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中职茶叶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30黄金凤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1期
关键词:专业群产教融合

摘 要: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保障,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茶叶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遇到难题,在明了建设思路后,结合自身专业群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完善茶叶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茶叶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中职学校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

一、研究背景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1]。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单一专项技能转向复合型综合技能,专业发展也由单独发展转向了专业群共同发展,对校内实训基地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考虑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如何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企业与学校师生之间的互利共赢?建设综合的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是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技能的重要场所,是提升学校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及专业群社会服务培训能力的重要保障[2]。我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群是根据广西横州市的茶产业链、岗位群以及学校办学基础而构建的。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重点服务以横州市茉莉花的“栽培—加工—营销—服务”产业链核心环节为目的,专业群面向茉莉花茶与茉莉花种植基地、茶厂、茶空间、茶店、茶饮等茶企业工作岗位,着力培养服务区域茉莉花及茶叶种植、茉莉花茶加工以及品牌策划、茉莉花茶营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群包括: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第一产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第二产业)、电子商务专业(第三产业)、中餐烹饪专业(第三产业),旨在服务整个茉莉花茶生产链条。我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于2018年承担第一批“广西职业教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及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的建设任务,建设期是2018年至2021年,同时承担广西品牌专业群的建设任务,通过三年的建设,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教师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质量、社会服务培训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本文旨在归纳总结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建设思路与实践探索的路径,为后续中职学校涉农类专业群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提供经验借鉴。

二、茶叶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茶叶专业群是服务于茶产业链各环节工作岗位的,与单一专业相比,专业群的实训基地建设程度要复杂得多,应该考虑专业群的整体布局,增加资源共享,减少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我校不断探索,在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群内各实训项目交叉或者重叠,单一专业实训室利用率不高

专业群中的四个专业已经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具有各自相应的校内实训室,由于各专业均服务于茶产业链,会出现实训项目交叉但实训室不共享的现象,单一专业的实训室利用率偏低,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例如,茶艺技能课程是茶叶专业、电子商务专业都开设的课程,实训项目相似,茶叶专业有条件较好的茶艺室,电子商务专业也有自己的茶艺技能实训室,但条件不理想,各专业的实训室只针对本专业学生开放;茶叶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都有开设网络营销、直播营销等课程,电商专业的直播间比茶叶专业的直播间功能强大,茶叶专业的农产品直播间只有茶叶专业使用,一周大部分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电商专业亦如此,出现了专业群内实训项目交叉较多,但是单一实训室的利用率偏低,浪费资源。

(二)专业群内“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群全面升级,针对茶产业链真实的工作岗位及工作职责重构课程体系,开设专业课程,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对校内实训基地有较高的要求,实训基地的职场环境与企业的职场环境相似,同时需要大量理论基础与技术技能同时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最常见的。例如,作物专业、茶叶专业的涉农类双师型教师水平较高,但是网络营销、直播营销课程的双师型师资薄弱,而电商专业则相反,专业群内“双师型”教师力量薄弱是现状,专业群师资共享是迫切需求,也是大势所趋。

(三)技术更新快速,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跟不上技术更新的要求

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变更,新建设的实训室刚使用几年就会出现技术滞后的现象,没有办法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如茶叶加工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日新月异,比如,茉莉花茶离地窨制,茶叶加工厂或茶叶销售连带直播间建设在一起等,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步伐跟不上技术和时代的更新,可通过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去完成新技术变更的教学。

(四)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的“教”与“产”存在一定矛盾

产教融合的校内实训基地要求学生上课即是上班,学生作业即是产品,与企业深度融合,将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相融合,使校内实训基地有效对接工作岗位,提升教学质量。但校内实训基地承接真实项目时,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课业多且缺乏经验,不能全身心投入項目中,导致不能按时按质交付给企业,而企业需要完成的实训项目,由于学校的实践教学任务繁重,占用了学校的实训基地资源,影响了企业生产,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横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在围绕茶产业链探索茶叶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建设思路——“整体综合设计,分步逐条推进”,使茶叶专业群校内实训室建设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基本思路如下:

(一)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的共享性

专业群的实训基地需要整体规划,重新整合学校资源,综合设计,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服务于茶产业链的“种植—加工—营销—服务”四个环节的农产品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全过程,同时兼备技术性与先进性,应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企合作,筹集实训室建设资金,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投资,与企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培训中心,实现专业群内实训基地共享,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二)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的共赢性

产教融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時承担着生产与教学的任务。按照“整体综合设计,分步逐条推进”的建设思路,与企业深入合作,依托广西茶业职教集团和广西茉莉花产业协会两大平台,全面实施校企合作的“七个共同”,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协调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与“教学”的矛盾,实现融合发展、资源共享,真正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三)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的先进性

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在教学研究、科研服务、生产实训、技能锻炼、技术创新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专业群的校内实训基地应引进新技术、新方法,设计集产、教、研、服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探索新路子。

四、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一)资源整合,优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专业群的建设基于服务茶产业链,专业间存在课程与实训交叉重叠的现象,所以应综合考虑各专业的需求,整合学校资源,打破专业间的界限,构建“特色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现特色课程与互选课程的实训设备共用、实训室多用、师资力量合用的目标,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建设成为共享平台,向兄弟学校、企事业单位开放共享,为社会提供社会培训、技术服务。

(二)内培外引,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筑牢人才基础

优良的实训教学团队不仅是创新教学的助力器,更是推进实践教学的螺旋桨[4]。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理实一体化的“双师型”实训教学团队非常重要。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组建工匠大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及技术能手等组成的“双师型”实训教学团队,发挥各成员的优势特长,精细化分工开展模块化教学。

学校出台政策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兼职或者跟岗实践,学习企业的新技术,定期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对专业教师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每年专业教师下企业不低于30天/人,外出参加培训的人数不低于50%,多方式多手段提升校内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另外,外引企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如大师工匠、技术能手、企业行业知名专家等,到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践技能,筑牢人才基础。

(三)产教融合,完善“校中厂”的实体合作,拓宽教育资源

“校中厂”是协调校内实训基地“产”与“教”矛盾的重要手段。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完成“七个共同”,长期合作,共同研究人培方案及专业设置、组建教学团队、建立实训实习平台、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现资源共享。

产教融合背景下,引进“校中厂”实训基地,完善实体合作。学校依托国家示范性专业项目及广西职业教育茶叶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校企共建“校中厂”——横县伏波茶厂。学校给企业提供场地,企业给学校提供设备和技术,企业生产设备与学校教学设备资源共享,学校实训教学的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学校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产生协同效应,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职业岗位,解决校内实训室的建设速度跟不上技术更新速度的问题,也解决了教师带学生承接真实项目因教学任务繁重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影响交付的“产”与“教”的矛盾,拓宽了教育资源。

(四)校企合作,基于茶产业链新建融产、教、研、服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专业群服务于整个茶产业链,以此为依托,新建集产、教、研、服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增强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的有力保障,能体现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的先进性,具体措施如下:

1.匠心育人,引进“茉莉花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共同教学并开展科研

非遗传承人入校园、进课堂,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学校和南方茶厂合作,引进谢大高茉莉花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入校园,共建大师工作室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的优势,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技艺,提升文化自信,积极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氛围;不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谢大高到我校就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茉莉花茶茶饮、茉莉花茶文化等方面授课,同时利用大师工作室的优势,与专业教师共同就茉莉花茶离地窨制、茉莉花茶连窨技术、茶叶贮藏技术等方面展开科研,发明实用新型专利4项,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课题,2021年获得广西省级重点项目立项1个;获得2021年南宁市教学成果奖评比二等奖5人次,广西教学成果奖评比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1人次,科研能力明显增强;在此期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5人次;获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19人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匠心育人,校企合作完成七个,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的教学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技能育人,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提升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力度。学校秉着技能育人的理念,建立两个职业技能鉴定站。一是携手广西茶业协会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申请茶艺师(四级)及评茶员(四级)两个工种的技能鉴定,培育了考评员4名(其中中级3名、高级1名),裁判员1名,每年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约60人次。二是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我校成功申请了“1+X”粮农食品质量安全评价技能等级证书鉴定站,培育授课讲师5名,考评员5名,每年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鉴定大于30人次。进一步树立学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导向,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培养学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3.“互联网+育人”,建立农产品直播实训室、茶膳实训室,延伸茶产业链实训空间,促进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

调查表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育人”备受关注,各平台的直播带货成为企业销售新途径,拓宽了销售路径,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学校依托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群的建设,新建了农产品直播实训室和茶膳实训室,延伸实训基地的功能,完整地服务于茶产业链,促进我校专业群围绕茶的一、二、三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五、结语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平台。横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茶叶专业群围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实训项目交叉重叠、利用率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技术更新跟不上、“产”与“教”存在一定矛盾。明确了建设思路的前提下,探索实践了多种措施。实践证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助推了茶叶专业群的教学质量、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师科研能力、专业群的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成果显著,可为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培宏.基于产教融合的株洲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时代汽车,2021(21):63-64.

[2]孙丽娟.产教融合高职建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农家参谋,2020(14):206.

[3]张小文,徐彦明.基于产教融合的多维育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数字印刷,2021(4):100-105.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广西职业教育第一批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8〕37号)、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桂教职成〔2020〕8号)建设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金凤(1990—),女,南宁市横州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涉农类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群产教融合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