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的三重视阈
2017-01-14唐志龙
[摘要] 创新发展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要地位,经济新常态下确立创新发展理念有着特定要求和丰富内涵。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深刻认识创新发展的首要地位,科学把握创新发展的主体尺度,奋力拓展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创新 发展理念 视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被视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深刻认识创新发展的首要地位
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毫无疑问居于首要地位。创新的本质要求,需要人们在常人、前人基础上,综合地、灵活地从多种角度进行超常性思考,锻造出新思路、新见解、新假设、新结论,达到新境界。我们党一贯注重创新,反复强调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坚持创新,才能真正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经验表明,一旦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红利用尽,一国进入到更成熟的发展阶段,创新能力不强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历史告诉我们,创新一直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华民族曾因创造了灿烂文明而领先世界,也因近代多次错失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而停滞不前。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差强人意,与形势任务要求距离较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只有准确认识和认真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总抓手,才能努力减少无效与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与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同时还要看到,创新发展注重的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坚持创新发展,将使全国各地区的发展更加均衡、更加环保、更加优化、更加包容,即创新发展对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实践中必定会有力促进新发展理念整体实现。
实践表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中国,亟须一次思想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是凝固不变,其本质要求就在于自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达到实事求是。通过解放思想,坚持“敢想”与“求实”的科学统一,才能最终达到“唯实”境界,使解放思想切实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法宝,也才能现实地使创新发展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获得坚实、恒久与正确的思想理论支撑。
科学把握创新发展的主体尺度
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实践是自觉的现实的对象化活动,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与理想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在实践基础上,人们除按照客体的外在尺度规划行为外,还必须根据内在尺度即主体需要规划行动。
所谓“尺度”,指标准、准则、规范。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这里阐明了人在生产中不仅将自己内在尺度即主体需要运用到对象上去,把客体改造成符合自身需要的事物,也阐明了人在改造客体时还要按客观规律活动,人的劳动产品就是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
作为人类一项重要社会实践,创新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主体尺度。本质上说,我国创新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直接引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根本点在于解决问题和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及发展需要。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获得直接而现实福祉的热切期盼,凸显出我们党科学的主体尺度。
放眼全球,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所带来的深刻革命正在加深,许多行业和领域正在或即将发生“化学反应”,使我们看到了创新驱动带来的美好图景。但根据我国创新发展的现实,尤其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刚刚超过5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情况,党和政府正确指明了创新发展努力的重点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不断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等,目的旨在锐意改革,激励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创新发展的主体尺度。
奋力拓展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创新不是孤立的,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系统工程。创新发展涵盖了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全方位性。当代中国创新发展,围绕科学主体尺度具有丰富内容,需从多向度展开。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对“十三五”宏伟目标,创新发展在实践中的层次与要求都必须上一个新台阶。
着力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发展不能离开创新思维的有效引领。创新发展的哲学基础在于物质世界发展的无限性、人类实践与认识过程推移的无限性。反映到思维领域,必然形成创新性思维方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具有新的发现、独到见解与最优方案的思维模式。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把握两个重点:一是努力突破思维定式。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时间长了会产生惰性,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式,才能具备灵活应变能力,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发展性、多向度特色。二是必须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只注重形式,否定内容,搞照搬、照转、照办,体现出思想上的懒惰主义、工作上的马虎主义。实践中确立创新性思维方式,要增强问题意识,培育独立式、发散式和综合式思考等能力。
加紧培育和集聚创新人才。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决定着我国未来发展的海拔。要善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训练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必须努力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着力建设基层创新人才队伍,还要搞好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海外引进相结合的路径,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允许人才的合理流动,积极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加强创新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作风建设,使之恪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之基本原则。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问题,抓紧抓好,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的创新人才,鼓励人们对创新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及时总结推广群众的创新发展经验及成果,使各类创新人才与人民群众有机结合起来,组成强大的创新大军,为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力量保证。
不断深化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注重发挥国家主导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创新的氛围、政策与体制,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社会条件与制度平台,拓展强大的推动力和宽松广阔的空间。在实践中积极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提供能有效激发社会创造力的政府服务,不断促进创新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发展成果,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力量。我们要切实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认真破除以往存在的重物轻人现象,充分调动所有人力资源的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切实肯定创造性劳动、创新性劳动的价值,让这些劳动得到充分的激励和恰当的报酬,使创新激励政策更明确地向人倾斜,向创新劳动倾斜。要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使创新发展具备一定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创新往往是艰苦的探索过程,创新的方向、路线、步骤、要素配置、逻辑推演、分部合成等等,往往需要创新者个人或团队充分发挥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深邃思考,并现实地寻求合适的创新项目、课题以及人员等要素,按照特定构想去组织和配置各类资源。所有这些,都要求各级政府、组织和领导者,统筹整合各方面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形成高效统一的体制通道和平台,使投入创新的公共资源、市场资源得到更为优化的配置,充分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切实汇聚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1-1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
[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2-09-10.
[6]习近平. 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3-14.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
(作者简介:唐志龙,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教授)
责任编辑:梁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