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青年问
2022-05-30
我读书时,语文课是我最期待的课。老师会与我们分享很多趣事:广告上的错别字,电视剧里的错误成语,一句绝妙的歌词,带有价值输出的时事评论……如今我作为语文老师,从教也有五年了,在课堂中经常努力做到“有料、有趣、有效”:展示《琵琶行》的演奏视频,讲苏轼的“酒肉”人生,以岩彩汉服的碰撞来讲述文化自信,由剧组“白猫之死”事件讲到动物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相比于开始从教时学生的欢呼雀跃,现在我能感受到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抓住了;我还是一样“有趣”,但他们的胃口却越来越难满足。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注意力经济兴起的当下,学生掌握信息的能力和野心远不是过去的课堂所能承受的,可以说我们都是失去了对知识的敬畏的一代人。短视频、B站UP主花样百出,好奇心被提高到一个难以满足的阈值,手机游戏的即时满足又极大地降低了获得成功快感的门槛,以至于对“又长又臭”的文本失去了耐心。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知识唾手可得,如何重燃好奇心,保持对探索未知的雀跃?又如何承受“寂寞”的求知旅程?这是学生和我的共同困境。
(提问者:广东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青年教师叶静)
叶老师:
看得出你是一位很有才情的语文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语文课“有料、有趣、有效”,你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诚如你所言,在大数据时代,学生能获取足够的教育信息资源,以前教师垄断知识和书本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学生掌握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知识就失去了敬畏;学生从手机游戏里获得成功快感的门槛降低,他们对(研读)文本就失去了耐心。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缺失,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确实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你的困惑,相信也是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困惑。不在困惑中突围,就在困惑中迷失。
此刻,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冯骥才小说《神鞭》的主人公傻二,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凡读过《神鞭》的人,都不会忘记傻二那条又粗又长、又黑又亮的辫子。他把那条辫子使得出神入化,把在天津卫横行的那些流氓地痞、洋鬼子抽得屁滚尿流。国人扬眉吐气,送给他两块匾,上书“神鞭”“壮我国威”。当我们都在为这条“神鞭”叫好的时候,不料傻二却把辫子剪了。为什么要剪呢?原来傻二在战场上与洋鬼子作战,人家用洋枪洋炮,他用辫子就很吃亏,所以就剪了,也学洋鬼子玩枪炮,还练成了神枪手。傻二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祖宗留下的东西,再好,该丢的时候还得丢。洋鬼子能玩枪炮,咱也能玩,一变,又是个绝活!”用当代人的眼光看傻二,他可谓是一个审时度势的改革家。但傻二毕竟只是个小说人物,而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可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改革者。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年威胁,他做了两件事:一是修赵长城,不教胡马度阴山!二是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穿上胡人的衣裤,学胡人骑马射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样在战场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提起赵武灵王就赞不绝口,称他实在是一个大大的英雄。现在的高中生出生在大数据时代,有人说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原住民”,90后、80后以及更早出生的人是“新移民”。新移民怎么了?照样能漫游互联网,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教师一点都不会少,何况与学生相比,我们闻道占先机,术业有专攻,获取、辨识、判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也比学生强,指导起学生来照样绰绰有余。因此,教师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对信息进行辨别和加工,不但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明晰知识的内涵、外延,还要知道如何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能够借助这些材料进行有效学习。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和推荐者,这是我们从困惑中突围的先决条件。
你提出的“重燃好奇心”可谓切中肯綮。大数据时代学生好奇心的缺失,跟生活水平提高后孩子对美食的兴趣下降类似。但只要厨艺精湛,重燃孩子的食欲并非难事。互联网再发达,大数据再丰富,都降低不了教材的权威性,代替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认为,教师的主导是帮学生找回迷失的本心、重燃对知识的好奇心的关键。
几年前我应邀到一所学校上“研讨课”,校方“点菜”,让我讲一首古诗词——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学生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古诗文网上对这首诗的赏析学生也了解得八九不离十。该校全体语文教师都到场,师生们此时唯一的好奇心就是:看你怎么讲?
我是这样导入的:“咱们班有没有同学到过寺庙?到过的请举手。”当即有十多位学生举了手。我问其中一位:“你在寺庙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说一说,给没有到过寺庙的同学分享一下。”那学生气哼哼地说:“我什么也没有看见,烟熏火燎的,熏得我眼泪直流。”我笑道:“这位同学,其实你‘看见了,看见了寺庙里的香火旺盛。”转而问其余到过寺庙的学生:“这些香火是谁点燃的?”学生纷纷回答:“是香客、信众!”我追问,他们为什么点燃香火?学生答,他们想求菩萨保佑。我点头:“哦!原来他们是有求于菩萨。这些人啊,无事不登三宝殿,有求才到寺庙来。对这样的人,老师送他们两个字——俗人!”又转回来问到过寺庙的学生,你们也是去烧香求菩萨保佑吗?学生否认:“我们只是去参观参观,拍几张照片而已。”我笑道:“哦,你们不是香客,是游客。老师也送你们两个字——闲人!”学生皆笑。我进一步问:“去寺庙的众人中,除了俗人和闲人,还有什么人?”学生纷纷摇头。我告诉他们:“有这样的人,去寺庙既不是求神拜佛,也不是游玩观光,他是去参禅悟道!对于这样的人,老师也送他两个字——高人!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就是一位高人在寺庙参禅悟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大家想了解一下吗?”此时学生的眼睛全都亮了。
此诗的所见所闻及相关的语文知识较浅显,点到为止。我把重点放在“潭影空人心”一句,抓住“空”字在“文化含量”上做文章。什么是“空”?我先投影孙悟空的卡通形象,学生一见就笑了。我说:“谁给他取的这个名?菩提祖师!有何用意?希望他悟‘空。他悟出来了吗?没有。他大闹天宫,和玉皇大帝叫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结果被如来佛一巴掌压在五行山下整整五百年,被观音菩萨救起,保唐僧赴西天取经,一路降妖捉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终于悟出了‘空的真谛,修成正果。”紧接着我把语文课本中有关“空”的描写一一展示出来,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吴均《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務者,窥谷忘反”等。学生终于明白:原来“空”字如此玄妙!空是一种状态——没有烦恼的清净,空是一种智慧——获得圆满的自在,空是一种境界——包容万物的空灵……
结课前我问学生:“以后你们再去寺庙,打算做一个什么人呀?”学生齐答:“高人!”我笑道:“很好!但是目前我们的修为还不够,我建议同学们先做一个‘勤人。佛家主张修来世,来世太虚无缥缈,杨老师主张修今世,也有一首诗送给大家——灵山拜佛不磕头,只把文化心中留。幸福不会从天降,今世功业今世修。阿弥陀佛!”
学生热烈鼓掌。
我举这个课例是想说明,重燃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关键还是在于老师。互联网无论如何发达,都替代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师的主导能力在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大量闪光的信息从天而降,缺少一台编织机,将它编织成锦。我们语文教师就是一台编织机,吃透文本,分析学情,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诱之以趣,导之以思,启之以愤,发之以悱,悟之以道,成之以能。对海量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梳理编织,举三证一,举一反类,丰富多彩而不节外生枝。课堂内呈现出一种“凤头—猪肚—豹尾”的理想结构;课堂外,语文教学已随时光去,学生思绪仍在课中游。这节课与下节课之间,编织一条彩线让它们互联:上节课值得这节课回味,这节课为下节课设置悬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节课分解……如此一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求自然处于一种“雀跃”的状态,好奇心炽,求知欲盛,求知旅程自然就不会寂寞了。
期待有机会与你继续探讨!
(解答人:深圳市资深语文教师 杨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