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途径

2022-05-30丁波

南北桥 2022年6期
关键词:现场施工管理建筑工程问题

[ 摘要 ]随着国家促进内需政策的继续落实,建材行业发展势头很快,全国各地城市的施工规模也日渐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在迎接下一个良好发展机会的同时又面临了全新的挑战,怎样在新形势下的城市施工中实现最大企业效益,同时保证并满足品质、安全、速度等方面的需求,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土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既是城市施工项目中的一项关键部分,也是把建筑原料、劳务等基本要素加以有机结合的建筑行业许多重要流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土建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施工主体建设项目的施工品质,关乎施工安全水平和影响施工总体造价的合理水平。所以,通过强化对土建现场质量管控方式的研发,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办法,对于提升工程建设全寿命期的效益,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问题;改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6.013

对于建筑工程的现场开展施工管理,是提升建筑项目质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仅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能否按甲方规定的工期交工,更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功能使用问题。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安全问题,这里面一般包括建筑的安全性能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一般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众多,因此保证施工现场的每个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时,科学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就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同时也让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安心地工作,这样就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安全。

1    建设工程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意义

土木项目管理现场是由施工人员直接从事建筑项目施工活动的主要场地,工程质量的好坏、成本的多少以及如何获得良好的效益等,均与建设施工现场管理分不开。实践证明,企业管理者越注重和完善对建设现场的管理,越能提升建筑公司的管理和技术,就越能获得巨大的效益。鉴于土木项目管理现场高空露天作业较多、多工种的立体互动协同作业等特性,需要完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才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率。此外,通过合理改变建筑施工现场的人、物料、场地的结合状况,降低甚至取消建筑施工现场的无用功,从而减少建筑物材料的损耗,也可以为建筑施工公司增收节支[1]。

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

2.1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工程所涵盖的区域范围和层次比较广泛,施工的工序较多,而且覆盖范围较广,这就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技能要求高,同时在施工過程中也易产生管理不严格的现象。一些施工人员由于自身对工程专业方面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严重不足,并且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量原材料以及各种建筑新工艺、新科技都无法合理了解和使用,使图纸上的设计达不到施工要求标准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而且对技术管理以及施工全过程的管理也不够严格,这些都使得工程建设的产品质量严重降低[2]。

2.2  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目前,中国的建筑从业者大概有3500万,当中有将近2500万的农民工。相比之下,在施工方面本科生、专科生年均大约3.3万人,而建筑技校生年均也只近3万人。由此可见,中国建筑业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员都是非常匮乏的。

2.3  相关法律法规意识不足

某些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设计方案、工艺措施都不能严格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款进行,而是分包交底和安全走过场,在表现形式上较为简单和千篇一律。同时存在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不适合的工程建设方案、专项工序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等重大安全隐患。例如绑扎建筑施工专用的钢脚手架时,没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进行,绑扎不标准。脚手板绑扎较为简单或者脚手板表面堆积大量废弃物、材料缺陷和不牢固、没有排水措施等违规行为,都是造成突发性火灾事故的直接因素[3]。

2.4  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亟待增强。建筑工地的人流量大,如果工作人员较多,安全问题也就无法得到保证。而如果工作人员本身的职业安全意识并不加强,自己又没有掌握专业的安全性生产常识,而是抱着侥幸心理进行建筑施工作业,那么工地的安全事故也就极易出现。

2.5  施工现场的监管问题

工地要有完善的监理体制,在每次建筑施工开始时,都必须要求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严格地服从组织,按时履行小组指令,共同完成建筑施工各项任务。一旦管理工作做不好,工人就会发生擅自离岗、队伍松散、原物料堆放不规整、建筑设备维护不严、供电线私搭乱接等问题,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产生扰乱,也非常容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3    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隐患通病

工程质量通病即在一般建设项目施工中都会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例如施工完成模板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由于过快或过长的混凝土振捣而产生涨模。建筑工程的通病或多或少地不可避免,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可能成为对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安全最大的威胁,也是阻碍建筑业发展的难点。例如出现在多层大厦中的工程质量通病有很多,包括外墙漏裂、外立面漏水、混凝土梁板砼开裂等现象。每个施工事项均有施工规范,如果不合格,就会产生工程质量通病[4]。

3.1  空鼓、裂缝、渗漏等原因分析

当基底完全干涸时,涂抹的保护层已被迅速吸干,从而形成较强烈的早期污泥脱水,裂纹也随之形成,与基底的不良粘接而形成基底空鼓;若使用混凝土不当,稳定性也不好,如混合采用较多品种混凝土,由于收缩系数原因,形成了大范围的网状裂纹。此外,不严格的砂子粒径,也是导致收敛裂缝因素;灰泥选择不合理,水灰比例的任意变化或水泥用量增加随意,导致灰泥层不平衡收敛,导致收缩裂纹;基础的凹凸差异明显,但没有找平整处理,或灰浆层的厚薄差别导致不等量收敛。在涂刷时,过薄的水泥层和过厚素浆层都会导致出现收缩裂纹;而作为良好的防水层和水泥材料层与基层之间的衔接层,由于刮涂素浆层时不完全或者素浆层凝固而产生空鼓裂纹;在对大范围的渗漏作处理时,未能仔细检查其渗漏处并进行堵漏处理,并将促凝剂、砂浆等重复或随意涂刷,造成基层与防水涂料不牢固粘接,从而产生基层空鼓裂缝渗漏;未能有效地养护浇水,造成防水涂料出现干缩性裂纹。气温过低或高温养护作业,由于操作条件不良造成的局部过高气温,产生干缩或过大的温度引起压缩或膨胀变化,从而产生裂纹;由于不足的结构强度产生裂纹。在防水层作业之前,渗漏处具有减少外部孔隙的水流压力功能。但在作业后,外部水流的渗透受阻,引起渗漏处恢复上涨,增大了结构承载能力,产生结构的裂缝而造成防水涂料破坏,其裂缝不规则且较长。若建筑构件采用预制式装配,则可能由于工程防水方案不考虑刚软结合,外力作用在建筑构件接缝处产生防水涂料裂缝[5]。

3.2  材料原因

建筑材料问题是造成多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直接因素。建筑体由建筑材料所组成,而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影响工程质量的优劣。在购买建筑材料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而购买大量的低质建筑材料常常会带来工程质量问题。对建筑材料也要严把质量观,必须认清合格证书及标准,对特殊建筑材料要进行严格检验后方能在现场施工投入。柔性防水材料抗老化特性、钢筋材料抗拉、高透水性、低温脆裂等要与建筑标准相一致。

3.3  施工方面

在建筑施工时,造成多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几个方面:搭设卷材防水层时高度不够,设备布置偏移,基础太过湿润,以及设备的震动造成了卷材防水层地面空鼓;建筑中防水屋面板的搭设长度太大,经常出现较大搭缝,以及屋脊上处理不当的盖瓦座灰,飘雨漏水;隔断缝的留取不合理,未洁净地处理开裂,对于较大的钢筋直径保护层,在现场作业时随意践踏,养护细石砼屋面欠缺,导致出现砼龟裂等。

4    建筑工程施工中开展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4.1  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检查工作制度分为平时检查工作制度和单位时间检查工作制度。检测制度应明确检测的依据、责任者、检验方法等。检查内容要全方位且专门进行,而且在检验完毕后要填报与之有关的图表,在张榜公告的时候对不符的部分依法处理。对项目施工现场的检验也要当作一种常规管理工作来开展,在检查时可以采用随机抽查和定期化验结合、专门检查和综合检查并存的、个别检查和与集中检验有机结合的方法。在工地规章制度中,应有具体的明文规定奖、罚的细则并确保奖励机制的实现。所有进行现场作业的人员,特别是对于专业性很强、潜在危害较大的工种都应当持证上岗。

4.2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吸纳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对技能娴熟、有建筑施工经验的科技人员,企业要予以良好的对待并给予相应的控制权限,使施工现场人员可以得到合理的控制与管理,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与速度,也使建筑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4.3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环境的安全性管理水平,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法规。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是耐火、防电,作业时必需戴保险绳、保险帽等。为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派出安全管理工作组开展抽查,不断进行监督提醒。管理人员培养工人产生强烈的安全意识,并按照我国施工建设方面的有关规范,根据施工企业的自身实际特点编写企业安全管理说明书;认真执行工人岗位责任制,防止隐患出现,使施工工地的事故发生率减至最低点[6]。

4.4  做好材料把关

建筑材料在引进前要做好严格检验和审核,以避免引进劣质建筑材料。工程质量问题与建筑材料使用有关。建筑工程的防水卷料种类和质地、对预制楼板所作灌筑处理时的碎岩粒径和对砂浆的含泥率把控制等会影响到了施工质量各方面。建筑竣工后,如果内部装饰涂料品质问题严重,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蜕皮、转色。有些饰面砖由于不整齐的外形尺寸和过大的吸水性能或者施工时疏忽,就会出现建筑外墙地面空鼓、爆皮、不平整灰缝厚度、剥落现象等工程质量通病,甚至造成建筑外墙严重漏水。如果纸面石膏板品质不好,裸露在外容易潮湿,石膏顶板就会出现变形,中间板产生板块翘角、低垂现象等工程质量通病。在建筑结构板上工程作业中对混凝土提升架口部位板面过于粗心,忽视板面负筋处理,就会产生结构裂纹问题。

4.5  保证设计质量

工程的所有阶段都要严把设计质量关,尤其在工程初期环节,质量设计最为重要。如果工程设计质量好,则为后期建设做了很好的指导。首先,工程设计人员事先研究易发的多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完善方案设计。在完成设计图后,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并与施工队沟通意见,修正缺陷。为了达到工程设计的尽善尽美,设计员要经常深入工地一线,吸取经验。此外,设计师还必须掌握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和设计验证标准。

4.6  要保障施工的工艺合乎规范

由于质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各技术工种之间、建筑施工的工序间衔接措施方面的不规范或者建筑环节的后序施工人员对一些前期的工序隐患未加注意等,都会造成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施工即质量管理的过程,是建筑竣工的关键环节。多层的建筑质量通病多是由建筑施工技术造成。所以,有必要对施工环节的工艺进行严格把关,从施工环境、设施、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实施多措并举。首先,建筑施工技术方法须安全先进,还要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做到交底及时;其次,设计方案的实践性要强,要有避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具体策略;第三,做好工人的技术培训以及做好带证上岗的監督,比如防水工、电焊工证明等;第四,施工小组的班组长要由理论水平高以及施工经验丰富的工人担任;最后,要做好设备的检修以及校核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活动,对于施工而言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强化管理措施的创新,并不断加以优化,逐步完善建筑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从而使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昌锋.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途径[J]. 建设科技,2014(11):90-91.

[2]宿钦侠. 论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途径[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9):315.

[3]郑明亮. 试论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8):1529.

[4]周龙. 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5):1258.[5]刘鑫,张晶.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J]. 环球市场,2017(5):324.

[6]李鸿峰.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通病及管理途径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1183.

[ 作者简介 ]丁波,男,安徽合肥人,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现场施工。

猜你喜欢

现场施工管理建筑工程问题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探究
试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