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排名要不得
2022-05-30张道明
张道明
前段时间,某区域推行了一个“政策”:全县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同年级同学科拉通排名,排名前30%者为一、二、三等奖,排名后40%者为薄弱学科,经暑假集中培训未摆脱后40%的教师,调到偏远学校任教。
“政策”一出,区域教师一片哗然。有人质疑,拉通排名有何科学合理性;有人吐槽,要求不给学生排名怎么还给教师排名;有人抱怨,这是激化矛盾,影响和谐的节奏……L老师曾坦言,自该政策实施以来,每次考试成绩出炉之前,自己总莫名其妙地失眠。我问为什么,她一脸愁容地说:担心成绩考差了,成为薄弱学科,丢脸面不说,还得“被”培训。
这项地方政策虽然遭到了一线教师的普遍质疑,但是在当地的特定背景下,仍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强化。期末考试后不到一周,全县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成绩公布了,具体内容包括学校、学科、科任教师姓名、学生人数、报考人数、参考人数、巩固率、A段人数及比率、B段人数及比率、平均分、P值、K值、XF值以及名次,一一赫然在目。
笔者以为,这样的排名过于简单粗暴,不顾一线实际情况和校际差异化,违背了教育常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应试教育,不利于本就缺少合作文化的学校人际关系架构,也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狭隘理解。细细琢磨上述政策,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
其一,罔顾校际差异化,忽视城乡差别。以6年级为例,全县4个城区学校,13个乡镇(其中包括2个民族乡)学校,共108个班级。拿该年级语文学科成绩来说,城区学校名列前茅,乡镇学校紧跟在后,民族乡和村级学校垫底,这个成绩位次的背后是师资、生源、家庭教育、居住环境的差异。事实上,城区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比乡镇学生更广阔,思维也更活跃。城区学生家长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员工、生意人等,在文化程度和见识上普遍高过乡村。农村学生家长很多在外务工,孩子多由家里老人照料,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吃穿,无暇顾及其思想和心理,更谈不上辅导学习。城区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辅导,学习的渠道较多。乡村学校与城乡学校不仅在生源、家庭教育上存在差异,在师资方面也有较大出入。城区学校每年从乡镇考调优秀教师,导致乡镇学校成为城区学校教师的培养基地,新招教师大多是专科或职业学院毕业补充到乡村学校的,经过五年的磨砺,成长为优秀教师,就进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从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环境来看,城乡差别可谓大相径庭,全县拉通排名的科学性、合理性,值得打个问号。
其二,助长应试教育风气。教育如果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尺码,势必会让教育异化,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学生的德、体、美、劳。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当下,小学教育有正在向中高考靠拢的趋势,全县拉通排名无形中强化了这种趋势。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教育异化为分数教育,无形中助推应试教育的不良风气。全县拉通排名无异于让全县教师剥光衣服站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子上过不去,给教师造成了心理压力与负担,上文提及的L老师失眠就是这个原因。我们知道,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成绩,大量刷题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是教师惯用的手段。相反,那些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大多不是一蹴而就的,很是劳心费神。趋易避难是人的本性,如果有一种短平快的提升教学成绩的办法,为什么要选择费力却不一定讨好的方式呢?这会让广大教师逼着学生扎扎实实地搞题海战术,大量刷题,过度学习,加剧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戕害。当然,这种过度学习留下的后遗症在短时期内显现不出来,却会在未来某个时间段爆发,其表现为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对知识的渴望,走出校门再也不愿读书学习等。这种影响是致命的,也是终身的,与把学生培养成为终身主动的学习者的目标背道而驰。
其三,不利于形成合作的校园文化。学校教育从来就不是某个教师独立完成的,尤其是当下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成长中遭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错综复杂,层出不穷,靠个体单打独斗,往往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另外,课程改革正处在深水区,教材的增减改编,课标的重新设置,教育政策的不断变化,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都考验着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教育本身需要教师群体努力,团结协作,共同研究,聚焦智慧,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解决教育教学难题。上述全县成绩拉通排名政策势必会让成绩后40%者拼力朝前赶,甩掉薄弱“帽子”,甚至成为前30%;而排名靠前的教师也会想方设法保住位置,避免滑入后40%。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导致老师们在各种教研活动中“留一手”,牢牢地把控自己的教育妙招、教学经验,排斥分享,不坦诚地介绍,极不利于学校团队合作文化的形成。事实上,无论老师们怎么努力,始终有后40%,有“薄弱”学科。这种排名撕裂了当地学校团队文化,让教师固步自封,各自为政。当教师个体之间形成了封闭的堡垒,教师专业水平也就停滞不前甚至开始走下坡路,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也就裹足不前了。
其四,把排名后40%者调到偏远学校是对教师人格的不尊重。只要排名,就会有后40%,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退一步讲,后40%经过所谓的集中培训,依然可能是后40%。这部分教师被发配到偏远学校任教,不但不能激发他们上进,而且可能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同时对于偏远学校的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歧视。事实上,这种“发配”暗含着一种错误价值观:只有受到惩罚的人,才到偏远学校教书。这种惩罚式管理简单粗暴,违背人性,无法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综上,拉通排名助推了应试教育,把师生卷入唯分数而教而学的泥潭,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立,不利于“五育并举”的落实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无意否定制定政策的初衷——通过此举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营造你追我赶的教学氛围,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殊不知,任何一种制度、措施一定要符合人性,不违背事物的本质规律,才可能起到正向引导的作用,否则容易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思考,意在抛砖引玉。一是同类学校排名。区域学校划分为城区学校、乡镇中心校、基点校、村小、民族乡学校等不同种类。同类学校比较,以小学而言,城区4个小学比,11个乡镇学校比,2个民族乡比,全县基点校比,全县村小比。同类学校在师资、生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性环境等方面相差无几,这样才有可比性,也才能叫教师心服口服。同时,学校比较的指标不能局限于考试分数,而要落实到“五育并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二是把个体评价转变为团队评价。为了改变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打破育人壁垒,促进教师开诚布公,抱团发展,共同成长,可以实施捆绑式评价。具体而言,同类学校之间不评价教师个体,而是评价团队。比如,就城区X、J、H、Z等4所学校6年级语文学科来说,各校6年级语文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样道理,乡镇中心校同年级同学科、村级学校同年级同学科、民族乡学校同年级同学科均以团队形式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要求教师必须作出改变,不能单打独斗,而是摒弃固步自封的做法,精诚团结,抱团发展,齐头并进,才可能取得成绩,在评价中获得先机。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和困惑,不再囿于自我摸索,或者袖手旁观,或者保守经验,而是坦诚交流,真诚帮助,共同攻坚克难,提升团队战斗力,为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显而易见的是,捆绑式团队评价有助于学校团队文化建设,形成合作教学、协同育人的格局。
三是帮助后40%教师的措施策略要合情合理。所谓合情合理,就是要符合人性,不违背常识和教育规律。好的制度应该激发向上的力量,对后40%教师的帮助要在维护尊严和面子上进行。如果把全县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集中培训,只能“传授”一些众所周知的教学经验。事实上,每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集中培训无法触及每个教师自身面临的问题,无法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只能隔靴搔痒,作用不大。真正能够帮助后40%教师获得成长与进步的不是突击式、运动式的培训,而是一种日常浸润式的研究。这就需要把培训与帮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渗透在平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不能强行指定帮扶与被帮扶对象,尽量避免迫于行政压力,看似接受帮扶,实则内心抵触,导致“面扶心不扶”的淺合作、假帮扶。学校要引导教师在自愿的基础上结成帮扶对子,鼓励被帮扶教师自主找“导师”帮助自己。教师之间的帮扶只有发自肺腑,交流沟通才有效,专业成长才有可能,教学质量才可能提升。
毋庸置疑,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制度,但绝不是想当然地炮制一套缺乏人性、违背教育常识和教育规律的“妙招”,否则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教师管理制度只有合乎了人性,遵循了教育常识和教育规律,才可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作者为基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