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时代继续发扬斗争精神

2022-05-30王珏

客联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时代

王珏

摘 要: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卓有成效地进行伟大斗争,历经磨难,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离不开伟大斗争精神的支撑。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应对风险挑战、解决矛盾问题,推进自我革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由之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全面梳理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以统一思想、增强斗争本领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时代;伟大斗争;斗争精神;斗争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2022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用十个“坚持”系统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指出“坚持敢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是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风险挑战的武器。“伟大梦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伟大斗争”作为一种向上精神状态的支撑,在百年的艰辛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在斗争精神的支撑下走向辉煌,新时代也将在斗争精神的指引下成就中国梦想。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应对风险挑战、解决矛盾问题,推进自我革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由之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全面梳理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以统一思想、提升本领尤为重要。

一、伟大斗争及斗争精神的提出及内涵

(一)“伟大斗争”概念的提出

1962年1月至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这是“伟大斗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在党的理论中最早被正式提出。毛泽东在这里所提的“伟大的斗争”,是从世界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视角,去分析和研判得出的,是从更大的空间跨度、历史跨度和时代跨度上,去考量世界发展大势、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形势得出的,是“伟大斗争”的最初形式。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重要论断。在此之后,总书记在多种不同场合、不同讲话中提出新时代伟大斗争系列论述。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在研讨班上提出“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四个伟大”理论,这是首次以“四个伟大”的完整形态提出伟大斗争,并将伟大斗争作为“四个伟大”之首进行论述,以此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随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将“四个伟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详尽、系统地论述,正式赋予了“四个伟大”独立、完整、丰富的政治意涵,并阐明伟大斗争是统揽“四个伟大”的重要前提。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在秋季培训班上提出“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这是第一次对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具体实践方法进行系统论述,这次讲话中,习近平详尽论述了伟大斗争的方向、原则和立场,主要领域、对象,同时对斗争策略、方法及如何增强斗争本领进行阐述。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发扬斗争精神”,这是第一次将新时代伟大斗争放在党的学习教育之中进行阐述,系统论述了如何“自我革命”中进行坚决斗争,勇于担当作为。2022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用十个“坚持”系统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指出“坚持敢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是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风险挑战的武器。

(二)斗争精神的内涵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马克思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便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坚持矛盾分析法首先需要承认世界是充满着矛盾的,社会主义也是一样。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斗争也就一直存在着,斗争是促使新矛盾代替旧矛盾的根本力量。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是这样,在旧社会中始终不断的存在新社会的萌芽,新社会的萌芽一开始便同旧社会的东西相互冲突,有时新萌芽被消灭了,其他萌芽又长出来,有时旧社会的某些体制被改变了,就在这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新社会萌芽在旧社会的胚胎中成熟,便会产生新旧社会交替,从而又产生出新的矛盾。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中国革命科学理论指导,在近代革命中不断的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力量。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从巴黎公社运动,再到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哪一次不是纷繁复杂、血雨腥风的伟大斗争;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哪一次不是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各类势力的诽谤、围剿和歪曲,并在重重阻力中前进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也是一部伟大斗争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亡国灭种的险境,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许多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其斗争精神永留青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从一产生便面临严峻的国内环境,只能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反抗反动统治。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国,就是一部血泪史和斗争史,斗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

(一)勇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固有特征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种历史使命,即以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罪恶制度; 是一种精神状态,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是一种自我革命的自觉,即以此来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秉持高昂的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种固有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对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形成无疑具有奠基性的贡献。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精神脱胎于对脱离实践的旧哲学的批判,在指导无产阶级斗争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

第一,在对旧哲学的批判中确立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斗争精神的哲学基础,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化。马克思进入社会的第一份职业就是担任《莱茵报》的编辑,这期间他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曾经热衷的黑格尔哲学体系并不能支撑自己的“善良的‘前进愿望”,反而显示出了与实践发展相悖的巨大反差。1845年春,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彻底清除了旧哲学的影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始终坚持认为: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第二,在斗争中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的根本所在。作为以人民的彻底解放为己任的先进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双重优势,即“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可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才能真实地体现出来,没有斗争就没有先进性和纯洁性可言。

第三,在斗争中坚定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1871年,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经验时,对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践行历史使命进一步展开了论述。他强调: “只有工人阶级才能以‘公社这个字眼来表达,并以战斗的巴黎公社来开创这一新的憧憬……无产者对全社会负有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新的社会使命,只有在这一使命激励下的无产者才能够把国家这个阶级统治的工具,也就是把集权化的、组织起来的、窃据社会主人地位而不是为社会做公仆的政府权力打碎。”坚持斗争,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2、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斗争精神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贯彻了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精神,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新纪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精神,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第一,紧跟时代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无畏的斗争精神。随着俄国 1905年革命的爆发,以俄国为中心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潮逐渐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随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形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列宁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的发展变化,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列宁主义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斗争精神赋予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定内容: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垄断阶段,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由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带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准确把握革命契机,充分利用尖锐的社会矛盾发动革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首先在一国战胜资本主义,创造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前提。

第二,瞄准时代任务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理论,并结合时代进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从时代任务出发,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了正确的斗争策略,保证历史使命的实现。在列宁看来,担负着为无产阶级争取政治自由艰巨使命的先进政党,就必须坚决摒弃工联主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坚强有力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列宁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方针,才能带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完成时代任务。为此,列宁为布尔什维克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斗争策略,带领革命群众一举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三,在斗争中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列宁联系俄国当时革命的实际状况,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俄国1905年革命之后,列宁进一步看到了坚持鲜明党性和政治独立性对于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以推動俄国革命斗争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严格的党性则是使阶级斗争成为自觉的、明确的、有原则的斗争的条件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党的革命斗争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强调: “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取得胜利的经验向那些不善于思索或不曾思索过这一问题的人清楚地表明,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列宁晚年逐渐意识到制度建设对于坚守党的正确的斗争方向和斗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苏维埃俄国国家机关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发扬斗争精神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時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期等各个阶段,无不充斥各种各样的矛盾,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然而在斗争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理论进行指导,斗争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当时并没有一套系统理论指导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深入开展,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国家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着丰富的斗争思想,并不断指引着前进方向。

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斗争史。党的革命和建设征程中,斗争精神始终存在,通过长期努力和不断斗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历史方位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丰富,形成了丰富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并且通过斗争实践不断深化发展。只有通过思想斗争消除思想认识上的分歧才能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认识,协同全党的意志和行动才能战胜残暴的敌人,才能肃清错误思想减少工作事业的失误,才能取得不断胜利;只有在政治路线上坚持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才能在政治原则上坚定立场,才能组织和动员一切力量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使命;只有在组织原则上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才能集中党的智慧和力量战胜自己的敌人;只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相信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立场和群众路线,才能永葆共产党旺盛的战斗力和生命力;只有坚持党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不动摇、自觉地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党的力量和智慧才不会分散,党才会在复杂的斗争中不至于走错方向、不至于偏离正道、不至于消磨力量、不至于丧失良机,才能取得不断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在执政治国的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错误的态度,战斗性地与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作斗争,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成熟、在斗争中胜利。

(三)进行伟大斗争是实现新时代使命的现实需要

1、世情的深刻变化。国际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逆全球化思潮全面泛起,中美贸易战逐步升级、局部武装冲突时有发生,西式人权、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等意识形态领域冲击此起彼伏,颜色革命、“和平演变”、“西化”分化、丑化“污名化”中国等招数应接不暇,政治上霸凌、经济上制裁、科技上打压、文化上割裂等手段目不暇接,这些构成了异常严峻复杂的世界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快速跃升,中国距离世界舞台中央越来越近,这让长期占据世界领导核心的欧美国家感到其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对以美国为首的欧美秩序地位构成了重大威胁。由此引发了欧美国家的全面遏制和打压,“战火”逐渐延伸至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外交、军事等多个领域,涵盖国家机构、科研院所、民营企业、政府官员、公民个人等多个维度,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手段之卑劣历史罕见。甚至发起新世纪对华“新冷战”号召,意图将“解体苏联”之计重施于当代中国,组织欧美联盟炒作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印边境问题等,打造“中国威胁论”;威胁全面“脱钩”,发起针对华人的“猎巫”行动,全面清除关键核心领域的华人,以此全面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和平崛起。借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之机,散播编造虚假的病毒来源谎言,乱贴病毒标签、操弄国际政治意图打压中国的“政治病毒”,给原本脆弱的国际秩序、国际抗疫合作带来了难以抹平的冲击。

由此可见,世界形势、国际格局等外部政治的、经济的、发展的生态日趋恶化,这种变化是根本性的、长期的、难以逆转的,必须从思想根源予以重视,时刻保持清醒,既不能有大难临头的悲观情绪,也不能有听之任之的侥幸心理,必须客观评价、积极应对。

2、国情的深刻变化。国内方面,改革发展稳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方面面临的各种考验、风险、危机前所未有、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防疫常态化、长期化带来的重大影响和巨大风险;全面深化改革所触及的利益、矛盾及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扩大开放给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来的冲击和风险;国家安全领域,“疆独”、“藏独”“台独”、“港独”等国家和民族分裂势力、分化势力伺机而动、肆意破坏,严重威胁了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意识形态领域,一些网络大V,所谓“专家”、自媒体等新兴网络组织,对西方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宣扬暗潮汹涌;国计民生领域,人民群众对共享改革红利的期望越来越高,发展、民生、环保、文化方面的诉求越来越突出,社会治理、矛盾化解、利益再分配等方面越来越紧迫,这些无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智慧、治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3、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内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部分党员干部陷入国际和平发展、国内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的歌舞升平表象之中,在长期执政中,部分党员逐渐放松了对思想政治、信仰意志、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要求和追求,政治意识下滑、执政能力减弱、腐败问题依然突出,党的建设面临重大风险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时曾深刻的指出,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异常严峻,党内外环境、因素复杂敏感,党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复杂、突出。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难度、阻力依然很大,要取得全面胜利的所面临的管党治党举措周期性疲软、力度传导性衰弱、时效分层级递减等客观性难题依然存在;党内政治生态涵养所需周期长、破坏恢复难、治理涉及面广等客观规律性的束缚;党员教育学习形势紧迫性、内容客观理论性、手段局限性等导致的教育学习方式方法创新难、教育学习现实收效微等问题,都是新时代管党治党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路径

党的伟大斗争是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的实践之中的。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是赢得斗争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增强斗争本领的实践路径,贯穿于党的自我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切政治实践之中。这种实践进一步推进了党的伟大工程建设,筑牢党的执政地位。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必须要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成事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将党的自身打造成伟大梦想的最有力实现主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不断释放巨大的能量。结合斗争本领的各项内容要素和鲜明特点,针对当前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将党的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两条路径相互结合,及时弥补建设中的短板,从而实现两种实践共同推进斗争本领增强。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面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深刻领会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重要价值,不断筑牢斗争主体的思想根基,积极探索增强斗争本领的多元路径,不断优化增强党的本领的长效机制,真正筑牢党斗争本领增强的思想意识,创新斗争本领增强的实践路径,实现斗争本领的长期持续增强态势。

(一)切实筑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

党的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百年来,正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才带领人民赢得各个阶段的胜利,取得各个领域的成就。筑牢党的思想根基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根本性保证。只有解决党的思想问题,党员干部才能够坚定政治立场,全党才能实现统一认识,从而极大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历史实践证明,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我们党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行动,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是主义制度不动摇,始终坚定人民的立场。不断牢筑党进行伟大斗争的思想根基,保证党员干部在斗争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堅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党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筑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是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首要工作和必要准备。也唯有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才能保证党员干部在种种困难、挑战面前不退缩、不回避、不害怕,才能保证党员干部在利益、享乐面前能够耐得住艰苦、抵得住诱惑。

1、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对于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是摆脱思想误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我们的党的一切政治实践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解决问题的思想启迪和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从党诞生以来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融入党的骨血之中。党的一切政治实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员干部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学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这是党做好工作的前提基础。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培养和筑牢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也不是自发完成的,这需要持续不断的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教育学习。当下,存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理解存在思想偏差,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质疑抑或否定,这是由于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思考和再度解读,使得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观念“趁虚而入”。因此,要筑牢增强党斗争本领的思想根基,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学习常态化。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学习,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素养,牢固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避免因懈怠学习、敷衍学习等原因对自身思想觉悟的提升造成负面影响。

理论与实践是紧密结合的,真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只有重视党员干部的理论分析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实践工作当中的问题,才能更加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我们必须明白,加强党员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除了提升党员干部能够自觉学习研究理论知识的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广大党员干部能够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主动投身斗争实践、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

理论学习始终是为实践行动提供指导和方向的。党员干部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保持较高的政治敏锐度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够在矛盾问题面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清斗争趋势,才能够积累斗争经验,总结斗争规律。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科学的认识,更是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时时刻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动力源泉。只有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党员干部才能在风险挑战面前不退缩、不回避,面对困难险阻坚定斗争意志,始终坚持不懈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民”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党开展一切政治实践的根本原因,党的一切斗争都自然是与损害人民利益的事物进行斗争的,这是是党进行斗争的根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广大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前行的主体,同时也是决定历史发展的力量,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前进恰恰源于群众的力量。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始终前进,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就,根本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紧紧依靠群众,坚持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其实就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勇于进行斗争实践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深入人民群众,聆听人民的声音,准确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由人民检验。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党员干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党在各个阶段的基本纲领体现的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要求,它是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我们党始终将人民作为心心念念、躬行实践的对象。我们党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谋取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政治实践体现了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人民立场和民族使命;彰显了我们党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

党的发展永远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命运密切相关。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增强斗争本领,赢得伟大斗争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艰巨,当前我们正处于日趋靠近伟大梦想实现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状态,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想要赢得斗争胜利,必须增强斗争本领。因此,增强斗争本领,进行伟大斗争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实现路径;伟大梦想是不断增强斗争本领,进行伟大斗争的奋斗目标,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必须紧紧围绕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进行。

人民的幸福是党的初心,民族复兴是党的使命,党的使命和初心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既要注重对历史的学习,也要进行当下的历练,从党的奋斗史中学习斗争方法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中强化斗争意志,从基层实践锻炼中积累斗争经验。忠诚使命,不忘初心,方能恪守信念、勇于担当。全党必须把对初心使命的学习、教育和实践贯穿党的日常组织生活之中,让党员干部始终不忘初心,始终铭记使命,主动自觉增强自身的斗争本领,坚定斗争意志,投身斗争实践之中。

(二)深入探寻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路径

党员干部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能,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坚骨干作用,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的领导力量,是组织推进党的各项指示、部署落实的主导者,是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实际主体。因此,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应主要着眼于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专业化能力不强、政治素养不高、实践经验过少等问题,从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思维、担当意识、专业素养、实践经验等几个方面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提升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既要注重对于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学习中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党性修养、提高专业水平;也要注重对于党员干部的实践锻炼,在实践锻炼中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斗争思维、积累斗争经验。从而确保党员干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能够知战、善战,敢战、能战。因此,既着眼于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一般性方法,又注重当前党员干部能力提升的关键性问题,探寻增强党员干部斗争本领的多元路径,是进一步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路径的有效方式。

1、建好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核心阵地

增强党的斗争本领首先需要建设、完善好增强斗争本领的平台空间。党的一切工作,是通过党组织开展落实。党组织是开展斗爭本领增强的核心阵地。如果想要保障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增强,就必须要搭建好党的斗争本领增强的学习提升平台。斗争本领的政治历练,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培训来完成;斗争本领的实践锻炼,也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中进行的。故而,党组织是科学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自身斗争本领,激发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效监督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情况的核心阵地。建好党组织这个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核心阵地,有利于保障党组织在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引导促进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必然诉求。

一是要充分党组织的教育培训,引导培育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党组织是进行党员教育管理的直接载体。党的斗争本领高强是靠每一位党员的斗争本领高强来体现的;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自然也是通过千千万万的党员的斗争本领增强来实现的。党组织要加强党员的理论知识教育,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变动情况,及时带领党员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经常带领党员了解党的历史故事。进而增强党员对于党的理想信念的坚定意志,切实感受到实现党的远大目标的责任担当。

二是要着力提升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和社会号召能力。党的伟大斗争事业需要人民的支持,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必须要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党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主要桥梁。人民群众对于党的评价和认可度,往往与当地的基层组织工作能力有直接关系。着力提升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要建设更加完善的服务群众网络,动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行工作,解决人民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进而提高基层工作的效能作用,进而筑牢党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提升人民对于党的支持和信任。

2、拓展党员干部本领增强的实践路径

“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既要着力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专业训练,提升党员干部主动斗争的意识、敢于斗争的精神和科学斗争的方式;又要注重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培养党员干部坚决斗争的意志、善于斗争的手段和赢得斗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党的思想淬炼常态化,自觉接受党的专业训练,主动融入党的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从而练就过硬高超的斗争本领,确保党员干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共产党本质属性是通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展现出来的,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主要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治理论、政治立场方面。一方面,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举措的推行与落实都必须由具体的党员干部来推动实行。因此,我们党必须要通过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树立靠素质立身、靠实绩担当的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是保障党员干部在斗争实践中能否抵制利益诱惑,能否不畏艰难、不懈斗争的关键因素。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能力。要将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融入党内政治生活之中,通过党的组织生活,进行党的最新理论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通过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干部之间进行党性修养的相互监督,批评他人的不足的同时,反思自我的党性修养,进而提升党员干部自觉提升党性修养的能力。

不断优化党员干部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新时代党的伟大斗争就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挑战,化解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一定意义上,党员干部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就是党员干部斗争本领的体现,党员干部只有不断优化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党的斗争本领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偏离、懈怠为人民服务的这一工作宗旨。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是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进行伟大斗争根本原因,人民群众也是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最坚定的外部力量。因此,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必须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锻炼,提升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意识。党员干部唯有深入基层实践,增加工作实践,了解人民的需要,解决人民的問题,切实发挥其在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激发党员干部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热情。鼓励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增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是培养党员干部的人民情怀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方式。而只有培养党员干部的人民情怀和奉献精神,才能使党员干部明确斗争使命、坚定斗争立场,进而增强自身勇于斗争的本领和坚持不懈斗争的本领。

(三)优化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长效机制

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需要不断强化和优化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长效机制,这是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有效路径。众所周知,机制是保障特定对象在其实践过程中主动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特定对象实践路径的系统性重塑。将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引入相应的体制性框架,并进一步形成可操作、可评估的运行机制和实践规则,从而确保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各项举措有效达成,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各项目标任务尽早实现。一方面,保障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各项机制要为衡量党的斗争本领的具体成效提供现实依托;另一方面,优化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长效机制是着力解决当前我们党面临风险挑战日益复杂和党员干部“本领恐慌”的重要选择。本节试图探寻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机制化路径,对新时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机制创新和完善进行有益探索,从而探寻进一步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优化路径。

1、优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体的重要内容。优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对于增强党的斗阵本领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培养一批具有高超斗争本领、坚定斗争意志的党员干部,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政治实践。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主要是通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业务指导等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工作实践和基层锻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党员干部的政治过硬、理论过强、业务过关、品质过检。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是面向全党的深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教育培训,既是对党的理论思想的深度宣传,也是及时调试党员干部思想滑坡、能力降低等问题的调试规范。因此,优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必须要立足理论和实际双管齐下,党性教育和专业培训双向并重,保证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不掉线”,切实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机制。

一是要优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长效机制,确保党员干部不但政治过硬,也本领高强。要将党员干部的集中教育常态化日常化,从思想、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注重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培养。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过程,就必须从教育培训内容、教育培训过程、教育培训结构评估等各个环节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真正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彻底解决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思想观念落后、理论知识不强、自律意识薄弱、专业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在教育培训内容上,要不断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更新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筑牢政治思想防线;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将思想教育和专业培训并重进行,将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双管齐下,保证党员干部政治过硬的同时具有较强专业能力水平;在教育培训结构评估方面,将考核和激励相结合,不仅考察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和党性修养,也要考核党员干部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在教育培训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也要考核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

二是要优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学习动员机制,提升党员干部自觉学、主动练的意识能力。要增强党员干部斗争本领,就必须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加大党内主动学习的氛围营造,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自发锤炼自身本领。这就要求不断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动员党员干部多层面参与、多范围学习,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地有效落实。一方面可以加强警示教育和榜样学习示范,让党员干部既认识到本领不强政治不硬的严重后果,也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正向积极引领作用激励党员干部自觉主动提升自身政治思想和能力水平。同时,我们党的各个历史节点、重大发展阶段都是在斗争中完成的,都是学习斗争本领、感受斗争精神的生动教科书。因此,党组织可以依托红色资源,让党员干部接受党史国史的教育熏陶、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从而激励党员干部自觉提升自身斗争本领。

三是要优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保障机制,确保党员干部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经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保障机制是决定党员干部能力水平是否得到有效提升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可以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联动机制,把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保障和平台完善有机结合,通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多样化方式实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党员干部实践锻炼和政治历练,完善健全党员干部的实践培训机制,通过鼓励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和建立与基层地区的帮扶机制为党员干部提供最大程度的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平台。

2、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管理机制

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关键在于增强党的各个组成部分、各级领导干部的斗争本领,也就是必须要重视党内政治生活管理。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管理,优化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性,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基本手段。面对日益复杂的执政环境,我们党是否能够有效化解各种层出不穷的风险挑战,其重点在于党的政治实践过程中是否具有防范、化解、处理这些阻碍因素的本领能力。

当前,由于长期存在的弱化和边缘化的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的现象,导致当前党解决矛盾问题、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依然不足,党的斗争本领亟待提升。因此,必须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管理机制。这是因为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管理机制,就是要求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管理和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成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这有利于优化党的组织设置,强化党的组织功能,提高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能力,培养一批本领高强政治过硬的党员干部。同时,也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优化增强的斗争本领的实践路径,为增强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提供保障和助力。

一是要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执行机制,严格规范实践流程。长期有效增强党的斗争本领,需要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执行机制,将党纪法规挺在前面,增强党的纪律规矩的刚性约束力。从而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创造提供良好的党内环境,党的斗争本领增强更加具有成效性,为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执行机制,必须要维护党纪法规的权威性,要严肃查处党纪法规执行不严、不力,不彻底的现象,及时纠正党内法规执行过程中问题,及时反馈纪律党纪法规执行情况,从而提升党纪法规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优化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制度保障;要加强对于党纪法规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实践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流程进行严格把关,从而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优化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实践路径。

二是要优化党内政治生活的活动组织机制,创新党内政治生活的活动组织方法,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活动参与程度。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是一项持续不断的能力提升实践,优化党内政治生活的活动组织机制,创新优化具体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方式更加多元,拓宽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实践路径,为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这一政治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和生命力。党内政治生活的最核心内容就是党的组织生活,它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和载体。优化党内政治生活的活动机制,关键在于提升党的组织生活的活力和吸引力。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致力于运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积极探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多元载体,搭建优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机会平台,提供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短语路径,从而提高党员增强自身斗争本领的主动性。必须要注重党内关怀、帮扶,将党员激励机制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活动组织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自觉学习、主动深入基层的热情和活力,使党员干部在基层实践和自觉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本领

3、建立斗争本领增强的监督评估机制

党的目标任务和历史使命的实现是一项长期性的实践活动,需要由持续的斗争本领增强来实现的,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才能扫清发展障碍,化解矛盾风险,最终赢得斗争胜利,实现党的目标任务和历史使命。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对于斗争本领水平的监督评估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完整系统的监督评估机制,才能有效解决党员干部斗争本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制定符合党员干部自身情况的提升方法,及时发现纠正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经验方法,进而使得党的斗争本领增强方式更加科学有效,增强了赢得伟大斗争的底气和信心。

一是建立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成长跟踪档案,实现对于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全过程监督。监督是保障特定实践活动的是否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关键,建立对于增强斗争本领这一政治实践的监督机制,有力的保障增强党的斗争本领成效,也促进党员干部树立自觉增强斗争本领的意识。由于增强党的斗争本领这一政治实践,是持续进行并且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导致难以制定考核评估斗争本领水平的衡量标准。建立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成长跟踪档案,有效解决了难以评估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水平问题。通过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成长跟踪档,通过对于对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具体阶段、整体过程进行考察,掌握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情况以及存在的奋斗,通过对于同时间、同阶段、同层次、同领域的党员干部斗争本领水平的横向比较,及时解决同层次、同领域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水平的差异性问题。

二是要完善党员干部基层实践的考察机制,实现对于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路径选择。基层实践是党员干部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增强党的斗争本领的关键手段。通过基层实践锻炼,党员干部既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又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掌握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一步坚定党的政治立场、提升思想素质。通过不定时、随机的党员干部基层实践考察方式,掌握党员干部进行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的真实情况,及时纠正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过程中的问题,查处杜绝拒绝增强斗争本领、敷衍增强斗争本领等问题的党员干部,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党员干部工作做的好不好关键在于人民群众满意程度的高低。将对于党员干部基层实践地区的群众调研考察纳入对于党的斗争本领增强的评估机制,通过民意调研和群众反映,了解掌握党员干部基层实践的工作情况,考察评估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态度和增强的程度,从而及时调整和选择符合党员干部自身情况的提升方式,有利于提高党的斗争本领增强成效。

三是要将斗争本领增强的监督评估机制纳入党員干部的工作考核评估之中,将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增强作为选拔任用、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斗争本领强、斗争本领提升快的党员干部要予以重用,对于抗拒增强本领、在实践培训中敷衍了事、本领增强与业务能力不匹配的党员干部要及时任免。这样可以有力保障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斗争本领水平,锻炼干部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风险面前退缩,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化解矛盾的能力。将增强斗争本领与干部升迁任职的切身利益挂钩,从而实现对于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的刚性要求,使得增强斗争本领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6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 人民出版社 ,  2021

[3]中国共产党历史[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编, 1991

[4]发扬斗争精神 坚定斗争意志[N]. 人民日报. 2019 (001)

[5]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J]. 张超. 红旗文稿 . 2019

[6]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N]. 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 2021-07-10 (001)

[7]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董振华.理论导报.2019,(09)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