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因素分析研究

2022-05-30邓旭

客联 2022年6期
关键词:因素分析大学生

邓旭

摘 要:当代大学生乃是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做一定了解。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方式进行简要概述,同时提出影响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主要因素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因素分析

大部分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较强、意识较弱,其主要因为公共服务机构薪资待遇良好,工作较为轻松,并且能够受到众人的追捧。因此许多大学生萌生了只考公务员的想法,但此种公共服务动机将会对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及时端正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和意识,本文针对影响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各大高校能够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一、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因素与测量

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于1990年提出,其将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定义为:人对于某个公共机构或对于某一个目标作出的一种“倾向式”回应。通常情况下,可将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因素分为以下三类:

其一,基于大学生理性的公共服务动机。此类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人因为享受到了各项优惠政策,进而促使其自身萌生了加入政策制定机构的想法。

其二,基于大学生规范性的公共服务动机。当代大学生即便不是学生党员却也拥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同时也具有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特点,因此多数大学生都比较渴望能够加入公共服务机构,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感,展现一名中国青年的担当[1]。

其三,基于大学生情感的公共服务动机。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具备仁慈、善良的特点。因此,当代大学生普遍渴望参与到公共服务之中,成为公共服务机构的一员。

基于当代大学生的此种特点,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基础上,将公共服务动机划分为四个方面,其包括各项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吸引力、维护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责任感、踊跃进行自我奉献的使命感以及富有同情心与仁慈心的善良感。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所应用的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测量工具分为以下三种:

其一,单维度的间接测量。其主要指公共服务机构员工待遇相对较高,且能够获得可观的报酬,利用学生对公共服务机构认识,间接开展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

其二,多维度直接测量。1996年所提出的perry测量中包含24项量表,因此也被称之为多维度直接测量。

其三,行为测量。行为测量相比单维度的间接测量与多维度直接测量更容易理解。其主要是通过观察学生实际的公共服务行为(通常情况下指学生为了能够参与到公共服务机构中去所表现出的行为)[2]。

二、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因素

立足于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因素与测量基础上,本文采用perry的方式编制相应的问卷,同时结合人口统计学的相关变量,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公共服务动机因素的问卷调查。首先,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了公共利益同情心、自我奉献与自我牺牲精神、公共政策四个方面的问卷调查[3]。所得出的调查结果为:自我奉献与自我牺牲精神的克隆巴赫系数达到0.792,而与同情心对应的克隆巴赫系数仅为0.565。总体分析,除同情心的克隆巴赫系数外,其他三个方面的克隆巴赫系数均达到0.7以上,由此可见,内部一致性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要求。我国目前整体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所对应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24,充分表明了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因素的研究,效果较为显著。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当代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因素,本文立足于专业、年级、性别等角度,将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因素进行了分类,并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果。

(一)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主要表现在同情心之上

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与性别关联性微乎其微,反而不同性别所表现出的同情心系数差异十分明显。依据调查结果显示,當代女性大学生的同情心普遍高于男性。为了进一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本文将此次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另外,本文针对大学不同年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开展了调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为:各年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经过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大一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最为薄弱,但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渐提升,待到学生即将毕业(大四下学期开始)公共服务意识又呈现轻微的下降趋势。

(二)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并不具有明显的专业差异

通过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展公共服务动机的问卷调查得出:学习经济学、法学等专业的学生,其自身的公共服务动机普遍高于农业类以及理工类的学生。主要原因为:法学类学生所学习的各项科目与我国国家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经济进步等因素息息相关,促使法学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便拥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因此,法学专业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较强[4]。同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切实了解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家发展中的各项弊端。此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促使其产生加入公共服务机构的意识。通常情况下,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秉持着一个相同的理念,即:“用实际行动改善目前国家发展中的经济弊端”。此外,文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了解到国家发展的相关历程,促使其与国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产生共鸣。因此,文史专业学生通常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立志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由此可见,之所以法学、经济学以及文史专业的学生公共服务动机较强,与其所学专业以及学习内容息息相关。

另外,本文针对各高校所在地的经济水平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所在地的经济水平对于学生公共服务意识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将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区的大学生,与新疆、陕西等地区的大学生进行对比,发现无论高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基本相同,并不具有明显的地域化特点[5]。

(三)管理者经验等因素对于大学生公共服务意识的影响较为明显

基于此次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管理者经验对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机构中拥有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远高于无经验的管理者。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管理经验较弱,其与公共利益以及自我牺牲等方面相比,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但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与公共政策吸引以及自我牺牲精神等方面息息相关[6]。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本文认为各大高校应对学生同情心以及社团管理经验高度方面予以一定注重。首先应鼓励学生自发性组成各种社团,并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各社团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援助,推动高校社团高质量发展,以此改善学生管理者经验较为缺乏的弊端。针对学生同情心培养方面,学校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电影,并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观影感悟。另外,也可鼓励学生参加献爱心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弥补大学生在公共服务意识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洪林.公共服务动机视角下新时代高校团学工作探讨[J].国际公关,2022(06):94-96.

[2]张琳,谢欢.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综述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01):101-106.

[3]申可.公安院校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调查研究[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0(05):123-128.

[4]梅芳雪. 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5]赵起超. 公共服务动机和政治效能感对大学生选调意愿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20.

[6]刘洛莹.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9(01):17-18.

猜你喜欢

因素分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现场检验里氏硬度计测试误差影响因素
桥梁抗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