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情境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30李大维
李大维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更为开放的情境教学,文章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思考和尝试。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改革;语文;情境教学
新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学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创造性地创设情境使用教材,是在新一轮课改理念指导下,把握好教材的弹性,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调配、重组,使用切合教学实际的情境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刘思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美美地学语文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情境教学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只有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心境,才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那如何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超越知识符号的课堂,构建生活的课堂,放飞学生的心灵,并使之穿梭于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是对教师的课堂艺术的时代要求。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的思想感情,认识水平,思维方法,兴趣爱好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开放式教学就是要给学生留一点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或通过与同桌、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春天》这一单元时,课后练习中的读一读、唱一唱《春天在哪里》有三个段落,教师可以先出示美丽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然后教师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一段,让学生体会图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剩下的两段由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春天来自哪里?然后教师教小朋友唱这首歌曲,让小朋友们拍手跟着学并让他们自己编些动作。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开放式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讲故事、跳舞、画画等。
如教学《一粒种子》一课,语文天地中的练习“外面有什么声音?”“外面什么样?”问题一出,各组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后各组中发言人纷纷站起来发言:“外面有汽车喇叭声。”“有鸟叫声。”“有飞机行驶的声音。”“有小朋友玩儿的声音。”“有广播的声音。”各种各样的答案证明了在学生身上有着无穷的聪明才智。由于小组同学围绕问题,互相启发思路,共同讨论,在讨论时大家的思路显得异常活跃,人人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互相交流、互相启迪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一年级学生的眼里,教师是神圣的、最有权威的,都愿意当教师。针对儿童这一心理,教师可以在课上进行“争做小教师的活动”。带领同学们读生字、读课文。
二、文本中展开想象,放飞理想
在学生的感性世界里,联想和想象是其智能开发的关键,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联系间接知识,提高对语文课本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车的世界》一课时,小教师问全体同学:“看图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各小组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名同学说:“我看到图后想到了‘奔驰。”另一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我想到了‘奥迪。”还有的同学说:“我想到了‘SARS救护车。”这道题激起了学生思维撞击的层层涟漪,尤其那些喜欢车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发言中来。最后小教师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不管是什么车,在人们的生活中都缺少不了,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出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为学生精彩的回答感到高兴,及时表扬了同学们和小教师爱动脑筋、知识丰富。通过“争做小教师活动”,学生主動参与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知识掌握得也更牢固了。在如在教学《假如》一课时,我把三幅挂图出示在黑板上,并问他们:“如果是你,你想‘假如些什么假?”学生听到这里,积极性难以控制,思维想象就好像开了闸的水,滔滔不绝。有的说:“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可以飞上蓝天。”有的说:“假如我是一只猫头鹰,我可以在夜间行动。”还有的说:“假如我是机器猫,我可以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各种各样的答案,在学生的脑海里涌现,教师对他们的回答都一一给予肯定,并且让他们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好像自己真的变成了想象中的主人翁,个个快活极了,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欣慰。由此可见,运用联想和想象,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能增进学生的亲身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节省教学时间。
三、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是指教师借助课文插图或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将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再现课文情境的技能。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我在教学《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时,前后三次运用了图:第一次:上课开始,教室里以蓝色的画纸作蓝天,先后出示圆月与新月。教师描述:教师很想知道哪些小朋友喜欢看月亮?你们看见吗,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圆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出示新月,贴在蓝天上)教师描述导入。第二次:(师)课文中的小朋友看着弯弯的月儿为什么觉得像小船,而不说像香蕉,像镰刀呢?他想做什么?那么你们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第三次:(指图)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你觉得它多像一只小船呀!现在你们听着琴声,身体也可以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慢慢地你可以眯上眼睛,这么看着,想着,你是不是好像也飞上蓝天,坐在月亮上了。三次运用图画,第一次主要导入课文,第二次着重激情,第三次着重激发联想。在指导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启发性的描述,激起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和塑造出的音乐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將听者带入特定的情境。音乐具有开发性、暗示性、审美性。能帮助大脑放松,激活大脑接收新信息,帮助将信息移入长期记忆中,还能极大地增强回忆力和激发灵感。因而,运用音乐渲染情境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能够把音乐语言和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的综合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迷人的夏天》,课前,我播放班德瑞的著名钢琴曲——《盛夏曲》,学生凝神屏息地听着,他们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美妙的琴声上。这时,我望着学生用神秘而舒缓的语调说:“同学们,一百多年前,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班德瑞。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音乐只应该为别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的一生谱写了许多曲子。我们现在听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叫《盛夏曲》。”片刻,我把音量放小,接着说:“《盛夏曲》是怎样谱写的——”美妙的琴声和教师动情地讲述,叩响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富有暗示性的美好情境,也为课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五、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将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文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也就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就越感到学习的轻松。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再高点的是改编课本剧。例如教学《上天的蚂蚁》一文,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排演课本剧《上天的蚂蚁》。教学中,先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改编课本中角色的语言?怎样表现不同的动作神态?然后在小组里自编自演,让几名学生带上头饰,扮演角色,其他同学献策献计。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表演。这样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养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工作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教学形式,来淡化教师的表演,强化学生的表现,让每个学生都尽展其能,而不要教师独霸讲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要通过学生的成功来展示教师的成功。同时在互动中,要能“放得开、收得住”,掌握整个进程的主动权,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要迅速抓住重点,用巧妙的方式让学生加以归纳、总结和升华,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高屋建瓴地思考问题。
新的时代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现代教育衡量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多少,而是你是否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保护和启迪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总之,情境教学是以“情”为“经”,将传统教学所淡化的情感、意志、品质、兴趣、价值观等人的因素的重要方面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以“境”为“纬”,通过创设各种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环境,拉近学生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雷建清. 浅析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 教师,2017(24):47.
[2]唐荣华.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创设[J]. 学子(理论版),2016(23):55.
[3]张传花. 在新课改理念下创设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11):38-39.
[4]高其彬,高明芳. 论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情景教学[J]. 生活教育,2014(S1):81.
[5]赵雅. 浅析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创设与运用[J]. 考试周刊,2021(99):58-60.
[6]周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 江苏大学,2020.
[7]韩云琴.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山西教育(教学),2020(01):38-39.
[8]马兴龙.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8):44.
[9]杜梅. 浅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7):79.
[10]张玉玲.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2021(44):2.
[11]赵小铭. 基于多媒体动画创设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8):137-138.
[12]莫熙娜. 以境激趣,情景交融——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好家长,2021(67):59-60.
[13]赵本涛.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学周刊,2021(21):143-144.
[14]张霞. 浅析情境教学视角下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J]. 新课程,2021(09):181.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