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劳动教育课程真实性感知对课程价值的影响研究

2022-05-30黄华林霍祉曦黄向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感知价值劳动教育真实性

黄华林?霍祉曦?黄向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具身劳动教育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学农实践为其中之一。通过对广东省某中学“三同”学农实践课程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真实性感知对课程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三同”学农实践中,学生的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对认知性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对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学生的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能够引致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第四,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在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价值、情绪性价值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和认知性价值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了具身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也为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科学基础。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农实践;具身;真实性;感知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502(2022)04-0044-12

作者简介:黄华林,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霍祉曦,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研学旅行、劳动教育;黄向,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中。2020年3月,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劳动教育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呈现出独具我国教育特色的风采[1][2]。

目前,国内劳动教育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视角:一是政策指导下的劳动教育,注重对劳动教育政策演变和发展的研究,其中包含对“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的讨论;二是价值引领下的劳动教育,探讨当代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三是实践视域下的劳动教育,宏观上探索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指标,微观上调查具体劳动教育案例的实践现状[3]。相比国内劳动教育研究多理论、少实践,多政策、少课程的情况,国外劳动教育更强调学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更注重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呈现出形式丰富、内容完备的特点[4][5]。因此,近年来我国学者更关注劳动教育的实践内容与意义,从具身视角研究劳动教育的育人形式。具身劳动教育强调学生亲临劳动场域、亲身劳动经历、亲近劳动情感及亲切劳动知识[6]。具身劳动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联结[7],从具身认知角度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知识生成、情感体验、价值观形成以及身心全面发展[8]。由此可见,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具身性对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收获价值有重要作用,但是缺乏实证研究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本文引入真实性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对劳动教育具身化的价值进行逻辑解析。

广东省某中学的“三同”学农实践课程,是在真实的乡村环境中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进行具身劳动教育。本研究首先从理论视角探究学生感知学农实践课程的真实性对课程的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有何影响;其次,尝试探索真实性内部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学生自我认知等方面为具身劳动教育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

(一)真实性与感知价值

1. 真实性理论

麦坎内尔(Dean MacCannell)首次将“舞台真实”带入社会科学研究中[9]。由于 “三同”学农实践课程的实施地点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在课程开展的活动中也存在“舞台真实”的情况,故本文借鉴和引用了真实性理论。

真实性理论流派可进一步划分为客体相关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客体相关真实性包括客观主义真实性和建构主义真实性,指客体的绝对或相对的真实性[10]。科拉尔(Kolar)和扎伯卡(Zabkar)认为,存在主义真实性指主体在活动中获得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11]。“三同”学农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分融入农村环境并感受劳动价值,属于具身劳动教育课程。本文借鉴真实性理论,在学农实践的视角下,把真实性划分为客体相关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客体相关真实性指学生在学农实践过程中感知到的真实农村环境,以及真实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等;存在主义真实性指学生在学农实践过程中,通过感知真实自我、感知真实社会关系,以及感知真实世界联结,从而促进学生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

2. 感知价值理论

感知价值理论源于营销学,泽丝曼尔(Zeithaml)提出,感知价值的核心是在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上,对产品或服务价值做出主观的、综合的评价[12]。在教育领域,感知价值也被用于受教育者对教育课程的综合性评价,学生的感知价值由感知利得和感知付出决定[13]。基于泽丝曼尔的感知价值理论,本文将学农实践中学生的感知价值界定为学生在学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知识和偏好,并对学农实践课程形成的主观、综合评价。

在感知价值维度构成的研究中,学者们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将感知价值划分为不同维度。苏塔(Soutar)在评估消费者对耐用商品的感知价值时,将顾客感知价值维度划分为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质量价值和价格价值[14]。王莉等在研究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时,将感知价值划分为管理价值、知识教育价值、特色价值、服务价值、环境价值和成本价值[15]。张鹏等在教育情境下,把学生感知利得价值划分为结果价值、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及发展价值[13]。学农实践课程是一门活动课程,既有教育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既注重理论学习也重视行动力培养。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本研究充分考虑学农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将感知价值划分为功能性价值(Functional value)、认知性价值(Cognitive value)及情感性价值(Emotional value)三个维度。其中,功能性价值指学农实践过程中满足学生生理需要的功能性设施,比如解决温饱的餐厅、解决通勤的车辆等;认知性价值指通过学农实践,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和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情感性价值指学农实践带给学生放松、逃逸、复愈等情绪。

3. 真实性与感知价值的关系及假设

在消费领域,格雷森(Grayson)提出,产品真实性是消费者对产品价值评估的先行因素[16]。在劳动教育视域下,以真实情境为背景的劳动教育为学生带来更大的教育意义。许瑞芳、张宜萱认为,基于具身认知视角开展的劳动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劳动认知的生成、情感体验以及在劳动中实现全身心的发展,也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三同”学农实践课程强调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劳动场景:一是满足学生在校外的基本生活需求,即满足功能性价值;二是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内化劳动知识以及提高劳动技能,即提高认知性价值;三是让学生对劳动产生理解和共鸣,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对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2: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对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真实性的内在关系

1. 真实性的内在关系及假设

研究表明,不同内涵的真实性之间相互影响。布莱斯(Bryce)等發现,客体相关真实性对存在主义真实性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作用[17]。焦彦等发现,建构主义真实性引致存在主义真实性的产生[18]。自我认同感是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在主观加工后形成的,由此可推断,学生在学农实践过程中直观感受到的客体相关真实性能够激发其产生存在主义真实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客体相关真实性对存在主义真实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2. 存在主义真实性的中介作用假设

如上所述,已有研究发现,客体相关真实性对存在主义真实性有影响,换言之,真实客体能够影响主体产生本真的体验。因此,客体相关真实性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主体在学农活动中的感知价值,还能通过激发主体的自我真实性和人际真实性,对感知价值产生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存在主义真实性在客体相关真实性和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情感性价值之间起中介作用。

(三)理论模型

根据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本文提出学生感知具身劳动教育课程的真实性与课程价值关系的研究模型,将真实性感知分为客体相关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两个维度;将感知价值分为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及情感性价值三个维度(图1)。

三、研究方法

(一)非参与式观察与访谈

为进一步解构学农实践情境下学生真实性感知变量的构成要素,本研究借鉴已有成果,在非参与式观察、焦点小组访谈,以及阅读往届参与学农实践学生回忆录的基础上,建立真实性感知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研究观察学农实践课程开展情况,并对参与学农实践的学生、带队教师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在征得师生同意后,确定了六组学生(每组5~7人,共35人)以及两组教师(每组2~3人,共5人)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共获取约10万字的文本资料。在梳理、总结访谈文本和回忆录后,提炼出真实性变量各维度的测量指标。

(二)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本文以参与过学农实践的学生为调研对象。问卷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测量量表和人口统计学信息,量表分别测量学生在学农实践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感知价值。通过借鉴相关文献和文本资料分析,初步拟定一份预调研问卷,预调研问卷共设计25个题项,包括21道量表题和4道人口统计学信息题。真实性量表分为两个维度客体相关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客体相关真实性包括7个题项,存在主义真实性包括4个题项;感知价值量表分为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及情感性价值三个维度,功能性价值和认知性价值分别包括3个题项,情感性价值包括4个题项(表2)。预调研共收集60份有效问卷,数据结果显示,量表整体效度较好,真实性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较好,感知价值量表中删除情感性价值维度里因子载荷值较低的1个题项,保留其余3个题项,其他维度结果较好。运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因模型拟合优度不理想,所以调整并删除客体相关真实性维度中的3个题项,保留其余4个题项,其余维度题项不变。

通过对问卷题项的调整,拟定一份正式问卷,问卷题项共21个,包括17道量表题和4道人口统计学信息题。对学生真实性感知以及感知价值均按照李克特7级量表进行(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测量。人口统计变量为控制变量。

(三)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本文通过派发纸质问卷收集数据,调研对象为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均参与过学农实践课程。本次调研共收集有效样本239份。被调查者中男性115人,占比48.1%,女性124人,占比51.9%;高二年级学生100人,占比41.8%,高三年级学生139人,占比58.2%;独生子女125人,占比52.3%,非独生子女114人,占比47.7%。从以上数据可见,性别、年龄、家庭情况人数分布较均匀,样本数据具备科学性。

四、数据分析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

为保证本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先对各潜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本研究中各潜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的标准,整体Cronbachs α值为0.92>0.9,这说明本次问卷中各潜变量的内部一致性较高,信度良好。真实性量表整体KMO的数值是0.83>0.8,感知价值量表整体KMO的数值是0.82>0.8,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研究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效果良好,所有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7(表3)。

运用Amos 23.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结构效度方面,本研究中的测量模型拟合优度比较理想:χ2/df = 2.51<3,AGFI = 0.84>0.8,RMSEA = 0.08,NFI = 0.9,IFI = 0.94>0.9,CFI = 0.94>0.9。在收敛效度方面,量表中17个测量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值介于0.66~0.94之间,均大于0.5,组合信度(CR)分别为0.92、0.89、0.83、0.89、0.77,均大于0.7,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分别为0.73、0.68、0.62、0.72、0.52,均大于0.5(表3)。以上指标说明,该量表的收敛效度比较理想。在区分效度方面,各潜变量的AVE 平方根大于各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表4),说明量表的区分效度良好[19]。

(二)假设路径检验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客体相关真实性对认知性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是0.69,即假设H1b成立;存在主义真实性对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是0.58、0.25、0.53,即假设H2a、H2b、H2c成立;客体相关真实性对存在主义真实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是0.48,即H3成立。客体相关真实性对功能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无显著影响作用,即假设H1a、H1c不成立(表5)。

(三)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采用Bootstrap的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具体方法是将样本量设置为2000,区间置信水平设置为95%。分析结果显示,假设H4a、H4b及H4c的置信区间分别是:[0.11, –0.42]、[0.06, –0.27]、[0.06, –0.34],因此假设H4a、假设H4b以及假设H4c中介效果显著(表6)。结合直接效应的结果分析,存在主义真实性在客体相关真实性与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存在主义真实性在客体相关真实性与认知性价值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已有研究证明真实性感知对体验价值有正向影响[11]。本研究把真实性感知和感知价值置于具身劳动教育视角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学农实践中,学生的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对认知性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对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学生的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能够引致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第四,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在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价值、情绪性价值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和认知性价值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客体相关真实性指学生在学农实践过程中感知到的真实的农村环境及真实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等。研究结果表明,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对认知性价值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学生感知的农村、农活儿真实性越高,其在学农实践中习得的知识、技能越多。学农实践让学生到田间地头干农活儿,无疑能让学生习得劳动知识和技能。受访者表示:“我们参加一些劳作,比如去树林拾柴,喂鸡、鸭、鹅,这是我第一次做农活儿,这些让我学会更多劳动技能。”

存在主义真实性指学生在学农实践过程中通过感知真实自我、感知真实社会关系以及感知真实世界联结,从而感受到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存在主义真实性对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以及情感性价值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三同”学农实践的课程设计及学农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的个人内在真实性和人际真实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生理需求、塑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并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正如受访者所言:“在这里我可以体会到上一辈人劳作的辛勤,想想自己每天玩手机就觉得很浪费时间,回去后要更努力学习。”本次研究还反映了客体相关真实性不能对功能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产生影响,仅强调劳动知识和劳动环境的真实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功能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

研究发现,学生在学农实践课程中的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对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已往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8]。在本研究中,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在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价值、情绪性价值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说明学农实践中真实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环境不能直接让学生感受到学农的功能效用和情感体验,而是通过感知真实的自我和感受真实的社会关系等中介因素,进而感知学农实践中的功能效用,以及自由、放松、新奇等情感体验。另外,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在客体相关真实性感知和认知性价值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一部分学农实践认知性价值源于学生习得真实的劳动知识和劳动体验,还有一部分源于学生体验身体感受、人际交流后建立的劳动认知。

具身劳动教育要从单纯体验走向完整实践,避免学生到学农基地到此一游、浅尝即止的“走过场”式课堂[20]。一方面可以在具身化的劳动情境下增加劳动知识的输出,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感,让学生感受到更多客观的真实性要素,有效提高课程的认知价值;另一方面创设真实的劳动情境以及真实的人际交往机会,让学生在人—场互动中有表现自我、塑造自我、寻求真实自我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功能性和情感性价值的感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性价值感知。

(二)研究启示与建议

本研究从理论上肯定和证实了具身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对劳动教育具身化建设有以下启示。

学生在学农实践过程中真实知识的获取以及真实劳动的体验直接影响其感知认知性价值。在农村地区进行学农实践课程,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劳动情境,是提高学生对劳动认知水平的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学农实践课程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日后,应发展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学农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識地向学生传递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价值观;建立完备的学农实践知识体系,做到行前预习、行中学习和行后反馈的有效学习机制。

学生在学农实践过程中建立自我认知、开展人际交往能有效促进其感知劳动教育的价值。相较课堂教学,学农实践更容易让学生体验到身体、思维和行为之间的协调状态,即身心合一[21]。“三同”学农实践课程安排学生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沉浸式劳动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与自然场景、当地文化和社会的接触,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教育课程建构中,一方面需提升学生在当地农村社会的体验感,另一方面需创设更多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现状的课程,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三农”问题。例如,贯彻项目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下乡,在乡间田野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或创设对话场景,让学生有机会与当地社区从事不同行业的人进行深入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学生认识一个更立体的农村社会,而不是仅局限于劳动本身。

(三)研究不足與展望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需在日后研究中进一步关注。首先,本研究仅针对一种具身劳动教育形式进行分析,可能对其他形式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参考价值较小,建议日后可增加研究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课程,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价值。其次,研究中的感知价值维度划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选取功能性价值、认知性价值以及情感性价值进行研究,没能全面测量具身劳动教育带来的其他方面价值,这值得日后研究进一步补充。最后,本文重点关注具身劳动教育课程的真实性对课程价值的影响作用,未对学生感知课程价值后的决策行为进行深入探析,因此,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学生在感知劳动教育价值后的行为决策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05):63-72.

[2] 徐海娇,柳海民.历史之轨与时代之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8(03): 36-41+47.

[3] 张铭凯,黄瑞昕.知识图谱视界中的劳动教育研究:回眸与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1(04):15-21.

[4] 任平,贺阳.当代德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构建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20(08):24-30.

[5] 蒋洪池,熊英.日本小学劳动教育:形式、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20(12):71-81.

[6] 侯红梅,顾建军.我国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时代意蕴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20(02):4-11.

[7] 周召婷,阎亚军.具身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的一种样态[J].教育学术月刊,2021(12):102-108.

[8] 许瑞芳,张宜萱.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劳动教育审视:基础、价值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1(22): 54-61.

[9] MACCANNELL D .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03):589-603.

[10] NING W .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02):349-370.

[11] KOLAR T, ZABKAR V. A consumer-based model of authenticity: An oxymoron or the found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marketing?[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05): 652-664.

[12] ZEITHAML V A .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03):2-22.

[13] 张鹏,李刚,吕立杰.高等教育顾客感知价值[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06):62-70+93-94.

[14] SOUTAR S. Consumer perceived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item scale[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1(02):203-220.

[15] 王莉,张宏梅,陆林,等.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研究——以西溪/溱湖为例[J].旅游学刊,2014(06): 87-96.

[16] GRAYSON K. Telling the difference: Consumer evaluations of authentic and inauthentic market offerings.[J].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002.

[17] BRYCE D, CURRAN R, OGORMAN K, et al. Visitors engagement and authenticity: Japanese heritage consump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6:571-581.

[18]焦彦,徐虹,徐明.游客对商业性家庭企业的住宿体验:从建构主义真实性到存在主义真实性——以台湾民宿住客的优质体验为例[J].人文地理,2017(06):129-136.

[19]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10: 87.

[20] 孙红军.当前劳动教育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管理,2022(01):53-55.

[21] 魏雷,朱竑.研学旅游:真实性导向下旅游情境与教育的整合[J].旅游学刊,2020(09):6-7.

Research on the Authenticity Perception of Embodied Labor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Value of Curriculum

HUANG Hua-lin 1, HUO Zhi-xi2, HUANG Xiang3

(1.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3. South China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search Center,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labor education has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in Chin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ith the forms of its embodiment becoming more diversified,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 is just one of th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ree Integration”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odel in the agricultural practice curriculum in one of Guangdongs middle school,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students authenticity percep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value of the curriculum.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Firstly, in the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Three Integration,” students perception on the object-related authentic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gnitive value; Secondly, the perception of 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functional value, cognitive value and affective value; Thirdly, Students perception on the object-related authenticity can lead to 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perception; Forthly, 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perception plays a fully medium role between object-related authenticity perception and functional value, as well as emotional value, and a partial medium role between object-related authenticity perceptions and cognitive values. The result has its theoretical value as it proves the value of embodied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lso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words: Labor Education; Agricultural Practice; Embodiment; Authenticity; Perceived Value

猜你喜欢

感知价值劳动教育真实性
广告的真实性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动态定价还是天天平价?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促销预期、感知价值与品牌忠诚度的关系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vivo 如何提升“感知价值”?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