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写作范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宋宇航

文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

宋宇航

内容摘要: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学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成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离不开高素质的语文教师。目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能够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相较之下写作教学的进展却不太顺利,尤其是在以结果文本取向写作范式为主要理論的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更加难以得到发挥,部分教师受到写作教形式的限制,也无法轻易的将教学内容从知识讲解为主转向解疑答惑为主。然而交流读者取向的新写作范式或许能够发挥作用,推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进步,但交流读者取向范式的应用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论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阐述交流读者写作范式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对教师综合素养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教师综合素养 写作教学 写作范式

在正式开始论述前,论文将对写作和范式的含义进行界定,并将阐述“文本结果取向”写作范式与“交流读者取向”写作范式的区别。关于写作的定义,荣维东老师做出来这样的解释:“‘写作最原始和普泛的含义是指‘写文章。中国古代的‘八股文写作,欧美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的写作教学以及当前我国学校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其实质都是以训练学生‘写或‘制作出‘好文章为目的的。”①我们目前的写作教学中的“写作”以及写作范式中的“写作”都是指写文章。“范式”是指:“一个分析学派所采用的基本假定﹑概念以及命题之系统陈述”②我们可以将“范式”通俗的理解为对某个事物进行系统的分析,需要采取一种方法来组合我们所使用的工具与技巧。告诉我们如何使用工具的概念工具包或者“手册”。我国学界公认的写作范式有三种,即文本结果写作范式、过程作者写作范式和交流读者写作范式。论文将着重论述交流读者写作范式的特点,以及该范式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施展措施,随后简述该写作范式对教师综合素养的具体要求。

一.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发展简述

我国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主要依据现代汉语下的语言学和文章学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从多角度审视写作结果的评判标准,以中学语文为例,从作文语言的角度来看,语句应通顺流畅、符合语法,标点应运用得当;从修辞运用的角度来看,作文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使其表达或生动、或优美、或强烈;从作文整体来看,我们根据所选的内容、提出的观点、整体的结构来判断作文优秀与否。这种“聚焦作品,并以写作的产物为最终评判内容”就是文本写作取向的主要特点,以此理念为终极理念发展延伸出的系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便被我们称为文本结果写作范式,这一写作范式是我国中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使用时间最久,范围最广的写作范式,哪怕是今天,它依旧是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的主流范式。

然而在这种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甚至少部分教师的写作课根本没有想过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写作教学设计。文本结果写作范式下的写作教学往往有这几个步骤:首先教师布置写作的题目或者展示一篇范文,随后教师系统的讲解写作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并要求学生以范文为例,进行仿写,最后在学生的作品中寻找经典案例(反例)作结,整个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在忙着听教师讲,就是在忙着仿写,完全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更不用说抒发己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本结果取向写作范式下的教学是一种不问目的,不管过程,只看结果,不考虑写作的目的、对象、动机和实际用途的写作教学。学生们每一次进行写作都是为了完成作业,应对考试,而不是有感而发,发自内心的去写作。学生长期接受这样的教学,最终得到的不是写作的技能而是一套写假话、套话的窍门,这显然与我国对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相违背。不可否认的是,文本结果写作范式与应试教育的契合度相当高,它使得教师可以轻松的把握写作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成文,且无需占用太多时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文本写作范式的弊端将愈发明显。

西方学者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展突破,对我国产生了影响使得写作教学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将“写作”这一活动分解为相互递进的几个过程,认为人在进行写作时首先要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合适的信息,随后加工处理这些信息,最终成功解决问题。如果写作的本质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作为教学,只要教会了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在具备足够的知识以后,就可以将知识与方法相结合,解决问题即完成写作。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过程作者取向写作范式初具雏形,教师们在写作教学中努力的重点,从作品转移作者本身,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以求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教师不再使用特定的范文限制学生,鼓励学生自由的写作,熟悉写作的方法与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和思考时间,使得学生对写作这一概念有了更清晰、全面的认识。但因为过程作者写作范式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或基础学情较差的学生身上使用起来效果很不理想,同时自由的写作教学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学生的写作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控能力也不大不如从前,考试中学生面对命题作文和限定文体作文也会感到不适应。

综上所述,严格限制学生的写作,会导致学生的作品缺少灵魂与感情,失去写作的真正意义,而放任学生自由的写作,致力于让学生了解写作的过程,又难免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最后就导致:仿写范文,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自由写作,学生又感到捉襟见肘、无从下手。众多一线语文教师们在写作教学的设计上绞尽脑汁,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又要保证写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不能在追求自由与趣味的路上舍弃了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但之前的文本写作范式与过程写作范式均无法满足学生以及教师对写作课堂的要求。而如今交流读者写作范式的出现或许可以在教师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实现这一目标,保证学生的参与,同时让学生学会写作。

二.交流读者取向写作与写作要素矩阵

“‘写作即交流的理念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在欧美语言教学中流行。与此观念相应的‘交际语言教学法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以培养学生特定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为主的新的教学方法。”③通俗的讲,交流读者取向写作范式力求让学生把写作看成是用笔与人进行沟通交流,他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与写作这一创作活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教师在这种写作教学模式下应围绕四个要素,为学生建立起交际语境,围绕话题、角色、读者、目的四个要素,带领学生思考写作内容要写什么,自己的写作立场是什么,自己写作的受众又是谁,以及写作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经过如此的思考后,便能确定自己的“交际语境”,并且更容易悟出写作的真谛就是自己的有感而发,很快学生就能掌握写作的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生活经历变为素材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部分一线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时常发现学生出现不知道该写点什么,或者偏离主题的写作障碍。学生出现这样的写作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做好“写作的准备”,像是“作文的主题”“作文的中心观点”这些在下笔之前就应确定的核心内容,没有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

同时,三大范式之间的关系比起各自孤立而言更像是相互交融,相互包含。因此,我们将交流读者取向的写作范式应用到教学中,不代表要放弃文本结果写作范式中的知识讲解,相反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综合素养,巧妙的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写作任务要素矩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矩阵原本是数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相关数据以长方阵列排列。教师用这种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写作任务的信息或者提炼范文的要素代替之前的直接给出范文让学生去仿写。比如,“为公交车上的老年人让座”这一话题作文,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出很多角度,既可以是政府发出的倡议,呼吁大家爱老敬老,论述老年人在日常出行的不便,也可以是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其中既可以是对道德绑架,强行让座的反思,也可以是对道德缺失,人性冷漠的担忧,甚至可以是一位老人,拒绝倚老卖老,阐述人人平等的观点。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立场必定会有不同的受众,教师将这些信息全部放在表格中,鼓励学生思考其他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即便是写作教学,学生一样能明显的感受到自己进步的过程,会显著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这便是写作任务要素矩阵的优势,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首先写作教学变成了生成性课堂而不再是死气沉沉的仿写课,其次拉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写作变得可教可学可讨论,最后接受这种写作教学的学生思维灵活多变,创新性强,很难被文体限制,可以从容的面对试题的不确定性。相比早些年教师让学生自行寻找议论文、记叙文两种文体的万能模板文的传统方法,交流写作范式下的写作矩阵要显得更加高效,明智。

三.交流读者写作对教师综合素养的需要

论文在上节已经论述了交流读者写作的可行性,然而教学质量始终是教师和学生无法忽视的问题,这也是文本结果写作教学尽管暴露出种种问题,但仍被长期应用于一线写作教学的原因。交流读者写作和写作任务要素矩阵只有在教学中即保证高效率又收获高质量,才能发挥其价值,并成为一种成熟的教法。而想要实现他,则必须要发挥教师的综合素养,交流读者取向写作范式对教师综合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语文学科素养

写作任务要素矩阵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语文知识储备,首先教师不能只停留在针对某篇作文题目完成矩阵,还必须向学生说明,矩阵如此排列的理由,为什么某些立场只能和某些文体搭配。矩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这种分析方法教给学生,因此在此之前教师务必要让学生对每种文体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了解不同文体特点。其次写作矩阵的最明显特点就是发散,而学生在发散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诸多连教师都没有预想到的角度或者立场,而这些角度大部分是无法成文的,往往是因为论据不充足,可写性不强或者与文题联系过小等等,教师如果想要否定学生寻找的写作角度,就必须给出令学生心服口服的理由,否则不仅会打压学生的积极性失去写作矩阵的教学意义,也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的时候要尽可能讲解的清晰透彻,教会学生如果选取话题相关的主流立场是对教师素养的一大考验。最后,教师的语文素养是保证写作矩阵不流于形式的关键,写作矩阵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设计直接相关,只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让教师为每一个角度寻找或写出合适的高质量的范文。

(二)教师教育教学素养

交流读者写作在教师展开中偏重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很多学生曾经一直接受范文教学,教学模式突然改变学生很可能无法适应,写作矩阵的特性会让那些善于思考的学生成长的更快,同样那些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但变通能力差的同学就可能受到负面影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尽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教学指导。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原有的写作基础上有所发展,这将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同时,教学资源的差异,地方文化的差异,乃至学生年龄的差异都会带来学情上的差异。学情不同,教学目标自然也要做出改变,教师想要将交流写作范式应用到写作教学当中,就必须要调整教学内容,在讲解写作矩阵时,初中学生应以理解为主,教师可适当增加讲授部分,力求让学生理解四要素。而对于高中学生,则应追求矩阵中内容的深度,发掘同一个角色不同的立场,不再强调文体特点而更加强调行文的内在逻辑和阐述观点的方法。而有的时候由于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基础差。学生很有可能无法接受,无法理解教师精心设计的写作矩阵,这个时候又需要教师调整内容,将矩阵拆分,带领学生回填等等。根据一线教学的环境不同又可能出现诸多难以设想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就无法处理这些棘手的问题,写作任务要素矩阵乃至交流读者取向的写作教师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信息技术及人文社科素养

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应当力求成为一名“杂家”。如今的社会发展迅速,教师有必要使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为学生营造出更生动更有趣的写作教学课堂。写作任务要素矩阵的模式也为语文教师呈现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舞台,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提取大量知识的过程,教師如果在政治、哲学、历史、地理、艺术等方面具备更多的知识,就有可能发现更好的写作角度,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写作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文本结果写作教学,交流读者写作范式下的写作教学是一个受教师综合素养水平影响极大的课堂,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与知识储备决定了写作课堂的上限。如果想要最大化的发挥交流写作范式的独特优势,超越传统的范文式教学实现其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更开阔的眼界、更灵活的思维、更丰富的知识。

综上所述,论文详细分析了三大写作范式中的“文本结果取向写作范式”和“交流读者取向写作范式”。在目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师学生主体性缺失,文本结果写作根深蒂固的现状下,交流读者写作中的写作任务要素矩阵或将成为写作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而想要真正实现任务要素矩阵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则必须借助教师极高的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仅具有扎实的写作知识、语文知识等学科,更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学生的学情,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且在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辅助下,带领学生进行写作创新,真正实现写作教学可教可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推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荣维东.写作任务要素矩阵:一种新型写作教学法[J].语文建设,2020(17):4-9.

[2]荣维东.写作核心素养范式发展与框架构建[J].语文建设,2020(05):4-8.

[3]荣维东.谈写作课程的三大范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05):27-31.

[4]田爱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转变与综合素养提升[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05):84-88.

注 释

①荣维东.谈写作课程的三大范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05):27-31.

②(美)小约瑟夫·奈,(加拿大)戴维·韦尔奇著;张小明译.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10版[M].2018.

③荣维东.谈写作课程的三大范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05):27-31.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