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课程思政:概念、认识与实践

2022-05-30王尧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课程思政

摘 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基于高等教育教学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课程构成的多样性,课程思政需要进一步拓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实施方法和途径,补足课程思政渠道不宽、实践课程重视不够、协同育人效果不彰的短板。

关键词:课程思政;概念拓展;深化认识;实践探索

一、引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以“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主题展开一系列有关教育问题的重要論述,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培养方向,有力地改变了高校思政课程被冷落、思想意识被弱化、思政教师被轻视等局面,各高校迎来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潮。“但是,思政课处于‘孤岛‘孤舟的不利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思政课任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单兵作战‘孤军作战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实践中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简单地推卸到思政课及其任课教师臂膀上,在无意识中成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旁观者和‘看客,有的甚至成为‘掣肘者。”[1]承担“立德树人”使命的重任似乎还只是专职思政干部、专业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事。类似的单兵作战局面折射出的是高校乃至全社会尚未形成多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新时代思政教育新格局,其育人效果大打

折扣。

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2]。随后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提出“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强调通过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为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这些都促进我们思考:一方面就课程站位而言,课程思政应与思政课程协调一致,共同承担起思政教育的任务;另一方面就方法论而言,课程思政如何与立德树人任务相结合,贯彻到学科体系、教育体系、实践体系、管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当中,是个不容回避且必须要有效落实的现实问题,这就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留下了发展空间。所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覆盖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指导各专业类课程及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学校各部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教育活动,具有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必然性[3]。

二、对于课程思政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再认识

伴随各指导性文件的出台,“课程思政”相关话题如初衷主旨、实践路径、特征功能、意义价值等内容得到广泛热议,无论是课堂实践抑或教学研究都成果显著。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缺少了对于“课程思政”内涵的权威定义。有人从目的性给出定义,也有人从描述性给出定义。在相关的文章中,不同的作者对课程思政也有不同的理解。

要准确定义课程思政,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大学的课程概念。学生上现代大学的目的,或者说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学生知识得到增长,由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由懂得阅读到学会写作,由知道机器使用到可以设计制造,更重要的是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担当精神、责任意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康的体魄、高雅的审美、完善的人格,掌握科学方法、学会理性思维、正确判断是非,能与外界有效沟通、具有组织能力、形成发展潜力等。人才培养要实现这些目的,大学的课程仅仅限制在第一小课堂是达不到的。因此,大学的课程应该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高阶次的,既有课堂内也有课堂外的,既有校内也有校外的,既有理论也有实践合的,既有知识传授也有能力培养的。从课程构成来看,它包括第一课堂的理论课,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包括第二课堂的实践课,如见习、实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从内容体系来看,不仅着眼于知识性的一维技术培养,更看中思想、能力、品德、智慧、体能等综合素养的多维锻造。如军训、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都是学生潜在课程;从工作架构来

看,它囊括了学校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由学院到部门、由教师到每个员工的全方位布局。因此,大学课程、人才培养与中小学课程、学生教育有很大区别。哈佛大学出版的《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一书指出:“学生从学校获益最深的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外。”[4]我们认为,所谓大学课程,就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以及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教育活动。

课程思政本身内蕴宽广,但我们常常将其局限于第一课堂的教学。追溯教育历史,无论是礼学先贤论及德育教育的初衷,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还是今天《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都将德育培养视为教育的第一要务,这为各门课程树立基准的同时,也说明了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是远远不够的。故而,加宽课程思政概念外延,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成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抓手和着力点。“课程思政是一项新的工作体系,其新主要体现在它是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抓手,涉及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领导与员工、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工作方案、分工协作和教学教辅等。”[5]在这样的意义下,我们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教育者结合课程内容、思想、场景等实际,积极挖掘和运用各类教育、教学内容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影响的教育实践。所以,高校课程思政不能仅局限于第一课堂,需要构建由思政课程、专业教学、创新创业、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社会实践、服务育人、校园文化等多方面构成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一步拓宽课程思政渠道,补齐实践课程缺乏重视、协同育人效果不彰的短板。

课程思政不是在课程外“另起炉灶”,不是“课程+思政”的物理组合,也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而将各类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在尊重各个专业学科的内在属性和发展逻辑的基础上转换视角,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地将思想政治元素与专业理论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专业所长的基础上进行价值思考和内蕴提升,达到隐性思政教育效果。课程内容如“食材”,课程思政如“食盐”。“食材”用于知识传授,“食盐”则是价值塑造。课程思政追求的境界是“吃盐不见盐”,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思政是融思想方法、价值引领于科学知识中的三位一体。同理观之,于教师、学生、教学三主体也意味着三者合一:教师教学思路与素养的转换与提升、学生求知的目标与视野、专业教学本身的初衷与主旨都因“课程思政”这一载体,凝结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努力,彰显出新时代教育开拓、人才培育、机制创新的有机

统一。

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大格局,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党委重点做好顶层设计、聚焦育人主体、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协同育人等环节,以“九个一”工程为抓手,通过修订“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套”课程教学大纲、组织“一次”微课竞赛、编印“一部”优秀案例集、评选“一批”优秀教案、推进“一组”示范课程建设、培育“一批”教学名师、撰写“一系列”教改论文、形成“一本”高质量督导报告,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回到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发掘专业中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及家国情怀等思想,开展隐性教育。例如,结合党史教育,我校美术专业老师作业布置学生图绘党史百年,地理专业老师安排学生绘制江苏党史基地地图,进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地理特征分析,经济学课程中进行价值观引领不以赚钱为唯一标准衡量一個地区或企业的社会贡献,数学课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传播数学文化,在学校运动会中设置校领导带领中层干部、教师和学生代表“信大争先跑”“时政答题跑”等项目,把集体主义意识、团队精神和关心国家大事恰当

融入。

三、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再认识

1.课程思政是教育回归本心,学校回归立德树人主责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左传》说:“爱子,教之以义方”;《资治通鉴》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等,自古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教育思想,塑造人格、净化灵魂、端正品行是教育的初衷和本心。古时教育讲“传道授业解惑”,这里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传授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剖析世界变化之规律、人世运转之逻辑,解决现实之谜,其二则是为学者点拨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培育大才,解决思想之谜。这与我们今天论述的“课程思政”异曲同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教育问题展开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在传承传统的教育思想同时,还赋予其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彰显党对我国教育规律认识新高度的具体体现。

如果说这些论述为我国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那么高校则是承接时代任务、践行育人方略的主阵地。学校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办学的体制机制上来,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的实用主义效果,忽视品德品格、政治思想、价值观、责任感教育,而要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各方面着手,以保持德育初心、铭记为党为国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而构建起长效机制。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学生被策反、出卖国家机密情报案,极少数高智商高学历学生政治思想反动或道德品质败坏成为罪人的案例和教训,都深刻地警醒着我们:学以成器,德以成才。因此,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要致力于培养经得住社会锤炼,担得起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立体性人才。

2.课程思政是教师回归主业,思想政治工作回归主体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其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事关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成败,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6]。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骨干是辅导员、书记、副书记等专职政工人员,但主体应该是广大教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2020年6月8日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曾引用相关数据,指出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80%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这说明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极其重要,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面军。另外,专业教师身处一线,对学生的需求最了解,对教育的问题最熟悉,对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最深切。所以无论从客观形势还是教学效果,专业教师都应该也必须成为思政工作的“主力军”,引领学生回到专业课教学的“主战场”,发挥起塑造学生品格“主渠道”的先天优势。所以,做好课程思政是高校回归主责、教师回归主业、育人回归主体、工作回归

主流。

四、做好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1.当前课程思政在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诸多缺位

对于开展课程思政,过去一段时间内,在部分教师、学生和学校其他员工中曾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问题。例如,在认识上存在“五个误区”: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搞课堂政治活动,认为“课程思政”影响专业课程教学,认为“课程思政”只有人文类课程能够进行,认为“课程思政”只是教师教学的事情,认为“课程思政”给教育教学和管理增加负担。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六个不到位”:学院重视不到位,教师研究不到位,全员意识不到位,典型引路不到位,激励措施不到位,学生反应不到位。在课程教学上存在“七多七少”:“平课”多、“金课”少,“青椒”多、“名师”少,“独唱”多、“管理”少,“知识”多、“思政”少,“传承”多、“创新”少,“授课”多、“教研”少,“给鱼”多、“授渔”少。在实践教育上存在“八重八轻”:重“活动”轻“教育”,重“形式”轻“内容”,重“方案”轻“落实”,重“表现”轻“效果”,重“导学”轻“导人”,重“说教”轻“师范”,重“服务”轻“自立”,重“建设”轻“文化”[3]。这些课程育人的缺位不是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弥补的,还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变课程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打造丰富多彩第二课堂等方式共同协力解决,所以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势在

必行。

2.做好课程思政,教师要有思想自觉

教师要做好课程思政,第一,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故而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要有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思想自觉,要有“做好老师”的自省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曾对如何做好老师提出四点要求,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既揭示了教师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对教师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期待、新要求。专业教师要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认识到“育人”比“育才”更根本,将育人意识融入头脑中、思考在备课中、落实到教学中、体现在活动中。

第二,要提升教师思政理论素养。很多专业教师在课程中难以融入思政元素,往往是因为其缺乏马克思主义思想,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相结合的理论知识;缺乏五千年中国文明史、五百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一百一十年的中国近代史、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历史思维;缺乏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现实关注等。知识上的断裂带来思想上的封闭,进而排斥课程思政的设置,想当然地妄言“无用论”“两张皮”。欲打破这种局面,需要各科教师了解民族历史、关心国家未来,立足当下,放眼全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武装头脑,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强化自身,努力提升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只有具备深厚的学养,才能够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战士,巩固阵地,坚守阵地,保卫阵地。

第三,要提升教师专业学科认知。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勘探,采掘,冶炼,加工”。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知识、思想、阅历、视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经验、艺术、投入、研究,他们对同一门课、同一教学内容,挖掘、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多少、深度、效果,可能有所不同。只有掌握寬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在专业课教学中才可能精准选择思政元素,形成“盐溶于水”般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教学设计,才能基于课程的学科属性、专业特点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细化教学目标,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展开思政教育,既避免生搬硬套地机械式传播,也弱化学生抵制的心理和

情绪。

第四,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艺术。要做好课程思政,教师应有一种对教师工作、研究本身的热爱之情,要有一种感动别人的能力,能够发现和欣赏具体知识或作品后面的美和真,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把这种感动传达给别人。教师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抽象的思想传递往往借助鲜活案例更能实现共情。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备课时转化思路、开阔视野,不仅停留于本专业领域先进人物的技术、理念等贡献,而是深入挖掘其内在驱动力和精神价值,将“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奉献精神”等思政元素创造性地融入其中,激活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

3.做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要“三结合”

第一,结合课程特色。课程思政始终要以坚持专业课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为基础,进而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利用多种手段挖掘思政元素,因此与专业课程性质的深入融合是课程思政开展的基础,是防止“两张皮”的根本所在。例如,大学语文课,讲汉字的“信、雅、达”,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再如,工程类课既讲“厉害了我的国”,也讲我们遇到科技“卡脖子”困难,激发学生刻苦学习、为国争光的豪气;体育课则不仅强身体增自信,也要培养学生拼搏、奋斗精神和克艰制难的勇气。要让学生懂得:能够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就是冠军,而赢得冠军的秘诀就是肯吃苦、要热爱。在党史课中介绍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的不同人生,说明光靠那一次会检验不了一个人是否真信共产主义。人生的信仰,绝不是一次选择,而是终生实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聘请地方党政领导、劳模工匠、科学家、企业家、杰出校友等做兼职教师,给学生讲高铁、核电、特高压、港口建设这些“中国名片”,讲中国“战役”之策、制度之优、爱国之情,讲西方之祸,讲中国之为,增强学生“四个

自信”。

第二,结合活动特点。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第二课堂课程的课程思政,一是要注意“活动”与“教育”融合。我们历来不缺乏爱国热情、民族精神的教育素材,要充分利用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讲好革命故事、传递英雄精神,在回望党的百年奋进史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引进红色经典文艺进校园,举行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延伸思政教育课堂,拓宽思政教育视野,增强思政教育深度。二是要注意“建设”与“文化”融合。例如,在学生社团建设上,把思政教育融入社团、宿舍、报告会等;在学科建设上,把立德树人成果放在首位;在课程建设上,重教学改革、课程思政,重教学团队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在校园建设上,要从绿化、亮化、美化向文化过度,打造富有教育意义的广场、雕塑、博物馆、校史馆等,形成“随处可见的思政课”。

第三,结合教师特长。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学术研究之长、教学艺术之长、语言文化之长、阅历经历之长,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是做好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例如,一位数学教授酷爱诗歌,对数学文化颇有兴趣,他就把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与诗歌联系起来,为学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数学与诗歌”,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联姻、科学与艺术交融,深受学生欢迎。对于辅导员来讲,每一次比较正式的和学生谈话都如一次“上课”,既需要真情、忠诚、担当,讲究方式、方法,更需要有思路、有思想,心对心交流,才能逐渐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参考文献:

[1] 徐兴华,胡大平.推进课程思政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21(5):60-64.

[2]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 王尧.从课程思政走向大课程思政[J].阅江学刊,2022(3):92-98.

[4] Richard J.Light.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哈佛大学生成功访谈录[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 龚一鸣.课程思政的知与行[J].中国大学教学,2021(5):77-84.

[6]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0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思政项目(2020SJZDA143)]

[责任编辑:杨裕南]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