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谐课堂 促进深度学习
2022-05-30关晓菲
关晓菲
和谐课堂是依托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利用动态的课堂生成推进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谐课堂基于精心预设,注重生成性资源,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精心预设中寻求和谐。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即对教学进行预设。教学预设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一是根据學生认知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教学预设的重点。备课时,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预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尽可能预设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预设两种方案:一种是在学生对法则未知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法则;另一种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法则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一步确认并追溯法则的由来。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灵活选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案。
二是依据教学内容预设。有效的教学设计能推动有效的课堂生成。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与学生心理需求一致的教学情境,激发其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游戏、生动的故事、激烈的竞赛、愉快的表演等承载教学核心问题,促使学生在情境化问题的探究中展开情感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实现有效学习。
在动态生成中寻求和谐。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过程性体验,关注体验中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
首先,给学生搭建思维展示的平台。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时,教师给每名学生提供两张菜谱,上面分别印有三种早餐和两种饮料,让学生在早餐和饮料中各选择一种,列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这一教学情境的设计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一番“设计”后,他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的搭配方法:有的是从早餐入手,和饮品进行搭配;有的是从饮品入手,和早餐进行搭配;有的任意选择,随意搭配。每一种搭配方案都是学生思维的体现,思维的有序性和无序性引发的争论,让学生意识到有序思考的价值。后续,教师让学生对有序搭配的方法进行观察、对比。学生发现:“两种饮品,三种早餐,就能有6种搭配方法,‘二三得六。”据此,教师又引导学生逐一探究5种早餐和4种饮品的搭配方法有几种,并归纳计算方法。搭配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被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中自主揭示出来。
其次,鼓励学生发挥独创精神。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学数学、做数学。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并猜一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再让学生想办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有的折,有的量,有的撕下三个角“拼”在一起。开放的问题带动了学生的深度探究。
最后,抓住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教师要有敏感的专业直觉,将生成性资源转化为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时,教师在引入环节要求学生尝试画出5厘米的长度。大部分学生画的是一条5厘米的“直线”,有一名学生只画了两个点(两点间的距离是5厘米)。教师适时引导:我们要感谢这名同学,她给我们发明了两个点——端点,它是线段的重要“标识”。正视偶然因素给课堂造成的“不顺”,能将课堂教学演绎得更加和谐、精彩。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