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教学模型在财会专业实训课的应用价值探索
2022-05-30朱培源吴巧红
朱培源 吴巧红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改革,作为人才培养过程核心环节之一的实训课已成为改革的重心。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始终成为优化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的前言阵地,况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对传统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却滞后于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前景。BOPPPS教学模型,作为一种实用的教学工具,在实训课的应用能较好的解决“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潜在矛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型;财会;实训课
一、引言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应用,作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者的财会人才,其身份和思维要求都已发生转变,要求未来财会人才不仅需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更需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具备“数智”思维和应用能力。与此同时,新一代财会人才还需具备核心素养。然而,在现阶段的财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训课作为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教学体系,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技术革命下财会专业实训教学的本质要求,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并有效应用于财会专业实训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的作用。BOPPPS,作为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能有效解决传统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质量不高的弊端,因此,探究BOPPPS教学模型在财会专业实训课的应用饱含重要价值。
二、财会专业实训课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不足
(一)财会专业实训课现状分析
在高校的学科体系中,以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为核心的专业已成为管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培养新一代专业人才,该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能力,为市场经济稳健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现如今,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在财会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也出现新的要求,使得如何培养新型财会人才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心。然而,传统财会实训教学模式已陈旧,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实训课的教学模式却迟迟未得到更新,教师依然将重心放在了“教了什么”,缺乏对学生“学到什么”的关注,进而导致培养的人才缺乏应用性技能。
(二)财会专业实训课存在的不足
1.财会专业实训课理论与实践融合有效性不足
实训课,作为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效设计并合理运用实训教学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已开设足够数量与财会相关的实训课,同时也合理优化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但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设计依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众多实训课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效性不足。与此同时,教师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使得实训过程缺乏深度和广度[1]。在传统实训过程中,虽然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验,但检验的深度不足,仅仅停留在表层。在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则较为欠缺,违背了实训课的本质要求。众多实训课在开课的前期缺乏理论讲授引导,或者开展实训全过程完全偏重实践,缺乏理论铺垫,致使学生出现只知如何操作,却不知应用原理的现象。通过实训,学生也并未有效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使得学生缺乏应用能力。
2.财会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过时且缺乏目标导向
目标具有引领功能,能够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导向性。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普遍应用的时代下,实训课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转变,然而现有部分财会实训课依然存在教学模式过时,教学过程缺乏目标导向的问题。在实训过程中只重视操作流程的培养,学生形成机械式的学习方法,缺乏对知识的应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也并未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整个课堂实训过程中。基于任务导向的实训教学虽然能部分推动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但在新技术背景环境下,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模式的过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目标导向的缺乏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匹配人才培养需要,同时也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
3.财会专业实训课重操作能力却轻素质能力的培养
实训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训课主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理实一体化,同时也应突出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然而,现阶段的财会专业实训中更偏重操作能力的考核,缺乏融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综合技能。素质能力,作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实训课普遍缺乏的,无论是实训的内容还是在各个环节中,由于教学模式的滞后或者错误,使得学生普遍将重心置于流程掌握之中,背离了实训教学的本质。因此,对传统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将变得非常重要。
三、BOPPPS教学模型在财会专业实训课的应用价值
BOPPPS教学模型,由六环节组成,基于认知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BOPPPS教学模式具备反馈及时以及针对性强的特征[2]。与此同时,教学互动和教学反馈也作为该模式的重要环节。在课程教学理念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在教学目标上设定明晰的、可验证的目标,使得学生能对其自身的学习及时进行评估。在教学方法上,以参与式、互动式以及导向型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BOPPPS教学模型在财会专业实训课的应用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助推财会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实训教学需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推动新型人才培养。传统教学模式应被优化,融合新型教学工具,BOPPPS教学模型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并将学生的“学”作为实训重心,不僅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深度,同时也推动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特别是财会学生。在该模型的应用过程中,实训教学将转换教学理念,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需要兼顾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效将团队协作、沟通技能、关心他人、诚信意识、直面困难等部分重要的核心素养在实训过程融合,进而在无形之中不断深化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与此同时,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健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强化质量保障主体意识,促进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
(二)助推财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财会专业,作为一个强调应用能力培养的学科,要求专业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会将理论知识有效与实践相结合,掌握知识的应用技能,培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BOPPPS教学模型基于目标导向且强调学生参与式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有效将固化的专业理论知识活学活用,领悟理论知识的本质,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与此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问题导向的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突出了学生“数智”等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束语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实训课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始终成为优化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任务之一。由六环节组成的BOPPPS教学模型,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缺乏有效融合、实训过程缺乏目标导向以及缺乏素质能力培养等不足之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教学理念,与学生为中心,助推财会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提升了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能有效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昊源,赵联果,刘小梅.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改革[J].山西青年,2022(14):50-52.
[2]程舫.BOPPPS教学模式的评价与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9(19):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