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单向模式探索

2022-05-30赵磊

客联 2022年5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高校

赵磊

摘 要: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生赴中国人民大学交流项目为例,对拔尖创新人才单向模式进行现实透析。主要在交流模式的通用之处、独特之处分析,探索人才培养的可复制部分,进行我国人才培养新模式分析。

关键词:人才培养;拔尖创新;培养模式;高校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发展为科技实力的竞争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创业战略背景下探讨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拔尖创新人才日益成为衡量一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如何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是各个国家的重要关切,也是新时代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1]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缘由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目前教育界尚未统一标准,不同学者、不同机构各有其侧重点。就其共性而言,不同学者都加以强调的衡量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和能力、开阔视野、杰出精英。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光荣使命。[2]2009~2010年教育部分别在全国19 所部属重点大学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项目。近年来,一些地方高校也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二、案例项目的基本情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唯一直属的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列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自2003年转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以来,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并举发展,不断强化实验实践教育,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培养本科优秀人才,2017年开始我校与中国人民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协议,签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共同致力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协议”的第二条约定两校“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合作”,试点本科生交流项目,规定我校每学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本科生,作为交换生到中国人民大学相应专业修习专业课程,修习期限为1学年;中国人民大学无需为我校交换本科生提供住宿,但需提供修业证明,我校承认交流学生的所修学分。根据“协议”精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与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通过面谈,确定了本科生交流项目的种种细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交流项目实施方案》最终定稿。

据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从2018年起共派出了四批116名本科案例项目学生赴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学习,共涉及13个“协议”签订时两校对口的专业。目前为止,项目总体运行平稳,较好地完成培养人才、引领学校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模式更新和为社会提供高端创新人才的任务。

三、案例项目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正向促进与外延辐射力

案例项目一共分为两个阶段:校内选拔阶段、两校共同培養阶段。项目对于每个阶段都有不同基层设计和培养目标,将案例项目与本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镶嵌”融合,系统发展。

(一)校内选拔阶段

1.选拔要抓三个关键词

自愿、卓越、匹配度是校内选拔的三个关键词。校内选拔阶段是项目的“地基”,案例项目组不遗余力通过层级选拔、多方位考察,确定参加项目学生。具象表现为:(1)政治上要求进步,身心健康、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无违规违纪记录;(2)学习刻苦勤奋,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良,平均学分绩点GPA不低于3.2,无课程不及格记录;(3)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学生科研项目获奖者优先考虑;(4)全日制在读三年级本科学生;(5)申请交流的学生所学专业应与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相同。

“自愿”具象为——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自愿申请,自由退出。

“卓越”具象为——破“五唯”德育优先。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案例项目将思政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五好”学生。案例项目组的为了响应教育部提出的破“五唯”,没有将学习成绩作为选拔的唯一标准,根据绩点排名进行选拔,而是规定了最低标准,给学生以自主选择权,同时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抗疫期间对社区抗疫工作做出贡献的志愿者,在冬奥会期间做出服务的志愿者优先予以考虑等。

“匹配度”具象为——地缘优势、专业匹配。设立“全日制在读三年级本科学生”的标准,主要目的有三:其一是保证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能够夯实基础,其二是较好的观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其三是学生的大一大二时间在河北涿州校区,来往北京较为不便,大三搬到北京校区以后,不用担心学生的住宿问题。同时,申请学生的专业必须与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契合度较高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分置换。不能够完成学分置换,完成学生本人的专业培养方案,是北京市其他高校人才交流项目最终无以为继的根源之一,对专业的慎重选择正是出于此考量因素。

2.选拔结果的辐射力

为争取大三进入案例项目,在校学生大一、大二期间良性竞争,展现出案例项目的惊人的辐射能力。如2019年,共有7名2015级本科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同时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2020年立项创新创业项目79项,其中创新项目“大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瓶颈与突破路径”、创业项目“互联网+综合性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2项项目入选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成果交流项目。其中,在大二期间参加国创项目和科研项目的学生,有30%学生最终通过选拔进入到拔尖创新人才训练的名单中。案例项目通过选拔契机,在全校范围内达到了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学术能力的效果。

(二)两校共同培养阶段

1.共同培养期间“四保障”

保障信息及时沟通。案例项目组在本校教务处设立专人专岗,专门负责案例项目学生的各项事宜,同时沟通两校各级单位,保障信息得到及时沟通,案例项目顺畅进行。

保障出入安全。为保证案例项目学生的学习、生活,案例项目学生在交流期间,中国人民大学需为其办理了校园一卡通(校内出入、餐饮等事项相關)与临时学号(选课、考试等事项相关)。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为克服出入校园带来的防疫困难,高度关注学生行程,两校的管理部门多次积极沟通,努力合作最终解决困难,为后期开展活动累计了丰富经验。

保障学术资源。案例项目组,通过定期对学生的反馈得知,多数学生认为高校之间教学资源校际共享对自己的影响较大。为了解决困难,案例项目组,对参加项目的学生提供助学经费每人300元,用于购买专业用书,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解决图书馆图书资源不足的窘境。

保障学分置换。案例项目组通过考察两校实际情况发现,在培养方案、所开课程、成绩得分等方面两校均有差异,特别是学分置换方面对于学生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由案例项目组牵头,为参与学生累计置换300多门课程,累计置换600学分,学生在中国人民大学选修课程,体现了项目优势,培养了学生的更为高级和宽泛的视野。

2.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积累的正向促进

案例项目学生的自我提高。学校一向鼓励案例项目学生利用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发挥两个课堂的协同作用,把专业学习作为交流核心的同时,要积极参加人大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人大资源,领略校园文化。案例项目学生在人大学术访谈、专业讲座、学科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均有涉猎,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开拓眼界、综合发展提供助力。在回到本校后(大四期间),将本校与在人大期间所学相结合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让社会实践教育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该项目对案例项目学生的人生发展形成了强劲的助力,截止成稿为止,案例项目学生中47%考取海内外优秀高校研究生,并有多人成为国家单位工作人员,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反哺”本校教学模式。案例项目通过与项目交流学生的访谈,深入学习人大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教改方面实现对本校对教学管理模式的“反哺”。通过与人大等高校合作,以学生互换交流、聘任客座、讲习教授等方式引进优质本科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推动特色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案例项目学生从人大带回的丰富经验,也为学校构建学科体系、改进课堂风格、增进学风建设提供了有效借鉴。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一定数量的互动环节、线上测试、讨论等,布置一定数量的学习任务及作业,进行一定次数的线上辅导答疑,适时的安排直播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参与度,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硬性要求由相关学院制定。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后台学生学习大数据跟踪学生学习状况,预判学习趋势,督促学生线上学习。

其他人才交流项目的“孵化器”。案例项目积累了诸多培养校际交流学生的经验,以案例项目为“孵化器”,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开发出诸多“教育产品”。目前,项目组充分利用学校、工会和各地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专业、学校、地域壁垒,充分与各地高校交流,发挥学科优势,与国内其他高校达成了新的本科生交流项目,如2021年开始选派学生赴北京大学进行交流,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商讨合作事宜。项目组充分利用在“本科生人大交流项目”中取得的有益经验,丰富交流内容,扩大培养人才的受益学校和学生范围,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高校教学资源校际共享可持续发展系统。案例项目组通过多次经验交流沟通得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宏观指导,各高校积极参与,建立健全各项保障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制度,特别是基于高校独立产权制度和合理定价基础上的教学资源校际共享有偿制度;建立有利于高校间师资共享的教师有偿互聘制度;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分互认转换制度;建立各高校课程共享的网络平台互享奖励制度,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的一个核心环节是课程共享,实现课程共享的基础条件是高校间学分互认互换机制,实现高校间学分转换的基础性工具是课程评价体系,只要抓住这几个关键环节,[3]就能实现各高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保障高校教学资源校际共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宏、李晓辉、李刚 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

[2]申双花,《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矛盾与提升路径》[J]《职业指导》,2022.4.

[3] 费志勇,《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4.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人才培养高校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