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偏误及其校正

2022-05-30魏忠明袁莉

知与行 2022年4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劳动教育大学生

魏忠明 袁莉

[摘 要]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在整体上发展态势良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劳动认知偏差、劳动意识薄弱、劳动价值式微的偏离和误区,而作为意识形态之表达的红色文化则可以在根本上对这种偏误实施有效的校正。基于大学生群体认知和行为的特性,红色文化在强化劳动主体认知、养成劳动责任意识和树立劳动光荣取向的同时,还要将自身所蕴含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分别融入不同性质的劳动形态之中,从而最终确保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学生;红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4-0077-06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3月20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一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总体原则,即“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另一方面细化了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学时要求,即“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随后,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突出强调了大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即“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之所以如此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因为正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所说,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的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作为一项重要的育人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对劳动教育的探索也经历了一个缘起、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在新时代,通过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来更好地立德树人,既是党培育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交往的跨越转型,当代大学生获取资讯更加便捷,但这同时也给其教育过程带来了种种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在其劳动教育方面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导和全国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总体发展态势向好,但在某些地区、某些高校,由于受到国内外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劳动教育出现某种偏离,走入某些误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种种困境。立足于新时代具体国情,继续探索中国特色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道路,構建具有内在生命指向和旨趣的劳动教育体系,是我国当下及今后一个时期理应高度关注的理论难题,也是必须有效应对的实践难题。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表达的红色文化,则凭借其鲜明的思想引领功能而成为破解难题的支点,为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校正偏误、走出困境提供可行之道。

一、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偏误的表征

以劳动本质论、劳动幸福观和劳动解放说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我国劳动教育理论的最深层立论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最根本指导思想。我国的劳动教育经历了一些曲折,在其具体做法上也有过一些争议,但坚持劳动教育方针、实施劳动教育方案业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究其原因,在于“教劳结合始终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保证,始终是确保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与方向的基础,始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唯一途径”[1]。大学生劳动教育跟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其教育重心已经“由学校向社会过渡”[2]。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了极大改善,这在根本上导致其学情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集中显现为单一化问题,即偏重技术操作层面的能力培养而相对忽视其他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因而导致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种种偏误。

一是劳动认知存在偏差。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攀升,国家教育事业也不断迈上新台阶。但与此同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也在社会中甚嚣尘上,并在大学校园里逐渐蔓延,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部分大学生及时享乐、一夜暴富的不健康心理,也使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脚踏实地、勤恳耐劳的劳动精神,“由于缺乏对劳动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出现了将工作、日常生活劳作等诸种劳动形态视为剥夺人幸福的工具的不正确看法,无法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3]。因此,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劳动认知的偏差,部分大学生不能全面地认识劳动的重要性,也不能积极地涵养劳动的精气神,最终难以形成科学正确、健康积极的劳动意识。

二是劳动意识出现薄弱。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出自从小学就开始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考试型人才”的典型群体。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当整个社会都出现重分数而轻能力、重书本而轻实践、重结果而轻过程等不良倾向时,大学校园自然也不能“免俗”,思维惯性的作用导致大学校园内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脱节,这种脱节最终显现为大学生劳动意识的相对薄弱。因受旧有标准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当代大学生仍然较为普遍地认为,远离那种流汗的体力劳动是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体力劳动只是他人之事而与自己无关,自己作为未来的知识分子,责任只是把书读完、读好。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的薄弱,既是劳动认知偏差的集中体现,也是劳动价值式微的内在规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在根本上互为因果。

三是劳动价值日渐式微。面对种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干扰以及市场经济的客观存在,加之道德教育的相对滞后甚或严重缺位,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必然面临种种艰难抉择,因而在总体上导致其劳动价值观呈现下行趋势。父辈在辛勤劳动、艰苦创业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大量财富让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免于劳动,也在根本上导致当代大学生缺少参与劳动活动的经历和磨炼,缺乏尊重劳动成果的认知和情感,缺失养成劳动价值观的氛围和熏陶,最终容易导致其劳动价值观出现种种扭曲,比如出力流汗的体力劳动被不断矮化和丑化而只动嘴不流汗的脑力劳动则被过度美化和神化,其结果则是,无论是广义的抽象劳动,还是狭义的具体劳动,都被部分大学生视为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的行为。于是,当代大学生在劳动面前,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从内心深处生发出脚踏实地、努力而为的表现,多数人则显现出劳动价值观的“乏力”,即出工不出力,有的甚至连出工的形式都不屑一顾,完全将自己置于劳动之外。

二、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引领作用

劳动教育天然地具有文化的属性,需要以文化来作为其厚重的底蕴和有力的依托。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是激励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从失败走向胜利而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和支持”[4]。红色文化所强调的精神主旨与大学生劳动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旨趣之间的相通性是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融合的重要契机。我们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所特有的内在精神推动力,积极引领大学生在以红色文化为主旋律的劳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校正其劳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

一是能够强化大学生的劳动主体认知。红色文化浸润到各种具体类型的劳动活动中,构建以沉浸式体验为主导的科学认知体系,能够引导大学生远离劳动惰性的消极影响,帮助大学生克服“追求安逸”的“享乐本能”,形塑大学生“劳动主体”心理认知。对劳动的尊崇和对劳动主体的尊重在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构成了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天然地成为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参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5],当代大学生也只有在劳动的具体活动中才能充分肯定自己的个人生命和个性特点,只有在劳动的长期磨炼中才能透彻体会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和时代功能。要扭转当代大学生劳动认知体系的各种偏误,首先就要帮助大学生强化劳动主体心理认知,改变既有的以被迫性、异己性为表征的传统劳动观念的惯性思维,逐渐完善以自觉性、本己性为规定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主体思维,从而让大学生在知晓劳动是人的自我实现而不是人的生命异化的进程中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和劳动乐趣。红色文化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鲜活的形象、精练的警句来引导大学生在劳动活动中自我感悟、自我总结、自我确证,从而改变其原有的劳动认知,充分激发其鲜活的劳动热情,全面形成其崭新的劳动主体认知。

二是能够养成大学生的劳动责任意识。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大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和习得劳动的真谛,让大学生踏踏实实地参加和融入劳动的全过程,促使其领悟劳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在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同时,又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由此可见,人就是在劳动这种改造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参与到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并对社会关系产生种种影响。劳动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对個体的“成人”产生内在影响,也对社会的发展发生根本作用。劳动教育要依托红色文化的“基座支持”,强调以“文”化人。在大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对劳动持有高度的肯定,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要发挥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引导大学生内心深处的自觉意识,使大学生明白劳动既是神圣的公民权利,也是光荣的社会责任。红色文化能够让大学生的身与心同时参加到劳动中,让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将自己的主体意志融入社会的客观发展,积极参与历史的塑造,从而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养成劳动责任感。

三是能够引导大学生的劳动光荣取向。目前有些高校的劳动教育较为普遍地显现为空洞的理论说教和枯燥的实践形式,较为普遍地缺乏价值层面的考量。“劳动教育由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归到感性体验,必须依靠劳动价值观教育。”[7]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科学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首先必须引导大学生对“劳动光荣”进行价值肯定,然后才能引领整个劳动教育合理有序地进行。不同于其他思想家对劳动的认识,马克思始终以劳动对整个人类的基础性作用和根本性意义这一宏大视野来审视劳动的价值。马克思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劳动价值观的终极追求,对劳动创造人类自身、维持人类生存、促进人类发展的特殊作用以及劳动本身的地位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我国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极具民族特性的同时,也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真谛高度契合,对于劳动教育至关重要。过去的劳动教育往往停留于劳动的操作层面而相对忽视其文化层面,因而导致“劳动光荣”的价值属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遮蔽。红色文化的引领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原有劳动教育模式的不足。

三、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红色文化引领举措

在规范性意义上,劳动应该同时具有生产性、思辨性和艺术性这三重维度,从而使现时代的劳动呈现为生产性劳动、思辨性劳动和艺术性劳动这三种样态。由此可见,现时代的劳动既具有不同于传统劳动的新特点,也与过去的文化传统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一方面,现时代的劳动,无论是其具体内容,还是其抽象形式,都深深地打上了现代科技的烙印,从而与既往的传统劳动相区别;另一方面,现时代的劳动依然是人的劳动,是人主体力量的某种显现,与劳动者的主体性息息相关,从而与过去的文化传统相勾连。大学生劳动教育因其身心并修、充分参与、立竿见影等特征而在大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具有无穷的教育魅力。大学生劳动教育应当有针对性地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引领与现时代劳动所彰显的形式特点相结合,在富有创造性、蕴含多维性的耦合机制中,尊重大学生的劳动主体地位,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体验,提升大学生的劳动创造力,从而在劳动教育中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是将红色文化中的奉献精神融入生产性劳动。劳动作为一种物质性的生产实践活动,“必然促使人与人的交往增多,那么就为人的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机会”[8]。无论人类曾经所处的具体时代发生过什么变化,以及将来遭遇的某个阶段又会发生什么变化,生产性都是人类劳动最基本属性和首要属性,生产性劳动是“劳动”概念最基础的内涵规定。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奉献精神,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始终指向生产性劳动,毕竟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人的生产性活动,都需要奉献精神的涵养。在大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奉献精神,有重点地将其导入特设的劳动教育内容之中,从而在生产性劳动中更好地锻造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在生产性劳动中,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奉献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奉献自我,从而更好地感受他人、理解他人、助力他人。

二是将红色文化中的创新精神融入思辨性劳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适应时代需求而产生和积累的精神财富,其所蕴含的创新精神是中国人民自我奋斗、自我革命的集中体现,是我国国民教育中极其珍贵的教育资源。在现时代,人类对劳动的把握已经不能再停留于原来简单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二元化界定。这是因为,现时代的劳动既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体力劳动,也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脑力劳动,而是表现为体力劳动中有脑力劳动的因子、脑力劳动中有体力劳动的元素这样的复杂特征。所谓思辨性劳动,就是我们在努力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简单二元对立之后对脑力劳动的概念更新和理论形塑,而不是仅仅对脑力劳动进行简单的概念替换。对于大学生劳动教育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思辨性劳动与创新精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即思辨性劳动的主要特征在于其特有的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首先体现和显现为思辨性劳动。因此,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要实现“看、听、思、悟、行”的一体化目标,就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在思辨性劳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认识思辨性劳动对创新精神的根本性要求。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激励大学生不断运用理性思维来辩证地看待事物,从大量的思辨性劳动中寻找创新的可能,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不断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将创新精神适时地融入思辨性劳动之中。

三是将红色文化中的爱国精神融入艺术性劳动。红色文化之所以叫“红色”,原因在于,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形式,都在根本上表征着中国人民内心深处对祖国最纯粹的赤子之意和最诚挚的热爱之情。爱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血脉所在,正是因为爱国精神的存在,红色文化才有产生、发展、完善和不断发扬光大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在其本然意义上是人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方式和体现形式,但这种本质性劳动却逐渐成为一种外在于人、强迫于人的异己性劳动;随着对异己性劳动的扬弃,一种应然意义上的“解放性劳动”必将登上历史舞台,劳动将真正成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和结果,劳动的艺术性维度也将真正得以实现。因此,劳动并不仅仅是生产性操作和思辨性活动,它还蕴含着审美情趣,是一种艺术性升华。虽然艺术没有国界,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却是有祖国的,承载艺术的介质——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精神形态——也是有国家权属的。在根本意义上,也正是艺术性劳动中所彰显的爱国精神对不同的劳动形态进行了民族性区分和国家性分别。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爱国精神与劳动的艺术性维度有机结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劳动审美情趣,在激发人的情感、开启人的想象、触动人的心灵等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

结语

历史进入新时代,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要求以及中心任务的客观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如对劳动的重新认知、对红色文化的再次重视、对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双向整合等。劳动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合格接班人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重视红色文化的涵养功能;与此同时,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当然也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力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孕育产生、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继续升华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道德和價值观,既有历史追忆,又有未来追求。红色文化的引领功能在于它不仅能够映照过去,而且能够点亮现在、光耀未来。大学生劳动教育一方面要紧跟时代脚步、紧追发展问题以凸显其当代性,另一方面也要继承优秀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体现其历史性,唯有如此,大学生劳动教育才能真正确保其基础性的价值功能得以实现。为此,我们可以将红色文化的引领功能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校正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进程中存在的种种偏误,继而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应对文化虚无主义的侵蚀,在焕发红色文化生机的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最终把形塑大学生劳动主体的阶段性目标与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愿景有机地结合进来。

[参 考 文 献]

[1] 曾天山.我国劳动教育的前世今生[N].人民政协报,2019-05-08(10).

[2] 王莹,王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8):69.

[3] 王飞,徐继存.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2):17.

[4] 王丽荣,杨党校.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叙事创新[J].人民论坛,2021(28):53.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7] 兰州财经大学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庞庆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四重维度[J].中国高教研究,2021(9):73.

[8] 徐乐乐.劳动教育是什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7(2):114-122.

〔责任编辑:余明全〕

[收稿日期]2022-05-11

[基金项目]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项目“‘工匠精神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HGFY20180102);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研项目“非综合性地方院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三大迷误及其消解”(202060)

[作者简介]魏忠明(1974—),男,湖北广水人,所长,教授,博士,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劳动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