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洋:在西部云谷寻找梦想

2022-05-30李嵱

新西部 2022年6期
关键词:西安交通大学刘洋痛点

李嵱

西图数联是首批入驻秦创原的“科学家+工程师”团队之一,刘洋作为总经理,他从自身创业的“痛点”,找到了“安家落户”的真实感。科研人员、企业、科研成果,三者之间如何建立一个良性的正向循环?刘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西咸新区西部云谷二期,到处都是新栽的小树,阳光明亮而强烈。这与记者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126岁的绿树浓荫的百年校园里感受到的静谧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可是,二者似乎同时构成了秦创原这个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起飞的驱动引擎的性格底色。

西部云谷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重要承载区。西图数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图数联”)就位于西部云谷二期4A。这是西安交通大学首批入驻秦创原的“科学家+工程师”团队的一支。

在西图数联核心团队中,首席科学家是中科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徐宗本教授。创始人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慧斌;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刘洋是转业军人,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专业研究生背景和多年部队管理经验,让他在公司经营中游刃有余。

西图数联的循环图

2022年6月1日,西图数联入选陕西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刘洋在朋友圈报了喜讯,并且自勉道:“做好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通道,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创业,把数学统计学院产学研转化的通道打通了,这一点让刘洋颇有点自豪。

“我们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交大数学统计学院,很荣幸获评陕西省第一批新型研究机构,我们将竭尽所能做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刘洋说。

高校老师科研成果转化难,刘洋有切身之痛。李慧斌博士的3D人脸识别技术曾是世界纪录保持者,获得了很多国际竞赛的大奖,技术全球领先。但好技术不一定能做出好产品,好产品也不一定有好市场,如何解决高校团队市场能力薄弱的问题,是所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共同面临的困难。

资金是初创企业面对的另一个痛点。刘洋介绍到了硅谷的创新模式——技术研发+资本驱动,硅谷有大量的风险投资,当然硅谷也有像斯坦福大学这种研究型大学,发现一个好技术,资本和管理团队都有成熟的运行模式,能够快速整合资源,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推动技术成果加速落地。

陕西省委副书记胡衡华在秦创原筹建的工作专班里,也在寻找创新链条上的痛点和堵点。“我想通过这个工作专班产生一种示范作用,使我们能够把企业的痛点反馈过来。”胡衡华说,“我们提出政、产、研,严格来讲,产业和科研是主体,但为什么把政府放在前面?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现在还不能有效地互动和融合,所以,政府就要发挥作用,市场还有一段培育的过程,但是我们在思想上、落脚点上肯定还是市场,最终要走到这里。”

刘洋表示,秦创原的发展应该进入到了内涵建设阶段,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把服务做好做实,这里面有大量的模式可以研究和探討。

刘洋把西图数联科研转化的商业逻辑做成了一个循环图。他说,这也是高校老师们产业转化的一个模式。

“很多老师开始创业都是因为一个横向课题或者定制化开发项目,形成了专利成果或者系统解决方案,有些成果和方案是具备很强复制性的,因此就可以变为标准化产品,从而面向市场推广。技术研发的方面是高校团队的优势,而公司需要做的是加大市场销售团队和工程开发团队,将产品做好做精,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是刘洋他们致力于打造的一个小小的循环。

刘洋渴望从痛点中寻求突破,渴望能够按照心中构建的科研转化的循环良性运转起来。“每一家创业公司,都是秦创原的一个小齿轮,他们的存活状态、正向运转,也代表秦创原这个创新驱动平台的生命力。”刘洋说。

“西图臭皮匠”的梦想

西图数联的三个合伙人有一个微信群名为“西图臭皮匠”,这是一种调侃也是一种愿望,他们三个每天都在学习和分享,像海绵一样吸收创业所需的各种知识,他们希望自己对公司发展的“神机妙算”可以抵得上“诸葛亮”。

西图之光,寓意着三个臭皮匠最初的梦想:“希望我们在西部做计算机图像识别的团队能够为世界发光发亮。”刘洋解释说。

谈到为何要创立西图数联,刘洋告诉记者,他是被李慧斌老师的精神感染,决心帮助李老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梦想。李慧斌在科研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曾获得2020年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如果不创业,李慧斌会是一名成果丰硕的学者,但为了将3D人脸识别技术推向市场,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李慧斌放弃了学术方面的发展,创业两年,没有发一篇SCI,他觉得自己手里边的这些技术专利要是能够产生价值,能够实实在在地应用落地,那是比发论文更有意义的事情。

如今的西图数联算是找准了自己的赛道,致力于3D人脸识别产品及工业视觉解决方案研发,自主研发了多款多模态3D人脸识别产品、软件平台及工业视觉核心算法,与省内外多家客户合作,在智慧矿山、智慧考务、智慧工地、平安社区、智慧工厂等场景广泛应用。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

刘洋在创业过程中发现,科学研究的逻辑和商业的逻辑差异很大,从科研工作者到做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对“西图臭皮匠”是很大的挑战。

“老师们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克服很多困难,直面市场的压力,实现从技术出发到从客户出发的转变。他们需要跨越的一个非常大的鸿沟,就是为技术找到客户,找到应用场景。创业是一场马拉松,每天都在和不确定性共舞。”这是刘洋创业的体会。

2022年6月14日,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孙剑博士突然病逝的消息,在西安交大创业老师中激起一阵惋惜和惊愕的情绪。这是一位世界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的科学家,为西安交大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老师们要想真正创业成功其实很难,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生命。”说起孙剑博士的英年早逝,刘洋的难过和惋惜之情难以言表。

徐宗本院士曾在一次西图数联的闭门会议时强调:“我们和一般的企业不同,我们的根基是大学,特色是数学,底色是实事求是,优势是源源不断的技术输出,希望西图数联可以做好学院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拉通高校、企业、政府、基金等各方资源优势,形成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企业孵化和产业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

谈到秦创原,刘洋表达了深厚的感情,西图数联正是借助秦创原的平台,才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未来他希望西图数联可以与秦创原创新驱动真正“融合”式发展。

猜你喜欢

西安交通大学刘洋痛点
A class of two-dimensional rational maps with self-excited and hidden attractors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招募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版)》再获“最受欢迎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又见刘洋
刘洋作品
刘洋 藏石欣赏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