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022-05-30王梦婷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运用策略教学管理

王梦婷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上进心,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文章中的情感思想缺乏共鸣,这些都与情感教学的缺失有关。故此,语文教师应当将情感教学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课堂之中,借助“师生共情”“以情促学”“以情感情”的方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和积极性,适度地增加师生情感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教授语文知识技能,引领学生取得进步和成长。

关键词:情感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管理;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0-0158-03

The application of emotional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WANG Mengting  (Chunhui Primary School,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In the work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t is found that many students lack enthusiasm and self-motivation in Chinese learning, are not good at expressing their ideas, and lack resonance with the emotional thoughts in the articles,these are all related to the lack of emotional teaching. Therefore,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subtly integrate emotional teaching into the daily classroo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by means of "empath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moting learning with emotion" and "moving with emotion", and tap students' inherent learning driving force and learning ability.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emo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narrow the distance between each other, teach Chinese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a cordial and friendly atmosphere, and lead students to progress and grow.

【Keywords】Emotional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trategies

教育是学习者与教育者进行的双边互动,语文课堂正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分享的空间,当缺失了关键的情感教学时,那么小学生就难以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容易产生明显的距离感,且难以提升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关爱、关注、关心,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写作教学和口语训练中,情感教学能够推动学生去展现自我、勇于表达,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从而促进小學生的全方位发展。

1.情感教学的概念与价值

情感教学指的是将情感与教育结合起来,在教授学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去唤醒、激活学生们的情感,从而提升他们对于知识、学习的投入力度。情感教学并不是单独存在、完全独立的,而是应融入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之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外在的表现,如讲课时的语气、神态,对学生的评价指导等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去学习、努力,是良好的学习催化剂。其次,情感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通过引发情感共鸣来优化教学质量,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去体悟文章著作中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最后,情感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引领他们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逐渐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健全健康人格,懂得接纳自我,调整学习心态。

2.情感教学主要内容

(1)宣扬积极正能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首先需要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情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为了培养出对祖国有所贡献、对社会有所建树的人才,需要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拥有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或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同学们传输这一思想,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发展目标。除此之外,从日常生活做起,不随地丢垃圾,课堂上不大声喧哗,遵守课堂纪律,让学生有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归属感。许多学生在家里被父母宠爱,逐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要督促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规范行为。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学生在学习上也会养成自觉的良好习惯,不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2)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只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说教所能养成的,而是需要通过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按照学生的意志,让他们逐步认可自己,展开自我反思,总结这一阶段的得与失,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从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认识外界事物的方式有限,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能够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独特的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也能够借助一些教学素材,让学生感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一些矛盾冲突,并结合现实才是正确的调节方式,从而获得心灵发展的不竭动力。

3.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以情促学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校园生活和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教师不只是教育者,更是一位师长,当教师以亲切关怀的态度去对待班级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鼓舞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良性的情感交流,唤醒孩子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所谓的“动之以情”“以情促学”,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肯定和帮助时,其就会产生一定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后续的教学工作将会开展得更加顺利。

(2)激活思维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强、文学功底薄弱,所以在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就会显得比较弱势。那么,教师就应当在日常授课时融入情感教学,设置生活化场景、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环节,去唤醒孩子们的共情能力和情感共鸣,指引他们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中寻找情感元素,再去理解和感受文章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情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种共情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换位思考,反思、感受、体会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情感交互

为了最大程度上发挥语文教学效率,肩负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教师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去,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时间,可以与班级学生一同学习、探讨、分享、交流、理解、实践,将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转化为一种学生间的情感传递,将心比心,“以情感情”,使学生在与他人接触、互动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强化语文组织和运用能力。借助有趣的课堂互动、分享会、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小学生对班集体和其他同学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温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让学习语文的过程变得更加美好、积极、和谐、温暖。

4.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1)增进师生关系,细节着手进行情感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管理中,教师假设能够善用情感教学理念,授课教学时带着激情和热情、活力,有助于与班级学生建立起一种情感层面上的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驱动力。情感教学与语文教学并非互相独立的,而是交融在一起,情感教学是小学阶段教育不可被分割的重要环节。在日常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关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仔细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和思想,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和问题,正面反馈,给予鼓励,从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管理的优化。切忌对学生展开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那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举例说明,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这一课时,古诗词虽然朗朗上口、优美简洁,但是对于古文基础薄弱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和理解起来颇有难度,特别是刚开始接触古诗文的孩子往往会陷入一头雾水、一筹莫展的境地。在讲解完这一课中的诗词《池上》《小池》之后,教师可以抽出一小部分的课堂时间,专门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趣味朗读,可以配上优美动听的伴奏音乐,以领读、范读的形式朗读给孩子们听,一步步纠正学生的读音,引导他们在朗读时结合诗歌字句去多读、多看、多想、多问。然后与班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鼓励他们分享对这两首古诗的学习体会,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难点、矛盾。此时,教师可以暂时放下授课时的心情,调整状态,以亲切友好的师长的身份去走近学生,为他们答疑解惑、解决困难,或是处理孩子们语文学习方法上的问题。还可以收集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語文课后作业如何布置、写作技巧提升方法、组建阅读兴趣小组、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将心比心,以良师益友的态度向学生分享自己学生时期的语文学习经验和良好习惯,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进步、成长,成为他们语文学习之路上的灯塔,并以春风化雨之姿袒露对学生的期待与希望。

(2)促进课堂互动,构建良好语文学习氛围

在情感教学理念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交流、互动也是极其重要的。当学生们在课堂上对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分享、思辨的时候,就等于构建出了一个活跃开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带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往的语文教学课堂往往以语文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收获较少,没有实现原本的教学目标。故此,教师可以集合课文内容,创建一些启发式、开放式的讨论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分析、合作、解决,有意识、有组织地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素养,在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增加孩子们之间的情感交融,建立彼此的友谊,使他们明白友爱、互助的重要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实现智育、德育一体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曹冲称象》这一课时,这篇课文来自《三国志》中的历史故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站和互联网平台去搜集相关的动画片,如历史上有名的神童:曹冲称象的故事,再加上插画、小视频等元素,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生平,让学生对课文主角曹冲和故事背景的认知更加清晰。教师通过大屏幕投放出一副大象的拼图。“同学们,曹冲被称作神童。他称量大象的方法,你们以后在数学课堂上也会学习到,叫作等量替换法。大家的小脑袋也是很聪明的,不如一起来想一想,除了故事里曹冲运用的称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奇思妙想来称出大象的重量呢?”然后鼓励学生自由组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教室负责分发彩纸和画笔,鼓励孩子们开动脑筋,打开思路,将自己的创意和奇想以绘画形式呈现出来,然后鼓励每个小组学生分批上台讲解他们的创意点子,展现自我风采。

(3)情感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共情理解能力

情感教学不仅有助于帮助教师管理班级学生,激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情感感知力。譬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一课时,课文深情描绘了“母亲”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节衣缩食,支持“我”读课外书的回忆。为了使孩子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从实际角度入手,在正式讲解课文前,与学生展开对话。“同学们,在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中,母亲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哺育孩子、爱护孩子、关心孩子,对孩子的爱是无可比拟的。那么,请大家来谈一谈,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与妈妈相处的吧,有没有哪件小事、回忆、场景让你觉得特别感动和温馨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与母亲的相处方式。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来引导,促使他们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回忆将孩子们对于母亲的敬爱之情唤醒,为后续课文主题的引入做好最佳铺垫。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有关于母爱的短视频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感受母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我们做出的点滴付出以及个人的巨大牺牲。在这种分享式的谈话环节之后,学生在阅读理解文章时,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地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以及母亲对于子女不求回报的付出与爱。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情感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营造出多元、开放、温馨的语文课堂氛围,从而使得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逐渐成为课堂的主要角色,使其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强。以情促学,以情促悟,以情感引入教学内容,以情感带领学生感悟,以情感引导学生表达,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小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做好情感教学[J].科学咨询,2020(09).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运用策略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