是因为该护理方法贯穿了胃癌患者的整个化疗过程,不仅在其住院期间提供了精准、细致且多元化的营养护理,还将相关营养支持信息渗透至患者化疗出院后,借助电话、上门、微信等随访渠道实时掌握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并及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借助上述渠道进行连续性的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来提升患者的营养知识储备,与此同时联合适时的心理疏导来帮助患者巩固营养支持信念并积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相对更令人满意。

总而言之,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况指标,使之预后质量提升,具备推广施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丽娜,鲁玉君,朱佳巍.肠内营养干预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0,41(1):97-101.

[2] Su KH,Han KJ,Won KJ,et al.Chemo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Journal of Cancer,2016,7(1):88-94.

[3]张文荣,韩莹,邓海连,等.胃癌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营养干预影响[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0,7(2):231-235.

[4]穆冬梅.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法在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1):246.

[5]武树箭,田文玲.PG-SGA个性化营养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和胃肠功能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8):1099-1102.

[6]刘永,徐建忠,蒋敏,等.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1,27(3):68-71.

[7]周光婷,杨海艳,王芹,等.基于授权赋能的营养教育理论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2):22-24.

猜你喜欢

胃癌化疗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胃癌组织中PGRN和Ki-67免疫反应性增强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Her-2、VEGF-C的表达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