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生活,超越边界
2022-05-30沈燕
关键词:幼儿园;班本课程;思考与实践
众多的幼儿园都在重视班本课程的开展,教师在结合国家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利用班本课程进行活动的延伸,确保了幼儿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能力、生活经验等能够更好地实践应用,在班本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再是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作为授课的标准,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开设相关的教育内容,让幼儿园的课程在班本课程的实施中得到了更好的延伸效果。
一、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意义
1.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班本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园本课程”的基础之上的,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而进行实施,幼儿园教师根据《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的内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让“课程去追随儿童”并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课程内容。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能力,更要求教师有创新实践的能力,在观察幼儿和教学实施过程的同时,也帮助教师快速成长。
2.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的班本课程是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班级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实施与开发。教师充分的运用幼儿园的有利资源,以及班级的各种教学资源,切合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实施。不仅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在班本课程中,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3.为促进幼儿全面成长提供了动力源泉,拉近了家园距离。班本课程的实施,是对教育资源的整合,需要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参与,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鼓动家长帮忙收集教学资料、教具、材料等。家长通过参与班本课程的实施,不仅能够结合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而准备资料,还可以通过班本课程的实施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幼儿的全面成长提供了动力的源泉。拉近家园距离的同时,也能获得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
二、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策略
1.结合幼儿的兴趣,营造良好氛围。幼儿在3-6岁这一阶段,属于好奇好问的年龄,注意力时间较短,一般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抓住幼儿的好奇心,结合幼儿的兴趣,进行开展教育活动。在班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中,教师更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以幼儿为中心,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幼儿的兴趣、爱好放在课程实施的目标当中,而不是以教师专业的能力进行课程的开展。教师结合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保证班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开展,还有利于幼儿培养幼儿的专注力。[1]
幼儿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幼儿对一件事感兴趣时,他们会专注地去观察、去探索、并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思考。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带领幼儿进活动室的那一刻,幼儿就被多样化的美术材料吸引了。幼儿首先对美术用的各种笔进行观察,并进行讨论,这水彩笔的颜色种类真多啊?我很喜欢这个荧光笔,有很多漂亮的颜色。你们看这有一个海绵,老师他们是干什么用的?等等。看着幼儿热火朝天地讨论着美术工具器材,教师决定先不进行美术绘画的教学活动,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带领幼儿进行美术器材的认识活动,这就生成班本课程。
教师首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各种各样的美术工具,有水彩笔、彩铅、油画棒、毛笔,还有海绵棒、棉签、牙刷、树枝等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通过提问:“你们知道如何利用棉签、海绵作画吗?”引发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探索,让幼儿接触美术工具,利用身体的各种感官去探索,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试一试、画一画等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就是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得的,因此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鼓动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出更多的新玩法。最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寻找生活中的作画工具,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用树枝在沙土上画画,或者将树枝带领到班级经过处理,制作成绘画工具,或者用生活中的棉签蘸颜料进行绘画、生活中的牙刷、小勺、吃剩下果壳果皮等都可以进行创作等等。
经过幼儿的探索和寻找,幼儿很快地融入美术工具的探索中,不仅发现了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可以作为美术的操作工具进行作画,还寻找到了多种物品可以用作绘画的颜料,例如:火龙果可以当颜料,西瓜汁、牙膏等等都可以是幼儿作画时创作的工具。同时,教师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绘画的工具和材料,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明天带到幼儿园进行绘画活动。通过对美术工具的讨论和探讨,幼儿激发了幼儿绘画的兴趣,教师在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观察、鼓励幼儿勇于发言、自行探索,给幼儿创设了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并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
2.结合幼儿的生活,提供探索空间。幼儿成长阶段,是在不断地探索中成长的,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都是通过生活中小事,和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探索的。在实施班本课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熟悉的东西会有心理上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大多是教师按照自己的专业能力,对幼儿进行传授,在操作材料的准备上也教材上现有的材料。不容易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也不能让课程追随幼儿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场景和事物,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班本课程,并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班本课程的实施,不同于传统教育,他有教材的依赖,但是教师可以结合地方特点、人文文化、当地民风民俗等幼儿身边的环境展开教学。例如,沿海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海鲜的盛产,从小幼儿就是吃文蛤,这种美味佳肴展开班本课程的实施。教师首先,搜集了一些关于文蛤的相关资料、相关文献和视频,制作成微视频的形式,让幼儿观看。视频内容包括:文蛤的生长环境、文蛤的制作成事物的过程等,让幼儿通过视频了解关于文蛤的知识。帮助幼兒获得更多知识经验。其次,教师准备了许多文蛤的壳,让幼儿进行自主游戏,幼儿拿到文蛤的壳之后,先进行了观察,文蛤的壳上有许多的花纹,外形像一把扇子的形状,很美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一句完整的话,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表达出来。如:文蛤的外观有很多纹路,很漂亮等,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文蛤壳自主游戏,幼儿用绳子将文蛤的壳连起来,用一头捻几圈,文蛤壳就会转动起来,像一个转动的小玩具,幼儿进行结组一起游戏。幼儿在玩的时候能够不断地调整捻绳的圈数,让文蛤壳转动的更快,这个游戏既给幼儿带来了自制玩具的快乐,还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动脑思考、深入探索,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在文蛤壳上进行作画,幼儿发现文蛤壳转动起来纹路变得很漂亮,如果有彩色就更好了,于是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的美术用品,有水彩笔、油画棒、颜料等工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在文蛤壳上进行作畫。画好之后,在进行转动文蛤,会出现七彩的图画。幼儿很兴奋自己的创作,更积极地投入到活动当中。教师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相关的事物为幼儿创设的班本课程,让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促进了手脑并用,还获得了更多的实际生活经验。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能够主动地探索更多的游戏方式,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这种是幼儿自主的、自发地活动,并不是赖于教材的机械学习,丰富了幼儿的课程内容,还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自信、快乐和满足。[2]
3.利用家园的合作,促进全面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班本课程的实施,更是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意识,为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3]
班本课程的实施除了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外,还要关注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又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班本课程时,要及时地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并和家长一起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首先,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明白教育幼儿不单单是幼儿园的责任,家园共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也可以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让家长逐步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并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4]其次,让家长在家也为幼儿做好榜样,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各项能力发育的还不是很完善,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如有不良的行为习惯,要及时帮助幼儿纠正。家长平时在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不对吐痰、公共场合不大声讲话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幼儿模仿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家长也要向教师及时反馈幼儿的情况。双方及时沟通互相交流,共同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反馈,以及幼儿的生活实际情况,和近期的表现,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创设多样化的班本课程。例如:教师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礼仪的古诗词,或者相关的小故事,在家进行文明礼仪的练习等,然后在幼儿园组织,有关礼仪展示平台,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去展示去表演。这种形式不仅锻炼了幼儿勇于表演的信息和勇气,在幼儿和家长一起表演的过程中,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促进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同时幼儿和家长教师的互动中,学到了相关文明礼仪的知识,为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基础。
教师通过和家长的互动交流,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引导家长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家长在参与班本课程的实施时,不仅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还懂得了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班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应当具有专业的教学能力,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情况,为幼儿创设更多发展的空间课程,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班本课程的实施中,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让幼儿学会思考、善于观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王小洁.幼儿园班本课程审议的构建与实践——以大班生成课程“养草记”为例谈课程审议的实施路径[J].求知导刊,2022(18):95-97.DOI:10.14161/j.
[2]郭媛媛.班本化视角下幼儿园大班主题课程现状的个案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2.
[3]马美珍.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当代家庭教育,2022(11):84-86.
[4]李艳红.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及策略[J].新课程,2022(14):65.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