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基础 关注本质 指向素养

2022-05-30钱德春黄飞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考数学

钱德春 黄飞

【摘 要】 初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风向标.基于对试题“内容基础性与试题创新性、问题探究性与指向本真性、结构关联性与思维引导性、思路开放性与方法多样性”等特点的分析,提出了“立足基础、关注本质,源于教材、灵动生成,培养能力、发展素养”的几何教学建议.

【关键词】 中考数学;试题特点;立足基础;关注本质;发展素养

作为教学评价的有效载体,初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具有“以评促教、引导教学”的作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风向标.2022年泰州数学卷第25题(以下简称“泰州卷第25题”)命制了一道集计算、作图与证明于一体的几何问题,试题形式新颖独特、顺畅自然,解题方法开放多样、聚焦本质,考查了数学阅读与理解能力、几何直观与想象能力、操作探究与实践能力、逻辑推理与思维能力、方法迁移与反思能力.本文基于考试数据及问题、试题思路与特点的分析,谈谈对初中几何“立足基础、关注本质、指向素养”的教学启示与建议.

1 真题及简解呈现

1.1 真题呈现

已知:△ABC中,D为BC边上的一点.

(1)如图1-①,过点D作DE∥AB交AC边于点E.若AB=5,BD=9,DC=6,求DE的长;

(2)在图1-②中,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AC边上作点F,使∠DFA=∠A;(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3)如图1-③,点F在AC边上,连接BF,DF.若∠DFA=∠A,△FBC的面积等于12CD·AB,以FD为半径作⊙F,试判断直线BC与⊙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2 試题简解

这里展示命题者提供的其中一种方法:

(1)解:因为DE∥AB,所以∠CED=∠CAB,又因为∠C=∠C,所以△CED∽△CAB,所以CDCB=DEAB,即615=DE5,所以DE=2;

(2)作法(记为

方法1):如图2,过点D作DE∥AB交AC于点E,以D为圆心,DE长为半径画弧交AC边于点F,点F即为所求;

(3)证明:如图3,作DE∥AB交AC于点E,作FH⊥BC,垂足为H,所以S△FBC=12BC·FH,又因为S△FBC=12CD·AB,所以CD·AB=BC·FH,所以CDCB=FHAB,由(1)知CDCB=DEAB,所以FH=DE,因为DE=DF,所以FH=FD,而FD为⊙F的半径,所以直线BC与⊙F相切.

2 数据与原因分析

2.1 数据分析

该题是位于试卷倒数第二题的几何压轴题,满分为12分,实测均分为4.8,难度系数为0.4,其中第(1),(2),(3)问得分率分别为0.6,0.4,0.2.学生普遍反映第(2),(3)两问有一定的难度.

2.2 原因分析

第(2)问的尺规作图问题方法较多,是两种基本尺规作图的组合.不少学生感到棘手的原因大致有3个方面:一是思路缺失,不能有效建立所要作的角与已知角之间的关联;二是没有联系意识,难以发现小题之间的关联,从而发挥第(1)问中“DE∥AB”的铺垫作用;三是机械与套路现象严重,思维固化,没有真正理解尺规作图“确定满足条件的线与线交点”的本质.

第(3)问考查圆的切线的判定.用定义判定BC与以F为圆心、DF长为半径的圆相切,只要证明直线BC到圆心F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DF即可,这是圆的切线最基本、最本质的判定方法.学生存在4方面的思维障碍:一是受“证切线连半径证垂直”的思维定势影响,纠结于如何证明DF⊥BC;二是不能将条件S△FBC=12CD·AB与第(1)问的“DE∥AB”有机结合得到FD=FH;三是得到S△FBC=12BC·DF后“毫无道理”地直接得到DF⊥BC;四是得到FD=FH后不知所措.

3 解题思路分析

这里重点分析第(2),(3)两问的解题思路.第(2)问的尺规作图要明晰探究的路径,把握作图本质;第(3)问的几何证明要关联条件与目标,掌握分析方法.

3.1 尺规作图要明晰探究的路径,把握作图本质

第(2)问的尺规作图问题的探究路径是:根据题设与所求结论画出“效果图”,探索连接条件与结论的“示意图”,逐步建立具有操作程序的“施工图”.在AC边上确定“点F”的位置的本质是画出某线(直线或圆弧)与直线AC的交点.

问题可从两方面思考:一方面,假设点F已经作出,再执果索因,通过操作探究与逻辑推理找到作图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整体与联系的观点.通常情况下,解题者有这样的经验:同一试题的几个问题之间应该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第(1)问的作用不只是“求DE的长”,若在

图4图1-①中画出DE∥AB后立即发现:∠DEC=∠A,而∠DFA=∠A,从而有∠DFA=∠DEC,即∠DFE=∠DEF,此时DF=DE(如图4),只要以D为圆心,DE长为半径画圆弧即可.显然联想到DE∥AB是作图的关键.

这种作图思路最自然、最简捷,但方法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方法,这将在下文中的试题特点分析中加以阐述.

3.2 几何证明要关联条件与目标,掌握分析方法

数学解题通常的策略是:一是弄清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条件是什么;二是建立联系——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与经验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表征——用不同的方式将条件、结论进行表征;四是回到定义——将问题用最基本、最源头的方法思考.

第(3)问的思路分析与证明也遵循波利亚的“解题四步骤”,从条件与结论两个方面寻找思路.从条件看,由“△FBC的面积等于12CD·AB”联想到三角形面积公式,过点F作FH⊥BC于H有S△FBC=12BC·FH,从而CD·AB=BC·FH,所以ABBC=FHCD①;从结论看,要证明直线BC与以FD为半径的⊙F相切,同样考虑作FH⊥BC,问题解决需要FH=FD.联系问题(1)中“DE∥AB”的条件,过点D作DE∥AB得到ABBC=DECD②.比较①与②有FH=DE,而DE=DF,故FH=FD获证,从而使问题顺利解决,这里运用了圆的切线证明中最基本的方法——定义法.

4 试题特点分析

从上述分析看出:试题体现了内容基础性与试题创新性、问题探究性与指向本真性、结构关联性与思维引导性、思路开放性与方法多样性等特点.

4.1 内容基础性与试题创新性

试题基础性体现在“源于教材基础性习题”与“立足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两个方面.

一是试题来源于教材基础性习题.以第(2)问为例:试题源自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2章证明”第156页的习题7.原题为:

已知:如图5,在△ABC中,∠A=∠ABC,直线EF分别交AB、AC和CB的延长线于点D、E、F.求证:∠F+∠FEC=2∠A.

在保持∠BAC=∠ABC(即AC=BC)不变的前提下,将点A、B移至如图6-①所示的位置,上述结论同样成立,即∠F+∠FEC=2∠BAC;删除线段AC、BC,延长FE、BA相交于点G,图形其他部分不变,即∠EAB=∠FBG(如图6-②),该图形与“泰州卷第25题”的图1-②基本一致;若将段AE由已知改为求作,即点E位置给定,在BG上求作点A,使∠EAB=∠FBG(如图6-③),便得到了第(2)问的尺规作图问题.

二是试题立足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尺规作图提出明确要求:“经历尺规作图的过程,增强动手能力,能想象出通过尺规作图的操作所形成的图形,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尺规作图“应了解作图的原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1].尽管问题(2)的方法较多,但主要考查了课程标准要求的下列几种基本作图中的两种组合:“以已知点为圆心、已知长为半径画弧”“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试题创新性体现在试题图形特征、结论要求与解题方法3个方面.从图形特征上看,“△ABC及BC边上一点D”是一条明线、“DE∥AB”是一条“由明到暗”的主线,“一明一暗”两条线贯穿于试题始终;从结论要求上看,试题通过3个小问,将几何计算、几何作图与几何证明有机结合;从解题方法上看,第(2)问无论何种方法都包含两种作图,但“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不可或缺;第(3)问要证圆的切线必须有FD=FH,该结论的得出需将三角形面积表达式与线段成比例有机结合.试题无论是图形特点、结论要求,还是解题方法,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创新性.

4.2 问题探究性与指向本真性

“数學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1]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几何试题,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直观发现、推理论证来研究图形”[1]是数学命题的重要任务.“泰州卷第25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性.第(2)问中,如何在AC边上确定点F,使∠DFA=∠A?假设点F已经确定,连接DF.由于所作∠DFA的顶点F未知,而点D及∠A已经确定,除了受第(1)问“DE∥AB”的启发得到思路外,还可尝试将角转化.如图7-①,分别延长BA,DF到G,Q,有∠GAF=QFA,作∠MAF=∠GAF,有AM∥DQ,即只要作DQ∥AM即可;若BA,D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如图7-②),则PA=PF,点P在AF的垂直平分线上,由于点F待定,可作DM∥AF,将∠PAF、∠PFA分别“搬”到∠PMD、∠PDM处,作∠FDM=∠AMD或DM的垂直平分线即可;考虑到∠BAC=∠AFD=∠FDC+∠C,将∠C“搬”至∠BAM处,则有∠MAC=∠FDC(如图7-③),从而只要作∠FDC=∠MAC即可……这些探究与尝试有些可能难以奏效,但始终充满了探究的味道.

尽管试题探究味道浓厚,但最终指向本真、关注数学本质.以第(3)问为例:只要用定义法证明直线BC与以FD为半径的⊙F相切,无需复杂的推理、运算过程,正如波利亚所说的“回到定义”,这种方法反映了数学本质,体现了问题指向的本真性.4.3 结构关联性与思维引导性

结构关联的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该题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具有梯度的3个小问,“DE∥AB”是联系这3小问的纽带.思维引导性体现在:第(1)问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更有为后面两问作铺垫的作用,以此引领学生用联系的观念分析、解决问题.在思维受阻时,回过头来反思“DE∥AB”的多重作用,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效果.问题解决经历了先由合情推理发现结论、再用逻辑推理证明结论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链.

4.4 思路开放性与方法多样性

利用结构关联性引导解题者思维的命题方式,并非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新性.试题的思路是开放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为学生演绎更多精彩提供了可能.

对于第(2)问的尺规作图问题,除了受问题(1)中“DE∥AB”的启发得到方法1外,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选择性,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这里介绍几种典型方法.

方法2 如图8-①,以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圆弧交CA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BG,过点D作BG的平行线交AC于点F,则点F即为所求作.

方法3 如图8-②,过点D作DM∥AC交AB于点M,作DM的垂直平分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DP交AC于点F,或作∠PDM=∠AMD,射线PD交AC于点F,则点F即为所求作.

方法4 如图8-③,设G在BA的延长线上,作射线AM交BC于点M,使∠MAC=∠GAC,过点D作DF∥AM交AC于点F,则点F即为所求作.

方法5 如图9-①,作射线AM交BC于点M,使∠BAM=∠C,以DC为一边作∠CDF=∠MAC,射线DF交AC于点F,则点F即为所求作.

方法6 如图9-②,作射线CM交BA的延长线于点M,使∠MCA=∠BCA,以DC为一边作∠CDF=∠AMC,射线DF交AC于点F,则点F即为所求作.

这些方法可归纳为2种类型:一类是“平行线”+“等角”;另一类是“两次等角”.其中,方法1,2,3是先作平行线,再作等角,方法1是用画弧由同圆半径相等得到等角,方法2是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得等角,方法3是作垂直平分线得等角;方法2,4是先作等角,再作平行线;方法5,6是作两次等角.

對于问题(3),除了用定义证明外,还可直接证明FD⊥BC进而说明直线BC与以F为圆心、FD为半径的圆相切.因为FH⊥BC,在证得FD=FH后,只要证明点H与D重合.假设点H与D不重合,由于FH⊥BC,根据“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有FD>FH,这与FD=FH矛盾,说明点H与D重合,所以FD⊥BC.这种方法本质上是反证法.

开放的思路与多样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学生的思维特质,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性.学生可以通过操作探究寻找解题策略进而解决问题,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5 教学启示与建议

考试数据与原因、试题特点与解题思路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几何教学要立足基础、关注本质,源于教材、灵动生成,培养能力、发展素养.

5.1 立足基础,关注本质

“立足基础、关注本质”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强化“四基”教学.几何教学要重视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和内涵与外延、基本定理和图形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积累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几何直观与推理的活动经验;二是“回到定义”思考.“数学是一门特别强调严谨的学科,而概念是思维的起点”[3].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无需特殊技巧与技能,而是从基本概念与原理出发,追溯问题本源,追寻数学本质;三是强化“通性通法”.解题教学要重视多数人可以掌握的一般规律与策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所谓的“技巧、特法”是掌握基本方法后的顿悟.

如“泰州卷第25题”第(3)问中圆的切线判定就运用了最基本的“定义法”,这就要求学生理解圆的切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个概念的内涵及不同表征——到圆心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经过圆的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前者是定义的数学本质,后者是概念的引伸结论.教学中,只有强化了概念这个“纲”,学生才能“纲举目张”.

5.2 源于教材,灵动生成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经过编写者的精心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检验,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与要求,关照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基础与结构.所谓“源于教材、灵动生成”即数学教学既要尊重教材,从教材出发,发挥各栏目和例习题的作用,同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灵动地对教材问题进行变式、拓展、延伸,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

如“泰州卷第25题”3个小问中,第(1)问直接源自教材,第(2)问为教材图形的变化,第(3)问系教材图形与问题的深度变式.教师要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让几何教学从教材走向远方.

5.3 培养能力,发展素养

“培养能力、发展素养”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数学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与理解能力、几何直观与想象能力、操作探究与实践能力、逻辑推理与思维能力、方法迁移与反思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如“泰州卷第25题”第(1)问中的“DE∥AB”既是第(1)问中“求DE长度”的条件,也为第(2)问的尺规作图与第(3)问的切线证明提供了方法引导,需要通过文字与图形阅读,认识并理解这种关系;“∠DFA=∠A”既是第(2)问的作图目标,也是第(3)问的证明条件,学生要由“∠DFA=∠A”的图形得到其对顶角相等、邻补角相等,进而得出作图与证明方法,需要几何直观与想象能力;第(2)问要画出符合条件的草图,通过分析寻找作图方法,需要逻辑推理与思维能力、操作探究与实践能力;第(2)(3)问如果将“DE∥AB”的图形及结论迁移过来会更加简捷,考查了方法迁移与反思能力.教学中要有意识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相关数学能力,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4,71

[2]章飞,俞梦飞,顾继玲.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概念的呈现方式及一致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21,30(05):21-27.

作者简介

钱德春(1963—),男,江苏泰州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省初中数学名师共同体导师,泰州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编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要求编写组成员;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命题与教师专业发展等研究.

黄飞(1973—),男,江苏靖江人,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主要研究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

猜你喜欢

中考数学
中考数学压轴题的赏析与思考
浅谈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策略
中考数学学生答题时间合理分配
浅析如何提高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的效率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浅谈中考数学复习策略
中考数学高效复习的分析和探究
浅析中考数学复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