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个体差异”作业设计策略

2022-05-30马樱子

文理导航 2022年31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个体差异初中语文

马樱子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但也存在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的时候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刀切”的现象,在容量、难度、形式、评价等方面都欠缺考虑,没有达到作业训练的预期效果。本文以初中语文为例,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作业设计的现状出发,着重探讨了分层设计的操作策略,从而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更多自主发展空间的目的。

【关键词】个体差异;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 策略

课后作业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升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及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重视这一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作业设计的现状如何呢?

一、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笔者通过对本校的学生进行关于作业布置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馈出这样几个突出问题:作业的量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一些学生反映“吃不饱”,即感觉作业量很少,希望多布置一些。一些学生又反映“吃不了”,即作业量大,写不完;作业的难度无区分,能力强的学生希望布置一些较难的题目。学困生反映完成难度大的題目较吃力;作业的形式单一,抄写词语、课文等机械式的重复训练让人厌倦。从以上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的语文作业设计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由于智力水平、性格、兴趣等的不同,同时因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设计作业这一环节,教师同样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

反思我们平时布置的作业,通常情况下,为了配合教学的进度和便于批改,不少教师布置作业往往“一刀切”,所有的学生统一布置一样的作业,使作业设计陷入整齐划一的模式。同时有些语文作业的形式单一,拘泥于机械抄写、配套练习册等的同步练习。于学生而言,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学生厌烦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作业变成应付交差,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完成的作业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于教师而言,如此设计作业,也使得检验自身教学效果的功能有所弱化。由此观之,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出发,笔者认为作业设计要因人而异、智慧分层。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策略

在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语文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分层。而笔者理解的“分层”,并不是给学生贴上好、中、差的标签,而是一种动态的分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笔者尝试在一段时间内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分成三类:A类——基础扎实、态度端正、领悟能力强、学有余力;B类——基础和领悟能力一般、学习较为主动、自觉;C类——基础薄弱、领悟能力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采取非公开的形式分层,同时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根据学生达到的新起点,对其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激励每个学生发挥潜能、不断进取,为其自主发展提供空间。

1.容量分层,量力而行。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语文作业的量究竟多少为宜?这也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分层

设计。

笔者在实践中是这样操作的。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积累性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与耦合的过程。”每接手一届学生,笔者都注重训练学生形成积累的习惯,每天都布置一些积累的作业。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量的要求上也有所不同。A类学生领悟能力较强,要适当减少基础性作业的量,使他们从重复、机械的抄写练习中解放出来,增加阅读、写作性作业的量;B类学生保留一定的基础作业,适当增加锻炼思维的作业;C类学生学习有困难,则要减少作业量,留出时间让其掌握基础性知识。通过这样的分配,能较好地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

例如,在学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后,笔者设计了以下几项积累作业:①摘抄文中的重点词语;②摘抄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加以赏析;③搜集关于冬的古诗词名句并背诵;④借鉴文中的写法,就家乡冬天的风景,抓住特点写一个片段;⑤推荐阅读:《春风》《趵突泉》,体会老舍散文语言的特点。对于这五项积累作业,①②③项是关于字、词、句的基础性积累,基础不牢固的C类学生需要完成;而B类学生,①②③项可适当弱化,需要增加第④项,训练片段仿写,提升能力;A类学生因学有余力,可进行阅读拓展以达到提优的目的,④⑤项是必选项目,①②③项同样可酌情减少。当然这个量的划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学生在完成必选项目后,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完成其他的项目。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量力而行,各取所需,完成作业不再是难题。

2.难度分层,各有发展。不同学生的领悟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尊重认知的差异,找准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发展。

同样以上述积累作业为例,笔者在分层设计时,除了考虑到量的区分,五项作业之间也是有梯度的。从难度上看,①到⑤项呈现了由易到难的梯度,达成的目标逐渐升级。①项是字词的摘抄和记忆,达到识字的目标。②项是句子的积累,但不是机械地摘抄,而是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句子,并做赏析,有了要求,就增加了难度。对于初中生而言,欣赏文学作品,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因此这项任务面向全体学生。第③项是带有拓展性的积累作业,要求背诵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任务的难度增加。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个难度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笔者将前三项归类为基础性积累,满足底子薄、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第④项在难度层级上属于中高难度,属于提高性积累,涉及到语言的综合运用,对B类的学生提高能力有一定的帮助。第⑤项则是发展性积累,难度系数最高。着重拓展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阅读眼界和思维,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辨析、体悟特点。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是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留给其充分的空间阅读和

思考。

除了积累性作业,在设计其他类型的题目时,也可进行适宜的难度分层。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使他们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形式分层,培养兴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为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将作业分层设计为多种丰富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自由选择,不失为分层作业的又一境界。

而作业形式并不是凭空设计,徒有花架子。要围绕课堂教学展开,如散文教学,可配套设计“读”和“写”的作业,形式上也可分层设计:如“读”可以设计成片段比较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不同的形式对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A类学生可以选择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B类学生可以选择群文阅读,也可以挑战一下整本书阅读;C类学生选择片段比较阅读,或挑战群文阅读等。而“写”可以设计句子仿写、片段仿写、微写作等,供不同水平的学生自由选择。诗歌教学,可相应设计“读”“背”“写”的作业,形式上也可根据量和难度细致划分。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则可以分层设计更多形式的作业,甚至可以通过语文活动的形式,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尝试布置“创立班刊”的作业,将学生分组形成编辑部,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合作设计各个板块,激发学生的

兴趣。

作业形式不一, 或指向于积累, 或指向于运用,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感兴趣的一项或几项并参与其中,何乐而不为?

三、作业评价的多元性探索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基于学生的差异性,作业评价也要充分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此,笔者也尝试了评价的多元化探索。

新课标指出:“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并提出建议。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评价方式上,笔者一直以来尝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力求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及状态。在批改作业时,教师首先要给出正确与否和等级的客观评定,这是纠错的前提。再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征,写下一句或一段评语,描述其作业的闪光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正意见。

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也要多把衡量的尺子,分层次进行评价。如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作业中的闪光点,如书写工整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在此基础上为他们诊断错误,引导他们进步;对于中等生,以鼓励为主,并中肯地指出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指导,并提出期望;而对于能力强的学生,评语可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防止骄傲、自满情绪,激发创造力。

在评价的主体上,也可尝试多元化。如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可让家长参与其中,给出恰当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从另一个层面上看,这也加强了家校沟通;学生的作业成果还可在年级或学校层面上进行展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合理的作业分层设计,能较好地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总的来说,作业分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作业设计的背后,需要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教学的思考无止境,作业设计有“慧”思,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张双琴.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54-55.

[4]張振霞.语文作业“慧”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6):33-35+81.

[5]赖俊明.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差异的调适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1(7):3-5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个体差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对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点滴思考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