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与不变:论述类文本试题解析及应对策略

2022-05-30王勤龙

广东教育·高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诗论文论现代文

王勤龙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下对于学生比较、辨析、迁移、运用能力考查的强化,语文测试中的题型选择与评价导向也有着相应转变。纵观2022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试题,能够清晰察觉到这种试题样态的呈现。与2021年新高考Ⅰ卷论述类文本相比,今年的试题在选材特征、思维训练、情境面相三个层面有着显著变化。

一、视角的转变:试题命定角度的变化

1. 深刻凸显社会与时代特征内涵

2022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试题,选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文章片段、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片段,贴合时代潮流与当下现实问题。前者强调了“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社会现实观点,后者则针对“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的时代问题作出了回应。第1题的问题与选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也深深体现贴合时代特征的色彩。

A.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 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 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题目下的4个选项,都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并设置问题点,考查对于时代与社会问题的思考。上面这道题中,能够发现D选项的分析明显地存在对现实问题、对文本理解的不合理之处,材料二最后一段,“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可见,作者并没有要评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孰高孰下,而是认为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各有自身特点。第4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也试图在考查对时代社会状况的认识和理解。

2. 更为强调学生批判性思维表达

批判性思维表达,涉及解释、分析、评估、推论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尤为注重在解决问题中创新性方案的提出。2021年第4题,为“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这道题,就相对显得常规和传统,而今年的第4题就充盈着思维的挑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为什么能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的黄金准则?这就更需要考生梳理信息、细心筛选、恰切表达。

首先,要能够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是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理性思辨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其次,要正确看待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挖掘了文化民族性特征,才真正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的潮流,也进而能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再比如,今年的测试题第5题: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的问题,就绝非以往的单纯在文本中寻找答案的考查形式,而是推动我们去借助文本中的信息给出方案、给出创新性策略,并且对以往和现在的方案作出中肯的评价。对于第5题,要能够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当代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等角度展开来呈现答案,这样批判性分析才更符合命题人题目测评的初心。

3. 不断强化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

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已然成为当下日常学习与测试评价的风向标,现将2021年第5題与2022年第5题,勾连起来,加以比较,进行阐释。

2021年第5题,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年第5题,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细细比较,能够发现,2道题都在考查认知能力、阐述水平,前者注重考查运用文本理论阐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更注重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即面对情境化问题,迫使我们基于文本阅读体验和现实认知给出有效的方案。这就有意识地对利用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评价。而这一点,相信在接下来的高考测试评价中,会越来越明显。

面对推动中国古典诗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情境化任务,我们要在立足文本基础上,多角度地回答该道考题。材料二第2段,强调了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与对“他文化”吸收的关系,那么就启示我们要吸收别国、别族的文化,以此繁荣自身的文化;材料二第3段,则提到“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那么,这就提醒我们,中国诗歌需要与时俱进,并在当代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材料二第4段,则叙述了“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展示了中国诗歌语言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特征,以及饱含审美智慧与哲理的面相。

因而,对于今年这道富有真实情境色彩的主观题,可从如下角度作答:(1)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消化吸收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2)立足当代,不断创新。中国诗歌要寻找与当代文化发展相应的艺术形式,包括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3)理解中西方文论的差异,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外为中用,并弘扬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优点。

二、趋势的稳定:文本选材与类型的不变

回顾近两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试题,能清晰地看到命题人在变化中保存着许多稳定的侧面,这就让我们有了一定的复习方向和应对把握。

1. 注重关系考查的非连续性文本测评

非连续性文本,能够容纳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文本选段,因而也成为考查认知能力、逻辑思维、批判意识的重要方式。2022年的现代文阅读Ⅰ试题,将理论文章与文艺评论,很巧妙地联系起来,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中国当代诗歌创作面对的难题、中国新诗应对环境的策略出发等方面加以勾连,从而深度考查了我们处理多文本关系的能力。

今年试题第2小题的A选项,就有“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这样的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整体性地理解两段材料。能够发现,材料一所叙述的是继承文化,随后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让民族性符合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需要;而材料二所讨论的是中国当代的新诗发展,需要发掘中国自身的诗歌传统,要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并要借鉴西方文论的重要观点,为我所用。可见,两段文字论述的重心确实是不相同的。

回顾2021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试题中,也尤为注重对非连续性文本关系的理解与考查。第4题,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不同文本论述思路进行辨析。此外,命题人有意在测验学生对朱光潜《诗论》,对钱钟书《读<拉奥孔>》两段材料关系的理解层次。

2. 寻求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深度评价

“教考合一”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纵观近两年高考试题,尤其是今年新高考Ⅰ卷的观念强化,我们能够确定,围绕核心素养落地的深度评价模式,会越来越频繁地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今年高考试题第3题为例。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 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 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 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这道题,一方面激励我们实现对文本观点的深度认识,并且对是否能够迁移证据、比较证据等能力进行测评;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富有文学、文化气息的选项中,辨析、比较,从而确定最佳选项。C项,说是既要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与材料一观点一致。故选C。这与以往单纯考查论证手法、训练按套路模式回答问题完全不同,而是在筛选、比较、辨析、理解、表达中,实现对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评价。回看2021年新高考Ⅰ卷中,命题角度相似的一道考题,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A. 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 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 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 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上面有关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试题,试图考查我们的文本阅读感悟能力、证据与观点的匹配能力、论据的迁移理解能力,与今年高考试卷中的第3题命题角度基本一致。因而,我们能大胆推测,新高考试卷在学生对于文本理解、证据辨析、批判认识、迁移运用、深度理解等指向素养层面的评价,会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深刻。

3. 指向探索式理解与证据性看法的考查

此种命题的趋向,与当前语文学科教学中注重任务设计、真实情境阅读的观点有关。我们不能单单阅读没有社会温情的书本,而应该在阅读的体验中能够思考现实、体悟人生。因而,围绕探索式理解与证据性看法的试题命制,也成为一种比较固定的趋势。

今年新高考Ⅰ卷中的第4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以及第5题: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道题都指向发散思维的训练,进而要求我们探索式地去理解,并随之呈现带有证据性的看法成果。这也延续了去年考题在第5题中命定的思路: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可见,单纯在文本表现滑行而寻找答案的测试思路,已经成为过去时。随之取代的是,带有探索发现、深度理解、批判认识的测试新题型,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深度阅读并多维度理解,且有理有据创新性地呈现出自己的答案。

三、以不变应万变:现代文阅读Ⅰ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试题的阐释,尤其是近两年的试题特点分析,我们对于试题命制的特色、趋势,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那么,在学生平时的学习历程中,我们该以怎样的策略应对当下的测评?

1. 立足整体阅读感受,锁定文本内核

现代文阅读Ⅰ的试题,基本上会选择非连续性文本,涉及文字、图片、图表等内容。面对多材料组成的文本,我们不能琐碎地、浅表化地阅读,而应当从整体通读的视野出发,快速锁定文本内核,从而对于多则材料组成的文本有“面”上的认知。这样,后面在题目作答之时,才会有目的意识。

比如,面對今年的现代文阅读Ⅰ试题,我们需要首先就要锁定文本的中心表达。材料一,结尾的一段表述,十分显眼,“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整体阅读之后,我们能够感知到,材料一重在探讨民族的文化、思想、文明特点,以及怎样在当下有效地解决民族性问题。材料二,整体阅读后,我们能把握到文本脉络:当代新诗创作和理论面临的瓶颈——中国唐代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中国诗歌发展不能单单移植西方——中国当代新诗发展要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借鉴西方文论的优势,为我所用。那么,材料二的文本内核,即是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困境以及当下的出路寻找。立足这样的整体性理解,在回答第1题、第2题选择题时,则具有一定的方向指引作用。

2. 批注阅读文本细节,比对选项与文本

题目中的选项,往往会有诸多的漏洞点。比如,主观臆断、以偏概全、强加因果、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面对试题选项中的困惑,我们要学会回到原文细节处,定位分析,批注深思,从而在“点”的层面上寻求突破。

比如,今年高考试题第1题D选项,表述就存有漏洞。材料二最后一段“西方文论强调……优点是……但其弊病是……而中国古典诗论……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那么,通过批注细节,我们会发现,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论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作者重在比较中国古典诗论与西方文论的优缺点,但并没有给出一个谁更有生命力的判断。

对于主观题,也能夠借助文本细节批注,来寻找答案要点。比如,第4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对此,我们批注,材料一的观点与这一现象有何关系?《论语》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体现出来的当代价值是什么?这样批注追问,我们能够看到极为重要的一点答案,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从而为当下中国乃至世界贡献解决问题方案。可见,批注文本细节,对于题目的深入思考与答案要点筛选,有着重要价值。

3. 平时强化多文本对读,提升思维品质

与以往试题比较,现在的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对于文本研读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这种能力不是在考场临时爆发出来的,需要我们在日常多文本对读中细细思考,有序探究。并且要加强群文阅读、主题阅读、任务性阅读,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带着一定目的解读文本的思维品质。

一方面,我们要能够从课内文本出发,自主寻找课外的同一主题文本,或者同一作者文本,或者同一个出处的文本,来细细研读,训练多文本片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比如,由苏洵《六国论》的评论文章,关联到苏辙的《六国论》评论文章,以及明代李桢的《六国论》评论文章等;另一方面,面对多篇文本片段,要自觉地养成思考文本相似性、差异性面相,并寻找文本中隐藏的疑惑点,加以探究解决,这对于我们现代文阅读Ⅰ非连续性文本的解构思维提升,大为有益。

针对现代文阅读Ⅰ试题的变化,以及变化中透露出来的命题趋势,我们要立足日常文本研读训练,整合文本解读方法,并参照整体性阅读感悟与批注式细节剖析策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有序、有法、有效应对指向核心素养测评的试题。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诗论文论现代文
杜甫《戏为六绝句》诗论对我们的启示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诗论与诗评》近日出版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从文论医评《内经》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