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党建引领赋能 助推秦创原总窗口高质量建设

2022-05-30西咸新区组织人事部

新西部 2022年6期
关键词:西咸新区人才

西咸新区组织人事部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西咸新区党工委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根本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强大动力;建强基层堡垒,促进融合共促,始终把组织建设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重要基础;汇聚天下英才,构建人才高地,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重要驱动。以“两链”融合为主线,集聚全区政策、资源、人才等优势,高速推进总窗口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2021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明确将西咸新区和西部科技创新港作为秦创原总窗口,新区党工委由此将秦创原总窗口建设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根本使命,以党建为统领,以“两链”融合为主线,集聚全区政策、资源、人才等优势,高速推进总窗口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科创平台相继落地。今年上半年,西咸新区新增科技型企业534家,是去年同期的2.35倍。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55家,春种基金设立公司125家,其他科技型企业254家,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28倍、3.2倍、2.12倍,持续激发创新驱动原动力,不断引领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根本保障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头脑。西咸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刘国中关于“要放大西部科技创新港在全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打造改革平台、开放平台、创新平台,努力催生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等系列讲话及全省、全市秦创原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多次组织新区、新城班子成员,各单位深入学习省市领导关于秦创原建设的部署要求和讲话精神,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工作制度,引导全区各级干部系统深入学习,确保工作力度层层传导,各级部门协调联动。

二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载体建设、科创生态、机制创新3个专班,分别由分管委领导任专班组长,专项推动秦创原创新载体建设、科创生态培育、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举全区之力推动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成立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的秦创原招商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招商调度点评会,以技术转化促项目落地,以强链补链促产业聚集。成立以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进秦创原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秦创原“两链”融合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三是持续推动责任落实。对照省委、省政府《三年行动计划》和《西安市推进秦创原建设实施方案》,研究谋划《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制定秦创原建设年度、季度计划,细化分解考核指标,将秦创原建设具体指标任务纳入各责任单位目標责任考核。加大秦创原建设督查力度,将秦创原建设任务纳入年度督查清单,定期深入一线掌握进展情况,及时分析解决项目推进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倒逼各级责任人履职尽责。

深化体制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强大动力

一是优化完善机构设置。结合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调整秦创原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新组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加挂秦创原建设办公室牌子,并在5个新城设置分支机构。设立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为管委会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下设综合服务部、科技经纪部、产业创新部、协同创新部、创业服务部、政策服务部6个部门;扩充核定人员编制控制数70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4名,班子成员由新区党工委管理,主任参照新区管委会内设部门正职管理。建立专门的科技经纪人队伍,与陕西投资集团合资设立了秦创原发展股份公司,为秦创原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机构保障。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在梳理省级70条、市级42条政策包的基础上,会同西安市编制支持总窗口9条专项政策。制定发布了支持秦创原总窗口建设15条、优化营商环境18条、宜居环境10条,形成了“1+N”的秦创原政策体系。打通省、市、新区三级政策兑现通道,科技企业、创新人才、创新平台、中介机构四类创新主体通过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一站式申报兑现,已累计兑现奖补资金2.69亿元,其中新区财政已兑现1.24亿元,惠及总窗口科技企业1087家。积极推行“免申即享”、政务数据后台共享,符合条件的企业不需申报即可享受政策支持,已整合省、市、新区三级业务20余项,42家专业服务机构入驻,秦创原线上平台注册用户13056户,线上线下累计为用户服务5228次。

三是强化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设立秦创原科创系列基金,由17支基金组成庞大资本矩阵,总规模达101亿元以上,构建“母基金+子基金”且覆盖“种子-天使-VC-PE”全链条、企业全周期的基金体系,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20余个,形成基金带动及返投西咸新区落地资金11.62亿元。同力重工成功登陆北交所,由基金投资的西咸新区企业西安钢研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星展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围今年首批拟进新三板创新层名单,为下一步登陆北交所奠定坚实基础。各银行在西咸新区设立各类分支机构65家,包括工行陕西省分行、农发行的金融科技研发中心等省级分行和区域性功能总部。

建强基层堡垒,促进融合共促,始终把组织建设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是优化完善组织构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新区抓全面、新城强发展”的改革目标,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建立“新区党工委-新城党委-秦创原特色产业园区党委-企业党组织”四级架构,以秦创原特色产业园区党委为重要抓手,理顺辖区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组织关系,对园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规上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率先在沣东新城试点设立5个秦创原特色产业园区综合党委,下设28个党支部,充分吸收各类产业链、创新链“链长”“链主”担任党委和党支部委员,以区域化党建统筹推进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助推秦创原总窗口快速建设。

二是有效提升“两个覆盖”。按照应建尽建原则,持续加大秦创原总窗口各类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力度,对辖区企业特别是科创类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准确掌握企业运营、人员信息、党组织设置、党员情况。坚持“以党建促产业、以龙头带产业”的理念,在“孵化器”“加速器”“促进器”上组建各类“党建联盟”,由园区综合党委直接领导、统筹协调,吸纳龙头企业负责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联盟总召集人,通过发挥龙头企业上下游链主、组织协调、产业联动优势,指导联盟党建工作,提供党建服务,孵化领建党组织,实现党建“双覆盖”从逐企跟进到整链推进,形成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共覆盖企业873户,成立党组织63个。协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推进“党群活动一体化”,选派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398名,保持工作覆盖率100%。

三是实现融合共建共促。建立园区党建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这条主线,定期听取园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意见建议,研究解决产业链“痛点”、创新链“堵点”问题。充分发挥“红色会客厅”和党群服务中心平台作用,突出政治功能、宣教功能和服务功能,以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企业家和创业者为重点,建立日常管理、企业服务、党组织及群团组织活动、平台载体运行、志愿者服务等运行服务机制。共举办58场路演活动,推介191个成果项目,227家高新技術企业通过省科技厅评审;技术合同交易额107.04亿元,同比增长33.8%。

四是强化“两个作用”发挥。始终把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在促进“政产学研金介用”有机结合、科研创新攻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等阶段,重大项目均由党组织或党员领衔承担,组建“党员先锋队”38支、“党员示范岗”42个,党支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发挥企业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统筹各类资金、科技、市场等优势,通过产业开发、项目推动、资源共享等方式服务新区重点工作,履行社会责任。佰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在疫情防控期间,动员公司党员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工作。沣西新城信息产业园园区党组织多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设立“十四运”志愿服务岗亭,组织党员、职工开展义诊、献血、植树等活动。

汇聚天下英才,构建人才高地,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的重要驱动

一是高起点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制定出台《西咸新区建设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打造秦创原人才聚集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运营秦创原人才大市场,打造各领域人才集散枢纽;揭牌西安国际人才港,布局高端人才公寓、创业街区,实现国际人才入港、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校招共用”机制,高质量建设“人才池”,精准服务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建立“城校企”协同用人机制,搭建秦创原人才金融支持体系等27项创新举措,持续释放人才创新动能。

二是高标准建立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认定标准,围绕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制定“战略科技人才”“科研创新人才”等各有侧重的“6+1”新区人才认定办法,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创新建立人才跨区域互认机制。出台对完成“揭榜挂帅”项目的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等23条内容“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奖励支持政策,形成了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目前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5万余名,其中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及秦创原创新人才200余名。

三是高质量推进产业载体建设。规划建设了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金湾科创区等总面积2217万平米的93个科创载体,已建成投用309万平米。建成投用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获评全国首批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还将投用总面积2.41万平方米的秦创原人才中心。紧抓隆基零碳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佰美基因、华大基因等企业建设了3家院士工作站和3家博士后创新基地,为高层次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搭建了广阔平台。

四是高要求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线上人才服务平台,全面实行人才服务“全程网办”和“全区通办”,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探索推出的“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等人才服务模式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11个部委在全国复制推广。成立了西咸新区人才集团,提供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等全产业链服务;组建“人才服务联盟”,加速聚集各类服务业态,去年共引进48家专业服务机构和20个孵化器,还将组建“高端人才猎头联盟”,设立“秦创原人才发展基金”,打造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全力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生活得好。

猜你喜欢

西咸新区人才
人才云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雄安新区的期许
唱好西咸“融城”记
双城之谋——“西咸一体化”15年发展历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