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科创中国”样板间推动秦创原总窗口高质量发展

2022-05-30李丰

新西部 2022年6期
关键词:西咸科创新区

李丰

2021年,西咸新区着力加强创新资源开放集聚和优化配置,高标准打造“科创中国”西咸样板。今后,西咸新区将继续依托“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陕西创新资源丰富优势,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加快秦创原建设由“势”转“能”,抢抓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机遇,推动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西咸新区2021年5月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紧抓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机遇,加快推动“科创中国”“秦创原”双平台互融互促,发挥科协组织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聚焦主导产业、加速资源汇集、促进“两链”融合,助力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见效成势。2021年,西咸新区问鼎中国科协发布的全国65个“试点城市(园区)样板间建设综合排行榜第一名”。

高标准打造“科创中国”西咸样板

2021年,西咸新区着力加强创新资源开放集聚和优化配置,通过创机制、搭平台、建组织、细服务、优生态,汇聚各类创新要素,高标准打造“科创中国”西咸样板。

(一)创新工作机制,突出规划引领

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西咸新区“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工作,先后两次对新区“科创中国”试点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为试点建设指明方向。西咸新区将“科创中国”试点建设纳入新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晰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职责分工,使得试点建设成为西咸新区整体发展格局中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中国科协陕西挂点组、省科协、西咸新区三方长效沟通机制,安排部署并组织实施西咸新区“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工作,研究制定西咸新区“科创中国”试点建设方案、重大举措、配套政策,研究确定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工作监督检查,为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保驾护航。西咸新区组织召开线上线下讨论会、碰头会10余次,积极落实上级要求,并协调解决试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落实。

(二)搭建数字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高效聚合

“科创中国”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是中国科协构建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创新主体建设了“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汇聚了全国范围的技术、成果、专家等丰富资源。

为用好这一“宝藏”资源,西咸新区依托“科创中国”技术交易与服务平台构建起了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系,充分释放陕西科技资源优势,建立需求服务链,针对平台上的项目成果开展需求挖掘,帮助陕西科技成果与“科创中国”平台上的企业需求高效结对。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西咸新区累计梳理需求、成果、专家等信息701条、1131条、336条。此外,西咸新区内的陕西佰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上榜2021“科创中国”新锐企业榜,是陕西省唯一上榜单位。

(三)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自成为试点以来,西咸新区积极推动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在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沣西新城西部云谷园区等6家企业、园区成立了科协组织。与此同时,西咸新区还推动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创新赋能组织,致力于构建融通创新体系。如联合省科协积极推动陕西省科技工作者(秦创原)法律服务中心落地西咸,着力解决科技工作者在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与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投资联合体建立合作机制,建设“科创中国”投资联合体西部(西咸新区)平台,助力新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依托“科创中国”7家科技服务团资源优势,形成了学科交叉、两级联动的科技服务团体系。

服务团组建以来,组织65名专家,聚焦45项需求,深入西咸新区企业开展调研对接;搭建了陕西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西安中德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应用研究院两个产学研融合组织;形成了有关电子信息、航空小镇、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的4份智库报告,从学术引领、交流对接、組织赋能、规划建议等方面为西咸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四)拓展精细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科创中国”平台拓展合作渠道,搭建企业创新“一站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平台,以需求为导向,建立“新区-新城-科技服务团”三级服务机制,围绕企业创新发展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问题,提供全要素精准培育服务,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实现创新资源云聚集、优质项目云分享、创新主体云联结,推动创新资源更多更快流向企业,助力企业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举办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10余场“科创中国”技术路演西咸专场活动,为近100家企业提供推介展示的平台,并与相关专家深化对接。在破解技术难题方面,推进企业、双创载体与高等院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实施“揭榜挂帅”,推动21家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3所高校达成项目合作37个。在纾解资金压力方面,推动科技金融结合,实现科技贷款83笔,贷款金额突破4.7亿元。在产业链项目对接方面,组织辖区近10家科技企业与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央企进行产业链合作对接。

(五)优化创新生态,释放品牌效应

试点建设开展以来,西咸新区以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出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西咸新区与陕西省科协联合举办2021年陕西省创新方法大赛,面向全省500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评选出65个获奖项目,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创新方法的科技人才;与省科协共同举办2021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从6个领域750多个参赛项目中评选出278个优质项目,搭建科研与市场转化平台;与省科协先后联合举办5·25“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陕西主场活动、7·29“科创中国”西咸新区试点建设推进会(北京),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推动创新要素高效聚合。

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优化西咸新区乃至全省创新创新生态的同时,也有效扩大了西咸新区“科创中国”试点的品牌效应。

高标准建设秦创原总窗口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继续依托“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充分发挥陕西创新资源丰富优势,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加快秦创原建设由“势”转“能”,抢抓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机遇,推动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一)紧扣发展,牢牢把握正确方向

完善科技决策机制,突出省社会科学院在思想策源、前沿预判方面的优势,加强与战略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索建立秦创原创新发展智库中心,在秦创原顶层设计、创新政策体系、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研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智库支撑。

(二)紧抓人才关键,大力聚集创新人才

一是实施秦创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依托中国科协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开展人才引育需求对接,围绕企业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做好重点企业精准海内外人才引进服务。二是加快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实施“科创中国”青年创业榜单(秦创原U30)队伍培育,通过聚合技术、市场、资金、政策等创新要素,发现培育一批青年科技创新创业者。三是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依托“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项目,发展壮大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队伍,发挥技术经理人作为科技成果与企业创新需求重要链接者的作用。四是探索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引进和汇聚海外高端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项目。

(三)需求牵引,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科创中国”数字平台,探索建设科创中国·西咸工作站,围绕本地创新成果,面向全国产业开展需求挖掘,实现技术供给与需求高效对接,做大做强产业链。

(四)企业主体,打造创新创造生力军

一是实施秦创原企业创新赋能专项行动,用足用好“科创中国”平台资源,面向秦创原总窗口重点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围绕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在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四个方面提供投融资对接、产业链合作、科研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合体组建、人才引进培育等精准服务支持。二是大力引培科技型企业,深入对接“科创中国”榜单全国优质科技企业资源,聚集一批大健康、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拥有高价值科技成果、高水平人才团队、高成长性的产业链科创企业,延链、补链。

猜你喜欢

西咸科创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雄安新区的期许
唱好西咸“融城”记
双城之谋——“西咸一体化”15年发展历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