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2022-05-30刘振中

化学教与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化学策略

刘振中

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及“教、学、评”一体化的中考化学教学,应该从“双基”“问题解决”上升为“学科思维”。本

文结合教學案例,从初中化学教学的学科建设、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方面谈几点思考和浅见。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10x-0027-04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进一步提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因此,在关注学科特点和培养学生参与课堂能力的同时,教师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学习策略,要将“情境式”“思维导图式”“项目式”教学法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做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从而提升学科教学质量。[1]

一、加强学科建设,彰显学科价值

1.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学科品质。[2]

一是学校要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配齐教学所需的药品、仪器,对药品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易耗品,力求实验时人人都能参与动手操作。

二是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科学制定学生实验项目的评分标准,避免出现管、教分离状况,让实验管理更专业、更实用、更高效。

三是推进教师实验教学竞赛常态化,提倡各县(市、区)或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实验技能大赛(演示+创新),以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和学科素养。

四是加强学生实验,部分演示实验改由学生演示,鼓励学生自主开展一些生活化趣味实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考性和创造性。

2.加强化学学科基地建设

一是建议各县(市、区)搭建多样化学科师资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学科基地”作用,能够从教育行政层面着力推动“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和健康发展。

二是提倡各县(市、区)学校能够组织学科教师分批次进行跨县区学习,深入实地学习名校经验、区域“同课异构”,进行学科集团化研讨。

三是优化“互联网+”教研平台,借助市(区)学科“教研QQ群”“名师工作室”公众号共享课题、课例、设计等优质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

二、植根学科知识,提升教师素养

1.领悟课标,夯实双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准则,也是试题的命题依据。纵观历年中考化学试卷,绝大数试题都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或拓展延伸。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领会课标精神,研读课标中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及课标要求,又要提高对教材优化处理的能力,加强教材的知识整合,重视课本中的插图、讨论题、课后作业等。以课标为依据,紧扣课本内容,精心设计优化课堂结构。注重基础知识的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更要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的基础上达到能力的提升。如,“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常见金属的性质,还要知道如何对金属资源进行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2.观察生活,激发兴趣

化学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化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从生活入手,寻找生活化的教学实例,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创设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融通的教学情境,增强化学教学生活化和趣味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留意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能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的力量,领悟到化学就在身边。除日常教学中融入这一理念,还要从社会热点中剔出化学知识,改编成习题,进行问题探究,使学生学有情趣、学有所得。如,开展“化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专题教学,增强学生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不仅有利于深化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还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情感。

3.加强阅读,注重过程

阅读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如,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勾画关键语句、思考疑点,自主构建学习内容框架,做到认读—理解—吸收。在实验教学中把实验图的阅读与实验的操作结合起来、把阅读教材与观察实验现象结合起来。学生往往把描述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忽视了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复习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相关主题内容自主阅读归纳,在阅读中加强记忆,学会比较、总结、整合。试题讲评中引导学生讲题,分析题意、说出考点、解题思路和步骤,在讲题中学会读题、审题、获取信息、规范细节,备注解题的详实过程和知识拓充的“痕迹”。

4.重视实验,有效探究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对实证性实验很是好奇。中考化学试卷中科学探究分值约占30%。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是挖掘实验的广度和深度。如,中和反应实验中设计不加指示剂、加酚酞、加石蕊、反应后溶液成分的判断四组对比实验突破实验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实验本质的理解,形成长久记忆。二是探索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如,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中增设“止水夹”,既防止倒吸又阻碍生成的铜被氧化;用废旧塑料瓶、输液管等完成二氧化碳制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是强化实验的专题训练,如,整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中和反应探究、氢氧化钠变质探究、标签受损实验探究等主题式“微专题”,通过专项和交叉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四是重视实验的育人功能,如,用“拉瓦锡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史料,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用“炼铁”中尾气处理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5.激趣推理,激活思维

中考化学试卷中“化学工艺流程”“框图推断题”“实验综合探究”等思维推理型习题分值约占20%,综合性强,考查学生对常见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的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以图为载体,恰好体现思维的发散与收敛,凸显思维培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绘制章节、单元、实验探究专题思维导图,以便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整理推理题型“微专题”,归纳出解题“题眼”,通过展开、讲透、精准测评和跟踪复习,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关系。

6.研究考题,把握方向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都以“稳”为主,稳中求新。试卷中多数习题来自历年中考真题的改编与重组,考点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在备考复习中要确定基于课程标准的复习目标,规划基于目标的复习内容,设计基于复习目标的评价任务。教师不仅要研究考题,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研究考题。通过对历年试题的横纵向对比,分析归纳常考点、微调考点、遗漏考点以及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从整体上有效把握中考命题改革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方略,科学应对中考。教师要花大力气整理考点“微专题”,瞄准学生“病灶”,解决实际问题。整合考点,泛分微专题。如,化学术语、物质除杂与鉴别。量化考点,细分微专题。如,金属实验探究、常见气体实验探究。抓住漏点,补充微专题。如,社会热点题、易错题、创新题。教师立足学情,落实“减负提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将不同类型“微专题”采用专项训练、交叉训练、变式训练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精准把握生长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维和自主学习。

7.践行创新,革新模式

教师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已经不能够准确把握目前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纵观近年中考化学试卷,题型已经由单纯的知识性考查转变为对知识应用的能力性考查,多数考题融合在一定情境中,题目新颖灵活,旨在指引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情境,提炼有效信息,运用思维推理进行答题。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基于问题的真实情境,将“情境式”“思维导图式”教学法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革新学习方式,促进有效教学。如,“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专题中,教师创设“氢氧化钠试剂瓶口的白色粉末是什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方案并分组探究。然后指导学生构建“氢氧化钠变质原因、是否变质、变质程度、除杂修复”思维导图式知识体系,将相关内容整合汇聚在一幅图上使之一目了然,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提高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最后以历年中考真题和变式专题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8.以生为本,分层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认识到“中、下等生”是提高整体成绩的“资源”,要不断进行阶段性学情、考情分析,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通过“专项训练后交叉训练”使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体系,“限时训练后当堂点评”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实现复习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分层教学,要在“中档推进”的基础上注重“培优”和“转差”工作的有效结合与落实,对共性问題实施专题讲练,异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做到整体推进,层层落实,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和收获。同时,在基于“双减”背景下,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设计和运用有层次、有梯度的专题组织教学,“以生为本”“以学为主”“以活动为中心”,合理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落实学科素养,优化学生品质

1.勤学善思,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其知识点零散、繁杂,识记知识多、推理思维抽象。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勤于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认真完成各类作业,明确知识点、考试点、能力点。要促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多阅读和观察社会热点,扩展化学视野。要促使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究,掌握化学的“微观—符号—宏观”三重表征。要促使学生通过概括化学概念、实验原理、物质具体用途等知识方式来形成化学的认知结构,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微专题”精准测评巩固知识。

2.学会会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努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渗透性,达到懂、会、透。要促使学生学会听课,对概念、例题在理解的同时掌握其方法与思路。要促使学生学会思考,积极讨论、交流,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使知识当堂消化和掌握。要促使学生学会记录,能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学习笔记,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要促使学生学会说课,对疑惑问题及时询问解决,积极展示学习成果,对试题的考点、立意、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等能进行顺利地讲解。要促使学生学会复习,通过一定量针对性强的专题跟踪训练,悟透解题的思路和原理、提高解题速度和技能,对稍有难度的习题要进行回味、变式训练,并不定期专项复习强化理解。

3.宏微结合,积极参加各种实验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为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实验不只是看、听,而要动手去做。要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验活动,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和相关实验视频。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和创新实验,要促使学生将阅读与实验相结合、实验现象和结论与原理相结合,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达到知识的内化和提升。通过亲自探究、掌握操作要领,学会组织语言、写好实验报告。要促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实验疑点和难点,多交流、勤反思、弄透彻,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另外学生要学会学以致用,做好实验探究“微专题”,使“学”“做”“练”紧密结合,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推理分析思维能力。

4.严谨准确,规范运用化学用语

目前采用网上阅卷,对于卷面的规范书写有更精细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化学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推理思路的清晰度和答题格式的规范性。如,化学术语的正确、规范运用与书写;实验题中实验原理、现象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描述;计算题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解题步骤与格式的规范性等。

5.触类旁通,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一,学生要善于阅读课本,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一些图表、资料及选学内容。第二,学生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现象,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第三,学生要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韵语、谐音、歌诀记忆等),把一些好学易忘或难易记下的知识内容轻松掌握。如,电解水实验中,负极氢气、正极氧气,体积比二比一,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谐音“父亲大”。第四,研读中考真题,做好“微专题”精准测评和变式训练。同时关注创新题型,掌握相应解题原理和方法及注意事项。熟练答题技巧,学会对方法的迁移和应用,提高解题的准确性。第五,建立易错试题库,专记在练习、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析错因、找出同类、触类旁通,定期回顾温习纠错,充分发挥错题本的实用性。

总之,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初中化学教学,必须以“情境”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落实“双基”为基础,以“学科思维”为根本,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理解学科的教育价值,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发挥化学教学的“思政”和“德育”功能,追求有学科内涵、立意高远的活力课堂,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要以课标为准绳,以教材和中考真题为抓手,将重点落在知识的整合、应用与提升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活动,促进对化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化学高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全面落实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周金娣.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3):108-109.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化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