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历史解读

2022-05-30韩喜平马晨钤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韩喜平 马晨钤

摘要: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理念的凝练,在百年奋斗史中,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多快好省、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等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在大历史观的视角下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历史进行梳理与解读,可以看出,发展理念是管根本的,正确的发展理念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发展理念应该是根据时代的要求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

关键词: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4.001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4-0001-08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发展理念的形成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它依赖于发展的实践,又有力地引导着发展的实践,塑造着发展的历史。[2]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我们于不同时期分别形成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发展方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理念的演进是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的,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这一问题的认识愈发深刻,引领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在大历史观下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演进进行剖析与解读,形成关于发展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对发展理念的创新、指导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理念的哲理溯源

发展理念是对发展本质和意义的最基本的认识和体悟,推动着生产力的增长,引导着历史的走向。发展理念源于发展实践。“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与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一样,人类也必须向自然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存。但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由于意识的存在而使这种活动成为对象化劳动。如马克思所说“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4]所以人类才能够从最初的为了生存而“被迫地”“自发地”发展转变为后来“主动地”“自为地”发展,将思维与理念外化到发展对象之中,在谋求生存的同时塑造自身的物质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产生出新方法、新措施、新思想来支配发展导向,引导发展目标。在对发展实践和发展经验的整合反思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发展本身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的产生不仅是对于发展实践的反映和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发展战略的自觉。人的意识功能并不局限于对发展实践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人类能够将发展实践作为客体对象加以反思,继承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不断开辟着发展的新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5]所以客体经过人脑的加工和重构将会形成新的思维和理念,这种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具有独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作为发展实践的能动反映,发展理念也就具备了批判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等特性。人对于外在事物的反映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不仅具备着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提取、分析、重组、整合、构建和运用。人类历史是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的历史,那么对于自然对象的认识就不仅仅是将客观事物“临摹”,更有着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的功能。毫不夸张的说,发展理念是管根本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方向和模式具有决定性作用。

发展理念对于发展实践的指南意义,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强调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6]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思维模式,源自于发展实践和发展思想,又为发展实践提供宏观指导,为具体的发展战略指明基本方向。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提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7]发展理念独具的实践性与具体性,使得符合国情的发展理念将会取得良好成果,反之则南辕北辙。如在近代资本主义学说中的重商主义学派,强调贵金属的极端重要性。其在英国的代表人托马斯·孟提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财富和现今的通常手段……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8]进而发展了贸易差额理论,后演变为一种政策主张。英国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之下,大力发展海外贸易,获得大量金银财富,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重商主义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却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农产品减产严重,经济萧条;而其继任者仍继承重商主义政策,导致经济发展混乱、社会问题增多。面对这一情况,魁奈创立了重农主义学派,将农业视作经济根本,坚持“自然秩序”“自由放任”的理念,提出了“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大农场”和“对土地所有者单一课税”的观点,拯救了法国的危局,為法国日后的变革奠定了经济基础。由此可见,只有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确定科学的发展理念,才能够提出相应的发展思想、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

发展理念不仅具有具体性,利用发展理念指导发展实践,更要注意发展理念的时代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发展理念也必然不会一成不变。把握发展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演变趋势,对于创新发展理念、指导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大历史观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9]为了更好地适应物质世界和思想观念的交互作用及其变化,人类需要根据现实发展状况,预见性地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决策服务。不同时期的发展理念虽然因各自的时代条件而有所不同,但是在大历史观的视角下,不难发现其存在着诸多演进趋势,发展理念的价值属性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条。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生产方式的考察中,认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0]在承认资产阶级在历史中所带来的诸多先进作用的同时,马克思还看见在发达的生产力背后,带来的是阶级日益固化、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问题增多等诸多困境。尤其是无产阶级的生存现状,“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致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11],这无疑违背了发展的初衷。所以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发展理念做出了大胆的规划:“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时代的更迭背后是生产力的发展、政权的更替、发展目的的变化。所以发展理念必须与时俱进。在这之中不同于资本主义其发展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经济发展成熟后依然秉承资本逻辑和“以物为主”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具有着最鲜明的“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属性。

人类发展实践的演进和发展理念的创新机会是同步的,这个逐渐进化的过程体现着人类对发展本身理解的不断深化,从而使发展理念逐渐呈现出前瞻性、科学性、导向性、时代性、创新性,以及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其所蕴含的价值属性。这也正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走向现代文明的进步历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愈发强大,发展理念对发展的指导将越发无可替代。

二、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热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13]发展理念的哲理揭示了关于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的一般性趋势和规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领导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路径,深刻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断提出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发展方针的提出

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但在深受“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旧中国,要改变人民蒙难的状况,必须首先革命,建立起人民的政权,因此,革命是最基本的政治任务,当然,要革命必须有物质保障,特别是根据地、解放区的经济发展也是必须推动经济的问题,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建设方针。当然,当时还没有发展理念这一概念,只是发展方针,但已初步呈现发展理念具体性、指导性的特征。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根据地内部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外部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发展条件与环境都十分困难。在井冈山斗争阶段,毛泽东围绕根据地建设,要求工农革命军“改变过去军队只顾打仗的旧传统,担负起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14]关于解决根据地经济来源的问题,毛泽东提出,“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15]初步形成了在根据地内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发展方针。毛泽东针对井冈山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斗争的需要,制定了农村土地改革、保护工商业、兴修水利、建设铸币厂等一系列发展经济的具体部署,尽可能增加收入,以保障军队作战和人民群众生存的基本需求。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战略相持阶段给战争双方带来的是供给线的延长,如何在战时保证后方稳定的战略物资供给、如何保障根据地人民生活水平,成为了抗战时期的一大难题。对此毛泽东明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16]同时毛泽东也强调,发展的落脚点必须回归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之上:“我们一方面取之于民,一方面就要使人民经济有所增长,有所补充。”[17]也就是说,实事求是、人民至上是这一理念的内在要求。在正确的发展方针的指导之下,1941年,中共中央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自救运动,八路军三五九旅进入南泥湾开始军垦屯田,制作农业工具,学习耕作技术,着手开垦荒地,取得了良好成效。“1942年到1944年的3年中,陕甘宁边区共开垦荒地二百多万亩。到1945年,边区农民大部做到‘耕三余一,部分做到‘耕一余一。”[18]大生产自救运动解决了战时军队生产资料的匮乏,改善了军队的生活状况,巩固了根据地的政权,直接支援了革命的胜利,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精准的战略眼光。

无论是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还是开展大生产等各项举措,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发展方针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毛泽东认为,“它支持了长期战争,保障了革命事业的进行。”[19]胡乔木也提出,“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和地区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而走上坚实发展的道路。”[20]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成就。[21]由于时代条件限制,围绕革命胜利所制定的经济方针和根据地建设方案较为单一,但它已初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经济建设在全局中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也为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于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我国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外部势力威胁、内部基础薄弱的困难,为了早日实现国力强盛,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相比于革命时期的发展方针,总路线凸显了建设时期发展的问题导向,明晰了发展的具体需求,奠定了发展总体基调,基本具备了发展理念的内涵要求,发挥了发展理念的基本作用。

“有没有可能使一九五八年的国民经济有一个跃进的发展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22]整风运动、一五计划等各个方面相继取得的成果让人们认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一个时代的思想难以超越其时代环境所带来的局限,所以“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23]。历史地看,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想要尽早摘掉贫穷帽子的愿望,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希望尽快实现国家的富强。然而急于求成的心态和政策方针脱离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国民经济大幅波动,其中受损最严重的是农业部门,“1960年同1957年相比,城乡人民平均的粮食消费量减少了19.4%,其中农村人均消费量减少23.7%。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减少23%。猪肉人均消费量减少70%。”[24]发展中的结构不协调以及对发展任务和目标的错误定位,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加剧了社会矛盾。毛泽东后来也指出:“客观规律在每一个国家因历史条件不同就有不同的反映......现在没有蔬菜吃,副食品、日用百货严重不足,就是因为我们脱离了客观规律,过去的安排缺乏这一方面。”[25]于是我们认识到,如果发展理念不能顺应规律、实事求是,在发展成效之上只能是南辕北辙。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跃进”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于受到多快好省的总路线的影响而出现了波动,但这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体现。德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即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初期,应该集中力量投资于重点部门,通过其外部性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回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历史环境,西方外部势力仍对中国虎视眈眈、苏联对中国态度日渐冷漠的情况下,在我国经济实力尚不雄厚、不能全面兼顾各行各业发展的条件之下,我们不得不集中力量,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在短期内重点发展科技和军工。所以毛泽东提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26]随着原子弹试验的成功,军工和科技领域相继取得突破,我国的主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发展环境也随之优化。

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理念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建设富强的国家的渴望。多快好省的总路线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带来了相当的作用,但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急于求成的思想给我国一度造成了经济倒退。习仲勋对此指出,“我们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至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长期存在着不从实际出发,违反客观规律,提出过高的、不适当要求的错误,结果反而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指导思想,对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非常有害的。”[27]这一教训提醒着我们,发展理念、总路线的科学制定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但通过不平衡发展战略发展军工巩固主权,为我国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工业基础,长远看来其作用也十分重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發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28]我国这一阶段的探索是坎坷曲折的,但是也为中国发展理念的革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3.改革开放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进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扬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快速发展的理念,同时也吸取了忽略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教训,树立了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在改革开放初期确立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做了理论的铺垫。

在产业部门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情况之下,邓小平指出,“中国六十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29]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30]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怀疑,只有更快更好地摘掉贫穷的帽子,才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具备发达的生产力水平,才能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归根结底是要使我们发展起来。”[31]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我国完成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放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开始吸引和利用外资,分层次地进行对外开放,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初步成效。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32]江泽民在此基础上也指出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33]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为了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中央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目标和基本框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搭建适合我国经济实际情况的发展格局,国民生产总值由1979年的4 038.2亿元发展到1997年的73 142.7亿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

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远低于GDP增速,这表明单一的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在对这一问题的检讨与反思之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发生了“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认识转向。经济只是发展的手段,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和人的需要。胡锦涛强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4]认识转向的变化也促使发展理念更加系统化和内生化。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理念这一概念。“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中国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理念,这就是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35]发展是第一要义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重心是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求幸福而建设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则侧重了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区域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共同发展以及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体现了对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应用,也凸显了这一时期我国发展的整体性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指导地位和要求越来越明晰。”[36]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我国的发展再一次登上了新台阶。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到2011年GDP已达近47.3万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近五倍。

总的来说,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本身的认识层次的提升。“实践证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37]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国家未来健康发展提供了向导。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38]而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人本、协调发展等要求,为新发展理念的形成给予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提供了最重要的契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当前国内的发展现状和世界发展形势,指出当前的中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已从“三期叠加”走向新常态。为了更好地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应对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在2015年10月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9]。

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40]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当前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创新驱动仍未凸显其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地位, 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地域间差距较大,生态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对外开放依赖性较强,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诸多问题体现出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能不高,“木桶效应”愈发显现。亟需新发展理念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等层面回答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方式、导向和路径问题,为国家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提供新思路、新动力、新机制、新目标、新出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并非五条发展理念的单纯叠加的思维观念,而是相互之间有机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给新时代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创新是发展的价值动力,创新发展的要义是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要求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转换,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二,协调是发展的价值方式,协调发展的要义在于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求我们将发展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看待,协调发展中的各方关系,做到统筹发展、良性发展、全面发展。第三,绿色是发展的价值保障,绿色发展的要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我们继续建设“两型”社会,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第四,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揭示了中国与世界息息相关的内在共生逻辑,要义在于促进发展的内外联动。开放发展要求我们寻求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效益。第五,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其要义在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共享发展体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凝结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总之,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把握,是基于国家发展需要和世界发展形势所提的策略,是党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发展经验和教训而提出破解难题、根植优势发展的新理念。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内在动力转型取得良好效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人心,经济平稳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果,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国共产党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41]新发展理念也必将在当下和未来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卓越的理念引领。

三、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演变的规律与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42]。探究发展理念的哲理溯源、回顾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目的在于在大历史观的视角下,对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形成规律性认识。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多余的了。”[43]所以只有对发展形成本质的规律认识,才能够用发展理念指导发展实践、引领未来。深入分析四个时期发展理念的演进过程,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问题观念上的进步和层次上的提升。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发展方针、总路线、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实践历程,体现出的是发展理念在哲理层面的一般性与现实层面中国国情的具体性结合,是发展理念哲理所预见的发展的规律性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求发展的目的性的統一,从而逐步形成了以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以发展实践丰富发展理念的良性循环。在这之中的规律与启示值得深究。

1.发展理念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科学的发展理念同样是在对发展实践客观全面的认识和系统深入的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理念依赖于发展实践首先体现在发展实践为发展理念提供了观察对象和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谋求发展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幸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对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发展实践教训的汲取当中,中国共产党人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理念演进规律,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从革命年代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发展方针到建设时期“多快好省”的总路线,着重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基础,对于发展的目的和速度的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强调了发展的核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式,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基于发展实践状况向好的情况,主动对发展提出的高水平要求。新发展理念则是在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又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各种问题的状况下形成的。其五个层面则囊括了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方法、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战略以及发展的目的,构成了发展各个方面的主题,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发展理念由单一向系统、由片面向全面的科学化演进,必然依赖于国家主权独立、生产力持续发展、发展实践不断进步的现实基础。除此之外,发展理念依赖于发展实践还体现在发展实践又是发展理念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检验标准。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44]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当中,“多快好省”的总路线虽然曾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结果却是在发展实践中造成了经济倒退,反而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这一阶段的教训,在后来的发展中更加注重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随时代发展提出贴合我国发展实践状况的科学发展观与新发展理念,使发展理念愈发科学化、系统化,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总而言之,科学的发展理念形成于不断的实践之中,只有深刻掌握发展理念与发展实践的辩证关系,重视实践对理念的检验功能,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理念的不断革新和引领作用。

2.发展理念应该是根据时代的要求而发展的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45]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不仅是发展哲理的理论要求,同时也是引领发展实践中的现实需要。毛泽东曾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46]四个时期的理念各有侧重,但都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围绕着解决主要矛盾制定的。在革命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推翻反动政权,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发展方针,通过经济建设支援革命事业。在建设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了提高发展速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力发展工业与科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满足人民需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如马克思所说,“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47]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主要矛盾必将再次发生变化,届时发展理念只有紧随时代主题、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引领发展,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开辟道路。

3.发展理念是管根本的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发展理念对总体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根本的作用。它确立了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影响发展战略的铺排,促使发展格局的建立,决定发展成果的优劣。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8]所以只有制定科学正确的发展理念,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激发社会主体内在动力、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明确现实的行动指南;反之则会延缓发展脚步,甚至破坏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革命时期的发展方针带动了根据地的内在经济建设,以物质力量支援了革命胜利;建设时期的总路线虽然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其从根本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造成了不良后果;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思想推动我国迈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步伐,使生产力高速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推进了一系列战略的实施。新发展理念则更是对我国的发展格局做出新引领,奠定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总体基调,以整体性视角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宏观层面的原则性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从单一追求经济发展到系统、全面、协调发展,发展理念历史演进表明了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需要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就需要发展理念作为重要引领。新发展理念所提倡的政治、生态、文化、社会全面发展,表明了高质量的发展应该是综合化、内生化、系统化的,这既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的现实应用,也是其应用于社会发展领域,必须将社会构建的多个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分析,形成普遍联系的整体视角的必然结果。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表明了我国对经济发展内涵特质的新注解,与时俱进地深化了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经济发展并非仅在于经济增长速度,更要体现在经济结构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资源环境发展的平衡上,这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已经把发展理解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发挥了发展理念管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使发展理念更加具备学理性,丰富了发展理念的哲理内涵,使发展理念哲理所要求的前瞻性与导向性更为突出,明晰了发展的未来趋向和具体要求。同时也逐步完善了发展理念的方法论基础,形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范式,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

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9]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服务于资本,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以发展理念也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哲理中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以发展支持革命的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一方面动员根据地人民发展经济,一方面也要让人民享有发展成果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也保持着发展的人民性特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利益,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多数”[50]。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胡锦涛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1]随着生产力发展,“人民至上”的价值属性越来越演变成为一种具体的发展指标。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發展理念,不断强调增强发展过程中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做出了理念奠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新发展理念必将继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提供更为坚实的理念引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7.

[2]韩喜平.中国理念[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6.

[3][4][5][9][11][44][47][48][4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162,534,500,157,500,540,11,287.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7][15][4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119,320.

[8]托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

[10][12][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53,603.

[14][24]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89,381.

[16][1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1,893.

[18]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189.

[19][20]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43,243.

[21][28][38][4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21-07-02(1).

[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05.

[23]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

[2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2-34.

[26]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1.

[27]习仲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435.

[29][30][3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1-232,231-232,312.

[3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

[33]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5.

[34][35][51]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6,437,366.

[36]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899.

[37]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

[3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北京:人民日报,2015-11-04(1).

[40]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1.

[4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

[4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5.

[5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9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及其实践研究”(20ZDA004)

作者简介:韩喜平(1965—),男,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人,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劳动关系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晨钤(1996—),男,吉林吉林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创新发展的三重视阈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我国发展理念的演变与创新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