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链”融合催生新发展动能的内在机理与对策
2022-05-30米磊侯自普赵瑞瑞
米磊 侯自普 赵瑞瑞
“两链”融合是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两链”融合,不仅能够促进科研成果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能够通过产业需求牵引科研立项,是解决我国科技经济“两张皮”难题的核心路径。
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开始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系统和以产业为代表的经济系统,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融合發展。欧美发达国家在长达三百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系统的“两链”融合机制。我国受制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形态选择,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工作起步较晚,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一直存在。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重要论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构成要素,以及“两链”融合的内在机理、演进机制,梳理“两链”融合面临的难点和痛点,对于更好推动我国“两链”融合意义重大。
“两链”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内在机理
创新链是指围绕某一个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创新链与产业链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两者融合是一个自组织过程,但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搭建“两链”融合所需要的机制和要素体系,能够加速“两链”融合的进程。
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系统,是创新链的主体构成。以产品、企业、产业等为代表的经济系统,是产业链的主体构成。知识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最重要的互动关系便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17世纪培根的“自然哲学实践论”思想,提出科学要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开启了科学革命向技术革命转变的理论基础。其中,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为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知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升人类认识自然和客观世界的能力,使人类能够准确把握物质世界运行的规律,属于认识论范畴,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但非直接的效益。知识系统产出的科学原理、论文、专利等,尽管凝聚了大量的人类劳动,但其本身不属于商品,或不能用于交换,且大部分并未面向经济主战场。因此,从经济学角度上讲,科学原理、论文、专利等很难产生经济价值。科技想要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需要推动知识系统向经济系统转化,推动科研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将科学原理、论文、专利等转化为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产品或商品,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使用价值和知识价值的统一。
长久以来,我国知识系统与经济系统在各自的运行逻辑下,衍生形成了两个并行的链条体系,分别维持着知识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的生产与再生产。但正是由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割裂式发展,所形成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并未能够形成合力,一方面导致科研对现实生产力的支撑作用不够;另一方面导致现实产业需求对科研攻关的牵引不足,科研“顶天不够、立地不足”和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现象并存。
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创新链和产业链共同构成了科技创新的闭环历程。“两链”融合的内在运行机理和逻辑包含两个过程。
一是从认知需求出发,历经“科学原理的发现与验证→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三个关键环节,最终将科学原理转化为新的产品或商品,为经济系统的再生产和规模壮大注入新的发展动能。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以人工智能、光电芯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硬科技正在加快发展,并不断在应用端取得突破,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和新需求,将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变革性影响。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是瞄准科技制高点布局引领性、变革性技术,培育壮大各类新兴产业,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是从产业需求出发,经历“产业需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学原理突破”三个关键环节,意在强调产业对科研的牵引作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协同创新,推动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是当前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特别是在深度垂直分工的高技术产业领域,高度依靠进口关键零部件供应会产生“卡脖子”问题而受制于人。因此,必须根据产业链各环节的需要,全面梳理上下游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产品的对外依存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布局和集中攻关,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以创新为产业发展赋能,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双向流动和循环过程中,形成融合发展。
“两链”融合面临的核心难点和屏障
我国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面临两方面的核心难点和屏障。第一,知识系统供给端与经济系统需求端错位或“脱钩”,是我国创新链与产业链分割发展的源头因素。一方面,我国知识系统未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系统供给高水平科研成果。另一方面,经济系统也未能够持续稳定地提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为科研攻关指明方向。总结起来讲,就是我国科研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缺少“同频共振”。第二,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缺少纽带和桥梁牵引,“两链”融合缺少中间环节的机制建构。美国TRL理论将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分为1-9级,其中以科研为代表的创新链属于1-3级,以商品、企业等为代表的产业链属于7-9级,而科技成果转化则属于4-6级。科技成果转化(转化链)作为中间环节,是创新链和产业链动态循环与双向流动的核心纽带,创新链、转化链、产业链“三足”并重,构成了完善的国家全面创新体系,支撑国家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和产业沿着各自的战略目标并行发展,科研端主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了涵盖科研管理体制、财政供给体系、人才培育、考核评价和激励方式等要素的创新链体系。产业主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了涵盖资源、生产、销售、分配等各类要素的产业链体系。在此背景下,创新链与产业链分别沿着各自逻辑演进,两者互动交叉相对较少,造成的直接影响集中体现在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凸显。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科研与产业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科研方面,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诸如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等为代表的重大科研成就。产业方面,我国拥有世界最完备的工业门类体系,GDP规模全球第二,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2019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上榜中国企业数量高达129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上榜企业最多的国家。
但是深入分析可以發现,科研院所、军工单位等在内的相关科研成果,大部分停留在实验室,被束之高阁,未能够向下延伸转化为产业优势。如以航空产业为例,航空发动机作为“工业之花”,不仅对于产业链上下游具有巨大带动作用,其科研成果外溢对于整个制造业能力提升也具有巨大的赋能作用。而我国航空科研上的突破,并没有像波音公司那样发挥着支撑美国工业技术整体提升的巨大作用。企业或是依靠量的增加成为产业巨头,或是依靠外部引进的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其发展,而没有向上延伸从创新链中夯实自主创新能力。即便是高度重视研发的华为,在美国发起的制裁中也被卡住“咽喉”。
知识系统供给端与经济系统需求端错位或“脱钩”,以及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缺少纽带和桥梁,成为制约我国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核心难点和瓶颈。不论是从创新链出发,还是从产业链出发,我国都没有完整地走完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历程,创新链的“早夭”和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不足现象并存。因此,国家需要对创新链和产业链进行融合重构,从根源上实现“两链”融合为一。
陕西推动“两链”融合的模式与实践经验
陕西省拥有高等院校116所,各类科研机构117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6家,万人科技论文数、获国家科技成果奖系数一度跻身全国前五,科教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陕西也是我国的工业大省,产业齐全,基础雄厚,形成了以能源化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六大新支柱产业。但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畅,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凸显,一直是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的步伐。在此背景下,陕西省瞄准“两链”融合的核心瓶颈,打造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该平台是陕西推动“两链”融合的一项系统工程,具体做法总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顶层设计上搭建全省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总窗口。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为陕西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窗口、总源头,将陕西全省的科研院所、企业、金融、人才、政策、体制机制以及其他各类资源汇聚,从源头上为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提供强大的支撑,有效凝聚了全省各类创新力量和思想共识。
二是重视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纽带与桥梁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着力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同时,依托陕西省21个重点产业链,建立创新联合体。通过中间纽带和桥梁搭建,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作战,创新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实现“同频共振”,科研不仅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而且将产业需求作为科研立项的出发点。产业不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技术攻关,而是借助科研界强大的科研基础,提升自身技术攻关能力,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良性互动、融通发展、闭环生态。
三是补链强链各类要素缺失。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发起秦创原百亿级创新基金,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以及打造“科学家+工程师”人才队伍等,搭建起要素完备的创新生态。通过生态的建设,满足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全方位需求。
四是出台一揽子政策保障。为保障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陕西出台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政策包》,政策包涵盖了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科研平台、服务体系等五大类70条措施,为保障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从理论层面上有效解决了知识系统供给端与经济系统需求端错位或“脱钩”,以及创新链与产业链中间纽带和桥梁缺失难题,对于推动陕西省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具有长远的支撑作用。从实践情况来看,实际效果明显,科研界与产业界协同合作积极性获得提升,如在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光子产业、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科研界与产业界合作组建了一大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以光子产业为例,陕西整合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空军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近100家光子企业协同联动,为陕西光子产业和科研取得双方面的突破,夯实了基础。
促进“两链”融合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两链”融合内在机理以及存在的核心瓶颈分析,借鉴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打造“两链”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是知识系统和经济系统深层次互动的问题。知识系统和经济系统按照自组织融合,时间周期长,难于适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区域层面,都需要政府利用“有形的手”去加快这一进程。建议国家和各区域构建类似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顶层设计,从源头上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同频共振”,推动知识系统和经济系统形成供需匹配的融合体系。
(二)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立足创新链和产业链纽带和桥梁缺失,着力构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金融、人才、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要素缺失和短板弱项,搭建一套契合科技成果转化半公益半市场属性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特别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成建制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起与我国科研机构体系相匹配的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形成集“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中心”为一体的全链条创新研发体系,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流通和相互转化的桥梁纽带。
(三)将硬科技作为培育重点
一方面,硬科技来源于创新链1-3级,是科学研究由科学原理向产业应用技术的延伸,是转化链4-6级具体的产物,能继续向下延伸赋能产业发展,成长为新的产业链。另一方面,硬科技也来源于产业需求,是产业链7-9级的前端关键核心技术,不仅能够支撑产业发展、保障安全,也能够反向赋能创新链1-3级,牵引新的科研立项。支持和培育硬科技,形成科研和产业双向牵引,能够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自发地走向融合。
(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推动“两链”融合,关键是提升企业科技含量和企业科技承载能力,我国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在于企业科技含量水平较低,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需求不旺盛或者承接科研成果的能力不足。因此,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需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扩大产业技术需求规模,进而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自发融合。
参考文献
[1]Mi,L. What's Next for Key and Core Tech?The Innovation 1(1),100015(2020). doi:10.1016/j.xinn.2020.04.015.
[2]马克思.资本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4.
[4]贾敬敦,米磊,于磊.硬科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6.
[5]赵锦英,李敏.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难点[J].中国信息导报,1994(01):15-17.
[6]章芬,原长弘,郭建路.新型研发机构中产学研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的密码[J].科研管理,2021,42(11):43-53.
[7]宗倩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实障碍及其破解机制[J/OL].科技进步与对策,1-8[2022-06-02].
[8]陈悦.技术科学的历史表现形态及启示[J].科技创新,2022(2).
作者简介
米 磊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硬科技智库负责人、中国“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侯自普 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高級政研经理
赵瑞瑞 高级经济师、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级孵化器运营专家、西安市科技专家、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实务指导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