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提质的策略

2022-05-30陈英

文理导航 2022年30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策略分析双减

陈英

【摘  要】在全面落实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双减”政策,许多教师也开始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围绕减负、增效、提质等核心课题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及压力。借助科学高效的教学对策和手段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主动应对数学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及挑战,实现事半功倍和举一反三。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主动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由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确保学生能够全程参与,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奥秘。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减负提质;策略分析

作为“双减”的核心及灵魂所在,减负提质不容忽略。教师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围绕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调整教学手段,逐步优化教学对策,整合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确保小学数学能够更上一个台阶,促进“双减”的顺利落地。

一、“双减”背景

“双减”要求教师逐步缩短作业完成的时间,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以及时间,避免学生超负荷学习。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基础,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双减”备受瞩目,该政策要求教师回归教育本质,充分凸显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有效缓解公众的教育焦虑。加强与社会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打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体系,逐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以来我国十分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积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顺利过渡,“双减”政策则能够有效体现我国的终极教育目标。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需要确保教育工作能够回归本质、回归自然,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释放学生天性。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亲近自然以及自主创造的过程中实现良性成长及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提质的策略

为了确保“双减”政策顺利落地,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真正做到教无定法以及学高身正,为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轻松上阵,对数学这门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自覺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良性成长。

(一)灵活利用教学方法

“双减”要求教师围绕减负、提质、增效的教育准则全面调整教学思路,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保障学生实现事半功倍和活学活用。首先,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逻辑性较为明显,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比较有限,无法透彻深刻地理解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基础不够扎实,还未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逐步失去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极易出现消极情绪和审美疲劳。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色彩、声音和图片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打造生动、民主以及富有生机的课堂教学氛围环境,全面调整教学思路,激活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共性以及薄弱点,借助多媒体课件设置不同的动态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自主观看多媒体图像,主动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纠正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对策,整个课堂教学进度比较快,学生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需要回归生活,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积极实现抽象知识的生动化再现,合理控制学生的理解难度。有的学生对数学存在天然的畏难情绪,认为这门课程枯燥、抽象、晦涩。无法对复杂的运算原理进行分析及研究,积极性不足,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实矛盾,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融入形式多样的生活化元素,增强学生的生活化意识,将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服务价值,进而转变个人的错误认知,产生更多的学习动机。生活化元素的合理渗透非常关键,有助于打造直观课堂。教师则需要选择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教学元素,主动思考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积极实现枯燥数学知识的生动化展现。以学生的自主分析为基础,灵活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视角,强化学生对知识应用技巧以及内涵的分析及理解,进而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借助个人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负数时,教师可以设置生活情境,比如学校的小超市出现了亏损和盈利的情况,第一季度的收入为-3000元,第二个季度的利润为300元,那么学校的超市究竟是盈利还是亏损呢?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循循善诱和对症下药,学生也会对相关的数学概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教师则需要围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学习意识调整教学思路,确保学生能够实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最后,教师需要协调“效率”与“体验”,关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真实收获。在打造高效课堂时,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不容忽略,这一点要求教师加快教学节奏,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分析学生的学习收获,逐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然后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开展趣味十足的教学实践活动,逐步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心理和积极情绪。比如,在与学生共同探索因数与倍数时,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认知,教师可以开展数字分类小游戏,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座位号。其中3的倍数的学生需要立即站起来,看哪一个学生能够快速反应。采取先学后教的形式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认知,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取得新的突破。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保障,学生也会全程参与、全身心投入。

(二)巧妙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作为典型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了更好地实现减负提质,教师需要注重数形转化,真正实现环环相扣、化难为易和由浅入深,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以及行为习惯进行调整,确保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全面渗透进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比较考验学生的基本功,数学图形、概念以及知识点较为多元及复杂,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索及想象。在打造品质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了解学生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兴趣。扫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借助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生动直观地呈现数学理论知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吸收。保障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主动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提升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比如,在与学生共同探索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中罗列1/2、1/3、 1/4,然后结合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数这一基本知识点。提供给学生不同大小的图形,开展涂一涂、折一折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形状大小的图形,有效实现数与形之间的紧密结合。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中主动观察图形的变化,在图形的辅助下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的奥秘,梳理数量关系,进而对分数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三)逐步优化作业管理

“双减”要求教师控制学生和作业完成时间,布置优质作业以及层次性作业,全面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教师则需要从作业这一基本环节着手,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实现对症下药和温故而知新。首先,教师需要布置生活型的拓展作业,立足于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强化学生对数理知识的理解,保障学生能够实现举一反三。比如,在与学生共同分析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需要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为基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思路。设置一个梯形的果园,其中梯形的高度为80米,下底长为160米,上底长为110米。如果需要画出一块9平方米的土地种植果树,那么整个果园可以种植多少棵果树呢?有的学生在初步接触相关知识时感觉无从下手,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生动直观地呈现复杂的数学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回忆个人的生活经验,独立自主地完成这一拓展性的作业。

其次,教师需要布置调查型探究作业,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亲身经历问题形成的具体过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个体差异性。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索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基本知识原理,然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和社会中自主测量和分析不同的实物长度,记录一下最终的结果并绘制折线统计图。有的学生会记录一天中的气温变化,有的学生则会记录一周中家中水电的具体消耗量。这种先学后教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统计现实意义的理解及认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巧,逐步留下深刻印象,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奥秘。

最后,教师需要坚持教无定法和因材施教,精心设置层次性、梯度性作业,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完成。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及合理安排,以此来更好地凸显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人性化以及个性化。学生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实现自主巩固和大胆反思。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设置必做题、选做题和变式训练,将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逐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实现高层次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也会主动自觉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分层训练学习任务,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对策。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布置形式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也会自觉主动地抓住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发展个人的综合素养,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非常明显。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数學知识,不断完善个人的思维框架,更新知识库,真正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奥秘。

三、结束语

总之,“双减”十分关注减负提质,这一点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参照和指向标。数学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及重难点,积极创新及变革教学对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客观分析学情,坚持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以及帮助,保障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自主探索、大胆想象。

【参考文献】

[1]曹越洋.“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调整[J].新教育(海南),2022(11):3.

[2]陈佳.创新增效,控量减负——“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转变[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2):2.

[3]余亚,李威.“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减负提质的阻滞因素与改善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1,  34(12):4.

[4]陈小媚.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文存阅刊,2019(12):106.

[5]王芸,王森,王荣,等.减负提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A].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2017.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策略分析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心灵之窗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