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建构
2022-05-30杨阳张振卿
杨阳 张振卿
摘 要:“三位一体”德育体系以实现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德育合力为手段,以实现高质量的道德教育为旨趣。立足道德教育的新时代语境,“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是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新举措,凸显出价值新意。基于道德教育“頂层设计”与“底层实践”的对话、育人“独力”与育人“合力”的对话,“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建构的现实应因得以澄明。“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应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以德育问题为导向,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的,具体分为以下四条路径:一是以人为本,促成“联通-互动”的德育共识。二是全面统筹,优化“场域-阵地”的德育系统。三是协调发力,强化“家-校”一体的德育联动。四是拓新渠道,激发“社会+德育”的育人效能。
关键词:德育体系;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文件明晰了家庭、学校、社会在德育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即家庭德育是基础、学校德育是主渠道、社会德育是延伸。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重申了家庭、学校、社会在德育过程中的有机关系与积极作用。可见,构建“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实现协同育人成为紧迫性的实践课题。
一、“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建构的价值新意
“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是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新时代育人模式,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举措。
(一)“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是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现代生活、现代教育一方面使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强化,另一方面也使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化生存加剧,致使“个体人”膨胀、“公共人”消隐危机,年轻一代的公共理性、公共德性、公共精神的发展阻滞。[1]孤立化的道德教育即是典型之一。建构“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可有效解决道德教育中的孤立化问题,实现“个体人”“公共人”相统一,统合道德教育的国家使命、社会使命、个体使命。目前,学校德育在理念、内容、方法上积累起一定经验。但是,当学生走出校门,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环境将影响学生崇高道德品质的养成和良善道德行为的外显,尤其是消费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加剧。道德教育成功与否,最终要以德育实效性为核心评价指标。德育实效性是指德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使德育要求、德育标准、德育原则等能够顺利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因此,德育实效性有高低之分。“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是协同育人的理想图式,利于强化德育实效性。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德育模式改变了既往以单一的家庭德育、学校德育为德育途径的阵地式模式,使得道德教育的场域实现了互相渗透,道德教育的主体实现了相互配合,道德教育的内容实现了相互融合。同时,将社会德育引入德育场域,扩展了德育实践语境和实践时空,突破了传统德育不重视社会作用或者将社会德育排除在德育体系之外的窘境,实现了德育体系系统化、科学化,益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
(二)“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新举措
“时代新人”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境遇中的具体表达,意指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前列的,具有坚定、自信、奋进、担当的精神状态的,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2]总体来看,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新时代与时代新人相互呼应,“德”是时代新人必需、必备、必要的核心素质之一。建构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协同育人的“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有利于凝聚培养时代新人的强大教育合力,有助于强化培育时代新人的道德要求,有益于坚定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真正实现“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协调运作的、高效的道德教育新模式,包含三个主要层次。第一,三种德育主体,即家庭、学校、社会,相对应构成三种德育形态,即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第二,三个德育工作联系环节,即“家庭-学校”“家庭-社会”“学校-家庭”三个环节。第三,两级式协调,一级是宏观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二级是微观的、“三个环节”间的协调。[3]“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打通了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联通渠道,横向、纵向交互的育人格局得以形成。时代新人的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以文化人、以文育德、以文培元,营造明德守礼、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内含其中。[4]由此观之,“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可推进道德教育的资源整合,利于激发道德教育的内外动力,进而促成道德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彼此信任与教学相长。
二、“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建构的现实应因
“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建构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缘于其面临的道德教育实践为其提供了客观条件,为其完善发展创设了现实场域。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践”的对话彰显现实应因
围绕“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国家曾颁布多个文件,从顶层设计上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大德育”体系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此外,专门性的道德教育文件与规范等也相继印发,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着重强调家庭德育的关键作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发表重要讲话:“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的立身之本;突出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注重彰显社会教育的时代价值;强调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凝聚社会教育力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建构,并通过顶层设计来凸显其重要性。
但是,在底层实践方面,“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建构问题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学校德育、家庭德育联动意识有待强化。立足新时代,学校德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侧重学校内部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完善亦如此。校外德育资源未得到充分拓展和有效利用,其显著表现即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的协同性不够。第二,家长与教师的顺畅沟通存在一定阻力。例如,家长和教师的德育定位出现“角色冲突”,有观点认为德育是教师的分内职责,甚至认为“教师家访是找麻烦、是告状”[5]。这些沟通难题导致家庭、学校间的协同阻力,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的协同性受阻。第三,忽视社会德育的积极功能。部分学校和家长对社会德育持有一种偏见,认为学生过早、过多地接触社会会给他们带来负面道德影响,因而反对甚至采取一些措施阻止学生接触社会。将社会德育的正向作用排除出去,放大了社会德育的负向作用,因而就难以挖掘、利用社会公共德育资源来推动道德教育的发展。
(二)育人“独力”与育人“合力”的对话彰显现实应因
从学校德育来看,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引领下,学校德育稳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三全育人”、坚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管齐下。同时,德育信息化实践不断完善,德育内容日趋完善,德育方法不断革新,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最优发挥。但同时,学校德育的灌输方式、成绩至上的应试桎梏、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落实难题、区域教育差别等等,也造成了学校德育的弊端,学校德育的育人实效尚待提升。从家庭德育来看,家庭是子女的出生地,血缘关系、亲情纽带决定了家庭在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与独特功能。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子女的道德习惯、道德行为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但是,家庭德育理念及方法由于大多是通过长辈们口口相传得来的,如“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棍棒之下出孝子”等,所以势必带来消极影响。权威式教育、留守儿童现象、重组家庭、应试教育压力、重智育轻德育等现象和问题致使子女与父母疏远、子女道德教育缺位,家庭德育的作用发挥受限。从社会德育来看,社会德育作为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的拓展,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日益发挥着强大作用。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背景下,社会德育指向的“美好生活需要”面临“不平衡不充分”困境,“社会德育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迅速地回应因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道德疑问”[6],社会德育的育人力量消弭,例如,社会德育的形式化问题尚存、社会德育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带来一些德育问题等等。这些短期内无法克服的社会性道德风险,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塑,制约学生向上、向善的道德动能。
综前所述,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子系统的高效运转还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不同主体间的多元阻力,由此形成了道德教育在三种教育场域中的不同矛盾,以致“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育人“獨力”未能充分释放、育人“合力”未能极致发挥。道德教育的育人“独力”与育人“合力”呈现出的这种分场域、分阶段、分主体、分层次的矛盾表征意味着“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建构是一个持续性、渐进性、曲折性、创新性并存的复杂系统。只有充分认识这一复杂性育人系统,才能为建构高质量的“三位一体”德育体系提供理性判断、实践经验,推动其创新发展。
三、“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建构的基本路径
“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建构“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应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以德育问题为导向,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实现科学建构的效果。
(一)以人为本,促成“联通-互动”的德育共识
建构“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应不断促成各个德育主体间的理解、对话、联动,由此形成基于德育实践的德育共识。因此,从德育实践的发展性思维出发,要逐渐消除脱离德育实践的纯粹形而上学的德育理论说教、德育理念误读、德育思想冲突、德育范式失衡等德育误区,避免“唯书”“唯上”“唯我”的片面性、静态性、独断性认知。要不断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德育共识,从德育理念上促成德育主体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多方配合,实现思想共识的凝聚。德育主体应明确在德育实践中的“身份逻辑”,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调配合,应立足于相异相通的德育阵地与德育场域,从不同角度扮演学生崇高道德品质养成的引导者、榜样者、智慧者角色。各德育主体间应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沟通、学习,以学生的道德养成为目标,推动形成“1+1+1>3”的联动化德育效应。同时,立足新时代道德教育的当下实践,要出台专业化、专门性、针对性的德育政策文件与指导建议、意见,从顶层设计上为道德教育形成“主体际”的德育实效提供必要的政策导引、制度保障等。还应规避“正面的德育影响难以抵抗现实社会的多方面影响”的现象,[7]实现德育的正向赋能、强化赋能,从而助力学生成长。最后,还应不断推动协同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在宣传“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的过程中增强不同德育主体自身、德育主体之间的德育共识,以“德育共识”推动“德育共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家庭、学校、社会在学生道德教育层面取得共识,是“三位一体”体系成功建构的前提条件。要进一步明确家庭、学校、社会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作用发挥与责任担当,制定家庭、学校、社会德育责任清单,促使不同育人主体达成协调联动、同向育人的德育共识。
(二)全面统筹,优化“场域-阵地”的德育系统
德育场域是基于德育系统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德育时空”,以德育环境为依托,以德育对象的思想行为为基础,以促成良性德育关系为目标。在德育场域中,道德教育具备情境性、渗透性、弥漫性、体验性、长效性等教育特点、教育优势。德育阵地则是道德教育的场域的具体化、形象化、物质化介体,是实实在在的物理性质的时空,如德育课堂、道德讲堂等。德育场域与德育阵地的交互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德育的“两大系统”。立足“两大系统”,基于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三大“子系统”,德育体系建构可实现根本转变,即从显性系统、隐性系统各自分离到显性系统、隐性系统相互交织、重叠、配合,进而释放出强大德育动力。同时,在德育体系的具体建构中,应始终秉持通盘规划、统整优化、常态运行、换位思考等方法、原则,[8]推动德育系统实现“系统”与“要素”和谐、大系统”与“小系统”互嵌、“子系统”与“子系统”互促的效果,最优发挥德育系统的强大育人动力。毋庸置疑,当前的德育育人实效还有待提高。例如,在学校层面,德育工作者的道德素质、专业素养以及教育方法有待进一步强化。在家庭层面,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存在“缺位”,孩子的意愿存在“缺席”,“智育至上”“唯升学是从”的观念仍然存在。因此,德育体系建构必须重视完善德育系统这个中心任务。家庭德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方面应不断适应子女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学校德育目标应清晰化、层次化,德育内容要有丰富性、针对性,德育手段应坚持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灌输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社会德育应明确其“延伸教育”的定位,长效发挥社会公共资源的育人作用。
(三)协调发力,强化“家-校”一体的德育联动
苏格拉底有云,道德哲学关涉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而道德教育就是要在家庭和学校德育为主要场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应当”的理论逻辑内化和“如何生活”的实践逻辑外显。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道德教育的具体过程内在包含着以家庭、学校为主要教育主体的示范、引领与教化,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幸福生活”。这里涉及的命题是,德育如何在“家-校”一体的德育联动中走向生活化。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的范畴实现了空间环境上的多领域、全方位拓展,并以德育主旨和德育环境的契合达成一种“应然性”德育语境,形成自然而然的德育合力,继而推动德育对象的德育观念、德育行为有机统一。当前,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现状呈现出区域、城乡、教育层次差异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联系度比中西部地区高,城市联系度比乡村高,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联系度比高等教育高等。作为德育第一课堂,家庭德育不可或缺,父母的言传身教作为德育方法贯穿始终,德育内容覆盖面宽广,家庭德育的社会结构表征为家国一体。[9]近年来,由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的家长委员会在部分学校建立起来,但这种家长委员会并非是一种专业化社会组织,仅是学校、家庭联系的一种途径,缺乏制度化保障。由此观之,道德教育“家-校”一体的德育联动还未真正有效地建立起来。家庭、学校之间形成德育联动是建构“三位一体”德育体系的中心环节,内在地将道德教育的协同性思维、合作性思维、生成性思维以外化的德育方式、德育样态、德育途径表达出来,继而实现“家-校”一体的德育理路。这有利于突破传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德育是学校的事”或者“德育是家庭的事”等“分割式”“对立式”认知,重新链接起家庭和学校作为德育主体的内在线索,从而在德育实践中完成传统德育理念革新和德育实践发展,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信息化时代,还要紧跟时势,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参与道德教育,探索学校、家庭高效联动的德育新载体、新平台、新方式。
(四)拓新渠道,激发“社会+德育”的育人效能
社会德育是对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的有效延伸,弥补了家庭德育、學校德育难以实现的“将学生作为亲历者”的道德实践,是学校和家庭之外的重要德育场域,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锻造提供了坚实支撑。建构“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要坚持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的内在贯通、外在联结。当前,社会德育正逐步由“个体化”向“共同体化”转变,道德教育的“共同体化”成为重要转向。在此背景下,社会德育的主要方式表现为:利用公共空间的德育价值;坚持公共道德规范意识与公共伦理美德的德育统一;建立健全制度德育机制三个主要维度。[10]建构“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应以此为鉴。首先,应注重社区教育,加大社会公共德育资源的建设力度。要不断通过社区中、社区间的道德教育,实现德育“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此外,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红色景点、时代楷模展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等都是进行社会德育的重要场所和载体,要善于通过“有形的德育”实现“无形的德育”,推动德育活动的深化。其次,应建立健全社会群团组织、公益组织等团体的社会德育体制机制,明确其德育角色、职责范围、活动内容,鼓励、支持其开展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德育实践活动。例如,举行主题道德教育宣传活动、举办道德讲座、举行演讲比赛、宣传道德模范优秀事迹、引导学生助人为乐等等。再次,应发挥大众传播的正面宣传作用,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德育氛围。随着现代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方式,而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化也成为德育的重要特点,网络德育应运而生。所以,应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努力营造社会德育的良好氛围,实现德育活动“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叶飞.当代道德教育与“公共人”的培育[J].南京社会科学,2020(08):146-151.
[2]刘建军.论“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2019(02):4-9.
[3]孙峰.“三位一体”中小学德育网络体系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陕西省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0(05):33-36.
[4]冯刚.立德树人与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在逻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13-19.
[5]关迪.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的德育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12(10):53-54.
[6]刘永春.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德育系统[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69-74.
[7]杜时忠.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将进入“五个德育”新境界[J].人民教育,2018(22):36-42.
[8]王薇.德育场视域下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1(06):81-87.
[9]冉亚辉.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德育重要论述理论内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4):45-49.
[10]张彦,郗凤芹.共同体化: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新向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5-13.
责任编辑 黄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