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对汉代俗乐舞发展之重要性探究
2022-05-30郑丹平
郑丹平
摘要:随着春秋战国的到来,西周统治者制定的“礼乐”制度开始逐渐瓦解,先秦文化的转型使得周代确定的礼乐等级制度逐步废除,与此同时,乐舞的功能也逐渐发生改变,不再只是用于祭祀和教化,也逐渐开始用于欣赏、娱乐、抒发情怀。由于汉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达,加之当时提倡“休养生息”政策,所以人们开始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享乐之风盛行。汉代废除了前代乐舞的等级制度,使得民间乐舞大肆发展,可以说汉代俗乐舞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民间舞蹈的一个鼎盛时期。“汉乐府”是由中央设立的一个专管俗乐俗舞的官方机构,这个机构主要是广泛搜集民间音乐与舞蹈,以供统治者“观风俗,知厚薄”。“汉乐府”的建立为汉代俗乐舞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可以说没有“汉乐府”,汉代俗乐舞也不可能发展得如此之好,本文以“汉乐府”的发展来探究汉代俗乐舞的发展。
关键词:乐府 汉代 俗乐舞 秦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021-04
“乐府”的出现并非偶然,是有着许多历史背景的,其中,与孔子也不无关系,孔子除了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之外,在音乐和舞蹈方面也颇有见解,从他把“乐”列为“六艺”之一就可见其对“乐”的重视,如《礼记·曲礼》中所记载:“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孔子认为,礼乐是教育的基础,他强调“礼”“乐”之间的关系。因此“乐府”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在时代的潜移默化中出现的。
据考证,“乐府”始建于秦。1976年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出土了一件错金错银钮钟,侧面镌有篆书“乐府”二字,于是一直以来“乐府”始于汉的说法被推翻。汉代“乐府”是承袭秦而制,然而“乐府”虽然始建于秦,但是它真正鼎盛时期却是在汉代。
一、秦“乐府”
随着秦统一六国,这六国的乐舞逐渐相互交融,这些六国的乐舞并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灭亡,而是在适应时代的变换中流传下来,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秦乐府一开始是专门发放乐器、制造乐器的机构,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它才开始有了管理女乐歌舞的职能。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乐舞内容的逐渐增多
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六国的很多乐舞开始出现在秦国和秦国人民的面前。于是,统治者命人将各国的乐舞收录起来,这并不是出于对这些乐舞的保护与收藏。其一方面是为了稳固政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享乐,使这些女乐歌舞更好地服务于秦国王室。据记载,秦始皇还专门建离宫别苑,主要将各国女乐豢养其中,由于六国女乐的数量庞大,因此秦乐府开始扩大规模,功能也有所增加,担任起管理这些女乐的职责,使她们直接服务于王室,以便统治者娱乐。
(二)丰富多彩的“新乐”之声
春秋战国时出现了各种“新声”。由于“新乐”是超出礼乐之外的产物,追求“以巨为美、以众为观”,在儒家看来是一种“靡靡之音”,不符合“礼”的规范,因此被排斥在雅乐之外,然而这些“不合规矩”的乐舞却在当时深受统治阶层的欢迎,甚至有“观郑卫之音不知疲”的说法,由此可见当时的王公贵族对其之痴迷。此时的女乐又有了新的功能,各诸侯国开始赋予女乐一定的政治功能,有了外交意义,这时女乐歌舞的表演更具有观赏性。然而这些未被记录在史籍中的歌舞在管理整合时又是一个问题,这就促使秦乐府不得不再进行改变和发展。
二、汉代——“乐府”的成熟时期
汉初,对秦的制度加以整理、修正、补充,逐渐形成自己的制度,比如“汉承秦制”制定了“乐府”。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发达,随着“文景之治”的到来,统治阶级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安定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状态,享乐之风盛行,加之汉代废除了自周朝规定的乐舞等级制度,乐舞开始在民间大肆发展,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人们逐渐开始注重起自身的情感抒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动了俗乐舞的发展。传统的雅乐在功能形态上发生改变,这就使得汉代乐舞在功能上也发生转变:从祭礼到最后的娱乐,表现在音乐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民间音乐形式——“鼓吹乐”;舞蹈上出现了百戏、踏歌等活泼、丰富的舞蹈形式。汉承袭秦代乐府之制,有所不同的是汉代的乐府建制更加完备,汉扩大了乐府建制,从民间收集了很多的乐舞内容,然后进行加工整理,使它们也成为能够在宫中演奏和展示的乐舞。汉代舞蹈多与民间武术、杂技相融合,在传入宫廷之后,乐府收录有专门的舞师,主要针对这些民间艺术进行整理改编,据传,当时还有民间艺人专门进入宫廷为王室表演俗乐舞,因此汉代舞蹈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汉武帝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施“礼乐”的治国思想。《汉书·儒林传》载:“秦始皇兼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六学从此缺矣。”先秦雅乐呈基本丧失的状态,到了汉初,就连宫中乐师都无人知晓雅乐的具体内容,武帝对此极为感慨:民间有祭祀之乐,反观宫廷却无宗庙之乐。正是因为汉代的雅乐无法承担其原有的政治功能,于是,俗乐便代为行之。汉代建立了新的雅乐体系,由乐府收集的大量民间乐舞经过整理改编用于朝廷祭礼、宴飨等重大活动,由此可见,汉代俗乐舞与雅乐舞相互交融并存,汉代俗乐舞的发展使得汉代形成了以“俗”为“雅”的社会风气。汉代的俗乐俗舞开始由民间进入宫廷。
(一)武帝之“乐府”——鼎盛时期
汉乐府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除了社会背景的一定影响之外,还离不开汉武帝的支持,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原本简单的乐府逐渐扩大规模,从最初的几百人扩张到了几千人,规模大大提高,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宽泛,收集各种民间俗乐、俗舞,还管理雅乐和祭祀乐舞。汉乐府在武帝至成帝的一百年间达到了昌盛,《汉书·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乐府下设三丞,除了下令让专业人士广集各地民间乐舞之外,还组织了一批文人让他们创作诗歌供朝廷所用,在乐府,不仅有当时最有名的乐工艺人,还有许多文坛名人也加入其中,他们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乐府诗,以供后人了解汉代乐舞文化。乐府下设三丞专管乐府,武帝将“礼乐”作为一种治国手段,所谓“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可见,“乐府”在武帝时期不仅仅是乐舞机构,还起着平内安外的政治作用。
(二)“汉乐府”之于俗乐舞发展
汉代统治者设“乐府”机构,主要是搜集各地的民间乐舞,一方面促进了俗乐舞的发展,这些专业的舞人在乐府这个庞大的乐舞机构中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充实了自己,同时也丰富了艺术的表演手段,使得舞蹈形式丰富多样。一方面,统治者通过这种方式去“观风俗,知厚薄”,可以通过收集上来的乐舞去判断民生、民情,方便后期更好地管理社会,所以“乐府”在汉代也有收集情报的作用。“汉乐府”对民间乐舞的收集广布大江南北,俗乐舞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出土的一些汉代画像砖上的乐舞舞俑形象,我们可以看出汉代俗乐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不同的情绪和不同场所都有专门的舞蹈形式,其中妆容、舞服都各有所不同,形式多样,有女舞伎的柔美,也有男舞伎的雄健。舞者借舞袖、长巾而舞,舞蹈动作轻盈曼妙,体现出了女舞者柔美的身姿和细腻的情感,如《巾舞》《袖舞》等作品。在鼓舞的表演之中,如《建鼓舞》中,舞者英姿飒爽,气势强劲,体现出了男舞伎的雄健之风。这些都说明了汉代舞蹈是刚柔并济的舞蹈结合,汉代舞蹈受到了南北方文化碰撞的影响,这也使得汉代舞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是因为汉代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时代,因此汉代的舞蹈艺术才能呈百花齐放的状态。
三、汉“乐府”的衰落
(一)汉乐府衰落的原因
随着西汉的繁荣开始走下坡路,汉乐府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职能。“汉乐府”在汉代的乐舞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作用,推动着汉代俗乐舞艺术的向前发展,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贡献。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一定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響,“汉乐府”的发展也不例外,汉哀帝时国家经济较之前有所下降,不复“文景之治”时的繁荣发达,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较过去有所下降,加之汉哀帝本人对乐府持有的不积极态度,这都为乐府的衰落打下基础。《汉书·礼乐志》载“哀帝自为定陶王时疾之,又性不好音……其罢乐府官”汉哀帝下令罢乐府官,削减乐府人员,只余小部分划太乐令统管,用于祭祀演奏。由于汉哀帝的限制,乐府不复从前的繁荣。自汉哀帝起,汉代的乐府建制逐渐衰落。自汉以后,再无乐府。对于乐舞本身来说,乐府的衰落不利于民间乐舞发展。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作为汉代庞大官方乐舞机构的“汉乐府”,其也未能将它的辉煌延续下去。
(二)“汉乐府”的衰落对俗乐舞发展的影响
汉哀帝继位后认为“汉乐府”的乐舞是不正经的,所以下令整改,自哀帝起“汉乐府”逐渐衰落,再无乐府制。一方面,随着“汉乐府”的衰落,汉初所建立的一整套完备的乐府机制遭到破坏,再无乐府专门人员收集民间乐舞用于宫廷欣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宫廷乐舞的灵活性与活泼性,使之变得僵化,成为服务于礼教的“傀儡”。另一方面,随着皇帝下令削减乐府演职人员,一大批专业乐师舞师和专业舞人流落民间,他们大多是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士,他们所掌握的乐舞技巧大都是经过一系列整理改编过的,因此他们在进入民间后将自身所学教于民间,使得这些乐舞在民间开始流传开来,因此乐舞又由宫廷再次传入民间,回归俗乐舞本身的质朴,发挥其娱乐性。但是,由于失去了专门的人员收集、整理、改编这些民间乐舞,所以这些民间乐舞发展缓慢,大大不如“汉乐府”鼎盛时期的发展程度。
四、汉代俗乐舞流传后世
(一)汉王朝——开放、包容
汉代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时代,其中丝绸之路的开通就可以体现出这一特点,丝绸之路加强了当时中原与西域各国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大量的僧侣、学生、商人等涌入中原,互相交流学习,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发展,比如这些西域商人在进行商贸往来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把他们的文化习俗带入中原,这就对中原人们的生活有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胡舞也包括在内,胡舞是少数民族的舞蹈,包含了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生存中的习俗以及爱好等,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一般多在庆功宴上或是重大节日时表演,因此节奏强烈,表演时一片欢声笑语,能够使观舞者的情绪被充分带动起来,表演场地为圆毯上,表演者需着本民族的服饰盛装出席,胡舞的表演形式与音乐都与中原舞蹈大为不同,当时中原王朝国力强盛,西域各国便向中原进献舞姬,这些由西域各国进献的舞姬将自己国家、民族的舞蹈带到中原,她们大都进入宫廷,为王公贵族服务,因此胡乐胡舞深受当时统治阶级的喜爱,有的甚至穿胡服,并且还亲自跳起胡舞,如《服妖》中记:“灵帝好胡服、胡帐、胡牀、胡坐、胡饭、胡空候、胡笛、京师贵戚皆竞为之。”正是因为胡舞在汉代的发展空前,也为其在后世的大力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胡舞从开始传入中原地区起就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与宫廷王室的推崇有较大关系,正是因为统治者对胡舞的浓厚兴趣才推动了胡舞的发展与中原传统舞蹈的融合,从而有了后来许多中外相融合的乐舞,如对《西凉乐》的记载,据《隋书·音乐志》记载:“西凉乐声,起苻氏之末。吕光、渠蒙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由此可见,《西凉乐》是在吸收其他音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为中西舞蹈相融合产物的《西凉乐》,它的舞蹈分为单人舞的白舞和四人的方舞,一般只在重大活动时表演,西域舞蹈在传入中原一段时间后在许多方面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比如舞服方面,从舞者们表演“西凉乐”时所穿的服饰来看,舞者们穿着皮靴,用脚踏出鲜明的节奏,保留了西域舞蹈复杂华美的脚下动作,而她们的头饰又接近于“清商乐”表演的头饰,从这种中西结合的服饰打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西凉乐》是一部既保留西域风貌又与中原传统舞蹈相结合的一部作品。然而,这种影响不是单向的,西域舞蹈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原的舞蹈创作,比如唐代许多舞蹈是在中原传统乐舞的基础上广泛结合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进行创作的。据记载,唐太宗的《庆善乐》就是配以“西凉乐”进行表演的,这也说明了“西凉乐”不仅有西域音乐舞蹈特色,同时也符合中原的审美标准;再比如人们日常所穿的服饰,尤其是在唐代,唐代是我国古代受胡文化影响最广泛的朝代,人们不仅身着中原传统的宽袖博带,也开始穿起了胡服。正是因为汉代开放丝绸之路、与四方往来,加之外来乐舞的传入与发展,才有了胡舞在后世的流传。作为在汉代发展到高峰的俗乐舞来说也是相同的,汉代俗乐舞的高度发展也为后世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汉代俗乐舞的发展
俗乐舞是在民间兴盛和推崇的舞蹈,秦汉两代,特别是汉代,其是俗乐舞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这个时期,俗乐舞表演非常丰富和频繁,内容庞杂、涵盖面广阔,舞蹈常与杂技、武术等民间技艺相结合,舞蹈充分利用道具而舞,在人物情感和舞蹈技巧方面,乃至舞蹈意境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影响。俗乐舞反映的是民众最质朴的需求和最本质的情感,正因如此,俗乐舞才能经久不衰。汉代俗乐舞的发展对后世俗乐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主要在舞蹈技巧上有很大的突破,汉代舞蹈多采用杂技、武术等民间技艺与舞蹈相结合的方式,这为舞蹈技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如汉代的《盘鼓舞》,不论是从它的表演性还是技巧性上来看,其都是一部十分完美的作品,如汉代文学家傅毅的《舞赋》中就提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擖合并。鶣飘燕居,拉 鹄惊。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姿绝伦之妙态……”这是一段对汉代《盘鼓舞》表演的记载,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时舞者高超的技艺水平。因此,也有人说《盘鼓舞》是汉代女乐歌舞中的精品之作。再如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擅掌上托盘舞,因舞蹈曼妙、轻盈、技巧性强故有此名。从汉代开始,舞蹈不再是女性的专属,男子也可以舞蹈,因此,汉代起出现了许多男子舞蹈,今天我们在许多汉画像石上就能看到記载的汉代男子舞蹈,如《建鼓舞》,舞姿英姿勃发、雄健英武。另外,汉代舞蹈的情感分类较之前也更加细致,有专门表现细腻优美情感的舞蹈,也有表现粗犷奔放之情的舞蹈。再者,汉代将前代的乐舞收集、整理出来,这对民间乐舞的保存与流传起到了很大作用,如《白纻舞》,原是楚地的民间舞蹈,是清商乐中的著名舞蹈,因其较高的审美价值被纳入宫廷之中,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深受贵族名流的喜爱,到了唐代更是把它纳入十部乐的《清乐》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与传入中原的胡舞相融合,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文献记载、画像砖以及舞俑中看见它的风貌。汉代舞蹈受百戏的影响,体现出技巧性、情感性、表演性以及娱乐性特征,俗乐舞在汉代的高度繁荣为后世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汉乐府”作为负责收集秦、楚之声,以及南北方各地的民间乐舞的官方机构,正是因为汉代对乐府的扩充、完善,所以才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乐舞机制,这对乐舞的发展方面,尤其是对俗乐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由于一代代的专业乐官广遍大江南北探寻俗乐俗舞,将它们带入宫廷,进行改编完善,使得汉代俗乐舞盛行,在此期间,“汉乐府”到底收录了多少乐舞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汉乐府”广集各地乐舞这一举止我们可以看出汉王朝大一统的格局。汉代俗乐舞冲破了雅乐禁锢,将楚汉文化相结合,使得舞蹈形式多姿多彩,情感表达丰富多样,汉代通过不断吸收前代艺术,为自己的艺术发展提供充分的养料,对于其他的艺术形式也采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态度,因此汉代俗乐舞不仅有“翘袖折腰”“舞袖”之柔美独特的舞蹈艺术审美形式、也有如项庄舞剑这样气势磅礴的舞蹈,而这些无一都体现着汉代舞蹈柔美狂风的艺术特点。汉代是俗乐舞大发展的时代,俗乐和俗舞广为流传,除了有民间艺人表演百戏乐舞外,王公贵族对楚舞也是颇为喜爱,如汉高祖刘邦与其宠姬戚夫人作即兴舞时曾言:“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因此,俗乐舞在汉代的发展除了开放的社会氛围之外,也离不开统治阶级的大力宣扬和支持。纵观“汉乐府”,从它继承、繁荣和衰落,可以说“汉乐府”贯穿了整个汉代乐舞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其发展过程中研究汉代俗乐舞的发展过程,在汉代,俗乐舞被赋予同雅乐一样的地位,甚至一度压过雅乐,这无疑是汉代民风开放、社会繁荣稳定的结果,俗乐舞在汉代这一鼎盛王朝的滋养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小满.论汉乐府的综合性艺术价值兼评《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J].出版广角,2019(08).
[2]董晔.论汉代俗乐舞风尚[J].北方论丛,2013(05).
[3]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陈浩.浅析汉代俗乐舞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18(08).
[5]李宏斌.浅谈汉乐府的发展[A].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573-578.
[6][清]皮锡瑞,撰.孝经郑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6.
[7][清]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北魏]杨炫之,著.洛阳迦蓝记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宋]徐天麟,撰.西漠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0][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