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发展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应用实践

2022-05-30梁锦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4期
关键词:中医药思政课程

[摘           要]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医药发展史记载着我国人民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传承和创新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作用。从医药发展史课程教学入手,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从设置课程思政目标、进行思政教学和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达到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课程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中医药文化;医药发展史;课程思政;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4-0146-04

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要求内化到课堂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讲授、课程考评等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医药发展史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中医药起源、历代发展和获得的成就,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医药学发展历史及其发展方向。中医药文化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同时中医药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中医药发展史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中医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医药发展史课程教学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思政元素挖掘和实践应用,在进行课程思政育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医药发展史课程基本情况

医药发展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药的起源;秦汉时期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产生及成就;魏晋隋唐至五代时期葛洪的《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以及其养生理论和防治急性病成就;唐朝时期的药王孙思邈《千金方》及其大医精诚思想;宋金元时期医政机构、药政机构和医学教育机构蓬勃发展,王惟一与针灸铜人推动了中医针灸的发展,使得针灸得到普及和推广;宋慈《洗冤集錄》开创了法医学专著的先例。此外,金元四大家开展医学流派之争,也推动了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明清时期,援儒入医,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推动中医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吴有性、叶天士、薛雪、吴瑭推动温病学说发展成熟,李时珍编著当时中国最系统、最完备、最科学的药学专著《本草纲目》,影响深远;到近代中医西医汇通,促进中西医交融发展[1]。

二、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当前全国高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也遇到一定的问题。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对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研究,也没有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并及时反思,将精力花在教育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

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以传统讲授方法居多,思政教育融入生硬,学生被动接受,未能产生共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润物细无声地实现知识与价值塑造相融合的教书育人教学模式。

(三)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教师缺乏多元评价的意识,导致教学未能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2]。

三、深入挖掘医药发展史中的思政元素

(一)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思想

毛泽东曾对中医药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医药文化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沃土,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其核心思想饱含智慧和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是以人为本,中医药本质就是治病救人,“医为性命之学,生成之主,道大任钜”,医者称为仁医,医学称为仁术。《黄帝内经》已经提出以人为本的治未病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在第一卷中从精、诚两个方面论述医者仁心仁术,强调医术要精湛,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医者必须要有高尚品德,“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3]。二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把人、社会和自然视为一个整体,《黄帝内经》提出以自然为中心、人与自然互感以及整体观念,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强调人体自身和人与环境的统一与和谐,人与天地相应,人的生、老、病、死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人应遵循昼夜节律安排每天的起居才能保持健康,否则人体就会受邪气的困扰而衰。三是中庸和谐共生,即强调凡事都要“适度”,避免“太过与不及”,保持不偏不倚。儒家有中庸之道,倡导“持中守正”的思想方法,反对任何极端主义的行为方式,中医有水火互济、阴阳平衡等理论,人体脏腑协调、气血和顺才能确保健康。制药也讲求“适中”,明朝陈嘉谟所著《本草蒙筌》提到“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当前,我们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亦是这个道理。

(二)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典型人物

在中医药发展史上,有数不清的名医名家,每一位医者背后都蕴含一段非凡的经历或感人的故事,他们的成长经历、求学之路、高尚的医德、励志敬业故事均为思政教育的典范。如“医圣”张仲景,其生活的时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家族中死于伤寒者甚众,为改变现状,他“博通群书,潜乐道术”,著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被世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影响深远。东晋医药学家葛洪,自号抱朴子,隐居于罗浮山,淡泊名利,钻研医术,他所著《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记载伤寒、温病、痢疾、瘟疫、虏疮(天花)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疟疾,为后世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了思路。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对自杀与他杀等原因都有比较科学的论断,贯穿着“不听陈言只听天”的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著作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影响甚广。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尝遍百草,研究经典,撰写出《本草纲目》[4],载有药物1892种,按动物、植物、无机物的自然形态分类,形成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体系。《本草纲目》的出现离不开李时珍大量的研究,他亲自种植药材、走访各地、采集标本,获得第一手资料,反复考证,去伪存真,为后世留下中医药学的经典巨著。

(三)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典故

历代名医名家的励志故事是思政教育的素材,是学生形成职业道德的模范,讲好中医药故事,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从故事中悟到蕴含的思政道理,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大的帮助。我们要挖掘中医药发展史上的历史典故,用历史典故来传达课程思政,达到育人效果。中医药的别称有“岐黄、青囊、杏林、悬壶”。“青囊”源于名医华佗,华佗被杀前为报狱吏酒肉侍奉之恩,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医术能够流传下来,故后人称中医为青囊。“杏林”指的是名医董奉的故事,他在江西庐山隐居,专门为穷苦人看病且不收任何报酬,让病人在附近种植杏树,轻症病人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杏树结了果实,董奉把收获的杏子全部都换成粮食,用来救济穷苦的百姓,因此人们便称中医为杏林。又如,在讲授唐朝医药成就时,引入唐代药王孙思邈“苍生大医”的典故,他认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之则是含灵巨贼”。通过故事培养学生树立大医精诚的医德品质。

(四)挖掘中医药发展的阶段成就

提炼中医药发展的阶段成就,有助于学生感知中医药推陈出新的发展过程,感受中医药发展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奋斗的信心。例如,在中医药起源阶段,巫医盛行,疾病在巫术迷信的支配下被看作是鬼神作祟和祖先示罚,治病采用祈祷、祭祀、诅咒等方法,以祈求祖先的保佑、鬼神的宽宥,或把病魔驱逐出体外。巫师们在进行迷信仪式的同时,也吸取和运用民间的药物知识和治疗经验,这种状况会造成医药的真实内容被巫术假象掩蓋,极大地阻碍了医药的正常发展。后来将巫医分成巫术与医道的第一大功臣就是扁鹊,扁鹊向巫术发起挑战提出“六不治”,其中就包括“信巫不信医者不治”,即相信巫术、不信医学的人不用治。随后,在秦汉时期出现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隋代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在宋朝,出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促使医学有了流派之争;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再如我国药物的发展,“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随后在《诗经》《周礼》中出现了药物的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共收录了药物365种,按上、中、下三品进行药物分类,到了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等7类;在唐朝,政府修编的《新修本草》载药已达850种,新增新药114种;到宋朝《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共载药物1558种;到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00种,附有药图1000余幅,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药物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药物学知识。

(五)挖掘中医药者的职业道德

中医药“大医精诚”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医、术、心”,即医德高尚、医术精通,诚心救人,这与尊重生命、医者仁心、精益求精的医学精神是相通的,是医药人员职业道德的体现。前面提到的名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等均具有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明朝时期的援儒入医,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是对医者职业道德要求的突出表现。儒医不仅指良医,而且指习儒而通于医术之人,以儒知医,儒而知医,或儒而兼医。儒医的提倡,实质是要用儒学帮助医学、改造医学,并非只是既通儒又通医。儒家文化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核心为“仁”,“仁,人也”“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有良好医术而无良好医德,被称为“名医”,而不能称“良医”。因此,医者需要有仁爱之心,“急病人之所急”。通过对医者职业道德的挖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医药学生的职业道德。

四、医药发展史思政教育的实践应用

(一)根据课程育人目标,制定思政教学设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进程,让学生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和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中医药复兴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大纲、教学设计、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中,每节课要设置好课程思政目标,编写好课程教案,如在讲授葛洪所取得成就时,突出葛洪潜心学医、著书讲学的经历,治病用药“多易得之药……亦皆贱价”,体现葛洪修身积善的思想;讲授孙思邈和《千金方》时,教学设计中渗透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的高尚品格;在讲授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时要体现李时珍在著书时的严谨和细致,敢于批判,勇于创新,最终成就本草巨著。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医药发展史课程涉及各朝代的中医药经典著作,包含大量的文言文,内容抽象复杂,如果仅通过讲授式教学,极易引起学生放弃学习的念头,也达不到思政育人的效果。而且,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够通过考核,更希望课程所包含的中医药核心思想能够植入学生的思维,实现思想修养内化的育人目的,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为了避免思政教学生搬硬套,医药发展史课程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内而外感受、体悟医德文化。一是通过视频资源教学,主动收集关于中医药发展历程或者著名医学家故事的视频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仁爱”的医德理念,同时布置学生课后搜索关于古代医家的视频后进行分享,讓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代医学智慧和职业道德。二是主题汇报法,纵观中医药发展史,各时期中医药均有突出的成就,通过安排学生分组收集医药发展史的资料,设定主题进行小组汇报,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感受中医药发展史上的辉煌成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是实践教学法,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中医药特色,适当安排学生参与中药鉴定和中药炮制的实践课程,在中药鉴定课程中让学生进行中药材真伪优劣等质量评价,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鉴定操作以及职业操守;在中药炮制实践中,让学生进行中药炮制操作,掌握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培训学生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四是开展研学实践。依托学校中医药特色标本馆,让学生在参观标本馆时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结合现实案例,让教书育人深入浅出

教学中使用案例有助于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案例中的内容和细节较为丰富,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场景来感悟丰富的思政内涵。相对复杂的文言文,现实案例更直观,能较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案例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认同感,实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在学习中医药文化核心思想的时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解释天人合一的观点时引入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中医药文化,让学生能真切感受身边的中医药文化。在学习葛洪和《肘后备急方》时,引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案例,屠呦呦多年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难题。在学习温病学说的发展时,讲授吴有性与中国第一部疫病学和温病学著作《温疫论》中,及时引入我国各地抗疫案例,渗透政府执行民生至上联防联控措施、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个人高度自律的管控行为,弘扬我国的抗疫精神。

(四)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落实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创设良好的课堂评价环境是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为达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首先要构建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注重全过程评价,检验思政教育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了解学生课堂反馈情况,通过提问等方式在与学生交流时感知学生领悟效果,适当布置作业或考核,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或消化每一环节的思政教育元素,及时进行课程的教学反思,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新的经验;在学期末设置开放性的论文撰写,让学生描述中医药发展史上某一时期获得的成就和对学生成长路上的启发。此外,制定量化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教师、学生双方进行评价调研,为课程思政效果进行教学反馈。通过全过程评价,保证课程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发挥课程育人作用,促使学生技能和情感的养成。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医药类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药人才的使命担当,医药类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与“大医精诚”的价值观相融合,培养有情怀、有灵魂、有温度的医药人才。医药发展史课程记载着中医药文化宝贵资源,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有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本文深度挖掘中医药发展历史上的思政元素,通过设置思政教学目标、尝试不同教学方法和进行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方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认识中医药学发展历史和新时代发展方向,培育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实现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目标。

参考文献:

[1]金虹.中医药历史文化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2]姚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3):136-139.

[3]张印生.孙思邈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4]杨松岭,孙妍,勾波,等.基于中药学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1(22):136-138.

◎编辑 司 楠

作者简介:梁锦杰(1987—),男,汉族,广东罗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药学。

猜你喜欢

中医药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