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评的探索与思考
2022-05-30王川燕
王川燕
遵义市一直重视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并以区域“群文阅读”项目为抓手,推进阅读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书香校园,是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一项有力措施,该项目自2019年在区域以“市—县(区)—校”三级联动的方式,开展了大阅读课程体系建设、阅读课堂教学新形态建设、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富有实效的研究工作。
为调查了解区域小学生阅读能力真实情况,收集项目实验数据,分析样本情况,了解本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项目测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项目组于2021年10月11—12日在区域所有小学实验班级及对比班级中全面展开,区域共计四至六年级28573名学生参与测评。现对测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
一、素养导向的区域小学阅读能力测评框架
测评工具的科学性与实操性是保证整个测评有效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项目组组织小学语文教研员、一线教师组成团队研究、开发阅读能力测评工具。测评方法工具是借鉴美国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方法及最新国际通用PISA的测评系统理念,分别从“说明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叙事性作品阅读”三个方面进行考核,重点检测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信息的辨识与提取”“比较与分析”“整体感知”“形成解释”“欣赏评价”“创造性表达”等方面的阅读与思维能力水平。对应不同年级的能力水平,工具设计在数量、侧重点和测试题难度上做了适当调整。实践证明:素养导向的区域小学阅读能力测评工具运用,利于区县、学校下一步借助测评工具与数据分析对阅读工作进行反思,指导改进,对于引导区域内建立素养导向的阅读教学质量观尤为重要。本次测试六年级阅读能力测评框架如表1:
从表1不难看出,素养导向测评的评价工具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其测试对象文本类型更趋于多样化,既有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又同时包含对其他社会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例如说明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是需要在工具开发初期构建起较为细致、具体的各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层级内容体系,使命题与质量分析具有更强实操性,便于一线教师参考;三是各类文本所占比值应随年级要求的不同略有变化,能力水平描述应清晰、具体、可量化,这样才能对后期测评工作具有一定指导。
二、素养导向的区域小学阅读能力测评命题
素养导向的小学阅读能力测评试题应围绕测评框架,优选文本为载体,并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对命题人员的考验不仅仅是传统测试命题信度、效度等的把握,更体现在指向各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评的针对性上。笔者将以本次测试中六年级试卷的命制为例,谈谈如何以命题体现对区域小学阅读素养的培养导向。
六年级阅读能力测试全卷有五篇文本(一篇科普说明文、一组非连续性文本、三篇文学性文本),共16道题组成,客观题4道,主观题12道,共50分。与四、五年级相比,六年级命题文本类型更加丰富,选文内容与题材更贴近学生生活,符合语文与生活相结合的“大语文观”理念。例如:六年级选文涉及“新型冠状肺炎”“三星堆文化探秘”“小小说的表达”等,有利于考查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真实问题情境下,通过阅读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看,指向素养培养的阅读能力测评题命制有以下几点规律:
(一)对应《课程标准》与教材学段目标命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国家颁布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意见,也是我们编写教材、开展教学与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应对照《课程标准》与教材相应学段的教学目标命制试题,保证命题指向与教学高度一致。如:在六年级的“说明文阅读”(文本:《初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板块中,命题组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
1.2红红所在的小组需要将“材料二”文字插入到“材料一”中,你认为插入到哪个位置最合适?( )(3分)
A.①②自然段之间 B.②③自然段之间
C.③④自然段之间 D.④⑤自然段之间
《课程标准》在小学高年段“阅读目标”中明确提出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或者“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这道题的命题依据来源于此。命题者通过结合文本设计的情境,考查学生对科普性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文章结构的分析综合、提取文章要点、说明顺序的把握等方面的能力,体现出对学生阅读素养的综合考核及与《课程标准》的高度锲合。
考后通过对作答情况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主要失分原因是未能带着目的进行阅读,对全文介绍的主要信息与说明顺序提取缺乏整体把握与细节分析。由此获得的教学启示是,《课程标准》即考标,学生能力的培养来自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建议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从一点一滴中做起,加强阅读策略的教学和训练。
(二)贴合生活的任务情境中考查问题解决能力
2014年由教育部研发和印制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据国家意见指导,各学科分别明确了本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因此,阅读素养测评的试题命制就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命题形式,借鉴国际PISA、PIRIS等大型测试命题成果经验,采用接近真实生活情境的、任务驱动式的命题,以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问题的真实阅读能力。例如:本次测试六年级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板块采用了多文本组合形式进行考核。围绕时下学生感兴趣的“三星堆文化热”话题展开项目化阅读,所选文本有“三星堆博物馆网页截图”“三星堆博物馆参观须知”“新闻报道”等图文资料。阅读之后,命题者设计了“三星堆文化探秘”的研究任务,引导学生在圖、文阅读中提取、整合信息,作答以下试题: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提取信息并完成下列研究报告单。(2分)
此试题检测学生根据目的辨识并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共计2分,得分情况优秀。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图文结合,依照题目要求(带着目的)提取出关键的信息。但部分学生未能将材料一、材料二通过带目的阅读去提取综合信息解决复杂问题,因此导致失分。由此获得的思考与启示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相较于平时常见的单篇阅读,更加考查学生对大量信息的筛选处理与逻辑性思维,当大量的阅读文本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信息的涌入量大,内容庞杂,学生的能力不匹配,致使条理性差,思维逻辑性较差。因此,教师平时也应敢于打破课堂教学常规,多选择进行如图文对比阅读、互文阅读、电子同步阅读训练等其他各种类型形式的课外阅读辅导训练,培养学生以应用阅读形式解决社会实际知识问题的创新思维方式。
(三)整合多项能力的创新命题方式探索
为突出“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我们在命题中还应注意“综合性”。在针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测试中,更应注意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核。这里的“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跨学科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是语文学科内多项能力(听说读写)的交叉综合。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有两个题型,考查点分别是“能根据阅读目的,提取图文信息完成任务”“能根据阅读目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任务一:周末,你与家人(父亲、母亲及67岁的爷爷,其中,父亲是现役军人)一起去三星堆博物馆参观,你预计购门票需要支出____元人民币。(2分)
任务二:请你为家人设计简短的三星堆博物馆入馆介绍词,尽量让家人对博物馆概况有所了解,并对参观活动产生兴趣。(3分)
学生在解决以上两个任务时就需要体现多种学科、多项能力的综合性。其中,“任务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有目的地阅读材料二《三星堆博物馆参观须知》。然后根据分析、判断与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其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语文与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考查下来,通过分析发现,本区域部分学生虽然能在文本中根据阅读目的提取信息,但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上不灵活,门票支出的金额错误上,一是计算粗心,二是解决能力弱。建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培养,特别是跨学科整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任务二”则更倾向于考查学生语文学科中多项能力的整合,学生要为家人设计“三星堆博物馆”的介绍词,需要阅读试卷中提供的多个文本材料,提取整合多个信息,并转化为语言表达,同时关注表达对象(家人),最后落实到试卷表达与书写上。此题中,学生会综合运用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口语交际”“识字写字”等能力。通过以上两个命题方面的探索可以看出,素养导向的阅读能力测试题目命制,应尽可能地利用阅读文本,整合跨学科资源,设置以问题为导向的任务,以培养学生对跨学科或学科内多项知识能力运用的水平。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根据第十四次会议经审议一致通过、并提出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改变“唯分数”“轻能力”的陈旧评价方式。时代呼吁我们不断构建、完善适合本区域的能力素养测评体系。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局在我市中小学实施以特色项目推动品牌引领、教科研助力、校本课程落地推广等三种方式,大力地培养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通过本次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可以看出这些措施在区域内还是起到明显成效的。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認识到,西部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小学生在阅读思维、解题方法、跨学科创新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因此,建议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内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依据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规律、特点为学生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精准设计阅读提问,以任务或问题引导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学习、运用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阅读素养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