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性体能练习助推体育教学实效
2022-05-30樊珊
樊珊
【摘 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补偿性体能练习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要认识到补偿性体能训练具有提升体育专项能力和熟练程度的重要意义,在组织学生参与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在设计教学策略的时候要科学运用辅助手段,并引导学生自主编创。这样才能科学运用补偿性体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补偿性体能练习;运用实践;初中体育;教学实效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项运动技能,会设计一系列辅助性的体能训练,这种训练就称为补偿性体能练习,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健康水平。然而要注意的是,补偿性体能练习的设置不能过于随意,而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项目的特点科学选择、合理设置,这样才能提升活动效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补偿性体能练习,促使学生提升力量、速度、耐力,提升准确性、对抗性,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一、沿波讨源,论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意义
(一)基于项目特点,提升专项能力
组织补偿性体能练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的体育项目所涉及的运动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提升的专项能力也各有不同,所以如果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项目,则能提升重点训练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重点,提升身体素质。
教师要先研究一下各个运动项目的种类是什么,如立定跳远主要锻炼的是爆发力,而且着重训练腿部力量,那么在选择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时候就要针对这一点,安排学生参与高抬腿跑、后踢腿跑、弓步跑等体育活动,这样能提升学生的腿部力量。短跑主要考验的是速度,那么就要安排学生参与各种提升身体敏捷性的补偿性体能练习。慢跑主要考验的是耐力,那么就要结合这个特点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如让学生参与有氧操等。这样安排就充分考虑到了各个项目的特点,能让学生的体能得到整体提升。
教师要分析一下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是什么,按照力量型、速度型、耐力型等分类,然后选择有针对性的补偿性体能练习,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预期目标,提升熟练程度
在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时候,教师还要基于预期目标设计活动项目,以求提升学生的熟练程度。教师首先要分析每一个项目的总目标是什么,然后设置分目标、单元目标,再结合这些目标逐步安排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
例如,对很多学生来说,跳箱、跳山羊都是难度较大的训练项目,所以教师要设计层层递进的预期目标,然后加入补偿性体能练习,一步步提升学生的熟练度。教师可以将此类活动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掌握支撑跳的方法;掌握在助跑的基础上支撑跳的技巧;在掌握技巧后,提高跳跃的质量。在设定了预期目标后,就要结合目标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第一阶段可以安排学生做直角支撑,又或者針对腿部的柔韧性做一些劈叉类的动作,为后续训练打下基础。在第二阶段,则安排学生参与“助跑腾跃,脚触标志物”等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跳箱等的技巧。在第三阶段,则组织学生参与跳跃摸高、蹦床训练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训练安排符合三个阶段的预期目标,能让学生一点点提升熟练程度。
学生对某一个运动的熟练程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逐步训练,慢慢提高,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将补偿性体能练习渗透到各个运动阶段,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提升能力。
二、行之有道,论补偿性体能练习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讲究科学性
学生的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努力,因此,在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科学性,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难度逐步提升的训练项目,这样才能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在学生刚刚接触某个体育项目的时候,又或者体育课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安排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不宜难度太大,训练的运动量也要适当减少一点,这样能让学生的身体充分预热,达到预防身体损伤的效果,能为后续的运动打下基础。
例如,在足球训练中,一开始,学生只练习了带球跑等比较简单的动作,所以教师在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时候,可以安排难度较低的项目,如安排学生进行“绕目标曲线跑”等项目,一开始直接跑,后续则可以带球跑,让难度逐渐提升。当学生掌握了一定足球技巧后,在课堂的主体部分,教师设置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也可以提高难度。足球训练需要一定的耐力和控球能力,所以可以设计学生参与有氧操的训练,提升其耐力;又或者让学生参与弹跳类的训练,提升身体的敏捷度;在结束部分,则可以设计一些放松身体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如利用健身球进行舒展身体的训练等。这样的训练循序渐进,结合学生足球训练的不同阶段展开,难易适度,逐渐推进,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这能让学生的身体充分得到练习,提高他们的体能。
教师要将补偿性体能练习融入准备训练部分、基本训练部分和结束部分中,注意每一个部分训练的难度和强度,采用科学设计的方式,让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有所提高。
(二)尊重差异,讲究个体性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所以设定的预期目标也不一样,在安排体能训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一点,采用因材施教、分类补偿的方式,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
如在开展篮球训练的时候,补偿性体能练习的设计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球性展开。教师先要考查每一个学生的学情,看看他们对球的掌控能力如何。如有的学生无法做到手眼协调,控球前进,就要安排他们做单起双落起跳等考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这样能提升他们的控球能力;有的学生在运球的时候容易失球,对球的掌控能力不强,则教师安排他们参与抛球转身接球等方面的训练;还有的学生投篮的准确性不高,教师组织他们参与定点投掷类的训练。这样设计就能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预期目标,能提升学生的球感。
此外,在安排训练量的时候,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增加训练的强度、次数,减少休息的时间,这样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如在“抛球转身接球”的训练中,对于一般学生,用的是普通的篮球,但是有的学生体能较好,身体素质过硬,教师鼓励他们挑战自我,用实心球代替篮球,展开抛接训练。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是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的要求之一,教师要充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并调整活动内容,让学生有所提高。
三、躬身实践,论补偿性体能练习的策略
(一)借助辅助手段,正向迁移
在具体开展补偿性体能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求提升训练效果。有的时候,学校在运动场地、运动器材上准备不够充分,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训练需求,在这种时候就要合理加入补偿性体能练习,起到辅助训练的作用,让学生能在训练的基础上正向迁移,提升运动水平。
例如,在开展篮球投篮训练的时候,如果能做到一人一球的话,必然能提高大家的训练水平,但是由于学校的运动场地不足,运动器材不够等问题,无法满足这种训练需要。此时就要借助正向迁移的方法,让学生从补偿性体能练习中得到启迪,提升投篮水平。教师分析了学生投篮水平不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某些学生的弹跳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某些学生的控球能力不强,准度不够。于是,教师就针对这两个主要问题设计了补偿性体能练习。结合学生弹跳性不强的问题,教师设计了踢臀跳、深蹲跳、助跑跳等不同的跳跃训练。以踢臀跳为例,在跳起的同时要用脚后跟踢到自己的臀部。如果腿部的速度不够快,或者没有跳到一定的高度,很难踢到臀部,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弹跳能力。
又如,针对学生投掷准度不够的问题,教师融入民间体育活动,安排学生参与投壶游戏,该游戏简单易行,所需要的器材也比较简单,而且有很强的趣味性。在相关训练中,学生提升了手感,此时教师再让大家转而进行投篮训练,就能起到较好的迁移效果,让学生增强球感。由此可见,利用辅助手段的确能促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从而得到正向迁移。
正向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时候,教师也要思考如何才能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同时也解决运动场地和器材不足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二)鼓励自主創编,补充强度
在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时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编创中,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控运动难度。这样能提高补偿性体能练习的有效性,也能让课堂教学的形式变得更灵活。
例如,在开展实心球训练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提升实心球投掷的成绩。学生发现手臂力量和腰部力量对提升实心球成绩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引导他们思考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如何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学生首先找到自己在实心球训练中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自身条件细化分析。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手臂力量不够,于是决定选择用引体向上的方式辅助训练。但是引体向上对手臂力量的要求还是太高,不适合该学生,于是他调整训练模式,将俯卧撑、平板支撑等组合在一起,设计了一套手臂操,让自己的肩膀、上臂、手腕等不同的部位都得到了训练,这比单纯进行引体向上的训练效果更好。还有的学生和同伴一起合作,设计了一套两人训练项目,他们将绳子缠绕在腰部,相互拉扯,通过竞争比拼的方式提升了腰部力量。这种方法的效果比较好,特别适合好胜心比较强的学生,于是教师就将这种方法推荐给了其他班级的学生。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创意训练项目得到推广,都十分激动,他们自己的训练激情也得以激发,其他同学也参与到了自主设计中。
在自主编创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单人创编,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创编,这样的话,活动的形式更加灵活,而学生也能在活动中感受到趣味性。如果有学生设计的活动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可以推荐给其他班级,这样能让学生提升自信心。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的提升和发展,若能结合学生的学情,科学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让学生充分训练,则能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濮梅.“补偿性体能”教学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体育,2021(3):113-114.
[2]陶鸣鸣.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补偿性体能练习[J].中学课程辅导,2020(22):113-114.
[3]杜邮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补偿性体能练习[J].体育教学,2019(9):11-12.
[4]楼旭攀.简析补偿性体能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运动,2018(13):116-11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