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思考
2022-05-30王磊磊
王磊磊
摘要:音乐鉴赏课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之一,旨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如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有效把握课堂教学的同时关注课堂外延,让音乐渗透到学习生活中,营造深度体验的浸润式学习环境,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性,仍是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鉴赏 美育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125-04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高职院校需开设包含音乐鉴赏在内的八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来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综合艺术修养。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在《孝经》中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法国作家雨果也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以上可见音乐教育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在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特征等方面渐趋成熟,对于音乐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相关知识普遍薄弱,如何轻松、高效、持续渐进地實现教育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需不懈探究的重要课题。充分发掘并利用教育潜在的广阔空间是必要且有效的,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在其《音乐教育的哲学》中讲到的:“要尽可能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审美观察,并鼓励或至少使得审美反应能够发生。”
一、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现状
当前国家重视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关注高职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音乐核心素养是受教育者通过学习音乐的过程在掌握音乐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音乐实践能力之后形成音乐学科的素养,并能够与其他学科的素养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个体核心素养。”①“是个体音乐审美、音乐文化价值和音乐创造力价值的体现。”②
通过多方面了解、深入教研以及相关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正在向着理想化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学生正处于各方面不断完善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喜欢接受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其自身知识结构相对薄弱,所以他们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不够清晰全面。除此之外,基础学科的紧张学习和升学或进入社会的压力在客观上也对美育类学科提出了更高的施教要求。
笔者通过对选修音乐鉴赏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几乎所有学生都喜欢音乐,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出约有10%的学生并不喜欢音乐课,他们对音乐相关知识毫无兴趣,也认为自己没有并音乐天赋。所以,作为音乐教育主导者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转变教学方式,从重教转向重学,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让他们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乐趣。
二、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基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结合当下教学现状,教师需善于反思,转变固化的思维方式,将音乐教育赋予应有的生命力,形成师生共进的良好学习风貌。音乐教师要拓宽视角,关注音乐课堂及其外延,浸润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使课堂内外相结合,并产生新的动能,推动音乐教学成为持续、活态的具有生命力的教育。
(一)提升课程意识
明确音乐的本质,研习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阶段性目标、课堂目标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认真学习每个学段的课程标准是前提,也是了解音乐教育规律,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
我们应该将传统音乐教育思想作为基础,辨证地结合外邦优秀文化与教育思想。正如吴斌和金亚文就将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概括为了“两个‘培养与一个‘发展。”③即领会音乐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作为教学及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体察学情,关注每一位学生,允许并尊重差异现象的存在,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因材施教,强调“必须从服务对象的本体特征来确立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核心。”④以上都要求我们要具有课程意识,具有思辨性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音乐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价值论等本问题”。
高职音乐鉴赏教学提升课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如在单元备课中制定宏观的教育目标,关注到每节课的实际反馈与预设的达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并得到解答。同时,教师在教研交流讨论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课程意识,不仅要关注音乐作品本身,也要深入挖掘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地聆听,准确把握教材的切入点,开发并利用相关辅助资源,用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课程意识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与价值,要求我们要整体的看待问题,不可将目光仅局限于某一课,在一定程度上可跨单元、跨学段、跨越课堂内外,甚至跨学科。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长期以来人们以“人类灵魂工程师”来称呼老师,它承载了太多的赞誉,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教师的修养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其主要包括了道德修养和专业修养两个方面,先有德行再有专业能力才能配为人师。
其一,教师要有“师德”和高尚的教育情怀。音乐教育是一种作用于精神世界并将人格相互联系的学科,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从本质上来考虑该问题。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让学生通过习得知识和音乐感悟来形成更加合理和具有发展性的审美能力,健全人格。教师的职能在于感化,用自身的热情点亮和唤醒每一个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让学生通过自己可以学到更多,比如向善、尚美、感恩等品质,这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可以对学生产生正向引导作用,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其二,教师专业修养是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源泉。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三)高职音乐鉴赏教学的人文关照
1.尊重个体差异
文化价值相对论⑤是文化人类学的相关概念,所有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价值。回归到音乐教育又何尝不是?受教育对象作为人,存在着人所共有的自然属性及文化差异。每位学生毕业于不同学校,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积淀,他们自身潜存着相异于其他人的文化特质。长期的人类社会发展证明,没有差异就没有发展。正因为学生间的彼此差异,才让他们具有了更多发展的动能。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每一位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呵护孩子不一样的音乐感受,与每一位学生平等对话,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情感体验的空间,允许多样思维并存并加以正向引导,浸润其中,引导学生获得应有的情感体验。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引导个体发展,实现一视同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
2.正确处理主、客体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矛盾体,某种程度上他们之间更像是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客观看待学生及其行为,深入到学生内部,真正理解学生,同时保持局外人的客观性,给予学生积极引导并作用于音乐教学,是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
学生作為一个群体,除个体文化差异性外还有着相对稳固的族群性⑥。他们之间多以班级为单位形成了一种“文化中各部分之间存在一种相对稳固、密切相关的结构关系。”他们会很自然的划分族群距离,如在一些称呼上,他们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我们班”“你们”“你们班”等字眼。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努力地做到文化理解,将“你们”变成“我们”,让音乐教学相关活动更顺畅、自然地展开。
(四)挖掘隐性课堂
高职学生音乐鉴赏主要包括音乐审美理论学习和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关注音乐课堂的外延,开发音乐教育的潜在空间即“隐性课堂”,建设浸润式的音乐环境尤为重要。站在高职音乐教学的角度对相关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等进行挖掘,可以对音乐教学产生更宽泛、更深入的认识。具体来说是,开拓学校安排的常规音乐课以外对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具有积极影响的音乐要素,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将相关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在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方式嵌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之具有相对的隐蔽性、整体性等特征,创造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让学生浸润其中,同时结合音乐课的显性引导,实现学生的个人音乐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除音乐鉴赏课,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也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激发其探究热情,如合唱作为音乐教育的高级艺术形式,是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最生动的方式之一,其在美育教育中具有普及性、广泛性、实践性等特点。在日常实践活动中,合唱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音乐是学生体验音乐的主要途径,其具有被动熏陶、覆盖面广等特征,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校园内所有具有指令性的铃声音乐以及校园广播都担负着重要的浸润作用,它们不仅是一种指令,更承载了更多的人文价值。
指令性铃声音乐素材的选择在音乐风格、情绪等方面指向性更鲜明,符合该时段学生的活动性质,能够符合学校的管理需求。非指令性音乐的选择相对更自由宽泛一些,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为准则。通过长期实践,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校园音乐,并参与到了其中。他们向广播站来信,谈听者感受,并会推荐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与大家分享。校园广播也会对近期播放作品的作曲家及风格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当音乐课上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学生们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下意识地将生活经验与课堂连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将日常的聆听体验与谱面联觉,自然地融入与获得,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课堂效果也显著提高。
实践证明,隐性课程与日常教学活动是整体与局部,同样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音乐教育的延伸。将外力因素长期作用于学生,形成量变的累积,被作用的学生就一定会产生性状上的变化。荀子在其《乐论》中曾言“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可见音乐在人的生命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具有使人愉悦的特质,所以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也都离不开音乐。
关于评价问题,相对于显性教学而言,隐性课程意义更长远。通常音乐课在每节点上的评价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考试来完成的,检验学生对相关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具有客观性,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功利性。而隐性课程的评价则需要站在更长远的角度进行考量,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整体水平,反映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难度更大也更概括化。关注在音乐的长期作用下学生精神生活发生的改变,这种评价时段没有定数,给学生带来的精神效益是终生的。
事实上, 发掘和培养每位学生的内在艺术潜力,是需要课堂外延的发掘、甄别适当的教学内容、善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的,这些可以将学生最真实的内心情感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仅将音乐教学局限于课堂之中,使其成为知识的刻板传授,亦或枯燥的技能训练,只会导致学生呆板的接受所学内容,按示范唱、按乐谱弹,不能深刻了解作品内涵,更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感知音乐的美,形成学生只按照老师给出的设定去表现而非表达的后果。音乐很美,音乐教学不能破坏它本身的美感,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的音乐体验,让他们自然地爱上音乐、爱上音乐课。
三、音乐鉴赏在高职美育中的重要意义
音乐鉴赏教学是高职院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早在1912 年,蔡元培先生就在其《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提出了“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的五点建议。学校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和主要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它“首先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的艺术力量与生俱有的反应能力”,有其特定的涵义。作为教师,必须明确育人目标及其定位。首先是人的教育,教师教学的着力点应落实在对于受教育主体“人”的影响和塑造上。育人而非单纯育才,应正视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音乐鉴赏的美育思想是一种理论思维,《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审美和美育做出了解释,首先,“审美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实质上是审美主體对对象是否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主要是情感需要所作出的一种体验性心理反应。即对音乐的审美价值所作出的一种评价或判断。其次,美育是培植、陶冶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相对,又贯穿于智育、德育、体育之中,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⑦赵宋光先生在其《论美育的功能》中提出的立美教育,作为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被应用于教育实践中。该文中便指出,所谓“美育”,是在教育活动中建立美的形式,内容之宽泛存在于生活中,且不局限于艺术教育。是“建立美的形式的教育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宏伟历史在教育领域中的缩影。”
在整个高职美育过程中,对受教育对象施以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到理性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听觉、动觉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健康成长。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即情感与理智的协调发展。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特定时代、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通过美育帮助学生建立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情操以及美的素质,同时还希望他们可以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可以提升学生现在,乃至未来自身的生存质量。
高职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是美育的首要任务,音乐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鉴赏美的能力,理解并学会辨别美与丑,通过课堂与日常生活的不断累积,获得一定的规律真理,从而激发出其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是美的教育也是情感的教育,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建立美的标准,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正如音乐教育家雷默所说的:“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同所有人文艺术学科教育最深刻的价值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该理论的提出以表现主义思想为基础,将音乐审美本质和价值作为音乐教育的前提,以求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感知。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和长期的熏陶,教师应当将其作为美育的基本任务,向着美育理想及音乐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努力前行。
高职音乐鉴赏教学应是整体、持续、活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表现,从而真正地做到热爱音乐,让音乐成为他们自主的需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一线教师,智慧把握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关注课堂外延,发掘广阔的潜在教育空间,努力建设浸润式的校园音乐环境,引导学生使用音乐的思维。更加科学、良性、适合学生的音乐教学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体验,让学生在音乐世界里感受心理的自由,并作用于情感,触碰到灵魂。教师应该做到让实践与思考并行来构建美的教育,实施以美育人,让音乐教育富有生命和温度,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追求的“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石奕龙.文化人类学导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5]赵宋光.论美育的功能[A].赵宋光.赵宋光文集(第一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167.
[6]杨和平,汪薏群.论音乐立美教育的理论基础[J].黄钟,2012(03):173-181.
[7]李烁.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意义[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刘惠敏.中国音乐教育史理论研究现状分析[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9]颜悦.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架构论[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