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价值链重构视角下制造业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2022-05-30王鹏程马硕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7期

王鹏程 马硕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现已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背景之下,把握变局中的先机以探究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路径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在关注现实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结果,从产业链的完备性和供应链的安全性的角度分别探讨全球价值链重构对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其路径,旨在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重构;供应链安全性;产业链完备性;制造业优化升级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一)全球价值链重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GVC)理论认为,各国企业依据经营业务不同而占据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全球价值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甚至产生局部断裂,加之国际贸易摩擦导致的多重影响,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兴起,部分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对价值体系进行调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戴翔,2020),致使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国际贸易增速明显下降,全球价值链发生断裂、萎缩、贬值,局部化、区域化、分散化倾向趋于明显,各国之间利益博弈日趋白热化,全球經济表现出巨大的不确定性和衰退预期。

从整体来看,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是导致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的直接原因(黎峰,2016),低成本生产和自身经济禀赋在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的优势逐渐抵消(巫强,2012);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品牌、核心技术的缺乏,国内生产制造链条较短,配套生产能力较差(张幼文,2015)致使我国制造产业长期处于“微笑曲线”底部(潘文卿等,2018),利润空间和产业上升空间非常有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发展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全球价值链重构已成为必然,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立足新发展格局重新整合国内国外的市场和资源,促进各产业环节沿着全球价值链向高端环节攀升,突破我国制造业“低端锁定”和“高端封锁”的困境是我国制造产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契机。

(二)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产业优化升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发展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贸易摩擦的叠加影响下,把握全球价值链重构机遇对促进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日益显著。作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基础,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的调整与重构成为推动全球价值链构建的重要支持力量,产业链体系的完整性和供应链体系的安全性成为关系到价值链体系作用发挥和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关键因素(保建云,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完备的产业体系使得中国在全球价值体系中获得具有规模化和网络化的综合竞争优势,但针对供应链体系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对于我国制造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出新的挑战,构建以大国供应链体系安全为基础的国家价值链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成为当前的重点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及其他外部风险影响下,根据Mason-Jones(1998)提出的供应链风险来源的相关理论,针对供应链体系存在供应风险、流程风险、需求风险、控制风险等系列风险的影响,对供应链体系的安全性提出挑战,如何应对风险、实现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成为危机背景下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

许多学者均意识到增强我国产业竞争优势需把握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发展契机,并在此基础上着眼于企业本身(刘志彪,2011)或是提出通过打造大型产业集群(成楠,2017)的途径实现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侧重强调借助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或依托技术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此过程未体现各要素通过相互融合而实现整体效率提升,解决产能过剩、供求不匹配、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本研究选择将实现制造业优化升级作为主要研究目标。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蔓延和贸易战的交互叠加影响下,传统全球价值链体系对培育我国的产业发展竞争优势日益减弱,而价值链重构视角下的供应链体系安全性和产业链体系完整性在应对突发风险方面和实现制造产业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逾渐凸显。现有研究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尚不充分,为本研究留下了探索空间。

本研究着眼于全球价值链重构视角,从产业链完备性和供应链安全性的角度探讨风险管理和机制提升对于制造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是对于“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思想在产业经济学、产业创新等理论层面的进一步学理阐释,是在突发危机背景下,对实现供应链安全性保障和风险管理流程在管理科学领域的理论延伸,为实现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二、作用机理分析

根据Gereffi的观点,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拓展了全球价值链的内涵,涵盖了涉及产品或服务生产、销售活动的所有组织、环节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和利润分配,构建起连接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在内的全球网络组织。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愈见明显,国际分工体系的不断调整、细化,国际生产总体效率大幅度提升,也使得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基础性功能愈渐脆弱,因此,全球价值链重构成为促进国际经济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把握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契机,推进我国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已成为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和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等多重影响使得世界经济环境充斥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成为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主要力量,同时,如何深入开展全球价值链重构以应对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已成为亟须解答的时代命题。根据前期研究,本文认为供应链安全性和产业链完备性是全球价值链重构过程中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基础,并根据其要求提出供应链风险管理作用机制和产业链完备性提升作用机制,以此促进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见图1)。

毛诗蕴(2017)认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内涵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产品或服务价值形成和经济利益分配在价值链各环节的调整及重新组合,新兴经济体在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等诸多方面实现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迈进而发生的地位及角色转变。因此,全球价值链重构需要以全球产业链和全球供应链的调整或重构为基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全球贸易战白热化发展等新形势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或重构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方面,以往的研究多是关注地域灾害对供应链体系造成的影响,聚焦于供应链体系的局部环节断裂,而在新的形势下产生了诸多前所未有的环境风险,将会对供应链的供需环节造成严重冲击,导致供应链体系大范围中断,严重影响国际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在此背景下,确保供应链体系的安全性成为产业活动应对外生环节风险、维持自身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水平是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经济实践充分证明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有助于在大国博弈中获得竞争优势,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体系中的位置及掌握国际分工的话语权,并在竞争中逐渐形成规模化、协同化和网络化的比较优势,但是,我国制造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等弊端,实现制造业优化升级,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优化产业链的完备性。

三、供应链风险管理路径探究

全球价值体系的重构需要以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为基础,为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增强供应链体系的安全性和韧性是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外生变量对供应链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风险,使整个供应链内部体系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全局性、长期性、严重性的变化,导致供应链发生断裂,严重影响国际经济活动的平稳运行;就供应链内部、产业外部环节而言,供应端和需求端所面临的冲击最为明显,也相对较为直接;就产业内部的运营流程和内部控制环节而言,可以归结为内部管理机制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外部环境风险的冲击对产业活动运行的稳定性和信息处理的及时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2)。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供应链体系的风险来源,提出短期应急举措和长期恢复措施,有助于提升供应链体系防范和化解重大外部风险的能力,推動制造业优化升级。

(一)供应风险来源及风险管理路径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大范围的交通隔绝,对供应端造成了最为直接的冲击,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使得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技术限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全球分工体系不断细化和深度演进,各国的要素禀赋和技术状况是决定供给端稳定性的重要基础性因素。各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而产生较大的变化,但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资源要素在地理空间上自由流动是维持产业生产秩序正常稳定的基础,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交通隔绝带来大范围的供应中断,严重影响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以汽车工业为例,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全面暴发使得绝大部分的汽车零部件无法供应,各车企工厂一度停摆,2020年2月,全国汽车产量仅为28.5万辆,同比下降79.8%?譹?訛,受供应短缺影响较重。就技术状况而言,车载半导体供给不足致使汽车厂家再度陷入减产困局,2021年1月,本田汽车、日产汽车先后宣布由于含半导体在内的电子产品供应不足而减产的信息?譺?訛,技术状况对产业供给的影响逐渐凸显。

从短期应急角度来看,需要提前进行原材料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的风险评估和应急方案准备,积极寻找更为适宜、有效的替代商,确保供应端的安全稳定。而从中长期发展角度来看,虽然近期世界经济出现了“逆全球化”的倾向,但从长远来看合作共赢仍会是国际关系的发展主流,我国应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加强风险管理建设,依靠国际合作分散灾害风险,优化海内外库存管理,建立海外仓库,健全、完善智慧物流体系,培育具有潜力的供应商,建立韧性供应体系以应对突发性重大风险危机。

(二)需求风险来源及风险管理机制

我国产业利润来源已逐渐从依靠发达国家强劲的市场需求转变到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和超大潜力的内需市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均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消费水平相比往年大幅度下降,严重制约经济发展。虽然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局势下医疗、防疫用品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消费模式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基本上保证了一般功能性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交易,线上教育和电子商务等行业增长迅速,但是由于担心公共场合交叉感染的发生,线下门店大范围关闭停业,服务业一度停摆,汽车、电脑、手机、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受到严重冲击。2020年2月,我国汽车销量仅为31万辆,同比下降83.9%,直到同年4月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时,汽车销量才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见图3)。国内市场需求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且相比往年略有提升,然而消费水平并未出现大幅度增长,国内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同期,国际贸易需求骤降,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2021年2月我国进口贸易额1425亿美元,出口额803.8亿美元,均有明显下降。上述信息均说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国内总需求大幅度下降,而多年以来消费一直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第一动力,需求环节的断裂严重制约我国疫后的经济复苏和发展步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需求萎缩是由疫情导致的生产经营活动减少和就业市场受限且收入水平降低所共同导致的,激活消费市场、拉动内需是后疫情时代促进经济复苏和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我国应继续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就业增收带动需求增长,同时从疫情危机中寻求产业发展的先机,推动内需市场优化升级,既加大力度保障传统产业的平稳运转,又进一步带动新兴业态的增长,充分激发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三)运营风险来源及风险管理机制

位于供应链体系内部且处于产业内部的运营风险包括流程风险和控制风险,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流程风险和控制风险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生产运营环节。疫情使得大量的劳动力要素无法按时投入到生产之中,在投入生产的过程中,各主体需要以更严格的控制手段防范员工之间产生交叉感染,导致劳动力要素投入大幅度减少,部分厂商停工停产甚至破产倒闭,均说明疫情带来的冲击使各生产主体需要满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要求,既要尽快恢复生产运营能力,又要在恢复生产的同时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此外,疫情导致部分经营主体资金链断裂,而市场环境的整体低迷使得大部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产业的资本要素投入由此陷入投入不足且产出有限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生产规模的紧缩。

应对此类风险可以从物料、资金、信息等方面协同推进,鼓励各经营主体根据现有资源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及时建立复工复产、生产运营预警系统,加大对信息流的反应能力,提升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并不断拓宽积极、稳健的资金来源,保障生产运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产业链完备性提升机制分析

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提升产业链的完备性水平可作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由此,本研究从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等角度探索其发展路径。

从建链的角度而言,以集成电路、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积极引入相关产业的头部企业并以此为基础向外辐射和延伸,以坚实的产业基础带动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并逐步打造大规模战略性产业集群,进而实现产业链网络化,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实力,增加优质增量供给。从补链的角度而言,应立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薄弱、缺失环节,打造完整的产业流程,重点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不断健全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助力产业发展。从强链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针对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努力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实现规模效应、协同效应,把握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从延链的角度而言,需要实现我国产业向中高端环节迈进,推动产业链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的高利润、高回报环节延伸,并不断发挥各环节企业的协同作用,提升产业整体利润水平,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翔.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中国机遇及对策[J].经济纵横,2020(06):71-79+2.

[2]黎峰.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基于改进的区域投入产出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16(03):52-67.

[3]巫强,刘志彪.本土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障碍分析——基于下游行业全球价值链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03):43-55.

[4]张幼文.中国开放型发展道路的特性——质疑“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J].学术月刊,2015,47(03):74-82.

[5]潘文卿,李跟强.中国制造业国家价值链存在“微笑曲线”吗?——基于供给与需求双重视角[J].管理评论,2018,30(05):19-28.

[6]保建云.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国面临的机遇与选择[J].人民论坛,2020(15):8-11.

[7]Mason-Jones,R.and Towill,D.R., Shrinking the supply chain uncertainty cycle[J].Control 1998(03):17-22.

[8]劉志彪.重构国家价值链:转变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04):1-14.

[9]成楠.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江苏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10]Gereffi,G.Humphrey,J.,Sturgeon,T.,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litical Economy,2005(01):78-104.

[11]毛诗蕴.重构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升级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12]张二震,戴翔.疫情冲击下全球价值链重构及中国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5):92-101.

[13]李猛.新时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21(01):1-17.

*本文系201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企业创新基因内涵与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0178)的研究成果之一;本研究为2021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开放基金项目“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产业链韧性提升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1DC0728)项目成果;本研究为202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前沿产业链脆弱性测度与削减机制研究——以集成电路为例”(项目编号:202110291150Z)项目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马硕为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