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及实施

2022-05-30蒋培付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学校

蒋培 付敏

“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课程理念源自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了“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世界和塑造自我。

一、课程整体架构

1.确立劳动教育目标

“知行合一”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总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学校融合自身“惠”教育办学理念,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立了不同层次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段目标。例如,初中学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让他们掌握劳动技能、磨炼劳动意志、养成独立意识,并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

不同的年级设置了不同的劳动教育目标。七年级的劳动教育目标是学会管理与合作,体会劳动快乐与劳动光荣。具体的劳动课程内容分三个方面。在学校,学习整理桌椅,保持整洁;定期开展教室与包干区卫生保洁与美化;学习自主借阅书籍并主动归还;就餐时文明排队、节约粮食,餐后将餐桌与餐盘清理干净。在家庭,学习清洁、整理自己的房间,做好物品收纳;学习清洗不同材质的衣服;学习使用常用电器。在社会,主动维护小区楼道与公共区域卫生;积极参与防疫等力所能及的社区志愿服务。

八年级的劳动教育目标是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体会劳动价值,培养劳动习惯。具体课程内容也分为三个方面。在学校,了解垃圾分类知识,自觉做好垃圾分类;了解木工、电工、金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种植的相关技术并参与种植过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计算机编程,如3D打印、STEAM、创客教育等。在家庭,学习清洁家庭用品及生活物件;学习使用针线缝补衣服;学习正确使用厨房用具,会烹饪3~4样家常菜肴。在社会,赴武汉科技馆、湖北建筑博物馆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随教师、父母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如定期去养老院关怀老人等。

九年级的劳动教育目标是磨炼劳动意志,体会劳动精神,初步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具体内容仍分为三个方面。在学校,参加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文艺会演的编排布置工作;利用劳动周开展校园职业体验活动,如食堂管理员、厨师、保安、摄影师等;参与劳动基地每年的土地规整与作物收割活动。在家庭,主动照顾老人、兄弟姐妹,学习简单的医疗处置,如摔伤、划伤、烫伤、烧伤的处理。在社会,联合校团委与社区的力量到附近工厂、企业或父母工作的地方进行岗位体验;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初步拟订未来职业规划书。

2.构建劳动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类。基于此,学校构建了“3+X”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即三个年级阶梯性地完成3大类必修课程+1门选修课程。3大类必修课程包括“家务我能行”(指向日常生活劳动)、“学校我最棒”(指向种植等生产劳动)、“社会我担当”(指向志愿服务性劳动),在不同的时间内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平台交叉开展。除必修劳动课程以外,学校还开发了一系列的选修劳动课程,包括传承传统文化的《手工剪纸课》《历史话剧编演》,传承地方特色的《龙泉豆腐圆》《小小茶艺师》,培养发现与创新技能的《玩转机器人》《梦想与远方》等。

3.明确劳动教育教学过程

“知行合一”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遵循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测学三个环节。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观察、发现问题;课中,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课后,生与生、师与生互相交流,反思、评价学习过程和成果。这三个环节共同构成劳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栽培课《春耕》教学为例。4名授课教师同时带领八年级的40名学生前往“会劳园”,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园地土壤,以此开启本次课程。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了解到春耕播种时,土壤必须处于宜耕状态(地表稍发白),翻耕时深度以20~25cm为宜。接着,每名教师带领10名学生,使用铁锹、锄头、钉耙等工具,在适宜的地块上翻新、平整土地,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体验,小组比赛,选出做得最快最好的小组。最后,经过学生反馈、组员推选、教师点评,推选出劳动之星。实操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完成后续种植对象的成长过程记录。

二、课程实施方略

1.明确劳动教育制度体系

一是构建“五育融合”的新教育体系。学校以劳动教育为引领,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目标。基于此,学校首先打破学校行政部门之间的壁垒,围绕以劳动教育促“四育”的目标架构新的管理系统;其次,打通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资源壁垒,构建家、校、社三方联动的劳动教育同盟;最后,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明确构建“五育融合”的课程。例如,学校组建了由语文、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劳动教师队伍,在“五一社团活动周”期间开展了“浇水施肥体验”“制作蔬菜花束”“菜园小记美文展示”等活动,以活动课程促进五育的有机融合。

二是制定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学校根据学段特点,细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小学日常劳动教育清单》指导下开展各个类型的劳动教育,探索形成了基于校情和区域实际的劳动课程方案。

三是在落实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实施个性化的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学校以“学校我最棒”之“耕读”劳动课程为起点,依凭邻近龙泉山、梁子湖的地理特点,借助龙泉风景区、龙泉传统美食资源,开设了种植、茶艺劳动社团课程,开发了龙泉特色美食课程,组织学生开展“文明你我他”等社区志愿服务劳动。

2.建立协同教育机制

一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交流育人平台,明确不同主体在该课程中的权利与义务;二是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构建劳动教育培训体系,引导各学科教师进行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挖掘不同学科的育人资源;三是建立多元、开放的劳动教育资源库。学校依托省电化教育馆、省“构建‘农耕+智造的劳动教育体系实践研究”课题组、区劳动教育课程指导中心等平台,联合周边劳动教育基地,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培训,提升教师进行劳动教育教学设计的能力,进而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精品课与示范课。

3.变革课程评价方式

除坚持课程的过程性、表现性、结果性评价之外,学校还补充了依托“试水”课程量表开展的校内评价,以及家校互动评价、学生成长个性化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聘请家委会、劳动教育工作小组成员、区级督学、校外实践基地教师成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专家组,对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效果评价进行全方位跟踪,不断优化、完善“知行合一”校本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使“劳动教育牵头、五育融合”在学校课程建设实践中落地生根。为了更好地监测和评估劳动教育课程质量,学校还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如采取新劳动评价系统(NLEQ)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劳动情况进行采集,动态生成班級、年级、学校的劳动质量监测报告,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学校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热爱劳动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