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创新排头兵 谱写发展新篇章
2022-05-30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局
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局
西安高新区以“科创高新”为引领,狠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聚焦“三器”建设、科企培育、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关键技术攻关硕果累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科技型企业茂密成林,产业化基地建设正酣,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未来将继续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多出“高新经验”“高新成果”,奋力当好创新驱动排头兵,为谱写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的国家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在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握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契机,抢抓国家实施火炬计划、西部大开发、自主创新、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机遇,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使命,坚持建设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依托本地科技资源优势,解放思想,锐意开拓,不断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系列跨越,走出了一条内陆高新区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现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辐射中西部地区、服务西安市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产业升级、现代服务的重要平台。
自秦创原建设以来,西安高新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一总两带”“三器”“四主”等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西安市狠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重点任务,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以“科创高新”为引领,以打造秦创原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为目标,以全域建成秦创原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为路径,不断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步伐,为西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做强支撑,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高新区GDP达2681亿元,增量271亿元,占陕西省、西安市GDP的9%和25%;2022年一季度完成GDP775.41亿元,同比增长10.1%,高出全省5个百分点。
成效亮点
1、关键技术攻关硕果累累
一是坚持夯实基础研究基座,加速建设秦创原高能级创新平台,形成以中科院系、高等院校系、省属重点企业系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群。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构筑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高校院所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群,打造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是开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新型举国体制,征集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鼓励科研院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中心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等主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自秦创原建设以来,集聚各类创新平台181个,其中国家级17个,创建国际化平台37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58余项,形成光电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梯队”,飞秒激光超精细微圆孔制造装备、全球首创SDI高清视频传输芯片、首套GPS芯片组等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相继突破。
2、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一是紧抓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机遇,丰富科技成果供给源头,打造新型研发机构集群,累计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95家。
二是深化院所校地融合发展,复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西北有色院完成改制公司35个、孵化西部超导等上市公司4家,西安光机所孵化光电子领域科技企业394家,西北工业大学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新转化铂力特等企业23家,获得知识产权211项,吸引社会资本1.6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达13.7亿元,自秦创原建设以来,累计促进高校院所与385家企业签订合作项目508个。
三是高标准建设硬科技要素交易市场,持续推广技术经理人成果筛选-孵化-转化的服务模式,累计培育技术经理人达216人,新增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家,引培优秀硬科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0家。2021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743亿元,占全省的27.83%,人均技术合同交易额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列第一。
3、科技型企业茂密成林
重點实施科创企业“上市、升规、晋位、登高”“十百千”四培工程。
一是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设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加强企业成长监测,推进科技企业“登高”,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207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3874家,分别占全省的28.6%和46%。
二是通过用好“小升规后备企业库”,加强帮扶、指导、服务,鼓励科技企业“升规”,拥有387家规上工业企业以及1349家“五上”企业,区内有研发投入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81%,提高了48个百分点。
三是通过开展高成长企业遴选,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带动科技企业持续“晋位”,认定高成长企业195家,其中独角兽企业2家、独角兽培育企业21家,新认定瞪羚企业134家,占全省62%。累计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0家,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3家,约占全省总体量的35.7%和41.1%。
四是推行秦创原上市“五专”服务机制,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动态名单,规划打造千亩上市企业园,加快上市挂牌融资进程,新增上市企业10家,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6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4000亿元,首发募集资金合计433.8亿元。
4、产业化基地建设正酣
聚焦“四个高新”建设,以“任务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科学化”为工作路径,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
一是加快建设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加速落地奕斯伟第二工厂、埃顿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华达、铂力特二期、环普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增强综合承载功能。
二是规划打造创业园、综合保税区、长安通讯产业园、草堂科技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集贤产业园等综合性产业园区,进一步拓宽秦创原产业建设用地。
三是推动西安“电子谷”、硬科技企业社区、秦创原上市企业园、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秦创原西电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专业化载体建设,加速快创新资源要素向产业链汇集。
四是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绿色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加强绿色技术供给、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形成科技創新引领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打造绿色生态园区。
5、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
坚持走好“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科技创新之路,形成了以科技、人才、资本三大市场为抓手的硬科技创新生态。在科技方面,率先建成科技资源统筹平台——西安科技大市场,区域内“分散、分割、分离”的科技资源得以充分涌流,形成技术交易、设备共享、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一体化运作体系。
在人才方面,着力打造硬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立了《西安高新区“硬科技创新人才”分级分类标准》,发布“百万年薪求贤令”,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360余名,从业人员总量突破80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均位列全国高新区第二。
在资本方面,着力促进科技与金融互乘放大,设立首善高新产业发展及并购基金、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等,复制导入深圳前海模式,入选首批“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实施单位,启动建设了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浦发银行西安高新硬科技支行,实现了“硬科技+金融”从有到优的转变。
除此之外,聚焦建设秦创原高能级创新平台、产业孵化转化平台、服务支撑平台,制定出台秦创原建设“1+3”实施方案、“科创九条”“上市十条”“人才十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累计政策惠及企业超5000家,奖补金额超10亿元。
主要做法
西安高新区坚持以秦创原建设为引领,立足自身实际,构建“1+3”秦创原全域承载格局。“1”即打造“北部孵化、南部加速、中部促进”全域一体贯通的秦创原空间承载,“3”即推进科企培育、平台建设、机制创新的秦创原内容承载。具体如下:
1、聚焦“三器”建设,做优全域承载空间
一是提升北部片区“孵化”功能。通过北部片区城市更新,提升以专业化孵化载体、特色化双创街区为核心的创业孵化功能。聚焦19条重点产业链,在创业园、软件园等成熟区域,谋划建设一批专业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发挥创业咖啡街区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打造科技路、唐延路、锦业路、软件新城等特色化双创街区。截至目前,高新区共集聚双创载体174家,总面积1004.93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8家,累计在孵企业11513家。
二是做强南部片区“加速”功能。提升南部智能制造园区能级,进一步做强以产业园、专业园为核心的产业加速功能。加快提升草堂科技产业园承载力,建设智能汽车专业园、高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专业园;完善长安通讯产业园、综合保税区产业生态,打造专业化半导体产业带;提升集贤园智能制造水平,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形成优势产业。2022年一季度秦创原开工重点项目44个,开工项目总投资达512.53亿元。
三是构筑中部片区“促进”功能。通过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等重点板块建设,构筑以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大学科技园、企业研发等为核心的高水平创新链,以总部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等为核心的高能级产业链,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推动丝路科学城创建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承载;依托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加速资本要素集聚;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强化人才服务配套。目前,科创基金园成功招商17家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科技公司等金融机构,有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2、聚焦科企培育,增强全域承载动能
一是推动万家科企“登高”。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用好“秦创原·科创高新”政策服务平台,做好企业成长监测,平台累计注册企业用户超6000家;加大对孵化载体、高校院所、大中型企业孵化外溢的支持力度,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规模,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推动千家科企“升规”。鼓励科技企业扩大规模,加大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额度及强度的政策支持,2021年政策惠及企业超300家。实施科技型企业“升规”计划,用好“小升规后备企业库”,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加强帮扶、指导、服务,安排千余名干部服务1349家“五上”企业,2021年企业走访率达到96%以上;鼓励“链主”大企业联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开展创新链精准对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场景应用,助力中小企业快速“升规”。
三是推动百家科企“晋位”。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发布《2021年西安高新区高成长硬科技企业发展报告》,认定高成长企业195家,其中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1家、独角兽培育企业21家、瞪羚企业69家。支持大企业建立“服务平台+创新生态+专业服务”开放协作环境,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带动科技企业持续“晋位”。
四是推动十家科企“上市”。优化硬科技企业上市“五专”服务机制,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动态名单,鼓励企业抢抓北交所、科创板政策契机,加快上市挂牌融资进程。支持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进驻上市公司产业园,保障企业发展用地需求,打造秦创原上市企业集聚高地。2021年以来,高新区新增上市企业10家,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62家,境内上市企业占全省约50%,上市公司总市值达4135亿元。
3、聚集平台建设,强化全域承载抓手
一是加快重大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加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地球环境创新院、阿秒光源、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西工大航空宇航支撑学科创新中心、西电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光电子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秦创原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高校、军工院所、龙头企业等主体,谋划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科技战略项目落地。累计各类创新平台181个,创建国际化平台37家。
二是加强多元化孵化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孵化载体分类分层评价支持机制,鼓励孵化载体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加大对专业化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支持。支持建立一批“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机构,引培前沿交叉领域新型研究机构,新型研发机构达203家。支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垂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铂力特、空天动力研究院、中星测控物联网等6家企业成功申建西安市首批创新联合体,占全市66%。
三是提升要素服务,支撑平台建设。优化人才大市场“引、培、留、用”机制,用好西安人才综合服務港,全年举办各类引才活动近百场,累计释放职位近17万个。提升科技大市场专业化服务能力,促进高校院所与385家企业签订成果转化项目508项,高新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3件。资本大市场设立深交所陕西基地、上交所科创板企业陕西培育中心、全国股转公司(新三板)西北基地等功能,持续对辖区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服务,引进各类金融机构、金融要素平台、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4、聚焦机制创新,提升全域承载效能
一是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用好用活用足“科创九条”“上市十条”“人才十条”等系列科创政策,“科创九条”政策累计惠及企业超5000家,奖补金额超10亿元;支持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累计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25项,配套资金近2亿元。不断探索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制,用好“知识产权贷”“技术交易贷”等政策性贷款产品,对孵化载体、重大项目等给予股权投资,放大“财政杠杆”资金乘数效应。
二是加速创新模式复制推广。复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支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深化推广技术经理人成果筛选-孵化-转化服务模式;推进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模式试点,为科技企业精准画像,拓展服务应用场景,推动要素向科企集聚。区内主体创新活力不断激发,诺瓦星云、因诺科技自主研发成果成功亮相冬奥,奕斯伟与西安理工大学成功转化大尺寸硅单晶技术,实现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
三是创新项目,建设服务机制。组建专业帮办代办团队,向全区项目发布代办需求“征集令”,制定“提前介入-受理申请-制定计划-实施代办-协调办理-跟踪反馈-监督落实-项目归档”标准化代办服务流程,创新“一个代办项目、一套指导手册、一个服务团队”服务机制,助力项目建设驶上“快车道”。
几点启示
1、省委、省政府建设秦创原的英明决策,为高新区在新格局下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增强了创新动能
秦创原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充分发挥陕西科教优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更大步伐,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强大引擎和致胜之策。一年多来的实践说明,秦创原作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西安高新区关于科技部评价创新能力和创新活跃度涉及的主要指标完成度越来越好。
启示我们:未来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西安高新区必须紧紧扭住秦创原建设不动摇,全力提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开放创新等方面加强探索实践,争取多出“高新经验”“高新成果”,奋力当好创新驱动排头兵,为谱写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省委、省政府建设秦创原的英明决策,为高新区企业提供了创新转型的新赛道,带来了开放发展的新动能
秦创原建设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加力加速,让创新资源成为发展优势;就是要加快构建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创系统,让科创企业和科创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就是要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热情,让创新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风。一年多来的实践说明,西安高新区依托秦创原外引内培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的动能越来越强劲,资本市场对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反应和信心越来越坚定。
启示我们:未来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西安高新区必须落实落细秦创原各项决策部署,以抓项目和平台建设加速科技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倍增计划,通过打造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多元化的成果孵化转化平台,为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科技服务支撑平台,为企业梯度培育提供高效的渠道;通过促进项目建设,为企业实现扩产扩能提供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源泉。
3、省委、省政府建设秦创原的英明决策,为高校院所等科研单位创造了市场化发展的新机遇,带来了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新价值
秦创原肩负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校地校企合作、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推进政产研深度融合等重大使命,承担着打通科技创新工作“最后一公里”堵点的重要作用。一年多来的实践说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秦创原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秦创原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回流集聚的磁场作用越来越大。
面向未来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西安高新区必须抢抓秦创原机遇,积极探索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有色院、西安光机所等高校院所的融合发展,推动共建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项目,用好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源头供给优势,搭建好“政策-平台-要素”服务端。鼓励企业转化先进科技成果,实现升级转型。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新生态,为高校院所等科研单位创造市场化发展的新机遇,也为西安高新区构筑未来竞争优势、抢占未来前沿产业发展制高点带来了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