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域下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05-30李保忠
[摘要]我国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核心在于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成果转化、合作模式等方面不断进步,但在机制创新、供需结构、产学结合、校企协作等方面仍存在矛盾。为促进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一流理念为导向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以要素联动为引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多方参与为路径打造校企实践基地、以效果反馈为目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保忠(1994- ),男,安徽宣城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读博士。(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供给视角下典型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72041005)和2021年湖北省农业厅委托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绩效考核研究”(项目编号:NY202005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4-0013-08
一、引言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经济转型攻坚期。2021年10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明确提出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总体要求,这对新时期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实质是各协同主体从实际出发,经过一系列的选择和博弈,形成行动协调、功能互补和多维统筹的协同创新联盟,从而实现农科人才培养、农业成果转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鉴于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新业态的形成,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企业间的互动愈加频繁,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统筹推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校地协同建设过程中,加强农业职业院校产教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各生产要素的创新能力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提高,但农业产教融合的效果并不显著。据农业部科技司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农业生产总值比重的1%,与发达国家2%~5%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占到发达国家的2%,农业现代化水平仅有发达国家的1/3。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农业产教融合仍存在区域不平衡、技术不充分、体制不健全、配套不完整、引领不突出等问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水平不高、农科人才队伍素质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不畅,严重制约着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农业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农科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应然使命。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职业院校应抓住机遇,通过拓展生产要素规模、深化协同创新能力、转变科技创新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一)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推动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截至2021年,国家关于产教融合共出台473份文件(包括法规、意见、方案、通知等),文件出台主体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18%)、财政部(28%)、教育部(17%)、工信部(14%)、农业农村部(12%)、发改委(9%)、科技部(2%)。出台文件之多、涵盖主体之广、关照内容之全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制度环境。这些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要支持农业院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和农科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推动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在此背景下,农业职业院校应适时抓住机遇,按照相关政策的指导方针和具体要求,因时制宜、因地而异,不断优化调整产教融合发展方向。
(二)经费投入不断增长
经费支持是推动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农业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其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改造和承担政府科研项目也不断增加,相应的经费投入也在逐年提升。科研社会服务经费是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工作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标志。以江苏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3所“双高计划”中高水平农业职业院校近五年的科研社会服务经费明显呈上升趋势(见表1),显示出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具有强劲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三)成果转化效果显著
科技成果转化是检验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深度和成效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农业职业院校作为产教融合的技术供给单位,近年来在科技项目数、科研拨入经费、科研支出经费等指标上的年均增长率显著提升。其中,科研拨入经费的年均增长率为6.34%;科研支出经费的年均增长率为8.06%(见下页表2)。党的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农业领域关注的焦点,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脉络。同样,我国农业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自2017年以来也在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和收入的结构性缩减。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农业职业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迟滞,反之会促进我国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增强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
(四)合作模式多元互补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是一种各主体优势互补的模式。我国农业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需求和原则、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形成多样化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一是校内产教融合模式。这种模式突出农业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农业职业院校具有人才、科研、经费集于一体的先天优势,可以创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校办实体产业,并将实体产业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相结合,从而达到内部消化、内部循环发展的目的。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二是校企协同合作模式。农业职业院校的主要优势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而企业的优势在生产经营与开拓市场。通过双向合作,农业企业可获得成熟人才和高端技术,而农业职业院校实现了培养新型农科人才和科研成果轉化的目的。如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三是多元主体合作模式。由于产教融合中的单一主体往往无法承受规模、投资、风险较大的合作项目,多元协同合作模式便应运而生。这种产教融合模式的跨度较长、规范性强、风险较低、收益显著。如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同江市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三、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职业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而且催生出多样化的农业经济增长业态,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在机制创新、供需结构、产学融合、校企协同等方面仍有诸多矛盾,严重制约着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
(一)体制机制与创新发展之间的矛盾
1.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农业职业院校科研管理体制问题突出。一是科研能力考核重论文轻教学。发表高水平论文和获批高层次项目依然是农业职业院校教师考核评价的主要参考指标,这在激发教师科研积极性的同时,也弱化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农业职业院校以实践性的学科门类为主,过度关注科研而缺乏引导学生理实结合,既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农科人才,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农业现代化进程迟滞。二是科研项目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目前,我国农业职业院校科研项目偏重农业科技领域的前沿研究,而对技术的实用性和市场性缺乏必要的考量,致使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三是科研成果转化重形式轻效率。近年来,我国农业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虽不断攀升,但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推广应用水平不高、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如畜禽、园艺、农机等领域关键技术成果缺乏,配套技术设施主要依赖进口;农业科技与产业脱节,科技成果没有突出产业需求,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2.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是各协同主体在创新意愿驱动下进行的一种共赢合作活动,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技术增值过程,但由于各方在协作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以及利益分配标准,因此会导致创新主体意愿、内外环境、创新要素配置能力的分歧和矛盾。一是在投资比例上的分歧。资金匮乏是农业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统计,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仅为0.77%,远低于农业科研投资强度1%的国际水平和发达国家3%~5%的财政投入标准。此外,我国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而发达国家为70%~80%。二是在产权归属上的矛盾。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产权归属没有明确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是导致协同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转化法》)的出臺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农业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没有规定性的配套文件。目前,农业职业院校大多在《转化法》的基础上以校内文件通知的形式自拟科研成果转化办法,在产权归属问题上各方莫衷一是,极大限制了产教深度融合。
(二)高校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1.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作为生产要素,其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化发展是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手段,是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我国农业职业院校自身却面临着各种复杂问题。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不足。在部分农业职业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思路仍未改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在评价科研成果时更注重学术价值和科研导向。另外,企业很难对协同系统中的知识进行准确估计。这些因素导致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背离。二是生源供给总量不够。自《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颁布实施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但农业职业院校人才供给能力却没有显著提升,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与需求进一步向不平衡不充分的方向发展。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我国农业职业院校招生共计130782人,占全国高职(专科)院校招生比例为3.03%。这不仅影响到农业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更会迟滞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2.研究成果与市场脱节。作为供给侧的农业职业院校与处于需求侧的市场空间存在巨大的耦合协调性,但农业职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如2019年我国农业院校科技成果项目有38915项,其成果转化数为506项,成果转化率仅为1.3%。此外,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我国有超过50%的生猪、奶牛育种,70%的化肥、农药以及农产品加工设备,90%的高端蔬菜花卉等都依赖于进口,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制约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进路。
(三)农业教育与产学融合之间的矛盾
1.农科专业建设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强化农科专业建设,提高农科人才专业技能,是推动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农业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专业目标、专业设置、专业结构与现代农业生产紧密度不高的现象。从专业目标上来看,一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偏离市场需求,二是专业培养目标弱化了学生个性发展;从专业设置上来看,农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学历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不均、门类多而不精且裹挟着趋同性、滞后性、盲目性和被动性等问题,这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契合度不高;从专业结构上来看,我国农科专业结构与第一产业之间的协调度较低,农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农业产业发展,并与现代农业产业所提倡的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思维错位。
2.农科人才素养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匹配乏力。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培养一批“一懂两爱”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农科人才,但目前我国农科人才素养与农业生产经营需求差距显著。一是生源质量问题。我国农业职业院校高考录取分数偏低,生源质量不容乐观。如2017年农科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仅有31.57%,调剂录取率却占到49.44%。二是实践教学问题。农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实习基地缺乏、条件简陋、课时偏短等弊病。据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调研报告统计,2017年我国农业院校生均校内基地面积仅有0.02亩,学生总体实习实践时间只占总学制时长的3.7%。三是专业发展问题。报考比例低、就业涉农率低和专业认同感低是制约农科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2017年我国农科类专业中,植物生产类、水产养殖类、草业科学等专业的无志愿比例达到18%以上;此外,在2009年至2013年间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涉农领域就业的平均比例仅为19.32%。
(四)高校主导与企业主导之间的矛盾
1.高校主导下的困境。以农业职业院校为主导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是能充分利用较为成熟的技术和智力禀赋,并借助国家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吸引企业和推广机构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但由于偏重理论和科研导向,以及与市场结合不紧密,导致农业知识成果转化缺乏内生动力和积极性,农科人才培养囿于设备和场地的限制。此外,农业职业院校的运行经费大多来自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这使得科研资金往往捉襟见肘,极大制约农业职业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2.企业主导下的困境。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模式,是指农业企业由于自身科研实力和发展能力有限,为追求更实质和高效的经济利益,积极与农业职业院校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合作创新组织,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农业企业决定了研发项目的内容、具体合作形式和研究范围,它主动承担与科研合作转化相关的成本或风险,农业职业院校的任务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并为企业开展咨询和其他服务。由于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和创新禀赋的欠缺,农业企业和农业职业院校在协同创新发展上拥有天然的适切性,但农业企业主导下的产教协同模式,由于其对技术创新没有深刻意識,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长远谋划,对高校人才的重视程度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不够,使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意愿和供需匹配的实现无法深入,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21世纪以来,知识、技术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逐渐加强,在农业教育、科研和产业创新之间建立网络联系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是协同创新效应的系统体现,能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农业领域自主创新的内涵,代表了农业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的最新发展样态。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并不是高校和企业等主体能力要素的简单叠加。相反,它需要各要素间的协调和一体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结合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中的现状与症结,遵循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框架,从“理念怎么新”“专业怎么优”“人才怎么强”“协同怎么联”“质量怎么提”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在体制机制、学科建设、校企协同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适切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革路径,以更高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见下页图1)。
(一)以一流理念为导向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应在遵循新农科建设“三部曲”的基础上,以“安吉共识”的四个面向理念为导向,以“北大仓”行动的八项举措为准绳,以“北京指南”的改革实践项目为依托,在利益分配、分类考核、科研管理等方面落实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各方的共赢、共担、共享机制。
1.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保障机制。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是为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分工契约。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产品需求方和以农业职业院校为代表的技术供应方,在合作共赢、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下,可通过制定“黄金十条”“新九条”等促进产教协同发展的实施细则,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并通过农业项目经费管理权、成果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下放,使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人员获得更多收益,切实保证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持续动力。
2.加强协同主体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过程中应根据协同主体的角色差异和责任类别,明确各单位职能,制定考核评价办法,量化考核指标并加以监督。同时可通过第三方评估,针对不同岗位类别开展动态管理,形成“定岗—定责—履职—考评—问责”的良性循环机制,将岗位考核结果同薪酬分配、职称晋升、奖励惩处等挂钩,提升科研、行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转化率。
3.改革农业职业院校科研管理体制。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长期稳定开展,需要完善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新型农业科研管理体系,建立结构合理、体制健全、素质较高的科研管理队伍,形成公开公正、程序规范、运行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同时加强科研管理改革力度,加大在产教融合发展中对农业实际生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的奖励。
(二)以要素联动为引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需要以完善的农科专业建设为依托,通过各要素相互联动,促进新型农科人才培养。其中,建设农科特色专业、打造学科集群优势、深化课程实践衔接是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
1.突出农科特色,发挥农科专业整体性优势。《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职业院校应把握机遇,依托“双高计划”建设平台,充分发挥农科特色,建设一批卓越农科专业,并以专业为基础,点面结合,努力打造一系列符合现代农业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凸显农科专业的整体性优势。
2.以一流专业为核心,打造学科集群化效应。农业职业院校只有在新农科建设中找准办学定位,凝练学科特色,全力打造优势学科集群,才能在日趋激烈的行业和市场竞争环境中行稳致远。农业职业院校要打造学科集群,应以优势专业和学科为导向,拓展学科链群,发挥高水平专业的虹吸效应,不断优化协同创新机制,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3.加强实践教学,深化课程建设与市场需求对接。农业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充分利用课程目标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涵育学生的农业素养。同时,农业职业院校要积极“走出去”,吸收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农业职业教育水平和农科人才培养竞争力,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与地缘企业形成密切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
(三)以多方参与为路径打造校企实践基地
推进“输入—精加工—输出”的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鏈式结构,发挥校企协同整体效能和优势,需要打造农业职业院校、农业企业等多主体紧密衔接的长效机制。
1.以校内实践为基础,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农业职业院校作为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技术较为成熟,基本完成了理论研究和配套实验室建设,便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符合产业需求和市场需要。校内实践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人才竞争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动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以校外基地为依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产教一体化体系,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的新动能。农业职业院校应主动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搭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场地,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
3.以校企合作为导向,共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农业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农业职业院校引进农业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担任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参与学校课程设置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引导高校培养迎合市场需求和更具竞争力的高质量生源;另一方面要求农业企业聘请学校教师作为专家,指导企业的科技研发和咨询工作,并对企业员工展开理论规培。实践表明,“双师型”导师通过明确分工、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提升农业高校学生培养质量。
(四)以效果反馈为目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农业是国之大计、民之根本。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最终是为了服务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各主体需要在服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上做好“领头雁”和“排头兵”的角色站位,不断提升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1.提升服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能力。服务社会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农业职业院校在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上具有独特作用,但长期偏重理论知识和科研实验的现状使农业职业院校与服务社会间存在鸿沟。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农业职业院校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构建起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引领、以培养高质量农科人才为宗旨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理路,大力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加速助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2.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我国农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是确保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的基本保证。《农业部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农业院校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农科教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农业职业院校的固有属性决定了它在新时期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和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职责。一是要围绕产业导向培育新农科。农业职业院校要以农业现代化为着力点,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完善农科教育,解决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脱节、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错位的问题。二是要促进农业转型培养新农人。农业职业院校应在把握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努力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的现代农科人才。三是要创新产业形态发展新农业。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主体应通过加强对农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形态升级的速度和水平。
3.提升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能力。完善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是优化资源供给、激发内生动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要求。在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过程中,一是要做到加强顶层引领,强化政府领导。构建农业产教融合协同监测体系,指导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企业围绕人才强国、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统筹工作。二是要加快建立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多元化投入长效机制,优化各参与主体的资源配置。积极探索通过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多元财政政策,完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各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三是要强化实用人才的培养。全面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一批有较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人才。
五、结语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的要义在于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仍将处于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阶段,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和经营结构改变,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社会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资源环境改善等,迫切需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物质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解决新矛盾、落实新要求、激活新动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本质性转变。因此,深化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发挥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促进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各协同主体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焕春,陈新忠.新常态下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取向[J].高等农业教育,2018(1):3-5.
[2]陈熔,桂文龙.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9):49-53.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10-12)[2022-03-1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7348.html.
[4]李忠云,陈新忠.供需视域下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5]刘志民,赵杏娜.2020—2025年我国农科人才需求预测——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9(5):42-51.
[6]陆建珍,徐雪高,汪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7):238-242.
[7]宁凌,张玉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11-113.
[8]孙守钧,田健.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问题与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14(8):3-6.
[9]王云清.新型职业农民产教融合培育模式的建构与创新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6):53-57.
[10]张淑辉,郝玉宾.农业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主要原因探讨[J].理论探索,2014(1):98-101.
[11]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EB/OL].(2020-
09-18)[2022-03-14].http://www.moe.gov.cn/s78/A16/A16_tjdc/
202009/t20200918_488777.html.
[12]农业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意见(农教科发〔2017〕13号)[Z].
2017-12-21.
[13]李延平,王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及变革[J].教育研究,2017,38(11):70-74.
[14]徐辉,许泱,李红,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影响因素及其精准培育研究——基于7省21县(市、区)63乡(镇)的调研数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3):86-94.
[15]张慧,连玉红,张引莲.我国农业内部的农民职业化问题[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