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2022-05-30皇红霞张燕

健康之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研究进展糖尿病

皇红霞 张燕

摘要:作为对人类健康存在重要威胁的终身性病症,糖尿病不但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还要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降低各类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本文主要对当前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各种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糖尿病健康管理对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指的是机体胰岛素正常的分泌和生物作用缺陷,造成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功能紊乱综合症。有关资料显示糖尿病相关急慢性并发症超过100种,会对心脏、脑部、肾脏等重要组织器官造成损伤,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或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所以,并发症的预防是糖尿病干预和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1]。而血糖控制不但需要患者定期服用药物,还要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当前,通过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有关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希望为健康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1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健康管理不但需要对群体或者个体的健康情况、危险因素开展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还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构建起动态化、整体性和针对性的服务流程,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达到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糖尿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高血糖,主要的引发因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功能低下,或者两者同时存在。1型糖尿病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主要是因为机体免疫等因素造成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使得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主要的特点是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高血糖,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类型。我们国家糖尿病患者主要是2型糖尿病,比例超过了90 %,是糖尿病防治的主要目标。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以血糖控制、血压降低、血脂调节等治疗为出发点,通过生活方式、药物使用、血糖控制和健康教育等方式,多个部门、学科和机构互相合作配合以及为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培训,是对糖尿病进行预防和控制,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策略[2]。

2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

2.1 个案健康管理模式

李菁[3]等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开展研究,選择50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给予干预组患者个案管理,进行一对一系统性的小组教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指导和评估。通过多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得到有效降低,在运动锻炼、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检测等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好,个案管理在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血糖代谢水平改善中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作为一种系统性、灵活性的管理手段,个案管理需要患者和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由于受限于医疗条件,我国对于个案管理还没有建立科学的临床认证,其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不够完善,在具体内容和应用形式上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2.2 社区干预为主的健康管理模式

易文等[4]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了完善,组织专科医生成立责任小组,依据糖尿病等级划分开展随访和家庭干预,每2个月开展1次所有患者的交流会议,将管理时间超过2年的1000名患者纳入管理组,将少于1年的500名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糖尿病认识情况、血糖和血脂控制方面,管理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国外也针对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通过饮食指导、健康手册等手段使得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2.3 医院健康管理模式

糖尿病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具有特殊性,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落实护理计划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风险问题。为了将风险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李德霞等[5]在内分泌科医疗组的协助下成立糖尿病专题护理团队,共分为5个小组,每组包括1名组长和2名护理人员,各组的职责如下:(1) 糖尿病足病防治小组。主要对院内喊着开展危险性较高因素的筛查,对具有足病和跌倒危险的患者进行系统化管理。(2)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对院内患者开展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3) 糖尿病强化治疗小组。负责对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使用评价指标,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日记的填写。(4) 糖尿病静脉治疗小组。对静脉输液治疗的操作流程和临床护理进行规范,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5) 心理护理小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干预。各个小组互相配合,实现了责任的划分,不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还能够使风险因素得到控制。但是这种形式需要的护理人员较多,而且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容易使各组机械地完成工作任务,缺乏对患者整体护理需求的考量,是当前健康管理模式优化的重点内容。

2.4 医院社区联动健康管理模式

刘莉莉[6]等将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134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74名给予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60名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首先在医院糖尿病中心进行五天的自我管理教育,然后指导其到社区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定期给予其社区教育,并进行电话追踪和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健康教育和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显著更低,且糖尿病有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效能和自我护理技能分数显著更高。然而,怎样构建起两者良好的运行机制、弥合软硬件差异是医疗体制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2.5 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

中医学在发展中建立了特有的理论文化内涵、疾病防范和治疗体系,承担着健康维护和促进的责任。作为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内容,中医体质学主要是对人体生产发展中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等特点进行分析,认为病症的出现与患者体质存在紧密的关联。刘桂伶等[7]选择8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和治疗,实验组患者依据体质辨识软件开展气虚质、平和质等体质的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血糖降低治疗。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主要的体质是阴虚质和痰湿质,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段俊红等[8]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指导其进行八段锦锻炼,实验表明患者的腰臀比和体重指数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指标都得到优化。结果显示,八段锦这一养身保健方法,能够有效的强体质、疏经络、和气血。

2.6 質性研究方法体系辅助的健康管理

罗倩倩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基于动机性访谈开展护理干预,包括一对一健康评估、目标设定、问题主题选择、行为改变的信心、重要性探索等。结果显示,动机性访谈能够使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在短期内获得提高,比如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足部护理,但是对于长期效应效果不够明显。宋丹等,就Meta分析动机性访谈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与上一研究结果相差不大。动机性访谈指的是通过访谈帮助患者解决自我矛盾的心理问题,实现不健康行为方式的改变,是质性方法体系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然而怎样实现质性和量性的充分结合、使其在护理转化中的潜能得到发挥,是需要从业者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2.7 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活动的延伸,健康知识信息化的理念已经得到推广,科学数据和学科知识资源体现出了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价值,也承担着向大众推广和转化的责任。作为新兴的传播渠道,网络体现出了互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健康管理措施进行普及的重要路径。李红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经常面临的心理障碍编辑成多个故事,发布到网站中,并构建起网络交流平台,引导糖尿病患者参与到各个故事当中,并通过微信群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指导患者进行体会的交流和报告的上传。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患者认为自己可以应对心理障碍。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充分考虑参与者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干预平台的构建,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帮助参与者进行知识的构建。然而,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患者制定出针对性个性化软件平台,以及提高参与者的依从性和积极性是这一领域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

3糖尿病健康管理内容

3.1 健康教育

黄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超过八成的患者对糖尿病了解程度不深或者存在基础性措施,超多五成的患者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些都是造成血糖控制效果较差的原因。所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开展健康管理的基础。作为一种从患者确诊以后开始进行的连续性动态调整的管理流程,全过程健康教育模式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效果。此外,以授权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加强了对社会心理需求的重视。通过对患者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干预,使其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手段。

3.2 饮食管理

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范和治疗指南》中提出,糖尿病患者脂肪摄入量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应当维持在25 %~30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在脂肪摄入中的比例不应该超过7 %和60 %,并且患者在饮食中应当注意低盐、低蛋白和高纤维,从而使餐后血糖得到有效降低。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实现病情的控制,尽量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曾庆奇等提出,饮食结构的调整能够使糖尿病轻度患者无需服药就可以实现病情的控制,而药物联合饮食调整可以有效对血脂、血压和血糖进行控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3.3 运动管理

运动不但可以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变多,从而对于糖尿病异常糖代谢状态和胰岛素低糖起到改善作用,是使血糖水平得到控制的一种健康手段。孙子林等针对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方法的应用和管理开展了客观研究提出,在开展运动治疗以前,要开展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和档案的建立,依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制定出运动处方,对结构性运动和非结构性运动进行合理的协调,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对运动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可以使患者免疫力得到有效提高,对于糖尿病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3.4 药物管理

在临床上,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且常常需要多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对于有胰岛素使用指征的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资料显示,六至八成的糖尿病低血糖跟药物使用不规范存在关联,而许多老年患者存在着不按照医嘱用药的情况,比如频繁进行药物的更换、药量随意增减、盲目联合用药等。所以,为了保证糖尿病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需要加强用药管理,其主要的原则是依据血糖监测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总结来说,依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护理资源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恢复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是,当前我国老年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主要采取社区防治手段,对于综合医院医疗资源的转化和利用缺少研究,社区医院联动、医护患合作等综合干预模式的研究更少,有关人需要积极参与到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和完善中,从而促进糖尿病防治的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董佩燕,胡绣华,封红伟.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6):4.

[2]刘静,于海艳,徐嵘嵘.手机微信管理模式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67):2.

[3]李菁,李峥,潘慧,等.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案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57-260.

[4]易文,袁志豪.全科医师团队规范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指标控制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5):58.

[5]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4-976.

[6]刘莉莉,孙子林,金晖,等.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60-63.

[7]刘桂伶.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的健康指导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控制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193-194.

[8]段俊红,李智滨,李军.八段锦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4):218-219.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研究进展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