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2022-05-30诸乐康刘干
诸乐康 刘干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及其模式的多样化和规范化,其对整个金融板块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版块业务的冲击。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规模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支付业务笔数)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存在负面冲击,但其冲击在商业银行的积极应对下会逐渐减小且最后变为正面推动。商业银行要直面冲击,创新业务模式,才能在大变局中稳住脚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传统商业银行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在各种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其形式多变但其金融本质不变,在保留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基本业务板块的同时,借助新兴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因其便捷、覆盖面广、运营成本低等优势逐渐备受推崇。
中国的商业银行不同于国外,国内的商业银行业务与证券业、保险业有着严格的划分。中国的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三块,分别为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商业的三大业务板块都有不小的冲击。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之作“余额宝”横空出世,因为其可以随时消费、快速收益的特点,余额宝迅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根据天天基金网站2016年12月31日的数据显示,“余额宝”的七天年化收益率为3.26%,其收益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的活期利率,导致大量存款流入“余额宝”,这使得传统商业银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之后出现的P2P借贷平台,因为其门槛低、操作便捷的特点,让那些因为收入低、信用评级低而无法向传统商业银行借贷的公司看到了希望。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的巨大冲击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盈利,也倒逼传统商业银行作出相应改变。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方式对于两者的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在互联网金融横空出世之后就开始研究其会对传统金融板块造成怎样的影响。学者林雳君研究分析得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压缩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空间并不断“抢夺”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学者方微理论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的冲击,并指出对中间业务的冲击尤为明显。然而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也可以作出改变,在变局中站住脚跟。学者毛浩军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提出建议,指出传统商业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不断拓宽网上银行服务范围,并做好风险监控。学者徐丹在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后为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提出了建议,提出应该在保持自有优势的基础上学习互联网金融的长处,丰富自己的业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上述这些学者的研究都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进行,目前基于实证分析的文献还是不多。学者李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分析了五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三大业务的冲击,之后结合14所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得到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金对商业银行储蓄存款产生分流,并严重冲击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而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以及大数据金融模式因其贷款对象与银行服务群体不同,并未对其产生显著性影响。学者刘华龙通过建立“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与商业银行负债与存款之间的VAR模型分析得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负债与存款业务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确实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产生了较大冲击,但因为指标的难选取,多数文献都是基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学者还是比较少。理论分析一般较为全面,而实证分析比较客观直接,本文以先前学者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创新性选择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版块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其中选择第三方支付规模代表互联网金融规模,用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笔数来代表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量。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产生影响的路径分析
中国的传统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有三个板块,分别为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对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板块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
(一)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交易性存款、非交易性存款、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其中,交易性存款和非交易性存款受互联網金融的影响较大。以前人们会把多余的现金存入银行,既安全且有利息,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的普及,各种第三方平台如支付宝、微信等都推出了余额宝和零钱通,这些平台存钱的利率一度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加上其可以随时取用,操作便捷,更多青年人与中年人更青睐于把多余的钱存进各种“宝”里。
(二)中间业务
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与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等。而其中结算与代理业务是比较重要的一块,也受到互联网金融较大冲击。人们的支付方式从一开始的现金支付,到后来的银行卡、POS机支付,再到如今的无现金支付。以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为主体的第三方支付开始成为如今人们青睐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支付在小额支付方面的便捷,这是商业银行长期没有突破的难点。近几年的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到,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在2015~2018年发生了爆发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移动支付来完成日常的消费行为,加上蚂蚁花呗、借呗等信用消费方式的出现。这种种导致商业银行柜面服务、信用卡、借记卡业务受到较大冲击。
(三)资产业务
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指的是信贷业务。信贷,就是为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门槛高,需要借贷者有良好的信用等级,且步骤繁琐,往往需要多个工作日。这就让很多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会望而却步。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使一些P2P平台、众筹平台、第三方借贷平台的出现。这些互联网平台以“小而快”、“门槛低”而迅速成为一些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的首选。虽然商业银行还是大公司首选的借贷机构,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传统商业银行看到了自己业务板块所存在的问题,并反过来促使传统银行业作出相应的改变来吸收更多的客户以维持自己的信贷业务。
四、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可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确实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存在影响。为了更好分析影响的作用机制,这一节将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代表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与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处理笔数(代表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入手,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直观地去观察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指标与模型選择、数据处理
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节实证分析从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入手,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在互联网金融方面,选择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作为指标,用字母A表示;在传统商业银行方面,选择支付业务笔数作为指标,用字母B表示。时间跨度截取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因为疫情原因没有选择2020年数据)。且为了消除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对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得到序列LNA,LNB。
2. 模型说明
为了更好研究说明两变量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进行研究。向量自回归模型将所有影响因素视为内生变量,且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期也视为解释变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识别问题。一般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如下:
在式(1)中,Yt是m维内生变量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A1,…,Ap和B1,…,Br是待估计的参数矩阵,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分别有p和r阶滞后期;εt是随机扰动项。
(二)模型估计与分析
1. 平稳性检验
为了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先对序列进行平稳性的检验,通过Eviews软件得到表1。根据p值判定法,可以看到在5%的显著水平下,两个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经过一阶差分后,两个序列都平稳了,即两个变量是一阶单整的。
2. 协整检验
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得知两个变量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两个非平稳的序列要建立var模型,需要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已经得知两个变量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因此可以通过协整检验观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相关关系。本文采用EG两步法检验。通过Eviews软件得到表2。从表2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两个序列回归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即可说明两个序列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可以对原序列建立VAR模型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3. VAR模型的建立
在确定序列满足建立VAR模型的条件之后,还要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一般学者都会使用AIC准则和SC准则来确定一个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本文通过Eviews软件得到表3。
通过表3得知,两种判定方法都是选择滞后4阶。但是滞后4阶的模型,其单位根检验并不好,且考虑到模型的自由度,本文选择滞后3阶构造模型。且因为序列为一阶单整,本文使用一次差分后的序列进行建模。
最后得到模型:
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和VAR模型的建立可以得知两个序列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但要弄清楚两个序列之间的相关性是否存在意义,还需要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通过Eviews软件得到表4。
根据表4可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A的变化是LNB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即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的变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笔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5. 脉冲响应分析
通过构建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到某种冲击给系统带来的动态影响。本节在VAR模型的基础上,给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LNA)一个正向冲击,得到脉冲响应路径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当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正向变动一个单位时,在1~3期,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笔数产生一个逐渐变大的反向作用,而后这个反向作用逐渐减小并在第五期之后转变为一个正向作用。这说明,当给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一个正向冲击后,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受到了一个负面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在几期之后逐渐减小并慢慢转变为正面的影响。这说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虽然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但是也会促使商业银行去创新自己的业务模式来面对这个挑战,比如和各个消费APP展开合作,出台用银行卡消费特享优惠、优化自己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功能等来维持自己的业务量。
6. 实证分析结论
由实证分析的结果可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影响,且这影响具有双面性。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初始阶段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各个板块业务会产生一个负面冲击,这是因为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短板,导致更多的客户选择了这个时代“新宠”。但这种冲击与挤压会反过来提醒传统商业银行,并给传统商业银行一种压迫感,迫使商业银行积极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应该坚定自己在金融板块的老大哥位置,对互联网金融持正面态度,在以后的发展中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长处,以其长处来改装自己,使自己不断发展,跟上时代。
五、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运营理念,拓宽营销渠道
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在保留自己核心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脚步,去学习新颖的运营理念,对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先进运营方法,要用正确客观的态度对待,取其精华加以改造,从而来提高自己核心业务在新时代的竞争力。
传统商业银行应积极拓宽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渠道,明确商业银行的专业优势,全面提高科技创新与应用研发水平,利用自身网点优势和客户体验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差异化市场竞争力。面对不会进行网上交易的、办理业务有特殊困难的客户,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业务的处理方式,同时,传统商业银行应摒弃“只重视大中型企业”这一传统营销的弊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营销,吸引更多的小微型企业客户。传统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可以将互联网平台作为金融产品的展示和销售平台,比如各大行现在日渐成熟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一些基金机构把自己的基金产品放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等。
(二)加强同互联网相关企业的合作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是无法阻止的,其在不断便利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作为金融业的“老大哥”,传统商业银行应该正视互联网金融这个“小老弟”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与互联网相关企业加强合作。比如很多商业银行与支付宝等第三支付平台进行合作,共同去扩大支付结算的覆盖范围。传统商业银行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和消费水平,而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有相应的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消费者信息,传统商业银行可以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技术方面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去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与信用评级。
(三)从实际出发,重视客户体验
传统商业银行应以客户为中心,从实际出发为客户制定产品方案,重视客户体验。在不影响交易风险的前提下传统商业银行可以学习第三方平台来简化自身的业务流程,提高交易效率,简化业务流程,整合产品,合理运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如何改善产品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实用性,同时运用大数据平台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知晓客户偏好,为客户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产品,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挖掘更多忠实客户。
参考文献:
[1]Sven C.Berger,Fabian Gleisner.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in Electronic Markets:The Case of Online P2P Lending,2009,2(01):39-65.
[2]Dong Jichang,Yin Lijun,Liu Xiaoting,Hu Meiting,Li Xiuting,Liu Lei.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20,72:101579.
[3]Chen Zhongfei,Li Kexin,He Ling Yun.Has Internet Finance Decreased 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Evidence from China[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20,56(13).
[4]林靂君.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8(34):7-8.
[5]方微.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5):79-80.
[6]毛浩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厘析[J].中国商论, 2016(01):77-80.
[7]鲁勇.互联网金融下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6):45-47.
[8]徐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J].时代金融,2020(21):51+68.
[9]汪雪琪,段辰博,李笑函,陶然婷.互联网金融对实体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以宣城邮政储蓄银行为例[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08):37-38.
[10]熊睿轩.浅析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和对策——以支付宝为例[J].时代金融,2020(20):14-16.
[11]王英姿.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影响——以腾讯理财通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19(28):141-143.
[12]宋英超,幸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以余额宝为例[J].中国市场,2017(28):61-62+64.
[13]刘昀玥.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J].现代商业,2020(20):120-121.
[14]李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6.
[15]刘华龙.基于VAR模型的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7(03):96-102.
[16]谢林.基于VAR模型的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分析[J].财讯,2018(25):71-72.
[17]李婧婧.冰与火,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银行业的生存之道[J].中国统计,2015(04):54-55.
[18]张李义,涂奔.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7(11):143-147.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