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与实践

2022-05-30刘朝阁

知与行 2022年4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

[摘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规定,体现着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自觉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自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完成党的使命和任务,自觉坚持以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来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实效。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以人民为中心;实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4-0070-0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它深刻地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中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当然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思想政治领域改进工作、提高实效的根本保证。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内在要求

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看,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推动各阶段中心工作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宝贵经验,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内在要求。

(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重要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宗旨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开展,而各个历史时期中心工作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当然也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使命,围绕完成党在新时代的任务而开展,充分体现党的宗旨。

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伟大建党精神为党在各项事业中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福祉的责任。“为人民服务”由党的七大写入党章,成为党的建设中需要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1096中国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在不同历史阶段结合现实不断发展创新党践行宗旨的理论。刘少奇把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看作思想政治方面的最重大问题;邓小平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效果的标准;江泽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视作“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2]14,并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因此,从认识路线到行动路线,从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具体贯彻落实,从宏观的执政理念到微观的日常行为,党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以上宗旨开展。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遵循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原则,从自身角度为人民谋幸福。从理论层面讲,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答疑解惑、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培养人才,从而达到服务人民的目的。从现实层面讲,应当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时时、处处、事事以人民利益为导向,围绕人,发展人,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升育人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开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分别围绕反帝反封建、民族解放、建立民主政权、巩固新政权、经济建设、中国梦等不同的主题教育人民、凝聚力量。这些主题从根本上说可以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把经济建设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并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需要靠发展经济,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思想政治工作依然需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聚焦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

(二)历史经验证明的事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逻辑,也是从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发动群众参加革命,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建党之初,党就在工人、农民、士兵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促成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大革命失败后,党进一步认识到充分争取群众的重要性,积极发动群众参加土地革命,摆脱地主阶级的奴役和剥削。党为军队制定了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代表的群众纪律,在军队中树立为全国工农和劳苦群众谋解放的战争观。抗日战争期间,党广泛宣传抗日主张,组织动员了包括延安整风、大生产运动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战争、救民族于危亡,形成了延安精神,确立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解放战争期间,党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重视教育和领导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加强党内整治、军队整治运动,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广大人民利益的政策,从而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反败为胜,赢得了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根据主要任务的变化,适时加强和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初期,为了增进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可,党创立宣传网制度,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同时结合恢复经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等中心工作而开展教育,对于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军人、农民等群体在教育内容方面各有侧重,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积极利用多种载体,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在各行业建章立制,规范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实践也表明,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偏离了优良传统,则会使人民的思想陷入混乱,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围绕人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期待,在继承发展先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律、新办法。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多变性研究不够,在对人们的思想引导方面做得不到位。邓小平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3]。此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要求,更加注重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更加注重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因势的工作导向,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时代化、生活化,为人们提供思想引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春风化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解放了思想观念,凝聚了社会共识,保障了改革开放的順利进行。但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聚焦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谋全局、抓落实、重细节,全面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不断提质增效,坚持构建大格局,建立健全责任制,坚持立破并举,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引领各种人群,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同错误言论作斗争。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扭转了此前因客观条件变化而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规定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一个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思想(狭义的文化)领域进行的政治活动,即为着一定的政治目标而对“思想”开展的工作。“政治”表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属性,也界定了这一活动的范围。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基本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拥有物质产品的生产权、分配权,同样也控制着精神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具体到教育领域,就是教育要围绕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开展,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把绝大多数人驯化成可资利用的“工具”。而《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4]44。这就与资本主义教育以及历史上存在的其他一切阶级教育划清了界限。共产党不掩盖自己所从事教育的阶级性,旗帜鲜明地宣示了其为无产阶级根本福祉而奋斗的政治立场。因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刻也不放弃对工人阶级的教育,积极利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启发工人、引导工人,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实现最终的自由人联合体积累力量,从而消除阶级对立,消灭“阶级的教育”,另一方面,这种教育的内容无非是实际发生的现实运动的描述,其理论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4]45。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教育内容,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活动的客观规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这恰与剥削阶级所主导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剥削阶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个别理论家的思想观念为依据,为实现剥削阶级的私利而不惜歪曲事实。马克思主义者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得教育者不再高高在上,教育内容上也不再以一种虚幻的东西欺骗群众。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本来就是人民的自我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定的政党、团体、个人为实现政治认同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以往历史上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是把统治阶级的意志灌输到民众的意识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利益冲突。而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以来,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本身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其所宣传的先进理论、思想主张只是人民意志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先进的理论是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从教育内容看,人民的实践为先进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从根本上说人民创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内容。从依靠力量看,人民是教育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者、参与者。

毛泽东多次提及“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的自我教育”的观点,并且结合实践,从性质、方法、依靠力量等不同角度展开了理论探讨,如“这种教育工作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5]、“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1]1012。在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其“‘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提法……强调了在人民内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则侧重表明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6]。邓小平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把人民作为评判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党的一切工作之利弊得失的主体,并从与“对敌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对比的角度上提出需要在人民内部广泛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团结人民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江泽民适应形势的要求,对“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人民利益而展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突出地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民性。例如,他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采取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方法、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平等讨论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注意总结群众性思想工作的经验”。[2]133胡锦涛同样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从所处时代的特点出发,对“如何实现自我教育”作了广泛探讨,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论断也从根本上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的自我教育”的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路向

坚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工作效果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实践中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切实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实效。

(一)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做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作为基本的工作理念。

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政治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因此,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的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鲜明的人民立场决定了党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担负起武装头脑、教育人民的职责。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工作才具有了“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新时代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服务、保证作用,将其落实到一切领域,贯彻到治国理政、人民生活的一切方面,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破除障碍、凝聚力量。

“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8]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坚持人民至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

想人民之所想,关心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要求。

一是广泛调查研究,把握群众的思想状况。开展调查研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思想动态的最直接的途径。首先,走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仔细观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与人民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认真倾听人民的呼声,获取第一手资料。其次,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合理安排调研行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资料,科学分析调研数据。最后,通过利用网络大数据、查询相关研究文献、走访基层工作人员等方式采集辅助数据。在新时代,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巨变必然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关注以往的重点工作对象,还需要去了解和研判社会新阶层中人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提高各类群体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关心群众的实际利益。群众作为现实中的人,其思想总是与生活的实际利益联系紧密。“‘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如果脱离群众实际利益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最终就只能沦为空谈、说教。在新时代,整体层面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体层面每个人都会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下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这些都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的实际利益,就要关心人们的多层次的利益需求,急人们之所急,盼人们之所盼,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让人们自觉地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化解人民内部的矛盾纠纷、疏导人们的不良情绪、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来维护人们的实际利益,通过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困难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是解答群众的思想困惑。“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10]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直面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坚持以解决人们思想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们解答时代难题,用“四史”教育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解答思想困惑,把思想工作做到人们的心坎上,就要用人们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从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解答思想困惑,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敢于动真碰硬,勇于破解热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遮掩,直面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回应人们的关切,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四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需要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在各环节都要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引导人们实现自我教育。无论是深入基层获取资料还是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都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参与度是教育活动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是验证教育效果的主要标准。当前高校乃至全社会都在开展“四史”宣传教育,这项工作需要从群众中汲取先进方法,接受群众的意見和建议,针对群众的反馈来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基于新时代人们主体性日益增强、生活空间不断扩展的事实,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及时发现问题,引导社会舆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

(三)切实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实效,服从、服务于党的使命和任务

面对新时代的新环境、新主题、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切实创新和改进,以提高工作实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人民、教育人民、引导人民的功能。《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11],这为创新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原则遵循,指明了行动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工作理念、方法、手段等各方面创新、改进、加强,实现全覆盖,增强感染性、时代性,以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期待。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然要求构建大思政格局来实现教育协同效应,健全评价体系来提供制度保障,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增强教育活力,落实主体责任来加强组织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舆论工作“要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能力”[12],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服从和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切实担负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铸魂育人、凝神聚力的责任。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初心所系和使命所在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可堪重任的时代新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1-82.

[6] 武东生.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简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4(2):164.

[7]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N].人民日报,2003-12-08(1).

[8] 李君如,金钊.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101.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10]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

[11]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1).

[12] 习近平.在统筹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6.

〔责任编辑:余明全〕

[收稿日期]2022-01-16

[基金项目]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新时代党史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研究”(TSSKL2021-039);2021年唐山学院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的长效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刘朝阁(1979—),男,河北广宗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