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咸新区的新使命

2022-05-30杜尚儒

新西部 2022年6期
关键词:西咸科创新区

杜尚儒

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开启建设大幕,作为秦创原总窗口的西咸新区举全区之力,融入到建设秦创原的各项工作之中,并与省内各高校、国企、行业龙头企业、创投机构展开了多角度、有深度的合作。一年来,西咸新区主动作为,先试先行,新区各新城创新活力持续升温,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快速聚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科创平台相继落地,总窗口作用逐步显现。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对西咸新区的发展作出明确指示,“充分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3月30日,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在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上,要求西咸新区“建好政府和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市场化运行的开放共享创新平台,统筹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现在和未来、国内和国外,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和西安咸阳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

短短一年时间,秦创原在其总窗口西咸新区跑出了令人炫目的加速度。西咸新区正在用一项又一项出色的成绩单诠释着秦创原的定位和理念,也刷新着人们对秦创原的认知度。

“孵化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卓有成效

2022年6月16日,位于西咸新区西部云谷的清控科创西部创新加速中心,陈占武和他的同事正在接待前来咨询的企业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也为每周一场的讲座做准备。

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清控科创”)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清控科创西北事业部作为清控科创在西北区域科创服务的重要阵地,目前已在秦创原建设运营两个项目——清控科创商业航天创新中心及清控科创西部创新加速中心。其中,清控科创西部创新加速中心是秦创原首家签约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于2021年7月9日正式成立运营,项目依托全国科教资源、产业优势,覆盖科技成果转化、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融合产业链、互联网等多领域。

陈占武任清控科创西北事业部副总经理,据他介绍,秦创原是政府引导的一个战略功能平台,其作用是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校地校企合作、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推进政产研深度融合等提供服务,突破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堵点。清控科创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有二十年产业园区运营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做企业孵化是我们的长处,我们所做的与政府的需求完全吻合,与秦创原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也是秦创原选择我们的一个原因。”陈占武说。

陈占武曾在西安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七年,后转行做企业,从事“双创”工作,因此对企业成长有切身体会。他从从业者角度分析指出,科技成果转化,种子期的发展过程是最危险的,和孵鸡蛋一样,如果孵不出来,种子就会因此烂掉,因而很多社会资本是不会为他们投钱的,也就是说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在陈占武看来,秦创原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和肯定,第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参与,政府愿意跟初创企业共同承担风险。政府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中间去,将政府基金投给初创公司,主动承担其投资风险,这显示出政府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担当。

第二个方面,就是秦创原的支持力度。“尽管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搞‘两链融合,但陕西省从省委到西咸新区、到各地市以及各级科技口,都是一把手亲自抓,他们的动作代表了一种倾向性,那就是政府很重视这件事,而且参与进去一定要把它做成。”陈占武举了一个例子,陕西省委书记、省长都曾亲自到清控科创西部创新加速中心调研考察,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主要领导也多次到企业调研指导,各种激励政策相继出台,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政府参与的深度和支持的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说清控科创是孵化器,秦创原就是更大的孵化器。”陈占武介绍说,“我们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端的平台,为企业服务,也为政府服务,也可以说是政府服务的延展。通过我们这个中间机构,可以把高校的科技成果、科研项目和政府及投资者嫁接起来。比如,学校的一项科技成果要实现转化,需经过20多个程序,孵化器要做的就是帮助创业者将科技成果或者专利从一个小种子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公司。”

陈占武进一步解释说,孵化器与通常说的经纪人、规划师、咨询机构又不一样,传统的孵化器是要参与企业运营,或者以服务换取股份等利益的,这在秦创原是不允许的,因为清控科创是百分之百的国企,不允许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企业运营中或者在企业占股份。清控科创提供的服务,包括工商注册、财税、法务、知识产权、融投资等常规性服务,以及幫助企业申请政府奖励等,只要是初创企业所需要的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的。

清控科创的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的奖励,另一个是企业投资。清控科创本身还是一个投资公司,公司在西咸新区拥有两亿元的自有基金。公司会在政府引导下,有选择地参与投资一些项目。记者了解到,清控科创累计孵化的企业有3万多家,投资或孵化的上市公司有31家。

除了一些特殊项目需要点对点服务,一般情况下,清控科创主要是通过“西咸创业π计划”活动提供服务。该计划是由清控科创西北事业部组织策划,以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为主线,以强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围绕双创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开展的系列创新创业品牌活动。活动包括科创加速站、人才驿站、创业学院站、创享空间站四大板块,清控科创会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为创业者提供一整条线的系列课程,定期给创业者免费培训,为科创企业全面赋能。

记者注意到,清控科创西部创新加速中心接待大厅有一面“专利产权墙”,醒目地展示着各种专利证书,证书横向排列共三排,每一排19个,共计57个证书。陈占武告诉记者,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目前入孵企业储备知识产权量20余件(已转进)、收到知识产权(专利、软著、授权等)共80余件(已收到),已与18个院系,包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并入驻,项目库近4000个项目,全国服务达到30000+项目。

目前,清控科创西北事业部在秦创原建设运营的另一个项目——清控科创商业航天创新中心,位于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2019年12月20日正式开业运营。该项目覆盖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先进制造与新材料、融合产业链等领域,为清控科创拓展陕西业务及战略布局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清控科创在商业航天这一新兴产业领域垂直创新孵化业务的重要实践探索。2021年8月9日,清控科创商业航天创新中心通过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审核认定,2022年2月28日被陕西省科技厅评为省级众创空间孵化载体。

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校项目转化落地,清控科创西北事业部基于陕西科教资源优势,沿用了清华大学和清控科創实践二十年的“学院成建制”经验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了与秦创原促进“两链”创新发展卓然契合的“学院+”特色理念,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端资源零散、中端服务不精准、后端转化落地难等问题,使创新链更好地加速产业链,产业链更好地反哺创新链。目前已有“农链科技、引汉济渭、星环聚能”等项目案例成功打通了“两链”融合。下一步还将相继出台“服务包+政策包”,重在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渠道、企业需求落地、技术转换、产业链条等难题,并通过“科创服务载体”的中枢纽把高校院系、投资机构、导师专家、优质企业等资源端与企业实际需求端精准链接,从提供基础的办公场地、知识产权、专利软著、活动赛事、技术人才、市场及资本,对接到产业全链条赋能服务,为秦创原“引企、引智、引才、引资”,全面打通产业链及创新链的“两链”生命链条,成为驱动陕西省及西咸新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秦创原的“百团大战”与“主战场”

2022年3月27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2年度“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选名单,在入选的2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中,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未来城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装配式组合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与建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为其中之一。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为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孙清教授,首席工程师为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未来城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鹏刚。

孙清是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钢结构,组合结构,结构抗震、减震与控制,高耸及大跨度结构抗风研究。据他介绍,“装配式组合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与建造”是我国建筑业面临的一项技术突破,传统的建筑行业曾被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当今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建筑构件如梁、柱、楼板等在工厂预制化生产,然后到现场拼接组装。装配式组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传统的梁、柱等预制件中配的是普通钢筋,组合结构配的是型钢,如工字钢、角钢、或者槽钢,主要用于高层、超高层结构。同时,装配式组合结构也是现代建筑对抗震性能的需求。比如日本的规范规定,超过40米的结构就不能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澳大利亚虽然为非抗震地区,他们的高层也普遍用到装配式结构建筑。“我们国家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装配式建筑的梁、柱等预制件现场拼接时往往会在连接方面出问题,这是我国装配式建筑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孙清教授说。

2021年3月,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建设,陕西省国资委党委指导14家省属国企(其中世界500强2家,营收过千亿4家)集中进驻平台,并成立了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旨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让国有企业成为科技创新驱动的“先行军”,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陕西建工控股集团为14家省属国企和龙头企业之一。2021年5月31日,该集团携手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未来城市建设与管理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孙清教授任中心办公室主任,田鹏刚任中心理事、秘书长。

联合研究中心采取“名校+名企”“科学家+工程师”的创新模式,着力解决制约行业发展和社会重大需求的技术难题,重点围绕科技研发、成果转换、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四个职能开展工作。联合研究中心的目标是,以“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建筑产业链这个中心实施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三个一批”(一是攻克一批关键技术,争取未来三年攻克零碳建筑、装配式建筑等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二是培养一批高端人才。三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创新成果,释放活力,提高效率)、“推动两个转型”(一是依靠科技创新,持续增强企业的科技底色,推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二是依靠管理创新,建立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推动从规模效益向集约管理的转型)为主要任务,使之成为聚集创新资源、支撑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2021年10月19日,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专门到位于西咸新区西部创新港的联合研究中心调研。研究中心以“揭榜挂帅”的形式,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双方瞄准行业“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的创新方式,得到刘国中书记的肯定。

2021年11月11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印发了《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建设方案》。根据方案,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是指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人才(科学家)为核心,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工程师)协作为基础,以企业或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以攻克产业重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为目的,形成科学家与工程师相对固定合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科研(产业)创新团队。

方案明确指出,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两链”融合部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等领域,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多领域跨学科部署“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孙清教授说,“装配式组合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与建造”项目的“科学家+工程师”科研团队实际上是由好几家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高校有人才资源优势,有研发的能力,但往往与市场是脱节的,高校的研究人员常常更关注成果的发表,应用过程当中能不能施工方便、造价又节省、性能又先进,这个就要由企业来解决。陕西建工有市场优势,他们自己就有很多工厂,还有丰富的工程经验,我们正好可以优势互补,这是我们两家能结合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陕西建工与西安交大合作的项目还有“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方向”“深厚饱和软黄土地层基坑支护及降水技术研究”“陕建集团智慧工地标准建设”等,这些项目都是按照“科学家+工程师”的组队模式运行的,有的已经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这样的重点建设项目中投入应用。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2022年度“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选名单,荟萃了全陕西高校的科研力量,包括了幾乎陕西所有的知名央企、国企和龙头企业。涉及产业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

2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对应的是200个科研项目、200个行业高地和200场以上的攻关硬仗。从中不难看出,秦创原正在举全省之力打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攻坚战和翻身仗,如果将这场大战比作陕西科技界的“百团大战”,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毫无疑问是这场“百团大战”的“主战场”,因为200个入选项目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西咸新区落地的。

政策支撑力度堪比“真金白银”

在西咸新区的采访中,记者频频听到诸如“两免三减半”“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三项改革”试点等秦创原特有的“热词”,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受益者讲述的案例。所见所闻,无不传递出这样的信息:秦创原的产业政策和科创生态日趋完善,政策的红利正在转化为西咸新区企业发展的动力。

秦创原建设工作启动一年多来,西咸新区作为总窗口,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为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一条主线”(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突出“两个关键”(人才、机制),聚焦“三大目标”(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打造“四个平台”(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科技创新大平台),着力吸引一批国内外顶尖人才,聚集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取得了“实打实”的和多方面的显著成效。

2022年6月29日,随着西安唐兴中小科技企业基金在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落地,秦创原科创系列基金已经形成由17支基金组成的庞大资本矩阵,总规模达101亿元以上,标志着西咸新区用不到一年半时间,提前完成了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确定的基金规模指标,也充分体现了各路资本对秦创原的追逐热度和总窗口西咸新区的投资热情。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艾晨表示,西咸新区将坚守初心使命,加快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西安-咸阳一体化核心承载区和西安都市圈重要板块的建设。

未来几年,西咸新区将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这一主题,构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承东启西”的发展轴,加快建设金湾科创片区、沣东丝路中心片区、沣西创新港片区、秦汉渭河科创带、空港临空产业片区、泾河湾科创片区等重点片区,到2025年,城市能级将进一步提升,新增常住人口30万人以上,全力打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

作为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将在“总”字上再下功夫,强化总窗口、总展示、总统筹、总调度、总协调等功能,按照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的“四主”原则,重点推进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建设,构建秦创原总窗口“三器集群”。经过测算,到2022年底,新出台的12条政策兑现金额可达1.2亿元。今年,西咸新区力争新增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到2025年,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格局将基本形成,成为西安市和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秦创原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赋予西咸新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6月25日,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揭牌暨签约仪式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举行。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姜建春表示,西咸新区将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全力建好孵化器总基地,打造好秦创原总窗口,为各高校、各地市、进驻企业及人才团队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为实现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力。

猜你喜欢

西咸科创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雄安新区的期许
唱好西咸“融城”记
双城之谋——“西咸一体化”15年发展历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