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项目转化成经济成果落地研究

2022-05-30王娜张吉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1期
关键词:落地校企合作

王娜 张吉

摘要:近年来,很多高校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项目研究,在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将研究成果落地,转化成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合作项目难以落地的真实原因,进而找出研究成果落地的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经济成果;落地

一、校企合作背景

教师的职能是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应负的责任。课题是教师科研中的一部分,课题包括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每年教育厅和教育部都有产学研横向课题。也有一些企业主动与学校教师合作,进行横向课题开发研究。但是大部分校企合作的项目并没有将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仅仅处在研究阶段和研究成果的转化阶段。

二、校企合作的特征

(一)校企合作项目发展不平衡

由于学校不同,其知名度不同,研究团队的能力不同,每个大学专业设置也不同,使不同的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也有所不同,以至于企业选择合作的对象也会不同。不同學校会有不同的合作项目。因此,每个学校研究的成果和研究的对象数量就会不同,展现出来的是合作项目数量差异很大。

(二)校企合作的规模差异大

在校企合作项目中,有的合作对象是大企业,有的是小企业,项目大小差异很大。这样一来,导致校企合作项目的规模差异很大,有的项目复杂,涉及领域广泛,需要深入地研究;有的项目小,完成时间短。

(三)研究成果的形式差异大

校企合作的项目形式不一样,项目成果主要局限于论文,研究报告,咨询建议,还有的是一系列应用系统软件或者发明,针对不同的课题,其研究的成果形式差异很大,能够将成果运用的领域差异也较大,这样一来很多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三、校企合作项目难于落地的原因

(一)企业缺乏技术人员

很多情况下,校企合作的项目需要技术支持,当需要将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时,需要技术指导。而很多企业缺乏技术人员,不愿意改进,也不愿意引进高级技术人员,导致项目落地困难。

(二)企业资金短缺

研究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很多研究成果都被申请专利。而其他企业要使用已被申请专利的研究成果时,就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授权,才能够使用,否则侵犯了专利权人的知识产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侵犯知识产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获利是企业的宗旨,企业要想投入使用就必须进行资金注入,但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导致项目落地难。

(三)专利权人忽略科研成果转化

很多科研人员只是在意自己的科研和成果,忽略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一方面他们在主观上认为,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并不是自己的主要任务,自己只要做出研究成果,企业的成果能否转化,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在做横向课题的时候已经投入较多的成本,企业合作项目初期是做好课题研究,主要是确定科研成果的使用去向和使用范围。实际上,产业界、教育界和研究界之间的校企合作项目,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新产品和新工艺如何使用达成合作协议时会产生分歧,很难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利润成果共享。

(四)“权”与“责”界限不清

权责不清是企业造成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学校和企业的研究合作中,在风险分担方面权责不清。特别是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分担不明确,分担机制不健全。首先,科技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使得地方大学和企业各自的利益不能有效保护,风险承担规定的不健全容易产生信任危机。其次,由于市场的风险性,产学研合作中新技术价值存在不确定性,风险承担保障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学校和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在管理上,对产学研合作各方奖惩规则要达成一致。合作各方分工协作,但不能共担风险,共享利益,风险承担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利益的分配不公,会大大削弱产学研合作的效果。

四、实现校企合作项目落地的路径

校企合作项目落地,转化成经济利益,这不是一方面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疏通多个渠道搞好建设,才能实现经济利益。

(一)建立多位一体的融资机制

1. 政府需要提供政策扶持,加大投入

一方面,政府应该以政策支持为主,资金投入为辅的方式。政府的资金用途众多,政府在校企合作项目上应该给予更多的是政策上的扶持,如对于校企合作项目落地的产品给予减税或免税的政策,这样可以助力企业产品转化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政府对于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出的产品,用政府的视角进行正面宣传,加速企业落地。这样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可以让产品快速走进市场,占有市场份额,迅速转化成经济效益,在另外一个方面,政府通过运转,提升政府形象。

2. 企业自身需要加大投入

企业是市场上最活跃的细胞,是社会进步的利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科研成果,把学校的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中去,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注入科研,科研成果的转换需要企业注入资金,企业只有加大投入,才能迅速将科研成果转换成经济效益。

3. 学校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机制需要学校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合作机制包括学校的合作合同,合作的规则、合作的规范,合作的原则,以及合作的内容等事项,以及学校会给教师一些具体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实验室支持、学校奖励政策的支持等方面。

(二)建立多位一体的合作培养机制

1. 制定精准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按照企业具体需求进行制定,在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都要进行相关的拟定,在知识能力、认知能力、素养能力等方面都要非常全面。因此,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进行能力与课程的匹配,建立不同的能力模块,所有模块都要按照从低级到高级进行,以便学生毕业后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

2. 建立校企合作的紧密度

要让学校和企业合作更加紧密,就必须全面加强各方面的合作。一方面,企业专家需要到学校莅临指导工作,走进理论课堂,生产实践课程中去,加强实践指导,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自己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教师要经常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让教师可以更加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期间可以在不同的岗位进行轮岗实习,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在企业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企业的项目,这样教师将自己的实战项目带入课堂,还原工作,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就会更好,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五、校企合作项目落地的意义

(一)企业方面

企业要适应市场需要。一方面,人力资源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都希望有效地降低新员工的培训成本,他们希望毕业生可以直接加入到工作项目中去,不需要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学习。而校企合作可以使毕业生提前在学校里就完成岗位培训,了解公司的结构,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知道该企业的存在,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为企业树立形象。校企合作可以让双方都充分发挥属于自己的优势,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品牌或者提高品牌的影响力。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这样能够让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更容易低成本引进人才,引进高质量的技术,实现人才战略、企业战略目标。在学生的培训阶段,校企合作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降低员工的流失率,为企业保留住人才资源。

(二)学校方面

校企合作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率,扩大学生的就业出口;确保学校的生源,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二者合作,进行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教师提技提高科研实力,进而可以带动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为学校创造更多的荣誉和社会影响力,从而提高科研究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的能力。依据校企合作设置的课程将更加贴近实际、更专业;这样有利于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并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更能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且,校企合作建立了知识产权向专利转化的平台,能够为学校提供比较客观的经济利益;也有助于解决学校实验场地紧缺、实验仪器仪表不齐等方面的困难,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优质人才,赢得社会的赞誉、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三)教师方面

教师在校企合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企合作项目的进行中,教师会和企业的项目有联系,而项目中会涉及一些新的知识,这就使教师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扩大教师的知识储备,随着教师知识储备扩大,开阔视野。提高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相关领域知识的理解能力,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开展教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人才。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项目,更加深刻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自身竞争力,有利于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

(四)学生方面

一方面,校企合作能夠给学校学生提供实践、就业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能力、社会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在职业岗位上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并且,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半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要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毕业生能够快速由学生向社会人方向的转变,在上学期间,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缩短与岗位的差距,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就业率。

六、校企合作项目落地的保障措施

(一)企业方面

企业应该重视校企合作项目,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量,保证校企合作项目资金充足;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进行技术人才引进。一是,保证校企合作项目顺利实施。二是,也给企业进行了人才的储备。企业通过与学校进行强强联合来达到一种互利共赢的模式,企业借助高校的科研教师开发企业的科研项目,可以使企业实现投入少、盈利快的目的。

针对校企合作项目,企业需要建造一种体制机制,支持并监督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派遣专门的负责人与学校建立联系,并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委员会来全面指导协调各项工作,保障项目顺利落地。项目开展前双方进行签约,明确责任,有利于规范双方的行为,一旦项目遇到问题,可以按照合同解决。企业也要进行优秀工作者的评定,并开展适当的奖励,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励他们更好地参加校企合作的项目。

(二)学校方面

1. 学校应该重视校企合作项目

采用“校院系”三级负责制,即系对学院负责,学院对学校负责,层层把关,层层推进,各院各系专业部门要把这个项目加入到年度计划中,每年度要进行总结和反思,每年要评选优秀合作方和优秀工作者,重点评选科研项目的研发,最终会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2. 加大对校企合作的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学校要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奖励制度,对于不同项目分门别类进行奖励,确保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通过以学校的名义去拉赞助商,筹集更多的资金,进行项目的研发。

3. 开展对学生的集中指导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完成校企合作,引进更多的优秀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此外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支持他们去完成项目。

4. 建立学分兑换制度

为了吸引学生加入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应该建立学分兑换制度,用校企合作项目的成果兑换学分,这样学生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项目,提高部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科研人才。

5.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建立多个实验室和实践平台、高速宽带、网线、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电脑,为科研项目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校企合作项目顺利开展。

(三)教师方面

1. 物质奖励

学校设立奖励机制,对优秀科研教师、优秀教师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校企合作的老师进行物质奖励、激发教师进行校企合作项目研究的积极性。激励他们更好地进行科研研究。比如:奖金津贴、各种抵扣用券等。通过物质奖励更好地释放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校企合作这个项目当中,使校企合作项目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2. 精神奖励

教师除了得到物质奖励之外,还需要得到精神奖励,如:学校科研先进个人,优秀科研工作者、科研先锋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称号能够给教师带来荣誉感和成就感,使他们在精神上能够更有干劲,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校企合作的项目中。

(四)学生方面

学生通过参加科研项目,不仅获得科研成果,也可以减免学费,得到酬金,置换学分成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李博文.校企协同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7,28(03):41-45.

[2]张杰,江世银,吴雪华.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基于南京 S 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案例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8(06):81-85.

[3]顾翠花,王懿祥,齐锋,等.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63-65.

[4]闵富红,吕晏旻,田恩刚.校企协同培养电气工程研究生人才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8):16-18+26.

[5]易兵,曾永卫.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新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21-24.

*基金项目:2020年吉林省教育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浙江精创教育科技公司”。

(作者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猜你喜欢

落地校企合作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房地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