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防控路径

2022-05-30骆晓宇刘刚

知与行 2022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

骆晓宇 刘刚

[摘 要]民营经济保护刑事政策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防范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保护民营经济主体及其产权的刑事政策以及关于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刑事政策为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防控提供了指引,为准确处理相关案件中罪与非罪的区分、“不适时”罪名的限缩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合理运用等实体及程序问题指明了方向。有效防范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应以刑事司法最低限度干预经济活动为理念,在实体层面坚守刑法谦抑性原则、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妥善处理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刑事责任问题;在刑事诉讼程序方面遵循比例原则、增加对查封、扣押、冻结的必要性审查,建立更为完善的民营企业涉刑案件法律程序保障机制,并通过引入、完善民营企业刑事合规制度,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刑事法治环境。

[关键词]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刑事法治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4-0055-08

2020年10月2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强调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了要从法律环境及政策体系的完善方面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从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方面破除民营企业发展的壁垒。《“十四五”规划》为在新时代背景下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指明了方向,而刑事法治、刑事司法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这样的系统性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民营经济保护刑事政策为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提供指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围绕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刑事政策,指明了从实体法和程序法层面防范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方向。这些刑事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关于保护民营经济主体及其产权的刑事政策

1.关于保护民营经济主体的刑事政策。关于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刑事司法政策:一方面提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提供平等刑事保护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打击侵犯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合法权益的要求,为妥善处理涉及民营企业刑事案件提供了指引。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依法惩处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厘清罪与非罪问题,规范司法行为。从以上《意见》可以看出,对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平等刑法保护,既要求实体法的准确、平等适用,又要求办案程序和司法行为的规范化,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避免对企业造成不合理的打击。

2.保护民营经济主体产权的刑事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特别强调“加大对非公有财产的刑法保护力度”。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切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同样强调对非公有财产平等的刑法保护,并指出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防止经济纠纷犯罪化;201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要求“严格把握产权案件的罪与非罪界限”,强化刑事诉讼监督,保障涉案民营经济主体合法权益。以上政策均对保护非公有经济主体产权作出了更为明确细致的规定,也构建了民营经济主体产权刑事法治保护的框架。

(二)关于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刑事政策

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能否得以保障对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而言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曾强调,要“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营造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的通知》《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保护企业家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等合法权益,坚持罪刑法定,引导各级司法机关立足职能职责营造企业家创业的刑事法治环境。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十大典型案例,对企业家犯罪常涉罪名的适用作出指导。

民营经济保护刑事政策实施的目的之一在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刑事法治环境。防范民营企业触碰刑事法律“红线”,须以相应的刑事政策为指导,在正确的司法理念下理解和适用刑事法律,处理好依法惩治犯罪和合法保护企业及企业家权益的关系,从而避免为民营企业发展施加不必要的刑事法律风险及负担。

二、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中的实体法及程序法问题

当前,我国刑事司法总体上能够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性保障。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刑事政策理解偏差、刑法适用不准确、刑事手段过度干预经济活动等问题,给民营企业等民营经济主体带来了一定的刑事法律风险。

(一)罪与非罪的区分问题

如前所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出台的相关意见、通知,多次明确在处理与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相关的刑事案件时,须准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但实践中,司法机关在罪与非罪的区分方面有时仍存在一些偏差。

1.合同诈骗案件的罪与非罪界分不准确。民营企业涉罪案件中,民事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的界分问题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合同诈骗罪的成立,一方面需要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使用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另一方面,行为人主观上须具备“非法占有目的”。在欺骗手段的认定方面,刑法第224条列举了构成欺骗手段的几种情形。其中,第三类情形是行为人本不具备实际履行能力,但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他人与其继续签订或履行合同。而非法占有目的,是指排除权利人,将他人的财物作为自己的财物进行支配,并遵从财物的用途进行利用、处分的意思。[1]当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又实施了欺骗手段骗取對方财物,数额较大的,成立合同诈骗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非法占有目的认识不清、认定宽松,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合同诈骗罪的适用范围。例如,一些民营企业在签订、履行合同时因经营不善而处于亏损状态,为缓解经营压力,争取长期合作,便与对方协商先履行合同的部分义务或先履行小额合同,但在后续经营中,企业并未能转亏为盈,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一些司法机关在案件处理中,仅因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的亏损状态就认定其不具备实际履行能力,其先履行部分合同义务的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欺骗,以合同诈骗罪对其进行定罪处罚。事实上,这种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方式对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是存在瑕疵的。笔者认为,避免对“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的扩大化,准确区分民事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应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对实际履行能力的判断,不应仅局限于财务状况这一因素,也不宜仅将合同签订时行为人的财产状况作为判断依据,应综合考虑民营企业的生产能力、提供货物、服务的能力、管理能力、以往履行合同的情况、合同签订前后的各种情节等因素。例如,企业虽存在资金周转问题,但其仍具备相应生产能力,有通过生产经营扭亏为盈的机会,实际上其仍然具备一定的合同履行能力,不宜直接认定为“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因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能力是动态变化的,经济活动的盈亏也受到市场规律的支配,收益与风险并存。即便民营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初处于亏损状态,但根据一般社会观念,其通过合法经营扭转亏损是被允许的。在此过程中,与他人签订大额合同也属于正常经营行为。若将观念拘泥于对法律条文的教条化理解,则企业部分履行合同的行为被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欺骗的概率将不合理增加,不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其次,正确理解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之间的关系。区分案件是民事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罪,关键在于判断行为是否符合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如若行为人确有非法占有目的,且利用合同欺骗他人,使之陷入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则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而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目的是判断构罪与否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若行为人对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担保财产等财物有挥霍致使无法返还、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不按约定组织货源而用于冒险投资等行为,或以部分履行合同、支付部分货款为诱饵骗取对方当事人全部货物后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剩余货款的行为,则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非法经营罪罪与非罪界限区分不准确。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涉罪案件中,非法经营罪是常见罪名。非法经营罪有“口袋罪”之称,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罪与非罪区分不清的问题,这与我国刑法在第225条采用空白罪状的立法方式,在第225条第4项采用兜底条款方式规定非法经营罪的情形有关。对该兜底条款进行必要的限制,这是在非法经营罪司法适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

非法经营罪成立的前提是经营活动违反国家规定。《行政许可法》是判断经营活动是否违反国家规定的重要依据。此外,经营国务院发布的《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目录》中的项目,应当经过主管部门许可,否则便可能构成非法经营国家限制买卖的物品。司法实践中常存在这样的逻辑:违反行政许可便属于违反国家规定,而违反国家规定的经营行为是非法经营行为,可成立非法经营罪。但该行为究竟是属于刑法第225条第1项规定的经营“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还是属于第4项“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实践中还存在将未取得行政许可的经营行为直接认定为第4项“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形。此种罪名适用的逻辑会使非法经营罪适用范围的不当扩大。

值得探讨的是,是否能将所有违反行政许可的经营行为都认定为非法经营罪?依据《行政许可法》第81条之规定,应当取得而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的,由行政机关予以制止,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未取得行政许可的经营活动,并不必然导致成立犯罪,只有刑法明确规定该行为成立犯罪的,才应以刑法对其行为进行规制,这也是罪刑法定的要求。一刀切地將未经许可的经营行为纳入非法经营罪的规制范畴,有违罪刑法定。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方式。企业在创新时,应对创新行为的法律后果有明确的预期。但非法经营罪的司法扩张,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不明确性,致使市场主体在缺少行为预期的前提下可能成为刑法规制的对象。[3]笔者认为,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需对非法经营罪的扩张进行限制。

首先,对违反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区分是违反了一般许可还是特许。一般许可主要包括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命财产安全等需要批准的事项,特许主要是针对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两种许可不同的性质关系着违反行政许可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特许是基于行政、社会或者经济上的需要,将本来属于国家或者某行政主体的某种权利(力)赋予私人的行政行为。[4]也就是说,受特许人取得的权利本不属于自己。此种情况下,违反行政许可开展经营行为不仅违法,也侵犯了国家所有权,具有法益侵害性,在刑法未将该行为列为单独罪名,法律或司法解释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行为认定为“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而一般许可对申请人并没有特殊限制,违反一般许可应考虑行为属于形式违法还是实体违法。如果经营主体符合获得许可的条件,只是未获取许可,其经营行为只成立形式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如果经营主体未获许可,而其本身也不符合获得许可的条件,就属于实体违法,侵犯行政管理秩序,在法律明确规定该行为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应被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充分考虑违反行政许可开展经营活动的社会危害性。刑法第225条第4款是兜底条款,适用该条款首先要求行为违反国家规定,且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其实就是对法益的侵害,是社会危害性。因此,对行为是否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判断就尤为重要。如果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从事某种经营,但实际上其行为并未对市场秩序造成不利影响,便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不宜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二)“不适时”罪名的限缩、适用问题

很多民营企业为缓解资金压力,选择通过民间融资获取资金,但其也会因此面临触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红线”。有学者提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今已是不适时罪名,应予以限缩或取消。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虽有合理之处,但也不完全合理,需予以辩证看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范围过大遏制了民营企业的正当融资需求,这对当前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而言确为“不适时”,有必要规范其适用范围。但也应该看到,不法分子以借贷、融资为名,行非法集资之实,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案件层出不穷,对这类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从这一点来讲,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又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以“不适时”为由否定该罪名的作用或完全停止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更加活跃的今天,应避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合理适用,适当限缩其适用范围,避免使其沦为“口袋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初衷并不是禁止民间融资。但不可否认的是,司法实践中确实有将民营企业民间融资作为犯罪处理的情况。这也是造成这一罪名被质疑阻碍新经济形态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民营企业为自身生产经营进行的融资行为是否成立本罪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集资案件解释》)规定,若行为人非法吸收存款是用于正常生产经营,且能及时清还资金,可免于刑事处罚,情节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然而这一规定,有结果责任之嫌。笔者认为,本罪保护的法益是金融秩序和投资者权益,那么是否成立犯罪也要从法益侵害性这一角度进行考量。若行为人未经批准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吸收存款,并将吸收的资金用于从事发放贷款等货币、资本的经营,则该行为无疑扰乱了金融秩序。且未被批准开展金融业务的民营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往往不足以支撑其开展货币、资本经营,其开展该类业务反而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很大风险,甚至风险远远大于收益,这本身就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侵犯。该罪名被表述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不是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也表明成立该罪需要行为人从事的是金融业务。因此,将非法吸收的存款用于货币、资本经营的,应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将吸收的公众存款用于货币、资本经营外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向公众披露资金使用情况和企业经营情况,并不会扰乱金融秩序,其风险也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盈亏与否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并非企业或投资者预期外的风险,行为本身并不侵犯投资者利益,不宜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况且,将吸收公众存款用于与货币、资本经营无关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行为认定为本罪,事实上是否定了部分民间借贷的合法性。

(三)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问题

当民营企业等非公有经济主体在涉嫌犯罪时难免被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强制措施风险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民营企业家人身采取强制措施上的刑事风险; 二是对民营企业财产采取强制措施上的风险。[5]

在民营企业涉及刑事案件时,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审前羁押十分常见。一些侦查机关在认为民营企业及其主要责任人有涉案嫌疑时,便立即对企业负责人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而言,主要负责人被羁押后,企业正常经营将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对企业家的超期羁押。如赵明利诈骗再审一案,赵明利从被收容审查至二审宣判,羁押长达4年之久。在对民营企业财产采取强制措施时,侦查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数额常常超出企业具体涉案金额。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5条的规定,查封、扣押、冻结财物、财产应当与案件有关,与案件无关的应予以退还。但“与案件有关”应如何判断,目前并无相应规定,这导致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时的随意性较大。当企业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数额过大时,就很难调动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生产经营,一些企业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便难以为继。

早在201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的通知》中就已明确,要规范司法行为,“采取强制措施时、侦查措施时注意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合法权益”,“对不涉案的款物、账户、企业生产经营资料等,一律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了通过规范刑事诉讼程序保障实体公平正义,提醒司法机关处理好案件侦办和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慎用强制措施。根据最高检办理涉企业刑事案件的精神,司法机关在办理相关案件时,必须使刑事诉讼程序既合法又合理,避免滥用、误用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查扣冻”措施,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

三、有效防范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进路:司法理念、法律适用、合规机制三位一体协同配合

(一)实体法与程序法适用的应然理念:刑事司法应保持对经济活动的最低干预

司法实践中,民营企业刑事案件的争议主要集中于罪与非罪的区分、罪名的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运用等实体和程序问题。从保护民营经济的角度出发,解决上述问题需树立刑事司法最低干预经济活动的理念,并以此理念为指导,从实体方面妥善处理民营企业等主体的刑事责任问题,从程序方面建立更为完善的民营企业涉刑案件法律程序保障机制。

1.实体层面:妥善处理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刑事责任问题。首先,要恪守刑法谦抑性理念。刑法的谦抑性,是指在使用民事救济或者行政制裁等其他手段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当使用其他制裁手段。只有在具有不得不使用刑罰进行处罚的法益侵害或者威胁的时候,才可以将该行为作为犯罪。[6]罪与非罪的区分、罪名的适用等与司法人员如何解释法律条文有着密切关系,解释不当会造成罪名的扩大适用和刑罚的不合理扩张。因此,在处理民营企业刑事案件时,必须坚守刑法的谦抑性理念,合理解释法律条文。其一,在解释、适用刑法时,遇有行为人违法与犯罪界限不明,而民事、行政手段足以实现对行为人的惩罚或对法益的保护时,则尽可能以“出罪”的思路对案件作出处理。只有在必须使用刑罚对民营企业加以处罚时,才可动用刑法。其二,在衡量民营企业是否构成犯罪时,必须充分考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应由刑法予以规制,主要以行为的刑事违法性作为依据。一旦构成刑事违法性,一些司法人员便想当然地认为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从王力军收购玉米案再审改判无罪一案可发现,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并不代表其必然有社会危害性。若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还对其进行刑事处罚,不符合谦抑性原则的宽容性、补充性要求。因此,对涉及刑事案件的民营企业,应充分考虑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对不具刑法意义上的危害性的,应尽可能避免刑事处罚。其次,准确把握并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也通过一系列意见、通知表明,要通过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支持创新创业。因此,刑事司法必须处理好打击犯罪与支持创新之间的关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求司法人员既要严格落实罪刑法定原则,依法打击犯罪,又要对经济活动中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创新予以适度宽容,避免刑事手段过度干预经济活动压制创新。对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必须用刑法予以规制的,应当严格依法惩处。例如一些P2P网贷平台,以金融创新之名,行骗取人民群众财物之实,社会危害性极大,对这类企业之行为,必须依据刑法对其准确定罪量刑,不得以创新为由免除其刑事处罚。而对于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创新,则需避免刑法的冒进适用,慎用“不适时”罪名。

2.程序层面:设立更为完善的法律程序保障机制。完善对民营经济的刑事法治保护,不可忽视对民营企业产权的法律程序保障。首先,涉及民营企业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须遵循比例原则。公安机关在诉讼过程中干预企业、企业家的基本权利必须适度。[7]对民营企业家的人身自由限制,应尽量采用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羁押替代措施,若其不具备人身危险性,不存在串供、毁损证据、逃匿等情形,可不对其采取拘留、逮捕等措施。对民营企业财产的查封、扣押措施,应严格控制范围、数额。对“与案件有关”的财物的解释也应从严。笔者认为,“与案件有关的”财物,仅包括与案件直接相关的企业财物及其孳息、违法所得、犯罪工具等等,不能作为证据的财物、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合法收入等不应被认定为“与案件有关”。其次,可以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增加对查封、扣押、冻结的必要性审查。如前所述,侦查机关侦查时,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物证、书证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但部分侦查机关以保全证据为由,对涉案民营企业的大部分财产进行“查扣冻”,导致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阻。虽然检察院可对公安机关的查封、扣押、冻结进行监督,法院可对审前诉讼程序中的查封、扣押、冻结进行合法性审查,但当前的监督和合法性审查都对以上措施的必要性缺少前置审查。因此,引入对相关措施的必要性审查具有重要意义。必要性审查应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审查拟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财产是否与案件有关,与案件无关的财产不予采取强制措施,防止“查扣冻”措施的随意性。第二,赋予财产所有人提出必要性审查的权利。申请人提出申请的,需提供担保或保证,防止财产流失或被恶意转移。

(二)推动构建民营企业刑事合规制度

企业刑事合规,是指企业通过包括合规计划在内的各种方式构建自身内控机制,督促企业及企业员工的经营管理活动与刑事法律规范的要求相符,并以外部刑事法规范为约束和指引,不断增强企业自身对刑事法律风险的防控能力,进而避免企业产生刑事责任。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是引导民营企业有效降低犯罪风险、节约司法资源的有效路径,也是健全民营企业刑事法制的有效措施,对完善民营经济刑事法治保护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民营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建设,不仅需要从企业自身管理入手,也需要司法机关、监管部门从外部予以引导,并以刑事合规制度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有效衔接对企业形成激励。首先,司法机关可以审判实践为基础,发布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指南,对民营企业较易触犯的罪名加以列举,并定期更新涉及民营企业刑事案件典型案例,使民营企业能更加清晰地把握生产经营中的刑事法律“红线”,有的放矢地构建自身刑事合规制度。其次,监管部门在制定企业合规指南时,将刑事合规的相应内容加入指南,从企业如何建立内部刑事合规体系、培育守法文化、评估和防范风险等方面入手作出指引。再次,增设单位犯罪暂缓起诉制度,司法机关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据此制度作出暂缓起诉的决定,由此建立起刑事合规制度与刑事诉讼制度的有效衔接。若企业在本次刑事案件发生前未曾出现过违法犯罪,具备较为完善的刑事合规制度,司法机关可将此情况作为对企业暂缓起诉的参考,要求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弥补损失。企业在暂缓起诉期间若能够按要求整改、挽回损失,则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轻微,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业已消除的,可不予起诉,免除其刑事责任;不采取补救措施、未达到整改要求或在暂缓起诉期间又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则须恢复对企业的起诉,依法对其定罪量刑。

结语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长治久安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的刑事法治保护是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刑事政策,为民营企业的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指明了方向。当前,在民营企业涉刑案件中,仍存在刑事政策理解不准确、刑法适用有偏差、刑事司法过度干预经济等问题,引发了司法实践中关于罪与非罪、罪名适用、刑事強制措施运用等方面的困惑。新时代背景下对民营企业的刑事法治保护,需要以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刑事法治理念和刑事政策为指导,合理调整、不断完善民营经济保护的刑事法制和机制,从而形成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土壤。

[参 考 文 献]

[1] 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957.

[2] 陈兴良.非法经营罪范围的扩张及其限制——以行政许可为视角的考察[J].法学家,2021,(2):56.

[3] 韩博雅,郑雪.非法经营罪司法扩张之检视与反思[J].人民论坛,2021,(2):99.

[4]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9.

[5] 卢勤忠.民营企业的刑事合规及刑事法风险防范探析[J].法学论坛,2020,(4):127.

[6] 黎宏.日本刑法精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6.

[7] 汪建成.为民营企业构筑良好法治环境[J].人民论坛,2020,(23):113.

〔责任编辑:张 毫〕

[收稿日期]2022-06-10

[基金项目]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研究”(NJSY21001)

[作者简介]骆晓宇(1993—),女,内蒙古阿拉善人,讲师,硕士,从事刑法学研究;

刘刚(1973—),男,湖南郴州人,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从事刑法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探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
民营企业关工委工作发展势头好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