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厚敏锐:地理学科育人的价值主张与实践路径

2022-05-30邱磊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邱磊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知识与品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为时代所需,更是未来之势。地理作为一门纵跨“自然”与“人文”两大领域的跨界学科,其“敦厚敏锐”的特质具有独具一格的育德条件,可在经验回归、文化点染与合作共建中得以彰显。

关键词:敦厚敏锐;学科育德;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7A-0038-0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出台后,可以发现,通过学科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现代公民成为教学根本。立足学科立场,跨越知识层面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科知识、技能中的道德生长点,引领学生在探究知识、丰富技能的过程中,提升道德情感,汲取精神力量,应是学科育人的题中之意。

一、地理学科育人的价值主张

地理学科是一门朴素的实践科学,取自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人人有经验,事事接地气。更为重要的是,就知识结构而言,天地山水、草木鱼虫、经济世用、文化思想,无一不在彀中,被称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地理涵盖自然、人文两大领域,并以独特的“区域观”统整两者,使之互为相生,和合若一。这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超然整体性,从育人来看,恰恰最为宝贵。

地理学科育人的核心有二:

一个是“敦厚”。“敦厚”即诚朴宽厚,语出《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后汉书》也有“夫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的记载,均是同义。“敦”显“真”,无此则奢谈诚朴;“厚”彰“实”,无此则空论宽厚。不难看出,地理的育人功能,在于厚植和健全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使之丰富、淳厚。

另一个是“敏锐”。“敏锐”本指人感觉灵敏、识见锐利,此处则表示地理的面貌、形态、發展能“因地制宜”地随时空变化,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自变性和自适性。以育人来说,则讲究“变”,需要学习者因势利导,随物赋形,经世济用。简言之,“敦厚”重视固本培元,强调“不变性”;“敏锐”讲究见招拆招,关注“变化性”。当“敦厚”与“敏锐”形成合力,将极大地推动地理学科的育德成效。

“敦厚敏锐”的学科特性,铸就了地理育人的价值主张,即诚朴宽厚、思敏行锐。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层面:以丰富的学养,厚积人生,“水之积也无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只有足够的累积与沉潜,人生才算打好底子;以敏锐的思行,锤炼品性,发展特长,寻找人生立世安命的法门;以“变”(敏锐)中求“不变”(敦厚)的文化自觉、“用”(敏锐)中求“无用”(敦厚)的价值观照,树立通达四彻的精神结构与人文气质。

二、地理学科育人的实践路径

如果说地理育人“敦厚敏锐”的价值主张,算是一种“形上的关怀”,那么,可知、可感、可效的实践路径,便是“形下的呼应”。具体来说,地理育人的实践路径,可以从四方面落实:

(一)丰厚学养,深度理解学科知识

丰厚学养一方面指向教师。要在地理学科中育德,具备丰厚的学养是教师“敦厚”的底气之所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垄断者,其话语权和尊严感,并不是来自他的教师角色,而应依托其深厚的学科素养。地理学科育人,不是靠着空洞宣讲,还须深度挖掘自然、社会、心理、文化的丰度内涵,要下功夫研究地理的知识结构、内部思维乃至哲学意义,以一种“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精神深度解读学科思想和伦理。地理教师仅仅成为“四书先生”(只看教材、教辅、作业本、笔记)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丰厚学养更指向于培养学生的“敦厚”。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丰厚自己的学养?教师需信任鼓励,让之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用自己的独特情感、认识、思维来重新建构知识。实用主义哲学认为:任何没有附加上个人经验的“知识”,都只能叫作“信息”。高明的教师,会以个人丰富的教学经验,巧妙地引导学生。如此教学,才能真正起到学科德育的效果。

如电视剧《芈月传》流行那阵,很多同学偷偷在看,每日追踪剧情,乐此不疲。我下午进教室时,居然发现一位女生买了书,藏在桌肚里过瘾。巧合的是,当时讲的是黄土高原,遂临时起意:“同学们,今天老师与大家聊一聊《芈月传》。我们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可从在“芈”字身上,却大有不同。自上古时代开始,炎帝与黄帝即在黄土高原一带逐鹿,当时气候温暖,水草丰盛,畜牧业发达,炎帝部落以“羊”为图腾,而“芈”字就是该字的变体,表示羊叫声。汉字中诸如“美”(“羊”+“大”)、“祥”(“羊”+“示”)、“善”(“羊”+“口”)等,凡有美好寓意的,多与“芈”有关。同时,“芈”字又接近中华的“华”字(繁体“華”),暗指我们中华民族的善良、吉祥、美好。“芈”字扑面而来的历史感与地理味,你体会到了吗?”此时教师对“芈”字的讲解,对思想开小差的特定学生而言,恰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此“敦厚”而“敏锐”的“提醒方式”,既无须师者苦口婆心的“训诫”,也无伤受教者自尊,学科德育之妙,可见一斑。

(二)回归经验,塑造正确价值观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均与生活高度契合。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以生活经验来“复现”或“还原”知识的建构过程,是最为有效的。在教育教学中,应坚持做到“生活化”:从案例甄选、语言表达、活动形式、效果评价等诸方面,均紧紧围绕可感、可悟、可言说的基本原则展开。同时,教师尤需关注学生经验的真实性与代表性,课堂能对真问题,形成真讨论、真研究、真办法。地理学科属性的“敦敏”,首在“真”——真实、真诚、真切,由此,才有“淳德”的厚植土壤。由此意义上说,课堂中学生的自主、自能,显得格外重要,其需被充分激发;教师则成为组织者、引导者,甚至“旁观者”。

在介绍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时,我投影展示了我国各地建筑的特征,正准备进一步挖掘时,却听到一个声音:“老师,地窨院和你说的不同。”

地窨院?我突然想起,这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特殊建筑——整体修建在地面之下。这对青少年来说,特别猎奇。于是,我放低身段,请提问的学生向大家介绍地窨院。果然,所有人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并在好奇心聚焦在一个点上:当地人为什么不把房子造在地上,还是选择在地下生活呢?

课堂像是一下子被激活。大家为解决问题,开始讨论,并在此过程中学习黄土高原的地貌、气候等知识。我相机而教,适当地融入了德育内容:“同学们,也许你们并不知道:地窨院曾在抗日战争中保护过无数村民免遭涂炭,因为日军从远方的地平线上观看,一马平川,误以为当地一户人家也没有。”接着,找到地窨院的实物照片和抗战中的资料,投影在白板上。

从地窨院的历史中,我们看到苦难时代的国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将黄土高原上的风、沙、水、土,变成抵抗侵略和凝聚力量的地下城堡,创造了不朽的神话。可以说,地理课堂的德育性,在学生们的静默与沉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文化搭台,让德育更有温度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古老、纯粹而智慧的人地观念——“天人合一”。这种根深蒂固且影响深远的人地观念,为一代代的中国人所认同和传承,她表现在日常的起居生活中,融通于言谈举止里,可以说方方面面,都不乏这种观念的痕迹与影响。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传承性,且往往与地域文化形成紧密相连的关系,其先有“敦厚”之实,才后有“敏锐”之效。充分发掘文化中的地理要素,施以文化的穿透力、共情力于受教育者的情感、思想,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效果;同时,课堂的立意与深度、广度得到显著提升,德育效果也会更好。

例如中国人非常讲究“名”。一个地方的地名必与其命运休戚相关。地名可以广泛地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特征。通过耳熟能详的地名,教师可以架构起一道连接学生固有经验与地理知识的大桥,不但能增进学习效率,更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让学生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从省级地名简称来说,浙、沪、渝、湘、港、滇、澳等多带水旁,可见当地近水,气候较为湿润,一个“苏(蘇)”字更是点明了当地乃水草肥美的鱼米之乡,上述皆系南方;北方省份,如晋、鲁等,多带“日”旁,可见当地气候略干,而陕、陇之地,虽看不出干湿状况,但可知地形势必崎岖。相反,地名中含有“原”或“塬”(两字相通,本意是广袤的平地)的,则表示地势平坦,如山西的太原,陕西的五丈原、洛川塬,甘肃的董志塬等。这些地名,学生都耳熟能详,但可惜很少知其中的义理与奥妙,当教师从文化的角度稍做解构,就能起到于熟悉处见风景的奇效。

地名的育人价值,在于将本土的历史、文化、经济等要素,与学生的文化血脉形成“共振”,提升其对家庭、乡土、宗社、国家的情感认同与精神皈依。“爱家乡”“爱祖国”等价值观的建立,从来不是虚无的口号或侨情的伪饰,而有著坚实的现实基础。地名即是代表。

一言以蔽:学科德育的课堂不应是灌输的、专断的,相反,而要尽可能多地呈现不同“可能性”及其背后的育人价值,这才是谓“淳德”。通过,在不起眼的“地名”上做文章,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得以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放大了德育的效果。

(四)合作共建,让学习手脑并用

现代认知理论发现,“知”“行”的科学组合,尤其是学生教学生、学生启发学生等形式,对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大有裨益。“知”即“敦”,“行”即“敏”,相辅相成,彼此促进。而“敦”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敏”的要义是抓住事物核心,直抵本源。坚持在课堂中设立操作性较强的实验、观摩、小组合作与展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思维与表达方式,去解构知识、消化知识、再建知识。这一策略,有助于学生的深度理解,于“敦”与“敏”之间相互补充,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科目标。同时,对于增进其表达能力、协作能力,提升团队精神、友爱精神等,也具有显著效果。

从学科表现来看,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加强对其理解、运用,可让学生真切体悟到:地理是用于为生活、生产服务的,只有提升了思维品质,才能促进对出苦耐劳等民族精神的理解。在教学“太阳高度角”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实验活动:制作“简易圭表”。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测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是平卧的尺,表是直立的标竿。表放在圭的南、北端,与圭垂直。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就会出现表的影子(如图1)。

教师围绕这个设计制定了实验目标:1.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并使用简易圭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利用数学知识,通过对《简易圭表影长记录表》的填写与分析,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3.通过对《江苏省建筑日照分析技术细则》文件中教室日照要求的分析,了解地球公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的育人价值在于:一方面,完成任务需要团队紧密配合、协作,动手动脑;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坚持和等待,考验实验参与者的毅力和恒心。另一方面,测量与计算过程,容易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遗憾,为提高准确度,参与者实验时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严谨性、缜密性。可以说,这项实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综合体现着地理育人的诸多方面。

每门学科均有自己的专属气质与个性表达,作为一门横跨文理、纵贯时空,且以图文写意、知行并用的学科,地理在育人道路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优势。就价值主张来说,“敦厚敏锐”不仅囊括了其特质,还浓缩了其核心精神;就实践路径来看,“敦厚敏锐”的育人特质又在经验回归、文化点染与合作共建中,得以彰显。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