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美术民族情感体验教学初探
2022-05-30邵宁
邵宁
摘要:中国美术鉴赏教学是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重点。美术教师可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在领悟中国传统艺术、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以及乡土情怀呈现等三个方面进行民族情感体验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民族情感;体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7A-0114-03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一定的美术知识,陶冶情操,实现美术的审美价值。在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版的《美术鉴赏》教材中,中国美术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如何在提倡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上好一堂生动的中国美术鉴赏课,成为广大高中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鉴赏客体(作品)在主体(学生)心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因主体的审美感知、审美能力差异而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实现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传递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审美价值的传递远比美术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来得困难,因为审美活动相较于其他学习活动更需要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过程,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若把握不好学生的主观情感体验,一堂课就会变成美术常识课或美术故事课,达不到提升素养的目的。新版《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有意识强化了中国美术鉴赏的分量,这与当下我们国家提倡的文化自信有相当大的关系,意在让高中学生对我们民族的美术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与体悟。在实施中国美术鉴赏课教学的过程中,民族情感体验教学对审美价值传递有相当大的作用,突破了学生对美术课堂的认识局限。
一、在美术教学中领悟中国传统艺术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的冲击,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延续至今且仍不断发展,令每个炎黄子孙倍感自豪。中国美术是这一条文化长河的重要支流,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屹立于世界美术之林。新版美术鉴赏教科书就体现了对中国美术教学的重视。
(一)体验中华民族美术独特的形式美
在体验中华民族美术的独特风采的过程中,形式美的体验是第一步,这能直接让学生感知中华民族优秀美术传统的外在特征,建立起对民族美术的初步好感。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富有独特民族气息的美术作品,像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水墨画等。教师在讲这些内容时可使用比较教学法:用中国美术与西方的美术作品进行对比,强调中国美术区别于西方美术之处。通过比较教学,学生就能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独特的形式美(如器物的造型美感,绘画的笔墨韵味、构图处理等)。在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找出这些独特表现形式所运用的手法。比如在教学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教师可以将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西方风景画作对比,让学生直观地说出两者的视觉差异。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中国山水画能表现出咫尺千里的意境,而西方风景画只能表现画家眼前的景象。于是教师以中国山水画类似摄像,西方风景画类似摄影为类比指出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形式表现手法是“移步换景”,以长卷式构图把大好江山尽现纸上。学生们由此对中国美术这一独特的形式表现手法大为赞叹,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体验中华民族美术独特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大,自成体系又能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穿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是十分必要的。相对于对形式美的体验,文化内涵的体验就显得比较困难。比如在讲述常熟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艺术时,笔者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当中去:黄公望是元代山水画大家,其代表作《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里的高峰。笔者在讲述黄公望山水画艺术时,先结合黄公望九岁过继浙江黄氏的故事及其名字的由来(黄公望本名陆坚,九岁时过继给浙江永嘉黄氏,黄氏见到这孩子异常高兴,说“黄公望子久矣”,于是改名黄公望,字子久),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黄公望不像宋代张择端那样描绘繁华的市井场景而要去画烟岚山水?”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说这是黄公望的个人爱好。笔者意识到学生们还没有从文化内涵的深度去思考问题,于是简单介绍了黄公望的生平:元代是一个异族统治的时代,黄公望一身才学却难有出头之日,一直担任浙江地方小吏,在五十多岁时候他蒙冤获罪入狱,出狱后绝意仕途,专心绘画,并加入了全真教。这时,笔者切入主题:黄公望遭受政治迫害后,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和追求自然、返朴归真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他,使他的画成了道家思想文化的折射,反映出当时文人画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走向隐逸题材开拓的现实,道家思想文化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从中领悟到了文化内涵,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衍生出特定的艺术作品,这是中外美术的通理。在讲中国美术时融合中国文化,就能把握艺术的根,使学生能从深层次了解艺术作品,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体验是理性而深刻的。
二、在美术教学中体现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的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孤立的,而要融入各科教育,在美术鉴赏课中也应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传递。
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传递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正面传递,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的影响力。中国传统美术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选择了邻国如日本、朝鲜的传统艺术作为对照,让学生了解我国家辉煌的艺术影响力,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另一种是侧面的传递,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美术珍品的遭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敦煌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教师通过《发现藏经洞》(奥雷尔·斯坦因著)一书来讲述敦煌艺术珍品在二十世纪初遭到帝国主义疯狂掠夺的事实,以激發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每个学生听了都义愤填膺。最后教师引导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真应该好好了解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很自然地让学生带着爱国主义情感去看敦煌艺术,不知不觉中拉近了与古代艺术的距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美术教学中呈现乡土情怀
乡土美术资源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素材宝库。江苏省常熟中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以虞山琴派、虞山画派、虞山印派和曲社、山歌为代表的常熟地方艺术,是很有价值的乡土艺术资源。学校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将乡土艺术资源融入艺术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呈现乡土情怀。
例如:可以在抽象美术鉴赏中融入张旭书法的教学案例。唐代张旭曾经担任过常熟县尉,被誉为“草圣”, 其书法刚劲雄健、豪放不羁。《肚痛帖》是张旭狂草艺术的杰作,其书写是随着的情绪变化而发生节奏的变化,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流动美,而这种美感也是西方热抽象艺术所具有的特征,东西方作品中呈现出的强烈的音乐感与节奏的变化是本板块教学的重点。因此,笔者将张旭的《肚痛帖》与康定斯基的热抽象作品作了音乐性方面的比较式鉴赏,重点分析了《肚痛帖》独特的节奏变化,让学生体会抽象艺术的艺术表现过程,有了这样的体验,再欣赏康定斯基热抽象的作品就会有一种体验上的亲切感。同时,学生对张旭也产生了很大兴趣,对乡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相比注重外在的、视觉感受强烈的西方艺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大特点是内在与含蓄,需要细细品读,这就要求教师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通过课堂民族情感体验教学的实践,使学生们对中国美术产生情感上的亲近感,,把艺术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