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研究

2022-05-30汪乐

文理导航 2022年3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研究

汪乐

【摘  要】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独特的色彩,无论在教材内容的编排还是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独特文化色彩的一部分,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文化多样性等特点。而传统节日文化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需要借由教育的开展为新生一代进行引导传播,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与教材的引导实现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因此,教师在开展日常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站在传统节日文化的视角下,关注到学生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传承的塑造,通过多样化、全面化的引导方法为学生传递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可以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不断塑造自己的独特文化思维,担负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担。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文化意识培养;教学研究

传统文化意识是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当具备的基本意识,这一意识的具备代表着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能够得到传承,国民的文化素养塑造能够得到保障。而最强大的民族精神文化传承保障实际上体现在教育中,当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借助书本、教师的引导、实践活动的开展与社会的积极影响来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精神的养分,不断培养自身的传统文化意识,就能够逐渐对祖国有更加透彻、更加深入的认识,伴随而来的就是对祖国深切的热爱。因此,传统文化意识的塑造与学生内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备是我国繁荣富强、百年复兴的坚实保障。由此可见,通过教育为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精神、塑造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而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教师应当借助教材的引导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意识塑造平台,其中站在传统节日文化视角,为学生传递关于传统文化节日的信息,就是帮助学生塑造内在传统文化意识的关键途径。而想要使这一途径实现有效的教育作用,就需要教师站在客观实际的教学角度与学生内在传统文化意识塑造的切实需要角度进行综合看待,并且制定适合学生的相关教学对策。在之前的教学中,或许很多教师都会忽略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塑造,而实际上学生内在的传统文化意识塑造相较于基础性的语文知识掌握而言更加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首先排查目前语文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短板及问题,之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制定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对策。

一、传统节日文化对于塑造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推动优势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知兴趣

或许很多学生并不会喜欢教师直接讲述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但若是让学生尝试接触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那么学生的探知积极性则会得到明显的激发。这是因为在学生的认知中,传统节日文化是相对有趣的,且学生从小便在家庭、社会、学前教育等多方面影响下经历了不同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因此在学生的印象中,传统节日可以带给学生一定的幸福感、体验感,让学生愿意参加、愿意探究。且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节日体验,这些经历若是能够成为与同学、教师之间交流的素材,想必学生一定会滔滔不绝地进行分享。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文化的趣味性可以成为调动学生探知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可以高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兴趣。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历史文化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沉淀作用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时间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节日,不同的节日都具备不同的特点,也具有不同的庆祝风格。除此之外,我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探索学习的入口,虽然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二十四节气并不能算作“节日”,但其实这也是我国独有的节日文化元素,值得学生进行学习。这些传统节日所呈现的多样性就可以为学生的传统文化探究提供不同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探究方向,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节日来学习不同的历史文化,最终能够具备完善的传统文化意识与思维。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提供多样化思路,从而引导学生尝试站在全面的角度客观看待我国的文化多样性,并且能够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在此过程中不断塑造自身的传统文化意识。

(三)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性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塑造意识

如果传统节日只是体现在书本上,或是相传在大众的言语中,那么传统节日的色彩便会大打折扣,相较于我国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所以传统节日能够实现更大程度的传承发扬,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传统节日的实践性较强。对比我国其他的传统文化,我们能够发现部分传统文化的实践传承性不强,甚至有些文化传承难度较高,如中医、戏曲等等,但是传统文化的实践范围广泛、实践操作简单,各家各户都能够在传统节日到来时进行庆祝。故而教师在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引导时,可以积极借助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性,让学生尝试投入到实践中来亲自感受节日的气氛,当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节日实践经验后,就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帮助,那么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塑造也就得到了保障。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教师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引导渗透教育重视程度亟待提高

客觀审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引导教学现状,我们能够发现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掌握程度不高,学生内在的传统文化意识塑造情况也不尽人意。经过深入的探究,我们发现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师与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主观态度不够积极,情绪淡漠等主观态度原因;另一类则是教师采用的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引导方式单一化等客观条件限制原因。首先我们探索教师与学生的主观态度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与学生的内心,相较于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让学生逐渐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意识,更加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可以按时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是否能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这一点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了最普遍的现象。教师与学生的不重视,导致二者均未在日常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文化予以重视,这也导致学生的内在传统文化意识塑造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师对于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引导方式单一化、固定化严重

除了学生与教师的主观态度存在问题之外,教师针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教育开展对策这一客观条件也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虽然目前绝大多数教师都会在课堂中多多少少渗透关于传统节日的元素,但是这仅仅是在教材内容涉及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时,教师才会蜻蜓点水般进行带过式讲解,并没有深入地为学生开展拓展延伸,也没有有意识地让学生透过传统节日的表面来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即使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引导教学,所采取的方法也是呈现出单一化、固定化的特征。绝大多数教师喜欢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以口述、板书、播放PPT等形式为学生介绍传统节日,而这种方式与日常教学方法别无二致,以至于学生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已经逐渐失去了听课、学习的耐心,导致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教育效果不佳。

三、小学语文教学借助传统节日文化塑造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对策

(一)结合“大单元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展集中性文化意识塑造引导

想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借助教材内容为学生开展引导。这种教学基本思路并没有问题,存在问题的是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化严重。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另外的方式来汲取教材中的引导养分,让教材中涉及的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可以呈现出更大化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来借助教材开展集中性的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引导。即将教材中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单元内容从原先的单元中提取出来,将这些内容实现二次整合,整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且将这一单元进行集中性的讲解,在短时间内让学生集中接触学习传统节日文化,从而实现高效的引导塑造效果。

(二)结合其他学科开展语文课堂拓展教学塑造学生内在传统文化意识

很多学生之所以认为语文课堂是无趣的,有一种原因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只讲解关于语文知识的内容,而没有为学生进行适当的学科拓展。若是教师仅仅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语文知识,那么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就会下降,而若是教师能够适当地将语文学科进行拓展,或是将其他学科元素适当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之中,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故而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其他学科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从而塑造学生的内在传统文化意识。如教师可以针对所要开展讲解的传统节日,将相关的历史元素、地理元素等实现融合,如元宵节在历史中又称为上元节,其历史背景与当时的庆祝风格都属于历史学科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历史学科是尚未接触的学科,因此这一学科元素的融入可以加速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塑造文化意识。

(三)结合“实践活动”教育模式,让学生借助实践经历塑造内在意识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传统节日具有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实践性突出。因此,教师在借助语文教学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引导时,可以尝试利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借助实践经历塑造内在传统文化意识。且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是一种相对新颖、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自然较高,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在沉浸实践、充分感受的过程中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探究热情。如教师可以在“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先通过课文及拓展信息充分了解春节的由来以及庆祝春节的方式,之后组织学生通过写春联、包饺子、剪窗花等实践活动亲自感受春节气氛,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热爱传统节日、塑造文化意识。

(四)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更有效地开展塑造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教育

除了语文课堂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学生的课后复习时间为学生开展有效的传统节日渗透教育,让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塑造不仅仅体現在课堂教学中,而是在生活方方面面都得到引导塑造。教师可以尝试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通过线上教学引导实现学生内在传统文化意识塑造的目标。线上教学是目前教学大环境下最受欢迎、应用频率逐渐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创设“线上语文交流平台”,在平台上为学生推动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纪录片视频、历史名著名画、各地的特色传统节日等多种塑造资源,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在传统节日来临时,将自己与家人、朋友共度佳节的活动照片、视频发布到平台上,学生与教师进行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塑造学生的内在传统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