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新媒体编辑素养

2022-05-30张朝晖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提升策略

张朝晖

摘要:融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它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将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内容兼容、宣传互融的目的。在当今新媒体融合时代,无论呈现方式如何改变,内容始终是其核心。新媒体编辑作为新媒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媒体融合;编辑素养;提升策略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前沿科技的推动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程度不断深化,使得各级融媒体平台建设也趋向完善。而媒体融合,不是单纯地将多种媒体进行简单地堆叠或机械地叠加,而是要在生产技术、生产流程、生产思维、传播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作为整个信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闻采编必须在信息整合、处理、编播、质量等各环节上满足当代大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审美情趣,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在信息呈现、选题、传播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对新媒体编辑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媒体编辑必须与时俱进,熟练使用网络、软件操作等技术,增强收集、筛选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

但是,不管媒介形态怎样改变,它的本质还是传播媒介,它的核心元素还是内容。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编辑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的信息特点

传播速度更快。在融合媒体出现以前,大部分新闻都是通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制作的,然后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现在是融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传播手段之外,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可以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综合元素,通过网络技术和大量的社会媒介、社交平台,使传播往往以裂变式的加速度迅速扩散。同时,通过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进行实时直播更是成为传播的常态,从而大大提高了受众对重大新闻了解的即时需求。

内容更丰富。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受时长、版面、刊播时间时段等因素的限制,信息的覆盖面、数量和传播的速率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新媒体平台则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束缚,通过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综合编辑整合,使得传播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精准,更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在融媒体时代,受众不仅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获得信息,而更趋向于通过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平台获得内容更为丰富的新闻资讯和各类信息。

互动性更强。在媒体融合以前,新闻资讯主要是以单一的形式传递,透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传递给大众。现在,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获取已由单一的传递方式转变为双向、多向交互。传播业态从原来的你主动刊播,我被动收看收听,到融媒体时代的我主动收看收听点播,以往编辑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较为薄弱,更谈不上即时性,而当今,编辑与粉丝,粉丝与粉丝之间互动性大为增强,新闻资讯传播形式交互性的出现,不仅让编辑可以及时了解受众的点评、需求、感受,并依此作出回应回复,而且可对相关内容进行跟进报道,从而使新闻传播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反映社情民意。

提升新媒体编辑素养

服务大局,坚持正确导向

媒体是社会舆论与价值导向的引领者,编辑作为信息的把关者,政治敏锐性和政策理解力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编辑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新媒体编辑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受众的辨识能力。应加強政治理论学习,讲政治、讲大局,要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较高的理论素养。要牢固树立“新闻无小事”思想,与其它媒体的编辑相比,新媒体编辑所发表的信息内容具有覆盖面广、传播快、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新闻发布过程中,如有偏颇,将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在思想上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

紧扣主题,提升策划能力

融媒体时代,要适应媒体深度融合的新形势,就必须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而提升策划能力则是新媒体编辑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

新媒体编辑在策划主题时,必须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要切实把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抓住社会热点,及时掌握最新的动态资讯,提高对选题的策划能力。坚持以策划为抓手,形成常态化的策划工作机制,充分围绕新媒体时效性强、互动性高、公众参与门槛低等特点,从主题、内容、形式、渠道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思考。

宜兴发布工作团队,坚持每周召开主题策划会,对编辑提交的选题逐一过堂,充分酝酿,从确定主题、报道角度、编辑创新、推送形式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把策划会开成“诸葛亮会”,集思广益,紧扣主题,创新求变。做到周周有重点、月月有主题,先后推出“强产业促发展”“聚焦重点项目”“杜鹃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宜兴”“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微幸福”等系列报道、专题报道,有力地激发了全市干群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以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2021中国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暨乡贤人才发展大会开幕前期,宜兴发布策划推出了“宜兴,向上、向往、向阳、向前”四篇系列报道,从产业、生态、综合实力、未来展望等方面展现宜兴的城市魅力,为秋洽会预热。四篇推文图文丰富,全面展示了宜兴历史人文气息、生态宜居的魅力,强劲的产业体系等,全方位展示现代宜兴城的魅力,唤起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一同朝着“打造中心城、奋进新征程”的目标奋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宜兴发布策划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宜兴在行动》系列报道,连续多天用七个“心”:安心、暖心、尽心、齐心、决心、有心、放心,展现宜兴快速精准的各方防控措施,疫情突发,宜兴第一时间采取了高效防控措施,各方保供正常让市民安心,爱心人士及企业的爱心捐赠温暖着这座城市,全力保障封控区特殊人群的就医需求等方面展示疫情之下这座城市的暖心、用心,系列报道每次选取不同的出发点,整合疫情防控现场图文,全面、深入记录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苦练内功,提高编辑能力

新媒体编辑要与时俱进,熟练运用网络技术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传播,对新媒体编辑的业务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媒体编辑必须与时俱进,熟练运用网络、软件操作等技术,加强收集、筛选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各种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进行综合编辑,并将其扩展为各种形态,从而达到编辑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新媒体编辑要苦练内功,提高专业编辑能力

深厚的专业知识是一种内在的推动力,新闻内容的品质取决于新媒体编辑的专业水平,一位好的新媒体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采编知识,专业水平越高,其生产的内容产品就越为用户所喜闻乐见,传播也越广泛。新媒体编辑要加强学习,主动参与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宜兴市融媒体中心成立的“融媒微讲堂”,邀请媒体学院的学者教授、业内权威人士、单位资深业务骨干,定期为记者编辑进行业务培训,对进一步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新媒体编辑必须具有专业化、灵活的编辑风格,包括新闻内容、写作风格、排版、编辑风格等。从“观点”到“独家”,加大对素材信息的编辑和整合,力求达到更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从而更好地表达了编辑的意图。

新媒体编辑在努力提高语言规范水平的同时,应力求语言新颖生动,充分灵活运用素材和资源,依托新技术,综合考量各编辑要素,在编辑上下功夫,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把碎片化的信息,通过巧妙的编辑,令产品耳目一新。

H5互动产品,是手机最新兴的一种产品形态,目前也成为各新媒体在技术展示和内容推送方面的重要形式之一。2015年10月,当时,H5产品刚面市,宜兴发布团队为了更好地宣传家乡宜兴,策划、编辑、制作了H5《家乡的味道》,背景音乐配上《请到陶都宜兴来》,通一道道家乡菜,巧妙地宣传了宜兴的百合、毛笋、大闸蟹等特产。新颖的传播方式,接地气的内容,作品一经推出,广受好评,收获了70万+的点击量。从实例中可以看到,新媒体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策划、编辑能力,在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汇集和编辑时,要发现其中的精华所在,深入挖掘亮点,努力打造精品力作。

新媒体编辑要广泛涉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份综合性的文稿,往往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只有拥有广泛的知识,才能把一份综合文稿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技术性,创造性地处理和提炼,呈现给广大受众。因此,新媒体编辑要广泛涉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努力具备历史、哲学、语言学、邏辑学、心理学、社会学、出版学等多种学科的广泛知识,加强对网络现代新科技的熟悉、了解和研究,尤其是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知识学习,可以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创新引领,发掘创新精神

新媒体编辑在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中,应有探索与创新精神,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编辑应加强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整合工作,主动融入媒体融合的大潮,紧跟时代潮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在采集、编辑、刊播等生产环节中,牢牢树立媒体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全媒传播”的发展思路,通过不断的创新尝试,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要通过载体创新,增强传播效果,通过编辑创新,增强内容表现,通过组织创新,激发生产潜能。

对于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推动融合发展要坚持内容为王,把传统媒体的权威、专业和品牌优势与新兴媒体的新技术、新渠道优势结合起来,创新内容生产方式,丰富内容呈现方式,注重在深耕、互动、多样、集成上下功夫,以更优质的内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更好的呈现效果吸引用户。作为新媒体编辑,只有源源不断地为用户提供有趣可读、扎实深厚的内容,才能真正被用户所接受。

坚持创新引领,是做强新媒体平台,做好新媒体编辑工作的内在动力,才能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新媒体编辑创新思维是关键的环节之一,要发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接地气”内容,保持对新闻信息的敏感性,不断对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创新,主动顺应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和受众习惯变化,大量运用图示、图解、动漫、现场直播、短视频、H5等形式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传播的有效性。比如,2019年2月,为配合创建文明城市禁放烟花爆竹宣传,宜兴发布精心策划制作了H5《我承诺,我接力!不放烟花爆竹,共护“宜兴蓝”!),创新传播形式,鼓励引导市民以接力棒的形式转发H5,承诺不放烟花爆竹。该作品在江苏省县市融媒体优秀作品(2019年度)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宜兴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物产丰饶。目前,已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分别是宜兴百合、宜兴紫砂、宜兴大闸蟹、湖没杨梅、阳羡茶、宜兴红、杨巷大米。编辑以别出心裁的海报配合硬核科普和抒情细腻的文字将7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思乡情绪,纷纷留言,热烈讨论。宜兴发布结合“两会”、党代会、金秋经贸洽谈会、创城等市内重大工作和重要节点,采用动漫、H5页面、短视频、海报等多种形式,及时进行权威发布、政策解读,生动、形象、直观的作品呈现,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收获了较高点击量。

新媒体编辑的创新精神可以使不同的新闻报道产生不同的特点,使不同的新闻内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同时也体现了“人有我新”“人有我深”的特点。

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编辑工作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作为一种以虚拟技术与现实平台相结合、形式灵活、受众广泛的新型媒体形式,尤其是新媒体编辑,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坚持守正创新,肩负起时代使命。

新媒体编辑必须坚持新闻内容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等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政治素养,增强责任意识,力求为受众提供内容更加多元、形式更为多样,有深度、有广度、有亲和力的融媒体作品。

参考文献

[1]金鑫,新媒体编辑如何做到稳、准、新[J]。记者摇篮,2021(01).

[2]周逸娜,浅谈新媒体编辑如何提升微信公众号阅读量[J]。记者摇篮,2021(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融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提升策略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